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债券交易规则的问题问题比较多,不好意思
债券不设涨跌幅,因为债券风险低,特别是国债,是由国家信用担保,不存在亏损本金和拿不到利息的情况。
国债是没有风险,但是,记账式国债是上市交易型国债,在市场上进行交易,自然要形成价格,有价格就会出现波动,当你高买低卖,就会出现亏损。不过,国债到期后,国家还是按面值100元/张收回,并且每年还有利息收益。
通常的沪深股票交易账户就可以买卖沪深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债券。如果你只开上海账户,就只能买上海交易所上市的债券。再说,证券公司都是同时两个交易所的账户一起开,而且现在很多证券公司都是免费开户了。
债券可以当天卖出。
参考资料:玉米地的老伯伯原创,拷贝请注明出处!
❷ 债券的振幅
这个不容易没炒作,因为他的预期收益是可以大致预测的,比如国债一般比银行存款差不多,而公司债的收益要求就要高些。若大幅超过这个范围,就会遭受大量的买卖盘,最初拉升或打压的主力就会白送钱。 比如若债券一天跌了10%以上,使公司债的年化收益率达到比如说10%左右,那么就会引来巨额买盘;反之,若拉升太多,使到期收益率比银行存款还低,那么持有人就会全部卖给庄家。
❸ 何以理解股债跷跷板效应
我个人的理解,所谓股债跷跷板效应主要是由于资金面的影响,尤其是基金的动作。比如08年股市熊,大量投机性基金离场转投债市,而且部分基民赎回偏股型基金,购入债券型基金,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债市的一轮牛市。而今年年初股市开始转好,债市就开始走弱。从投资者心理层面上讲,未来经济预期强烈的时候,股市行情一般都会走强,而强调规避风险、保本的债市就会走弱。未来经济预期较差的时候,股市行情低迷,大量资金会转投更为稳定的债券市场。,从而使债市走出一波行情。
股债跷跷板效应在选择基金类型的时候有一定借鉴意义。事实上,类似跷跷板效应也存在于股市的强周期行业和传统防御型行业之间。
❹ 问一个债券涨幅的问题。
如果是一笔成交,且金额不大,就有可能是价格输错了。
如果是多笔或大金额在离奇的价位成交,就可能是“老鼠……”。
当然还一直可能就是自己跟自己玩,就是看到没人挂单,就一个账户倒到另一个账户,成交几千元也就浪费2元手续费,过把瘾而已。如果你是证券公司内部的员工还可能没有任何费用。
你甚至可以用同一个账户,先挂高价卖单,如果没有别的低价卖单你就可以用这个账户买回来,也就是自己卖给自己。
当然如果你做的次数多了,证监会的人可能会请你去“喝茶”。
❺ 关于债券的问题
债券价格跟市场利率呈反向变化,市场利率下降时,债券价格上升,债券久期越长,价格上升幅度越大。
所以若投资者预期市场利率会下降,就可以增加债券投资组合的久期,简单说,卖出短期债券,买入长期债券,这样当利率真的下降时,债券升值幅度最大。
❻ 股债跷跷板真的存在吗
如果IPO重启的话,对银行间市场的压力更大。因为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远优于交易所市场,所以即使交易所存在资金需求,大量的跨市场融资也会更大程度收紧银行间的资金面,而非交易所资金面。因此,如果按照这条路径来计算的话,IPO重启对债券市场形成冲击,是一个合理的逻辑。
但是我们需要强调的是:银行间市场受IPO影响的冲击是一个结构性的影响,是我们采用回归取余项的方式通过交易所利率偏离度这个指标才观测出来的,不会影响债券市场收益率的绝对走势。那么从绝对收益的角度,是否IPO重启存在左右债券市场行情的可能,这个问题与股债跷跷板是否成立的问题是殊途同归的。
实际上我们认为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股债跷跷板,首先,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投资者结构截然不同。对于股票市场来说,约85%的交易规模都是来自于个人投资者,而在债券市场上,个人投资者交易占比不足1%。即使存在明显的资金轮动,也基本是属于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之间的资金轮换,其效率并不高。轮换的话也只有两个路径:一是个人投资者把资金在银行存款账户(基金账户)和股票账户之间转移;二是基金配置在股票资产和债券资产上的资金比重有所变化。
❼ 关于债券的问题!
这个问题实际就是在问为什么交易价格会不确定。
这要从人们的投资说起。
一般来说,我们把人们的投资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债券(当然,股票也有,但包含在债券中),这是一个大的债券定义,另一类是现金。
人们持有债券,可以获得债息,持有现金,可以获得银行利息。人们就是在对这两种投资方式反复的对比中选择自己的投资方式的。
在债息率一定的情况下,当利率升高,投资债券就相对的不合算,人们就会把手中的债权卖掉,换成现金以获得银行利息,于是,债券的价格因卖的人多,买的人少就下降。当债息率一定,利率下降的情况下,债券就相对的更合算,大家就都来买债券,这时,买的多,卖的少,债券价格就上升。
债券的价格即行市等于面值除以当前利息率
这就是大家看到的债券价格上下波动的原因。
从理论上讲,债券的价格实际是债权到期本利和的现值,贴现率就是当前利息率。
所以,归根结蒂一句话,当债息率一定的情况下,人们还可以在债券市场上来回炒作债券的原因就是因为银行利息率不确定,在变化。
❽ 股票和债券的市场价格偏离程度,为什么
股票和债券的市场是两个市场.在资金面不宽余的情况下往往会发生翘翘板效应.所以两者的偏离程度有时会比较大.
❾ 债券的定价模型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就理论上来说,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定价角度,一个从公司结构角度
定价角度就是先从现金流角度折现可以算出一个无违约的价格
然后加入违约概率和违约后回收比例,然后用期望来算
由于现实情况按这个算出来都是高估的,可以通过市场价格和中性风险去做系数调整把这个溢价去掉
然后再优化就是可以引入宏观经济和行业的系数,把利率和风险中性表述成这些的系数相关的线性函数,考虑到宏观经济和行业的系数一般不独立,要再做一个仿射
一般做到这里就差不多了,再优化就是加入流动性还有目前期限利差结构,再用实证去调整。
这个模型的问题主要是风险中性很可能(尤其在国内)是被大幅低估的,和市场上的结果比较难对上
公司结构角度就是从公司资产负债的出发,从bsm模型开始建模,认为资产首次下穿过负债就是违约。这个模型问题主要一个是模型违约的阈值比较难确定,第二个是杠杆率很高的企业往往在违约边缘资产负债表的噪音可能会很大。优化的方法就比较开放了,可以通过从股票和债券市场上取得额外信息加入模型,也可以通过可类比企业的数据获得额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