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财政部免征境外机构投资境内债券利息所得税和增值税的意义
为进一步推动债券市场对外开放,财政部发布《关于境外机构投资境内债券市场企业所得税 增值税政策的通知》称,自2018年11月7日起至2021年11月6日止,对境外机构投资境内债券市场取得的债券利息收入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的范围不包括境外机构在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取得的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债券利息。
B. 外国债券和欧洲债券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外国债券和欧洲债券的主要区别:
外国债券和欧洲债券主要区别是发行债券的计价货币不同。
2.外国债券以发行市场所在国的货币为面值货币发行的债券。比如,美国在中国发行债券,以人民币为计价货币,就被称为外国债券。欧洲债券是以发行人和发行地国家之外的第三国货币为为面值货币发行的债券。比如美国在中国发行债券,以英镑为计价货币,所发行的债券就被称为欧洲债券。
3.外国债券是在借款者的国家以外发行的,并以发行地的货币标价的债券.欧洲债券是由银团承销,在标价货币国之外的其他国家发行。
(2)境外机构债券扩展阅读
特点:
1.投资可靠且收益率高
欧洲债券市场主要筹资者都是大的公司、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这些筹资者一般来说都有很高的信誉,且每次债券的发行都需政府、大型企业或银行作担保,所以对投资者来说是比较安全可靠的,且欧洲债券与国内债券相比其收益率更高。
2.债券种类和货币选择性强
在欧洲债券市场可以发行多种类型、期限、不同货币的债券,因而筹资者可以根据各种货币的汇率、利率和需要,选择发行合适的欧洲债券。投资者也可以根据各种债券的收益情况、风险程度来选择某一种或某几种债券。
3.流动性强,容易兑现
欧洲债券的二级市场比较活跃且运转效率高,从而可使债券持有人比较容易地转让债券以取得现金。
C. 什么是国际债券,国际债券有哪些
国际债券从不同的角度可分为不同的类别,现择其中主要类别介绍如下。
(1)外国债券和欧洲债券。
A.外国债券是指借款人在其本国以外的某一个国家发行的、以发行地所在国的货币为面值的债券。外国债券是传统的国际金融市场的业务,已存在几个世纪,它的发行必须经发行地所在国政府的批准,并受该国金融法令的管辖。在美国发行的外国债券(美元)称为扬基债券;在日本发行的外国债券(日元)称为武士债券。
B.欧洲债券。欧洲债券是借款人在债券票面货币发行国以外的国家或在该国的离岸国际金融市场发行的债券。欧洲债券是欧洲货币市场三种主要业务之一,因此它的发行无需任何国家金融法令的管辖。
(2)公募债券和私募债券。
A.公募债券,是向社会广大公众发行的债券,可在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开买卖。公募债券的发行必须经过国际上公认的资信评级机构的评级,借款人须将自己的各项情况公之于众。
B.私募债券,是私下向限定数量的投资人发行的债券。这种债券发行金额较小,期限较短,不能上市公开买卖,且债券息票率偏高;但发行价格偏低,以保障投资者的利益。私募债券机动灵活,一般无需资信评级机构评级,也不要求发行人将自己的情况公之于众,发行手续较简便。
(3)一般债券、可兑股债券和附认股权债券。
A.一般债券,是按债券的一般还本付息方式所发行的债券,包括通常所指的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等,它是相对于可兑股债券、附认股权债券等债券新品种而言的,后两种债券合称“与股权相联系的债券”。
B.可兑股债券,是指可以转换为企业股票的债券。这种债券在发行时,就给投资人一种权利,即投资人经过一定时期后,有权按债券票面额将企业债券转换成该企业的股票,成为企业股东,享受股票分红待遇。发行这种债券大多是大企业,近年来在国际债券市场上可兑股企业债券发展得很快。
C.附认股权债券,是指能获得购买借款企业股票权利的企业债券。投资人一旦购买了这种债券,在该企业增资时,即有购买其股票的优先权,还可获得按股票最初发行价格购买的优惠。发行这种债券的也多为大企业。
(4)固定利率债券、浮动利率债券和无息债券。
A.固定利率债券,是在债券发行时就将债券的息票率固定下来的债券。
B.浮动利率债券,是指债券息票率根据国际市场利率变化而变动的债券。这种债券的利率基准和浮动期限一般也参照伦敦同业拆放利率。浮动利率债券是80 年代以来国际债券市场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金融工具。发行这种债券有一定的利率风险,但倘若国际利率走势明显低浮,或借款人今后的资金运用也采取同样期限的浮动利率,利率风险则可以抵免。
C.无息债券,是指没有息票的债券。这种债券发行时是按低于票面额的价格出售,到期按票面额收回,发行价格与票面额的差价,就是投资人所得的利益。发行这种债券对借款人来说,可以节省息票印刷费用,从而降低筹资成本;对投资人来说,可以获得比有息票债券更多的利益。
(5)双重货币债券和欧洲货币单位债券。
A.双重货币债券,是指涉及两种货币的债券。这种债券在发行、付息时采用一种货币,但还本时付另一种货币,两种货币间的汇率在发行债券时就确定了的。发行这种债券的最大优点是可以防止和避免创汇货币与借款货币不一致所带来的汇率风险。
B.欧洲货币单位债券,是以欧洲货币单位为面值的债券,价值较稳定,近年来这种债券在欧洲债券市场上的比重逐年增大。
D. 境外央行类机构进入中国银行间债券交易产生什么结果
央行今日发布了境外央行类机构进入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业务流程,流程中指出,境外央行类机构进入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无额度限制。中国人民银行对境外央行类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实行备案制管理,境外央行类机构可自主决定投资规模。
流程还明确境外央行类机构进入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有三种投资途径,通过央行代理、通过具有国际结算资格和结算代理资格的商业银行代理和直接投资。境外央行类机构若选择了央行代理途径,仍可在商业银行代理和直接投资两种途径中选择一种进行投资。
此外,流程还明确,交易品种包括债券现券、债券回购、债券借贷、债券远期以及利率互换、远期利率协议等其他经中国人民银行许可的交易。
境外央行类机构向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缴纳交易手续费交易手续费交易手续费交易手续费,向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缴纳服务费服务费服务费服务费。同时,代理机构的代理费用根据双方签署的代理投资协议约定。
E. 据报道境外机构已连续27个月增持中国债券,这释放出来什么样的国际信号
根据相关的报道,境外机构已经连续27个月增持了中国的债券,这也表现了境外投资者对于中国未来的行情释放出一种信任的态度。争取27个月包括了在2020年疫情期间的12个月。这也侧面反映了境外投资者对于中国目前的发展状况的一种肯定以及发展前景的前瞻。连续增持中国债券,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目前稳定的发展趋势以及应对各种危机最好的解决方式。在2020年的时候,许多境外机构都选择对中国进行投资,是因为中国在抗疫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效。因此这也向国际社会释放出中国目前在国际上许多国家当中处于一种非常稳定,持续增长的状态。
我国在疫情当中的防控措施是世界上所有国家当中做的最好的,这也是许多机构投资者选择增持的重要原因之一。
F. 境外机构持债力度大吗
据报道,截至5月末,境外机构在中债登托管的债券面值总额达52.32万亿元,较4月末增加4952.1亿元。截至5月末,境外机构债券托管量为12087.71亿元,相比于2017年末的9741.45亿元,半年不到已增加2346.26亿元,境外机构增持境内债券的力度明显加大。
欧洲中央银行近日发布的研究报告也证实了这一点。该报告显示,各国央行的外汇储备管理者普遍对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信心上升,不少人预期将增加人民币储备。报告援引一项针对管理全球半数外汇储备的79位央行储备管理者的调查指出,29位央行储备管理者预期,到2020年其管理的外汇资产组合中,人民币资产占比将升至10%到20%。
G. 境内国有商业银行购买海外机构发行的外币债券会受到国家外管局的限制吗
如果是以银行自有的外汇资金投资以外币计价的金融资产,应该会受到限制。资本项下的外汇流动是受到管制的,从事这类业务,或是发行涉及这类投资手段的产品,都需要向外管局报批并申请外汇额度。
H. 金融机构在境外发行债券与在境内发行有何不同
1、首先,主体金融机构必须是中国法人。
2、关于金融机构发行债券,在国内发行就要经过许多部门的批准,才允许。何况是在境外发行。毕竟这可是风吹草动的行业啊!
3、在境外发行和境内发行的区别就是融资的对象从中国人(公民、法人)变成了外国人,币种也不同,从人民币变成了美元、欧元、其他元了。
4、如果未经批准,当然构成了。没有为什么,这是国家法律、政策的强制性规定。
I. 发行境外人民币债券有什么作用
1、境外发行人民币计价债券是指在人民币离岸市场上大规模发行以人民币计价、还本付息的国债或债。这不仅有利于将国家信用转化为财富,迅速提升国家财力,还有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经济利益。
2、首支登陆伦敦市场的中国准主权人民币债券,这次发债经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张旭光表示,国开行此次在伦敦成功发债,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的又一里程碑。
3、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正快速发展壮大,境外机构配置人民币资产持续升温。国开行这次发行的10年期债券,是在伦敦发行并挂牌上市的最长期限人民币债券,有助于完善离岸人民币债券收益率曲线。
(9)境外机构债券扩展阅读:
研究推动符合条件的境外机构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是国务院确定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之一,是推动金融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丰富我国债券市场产品层次的重要举措。
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复同意,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下称“协会”)组织市场成员开展境外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务融资工具创新。
境外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务融资工具创新过程中,协会组织市场成员深入研究借鉴国际成熟市场制度规则和商业实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具体产品为切入点,在现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注册管理框架下组织实施,对推动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和持续创新进行了积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