Ⅰ 债券溢价发行,按实际成本计算摊余成本做账,谁能把这里面的问题给我讲清楚,通俗点,最好举个例子。
比如某公司发行了一个债券,面值1000,票面利率10%,市场利率为8%,5年期,问每年应计利息是多少?
步骤一求出债券理论价值:PV=100*(P/A, 8% ,5)+1000*(P/F, 8%, 5)=1079.85
步骤二编制债券折溢价摊销表:
年数 期初价值 + 应计利息 - 实际支付利息 = 期末价值
1 1079.85 86.39 100 1066.24
2 1066.24 85.30 100 1051.54
3 1051.54 84.12 100 1035.67
4 1035.67 82.85 100 1018.52
5 1018.52 81.48 100 1000
应计利息=期初价值*市场利率
实际支付利息不是计入利润表的数,而是计入现金流量表的数
应计利息计入利润表
Ⅱ 发行债券实际例子计算表中,利息支出和利息费用有什么区别呢
实际利率法确认的利息费用=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2013年12月31日
应付利息=面值*票面利率=200*5%=10万
应计利息=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194.65*6%=11.68万
2014年12月31日
期初摊余成本=194.65+11.68-10=196.33
应计利息=196.33*6%=11.78万(保留小数点后2位)
Ⅲ 发行债券时怎么理解按实际利率确定每一期财务费用与按合同利率确定的应付利息的差额之和恰好等于溢价或折
你好!这个问题我研究过,它是有一定的数学原理的,每一年的财务费用就是未来要还的,而合同利率就是名义要还的,二者的差之和就是开始的利息调整,这个有推导公式的,由于你这里字数只有100字,所以先这么回答了.
Ⅳ 1. 证券法案例分析 案例: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决定以发行债券的方式向社会筹集资金
1、是。内幕交易的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特定主体,是知悉内幕信息的人,即内幕人员。所谓内幕人员,是指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或者非法获取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依本条第3款及《证券法》第68条的规定,内幕人员是指由于持有发行人的证券,或者在发行人或者与发行人有密切联系的公司中担任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由于其会员地位、管理地位、监督地位和职业地位,或者作为雇员、专业顾问履行职务,能够接触或者获得内幕信息的人员,包括:
1、发行股票或者公司债券的公司董事、监事、经理、副经理及有关的高级管理人员;
2、持有公司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股东;
3、发行股票公司的控股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
4、由于所任公司职务可以获取公司有关证券交易信息的人员;
5、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工作人员以及由于法定的职责对证券交易进行管理的其他人员;
6、由于法定职责而参与证券交易的社会中介机构或者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证券交易服务机构的有关人员;
7、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人员,
2、构成内幕交易罪。符合内幕交易罪的构成要件。
Ⅳ 案例解决:有关公司债券发行案例的思考题
首先国债泡沫已经出现,就是把国债变成了公司债券,这个对于非常有前景的大项目来说,筹集资金问题得以解决!但是要谨慎,因为有可能一些公司的债券被人购买了以后,企业倒闭什么的,使购买者的资金血本无归!当然,我指的不是三峡这个债券!
在我看来,手里有闲钱的还是购买一些黄金比较安全!因为这个是实实在在的货币衡量器!永远不会造成很大很大的损失!当然升值空间也比较小!确是非常安全!
Ⅵ 发行债券是利好还是利空
这个不好说,得看发行公司得目的,下面具体介绍一下:
1、如果企业想更好的发展,那肯定是利好。上市公司发债,募集资金,都会在发债说明书上面说明资金用途,单纯从发债角度看来,都是用于扩大经营的,是利好;
2、如果企业是发展遇到大困难,想搞小动作,那肯定是利空。如果企业债券的项目不明确,那么就尽量不要投资。
(6)发行债券与实际相结合的结论扩展阅读:
以国债、金融债等固定收益类金融工具为主要投资对象的基金称为债券型基金,因为其投资的产品收益比较稳定,又被称为“固定收益基金”。根据投资股票的比例不同,债券型基金又可分为纯债券型基金与偏债劵型基金。
债券是一种有价证券。由于债券的利息通常是事先确定的,所以债券是固定利息证券(定息证券)的一种。在金融市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债券可以上市流通。在中国,比较典型的政府债券是国库券。
参考资料:发行债券-网络
Ⅶ 债券发行问题,恳请求教
从个人的角度来说,肯定不如存银行划算
但是,对于国债,还有一个很主要的投资机构,就是银行,银行的资产配置是安全第一,然后是流动性,最后考虑收益
现在货币政策是偏松的,银行的现金很多,这些钱是要支付很多利息的,并且,现在经济不景气,放贷的风险很大,投资国债是最安全的选择
不会发不出去的
Ⅷ 1. 企业对发行债券实际收到的金额高于债券面值的差额进行摊销,将会使应付债券( )。
BDE 债券实收金额高于面值,溢价发行,在应付债券贷方,摊销记入借方,减少账面价值,减少财务费用.不管是折价还是溢价,摊销后,账面价值都向面值接近,直至最终等于面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