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证券市场 » 证券市场走势促进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证券市场走势促进

发布时间: 2021-05-15 20:58:53

『壹』 影响我国证券市场走势的因素分析

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总体都不好
2、股权分置改革使以前的非流通股的大量抛售,导致市场股价大跌,因为非流通的持股成本低于流通股
3、上市公司老总的个人信贷责任实在不好
4、全球经济不好导致股价的不好,中国股市受美国经济的影响实在太大!

『贰』 网上证券对未来证券市场的发展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随着网上证券业务的不断推广,证券市场将逐渐地从“有形”的市场过渡到“无形”的市场,现在的证券交易营业大厅将会逐渐失去其原有的功能,远程终端交易、网上交易将会成为未来证券交易方式的主流。网上证券对未来证券市场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证券市场的发展速度加快证券市场是一个快速多变、充满朝气的市场。在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网上证券作为证券市场创新的一种新形式,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表现是:第一,证券市场的品种创新和交易结算方式的变革,为网上证券建设提出了新的需求;第二,网上证券建设又为证券市场的发展创新提供了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支持,两者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过程中得到了快速发展。 证券业的经营理念在实践中发生了变化未来的证券公司将不再以雄伟气派的建筑为标志,富丽堂皇的营业大厅不再是实力的象征,靠铺摊设点扩张规模已显得黯然失色。取而代之的是,依托最新的电子化成果,积极为客户提供投资咨询、代人理财等金融服务,发展与企业并购重组、推荐上市、境内外直接融资等有关的投资银行业务,努力建立和拓展庞大的客户群体将成为其主营目标。 营销方式在管理创新中不断地变化未来的证券公司的市场营销将不再依赖于营销人员的四面出击,而将集中更多的精力用于网络营销。通过网络了解客户的需求,并根据客户的需求确定营销的策略和方式,再将自己的优势和能够提供的服务通过网络反馈给客户,从而达到宣传自己、推销自己的目的。 证券业的经营策略发生了变化在未来网络互联、信息共享的信息社会里,证券公司将不再单纯依靠自身力量来发展业务,而是利用自身优势建立与银行、邮电等行业的合作关系。

『叁』 CPI对证券市场走势的影响

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
一种是经济情况过热的时候,经济增长上升,CPI上升,这时候人们富余的钱多了,并且对于未来的预期也持续乐观,这时候证券市场走势会向上。
另外一种情况是经济出现滞涨的时候,经济增长下降然而CPI依然上升,这时候股票市场往往会因人们对未来预期的悲观而缩水。

『肆』 谈谈当前形式下证券市场对我国经济有那些促进做用

挥证券市场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杨宇白

中共昆明市五华区委 杨林森

中国股市从10年前的100点起步,到2000年7月19日,实现了2000年2000点的历史性跨越,股市价格的涨幅名列全球之首。2000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长8 2%,再次名列世界经济增长前列。全国税收收入累计完成5972 5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增收997 18亿元,是1993年税制改革以来增收最多、增幅最大、进度最快的一年。其中海关代征进口税收和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增长突出,增收额320亿元,约占总增收额的32.1%。而证券交易印花税完成267.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7 7%,增收159 65亿元。这足以说明我国经济强劲的增长势头促进了股市的繁荣。而证券市场的繁荣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凸现出其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变化1 从“老八股”的成长看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国证券市场在上海悄然萌芽。1990年12月19日,“上交所”开始交易,12月29日并正式开业,挂牌交易的仅有8支股票,人称“老八股”,而深市只有6家上市公司挂牌。沪市8家公司的股本规模小得可怜,也不具有行业和产业的代表性,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关联度十分微弱,有的干脆就是“街道企业”,或是名不见经传的“试点”公司。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我国证券市场是在一片“姓资姓社”的争论中磕磕碰碰地成长的。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解除了人们的思想束缚,我国证券市场才进入了加快发展的初创阶段。1992年5月21日上海股市股价波动限制的取消,是这个阶段开始的标志。如果说1992年5月以前我国证券市场属于试验阶段的“小打小闹”的话,那么其后的飞速发展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引起国人的重视。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大大提高。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股市的健康发展不仅对国有企业筹资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优化资源配置起到重要作用,而且促进了产业结构的提升。

截止到1999年底,当年沪市的8家公司总股本已达592950 16万股,是上市之初的16 69倍。在规模扩张的同时,8家公司借助证券市场的筹资和资源配置功能,实现了产业的升级,获得了持续发展能力。中国证券市场10年的发展变化,在“老八股”成长变化上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2 从上市公司规范发展的历程看1992年以前,以试点方式运作的中国证券市场,对上市公司的运作要求也只能是一种试点探索。虽然有从境外成熟市场引进吸收的一部分规范制度,但沪深两市14家大部分是由集体、联营、行政性企业改制过来的上市公司,其行为规范很大程度上仍依赖于自身的认知和自律。

1992年起,随着上市公司的批量上市,上市公司与证券市场间的纽带关系趋向紧密,加之运作要求更高的B股公司的诞生,上市公司已初步意识到“股东老板”的权益所在。5月间,《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的颁布,为招股改制后股份制企业的运作作了较详细的规定。1993年5月,《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和《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出台;6月,第一套“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准则”发布。

与此相应,以各地“证管办”建立为标志的监管体系初具雏形。从1996年开始,我国上市公司的规范化建设迈进了一个新的时期。期间,在“法制、监管、自律、规范”八字方针的指引下,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制度、股东大会制度、公司检查制度、信息披露制度、改制辅导制度、市场禁入制度及中介组织行为规范等相继建成并得到完备。证券交易所初步完善了对上市公司的一线监管体系,管理层同时也加大了对公司不规范行为的处罚力度。通过“规范年”和“风险防范年”的教育,推崇基本面业绩成为市场投资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长达6年的不断修订,1999年7月,《证券法》终于正式颁布实施,这是我国证券市场监管法律、法规体系迈上新台阶的标志,是证券市场10年发展的里程碑。我国股市由此进入了有法可依的良性发展轨道。2000年7月,中国证监会出台了旨在规范上市公司资产重组行为,支持其通过重组提高资产质量的新政策,使重大资产重组有章可循;8月,又发布《法人配售发行方式指引》,给法人配售新股定规立矩。我国的上市公司目前正在规范化的道路上谋求更大的发展与创新。

3 从证券市场及上市公司的内部机制变化上看中国的上市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自身规范发展道路上执着地向前走。2000年7月6日,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总数已经超越千家。我国证券市场站在了新的高度,具备了向更远目标迈进的基础。这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它将载入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史册。从1990年沪深交易所成立时的14家,发展到今天的1000多家,跃居世界前十名,上市股票1086支,开户投资者超过5000万户。网上交易量已占交易总量的1%。目前,在全国84家证券公司中,已有10家证券公司的资金超过15亿元。沪深股票市值增加为4万多亿元,日成交量最高达900多亿元。2000年上半年,沪深两市A股成交总金额就突破了34700亿元,这比1999年全年的成交额还多一成。除台湾省外,其他省、市、自治区都能见到挺进沪深的上市公司的身影。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几乎遍布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

自1993年以来,我国先后4次下达发行额度,1993年50亿元,1995年55亿元,1996年150亿元,1997年300亿元。直到2000年取消额度限制,仅上半年就发行新股66只,筹资823亿元。10年间,千家上市公司累计筹资近4000亿元,极大缓解了企业资本金不足的矛盾,优化了资产负债结构,开发了新的产品,增强了发展后劲,提升了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新旧体制交汇碰撞,传统国企“凤凰涅

『伍』 证券市场与经济增长有什么相互关系

证券市场从出现开始,就被誉为经济的晴雨表,承担着预测经济的作用。大多数投资者基于证券市场的涨跌与经济增长有正相关性的假设,通过判断未来经济走势预测证券市场的涨跌。在现实中证券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真的存在着相关性吗?如果具有相关性,这种相关性的特征又是怎样的呢?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是线性相关还是非线性相关呢?我们收集以美国为代表的成熟市场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长和证券市场数据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验证两者间存在的相关性。

以美国为代表的成熟市场国家,经济增长与证券市场存在着相关性,但是证券市场仅与未来半年内经济增长情况具有相关性,且证券市场与未来经济增长呈同向变化,即当预期未来半年内GDP季度环比增长为正值时,证券市场仍然能够保持上涨。当预期未来半年内GDP季度环比增长为负值时,证券市场将出现下跌。

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与证券市场之间没有相关性,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测并不会对目前证券市场的涨跌产生显著性影响。

在成熟市场中,投资者能够把未来一段时间经济走势作为判断证券市场的涨跌的一个参考依据。而在新兴市场中,未来经济走势并不能作为判断证券市场涨跌的依据。投资者基于未来经济走势判断目前证券市场的涨跌是不存在科学依据的,不能根据未来经济走势判断证券市场涨跌。

『陆』 什么有利于使证券市场呈现上升走势

人们的投资需求增加,所以选
B
因为此时人们对投资的需求增加,对现金的需求大减

『柒』 如何分析证券市场走势

数据显示,2013年1-10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70.26亿美元,同比增长5.77%,连续9个月保持增长。10月当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4.16亿美元,同比增长1.24%(未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

2013年1-10月,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18184家,同比下降9.18%;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70.26亿美元,同比增长5.77%,连续9个月保持增长。10月当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4.16亿美元,同比增长1.24%(未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1-10月全国吸收外资有以下特点:

一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保持较快增长。1-10月,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98.12亿美元,同比增长13.93%,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51.34%。电气机械修理业、娱乐服务业增长较快,分别增长321.48%和222.27%。农、林、牧、渔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4.25亿美元,同比下降2.61%,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1.47%。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82.92亿美元,同比下降5.25%,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39.47%;其中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水产品加工、建筑陶瓷制品制造增长较快,分别增长83.77%、67.35%和21.39%。

二是亚洲十国/地区、欧盟、美国对华投资保持较快增长。1-10月,亚洲十国/地区(香港、澳门、台湾省、日本、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和韩国)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836.3亿美元,同比增长7.18%;其中香港对内地投资634.6亿美元,同比增长10.49%;日本对华投资64.63亿美元,同比增长6.31%;韩国对华投资26.01亿美元,同比增长3.41%;泰国对华投资4.78亿美元,同比增长489.46%。美国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30.39亿美元,同比增长12.41%。欧盟28国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64.02亿美元,同比增长22.26%;其中德国对华投资19.13亿美元,同比增长49.6%;荷兰对华投资11.83亿美元,同比增长17.13%。

三是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增长较快。1-10月,我国东部地

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14.1亿美元,同比增长6.0%;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5.5亿美元,同比增长9.9%;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0.7亿美元,同比下降1.1%。1-10月,在全国吸收外资总量中,东、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分别为83.9%、8.8%和7.3%。

更多关于证券的行业分析以及趋势走势你可以去网络搜索前瞻产业研究院

2013版中国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3-2017年 中国证券经营机构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满意的话采纳下 谢谢了

『捌』 请你分析目前证券市场较为低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2020年证券市场总体走势将如

跟国内的经济有关,目前经济处于下行趋势。2020年也难有好转,远离中国股市,不做韭菜。

『玖』 我国证券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2019年,受益于国内证券市场回暖、政策红利等因素,我国证券行业经营业绩有明显的提升,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35.37%和84.77%。其中,自营业务净收入排名第一,占比超过三分之一。从增速上看,利息净收入最高,增速超100%。

经营业绩明显提升

2019年,国内证券市场逐渐回暖,国家出台多项政策释放红利,如科创板的设立、CDR等业务的开闸,我国证券行业经营业绩明显提升。2019年,我国证券行业实现营业收入3604.83亿元,同比增长35.37%;实现净利润1230.95亿元,同比增长84.77%。

—— 更多数据及分析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证券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