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雷曼兄弟倒闭,香港赔了多少钱给市民
是银行赔钱,不是香港政府。最终处理方案为16家承销银行同意向3万多名投资者收回抵押品并发放补偿,相当于客户本金的85%至96.5%,总数达130亿港元(约合16.7亿美元)
2. “雷曼兄弟事件”是怎么回事
2008年中,受到次级房贷风暴连锁效应波及,在财务方面受到重大打击而亏损,致使股价下跌到剩低于一美元(2008年9月17日低见US$0.10),陆续裁员六千人以上,并寻求国际间的金主进驻。
2008年9月15日,在美国财政部、美国银行及英国巴克莱银行相继放弃收购谈判后,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负债达6130亿美元
香港方面
2008年9月16日,香港证监会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第204及第205条向雷曼兄弟在香港营运的四家公司,包括雷曼兄弟亚洲投资、雷曼兄弟证券亚洲、雷曼兄弟期货亚洲及雷曼兄弟资产管理亚洲,发出限制通知,以保存有关公司及客户的资产,并保障该批客户及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此外,香港交易所亦已暂停雷曼兄弟在证券及股票期权市场的交易。 而香港交易所全资附属公司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亦宣布美国雷曼兄弟证券亚洲有限公司为失责人士。
2008年9月17日及9月19日,香港高等法院委任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的彭博伦(Paul Brough)、杜艾迪(Edward Middleton)及侯柏特(Patrick Cowley)为雷曼兄弟香港分公司的临时清盘人。2008年11月12日,香港立法会以47票大比数通过引用特权法调查雷曼事件,部分现任、前任财金官员被立法会传召,十九间银行将被调查。
后续事件:雷曼迷你债券
主条目:雷曼迷你债券事件
雷曼破产后,香港地区相关的迷你债券(连动债)问题爆发。据香港证监会的透露,香港迷你债券市场规模达360亿港元,其中约127亿港元由雷曼担保[15],共有20间银行涉及雷曼兄弟债券问题。事后大量迷你债券持有人发起声讨活动。 2008年10月17日,香港银行公会宣布涉及雷曼兄弟迷你债券的香港银行同意接受特区政府的建议,回购这些迷你债券。
3. 想问问一个关于金融风暴的问题!
金融风暴是媒体一种夸张的不准确的说法,正确的应该被称作金融危机。看名字就知道,是金融系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具体的解释网络可以找到,有兴趣你可以看看。
简单的说下此次金融危机的成因,美国的次贷危机中,很多投资银行向次级信用者-即信用比较差的人(一般银行贷款的对象都是信用好的人)提供住房贷款。像“两房”,雷曼兄弟等,这些贷款本身由于贷款者的信用和偿还能力就存在着很高的风险,而这些投行又将这种贷款抵押进行打包成新的金融产品,再出售给别人(等于又进行抵押,从别人那里借了钱)。当那些次级信用者换不起钱时(他们原本偿还能力就有限),问题就出现了,他们没钱还给贷款给他们的银行,而银行也就没钱给购买他金融产品的人,因此这些投行会倒闭,而购买这些金融产品的人的财产就遭受了损失,比如香港那些购买了雷曼兄弟的迷你债券的人,因为雷曼收不回贷款,当然没钱支付给购买他们债券的人。
所以你所说的钱到哪里去了的答案就是,钱被投到了不该投的地方,借给了没有偿还能力的人,当这些人偿还出现问题时,整个与之相关的金融机构都会出现问题。而最终承担损失的,是投资者。
至于为什么影响倒实体经济,那是因为,与中国不同,美国这些国家,个人投资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行为,金融危机发生,必然使得大多数人财产遭受损失,那么整个国民购买力就下降了,也就是需求下降,需求下降,厂商的产品就卖不出去,工人就拿不到工资,整个经济当然就衰退了。
4. 什么是雷曼迷你债
是Pacific International Finance Ltd所发行的信贷挂钩票据的品牌,在法律上属于债权证的一种,发行商必须确保所披露的资料在事实方面正确无误、不含误导成分及符合《公司条例》的规定。
证监会根据发行商提供的事实审阅文件,以确保有关的披露规定获得遵从。 据称,这类产品的发行商一般利用来自投资者的款项买入抵押品,然后作出若干“掉期”财务安排,从而令发行商得以将产品的潜在整体回报提升至高于传统银行存款的回报水平。
这些“掉期”安排通常与若干拥有高信贷评级的参考机构有关连。然而,若其中一家参考机构或掉期对手方无力偿债,整个架构便会失效,有关产品便需平仓,而抵押品亦会被变卖套现。
(4)雷曼香港迷你债券扩展阅读:
就迷你债券而言,有关掉期安排是涉及香港以外地区的雷曼兄弟机构,由于这些机构已破产,因此有关掉期安排便需平仓,其抵押品亦会补变卖套现。
随着雷曼的破产,一场声势浩大的雷曼迷你债券投诉事件正在展开,截至2008年9月23日上午,是日上午向金管局提交的投诉个案共为660宗,涉及金额总数为6.856亿港元,其中大部份涉及迷你债券,其余包括股票挂钩、保本定息票据及多种金融产品,而分销银行包括中银、大新、星展、渣打、东亚、荷银、丰明、中信嘉华、富邦、永亨、恒隆等。
5. 香港雷曼迷你债券事件最后怎么处理了
还没有最终处理方案。现在正在跟美国打赔偿官司。
6. 雷曼迷你债券定义当中提到的掉期财务安排是什么意思能举例说明吗
同种货币,利率类型不同,允许相互调换。
一般地说,当利率看涨时,将浮动利率债券转换成固定利率较为理想,而当利率看跌时,将固定利率转换为浮动利率较好,以达到规避利率风险、降低债务成本的目的;或在利率看跌时将浮动利率的资产转换为固定利率的资产,在利率看涨时将固定利率的资产转换为浮动利率的资产以达到控制利率风险,增加收益的目的。
希望采纳
7. 雷曼兄弟迷你债券与一般债券有何不同
雷曼的迷你债券是次贷债券,也就是把很多房贷打包成的债券,然后再拆小,所以叫迷你债券
8. 香港雷曼事件是怎么回事
有人买了经银行(代理)推销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的金融投资票据,现在该公司破产无力清还.买了票据的人要香港特区政府催促银行赔偿损失因为政府没好好监管一众金融机构和代理的银行.
9. 香港 雷曼债券 索赔
香港的雷曼苦主,大多是一些退休人士,老人家或只追求无风险低收益,如定期储蓄保值般的产品的求安稳人群,投资的资金都是毕生的积蓄与血汗钱,购买的雷曼债券随着雷曼倒闭而变得一文不值,在星展银行刚公布的,对由星展银行负责销售的三十二个系列产品进行估值,有三十个系列无法取回本金,只有两个系列能取回本金的百分之八,而这些债券持有人认为,他们购买的产品是在银行职员的误导下购买的,怀疑银行违规销售,要求银行赔偿其本金,事件已闹上香港立法会,并成立调查小组调查银行的销售手法,这就是近期闹得香港满城风雨的雷曼迷你债事件
问题补充:他们很多都是一些退休或者只想把自己的积蓄放在安全的地方的人士,并不是那些喜好投资的人,对金融以及投资方面没有多大的认识,不求高收益高回报,只求保本的投资理念,让他们完全相信银行职员的建议,相信其推销的产品最少能达到保本,所以才购买这些雷曼迷你债券(类似很多国内银行一样向你推销股票户口开户,基金,信用卡等手法一样,从中收取回佣),当然这只是单方面的猜测,关键在于到底银行在销售手法方面有没有误导或者违规,在事件刚开始时,香港政府曾界入协助调停,要求银行暂时以市值赎回投资者手上的债券,声称最多能取回本金的六成,以暂时平息投资者多次冲击银行以及上街游行,但银行要求赎回后投资者不能再追究,而雷曼苦主们却要求全数赎回,如果只以市值赎回而不能再追究,将不接受政府建议,因为根据星展银行的估值,雷曼迷你债的市值所剩无几,最后香港特首曾荫权在公布施政布告时以强烈措词要求银行无条件接受政府建议后,银行公会随即开始对其销售的产品估值,现在立法会成立的调查小组正在针对银行的销售手法进行调查,昨天立法会还就此开会,最后授于调查小组特权,来传召银行有关人员上立法会协助调查,此事如果最终闹上法庭,并裁定银行确有违规销售,根据香港有关法例,最重的罚则是该银行会在香港除牌
希望能让你满意!
打了很多字,眼睛有点模糊
10. 雷曼迷你债券是什么
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