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证券市场 » 购买国债会使国债券价格下降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购买国债会使国债券价格下降

发布时间: 2021-03-29 20:40:16

1. 购入国债为什么会引起货币贬值

财政发行国债券是筹集财政资金,购入国债是中央银行货币调控行为(即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购入国债,投放货币,使市场货币供应量增加,货币趋于贬值.

2. 为什么利率上升会引起债券价格下降

债券发行时已规定了票面利率,当市场利率高时,债券的收益率相对于市场利率就降低了,债券的需求会减少,只有降低债券价格,使债券投资收益率与市场利率相一致.
这是市场利率和债券利率相互关系的问题,假设市场利率=债券利率,那么债券的发行价格应该=其面值。由于债券的发行价格公式为:债券发行价格=债券未来收益的现值=债券面值折现值+各年利息收入折现。计算出来的。而面值折现都会有一个折现率的问题,利息也一样,一般都用市场利率作为折现率,所以如果在债券面值和票面利率一定的情况下,折现率越大,面值折现和利息折现后得到的发行价格就越低。

3. 发行国债,从长期看这将导致更大幅度的物价上涨,也会引起该国货币汇率下降

其实不然。国债同样是要进行再投资的。怎么能说是投资下降呢。比如中投的2000亿美圆,也是国债。国债也是一种调控手段,具体要看其投放的方向。由于没有看到你所说的那篇文章的前后问,不要确切的分析它的意思。而且也不知道国债是针对那个阶层发行。是大众,还是银行,还是海外资本。都会造成不一样的影响。如果被海外的热钱追捧了,加人人民币升值的强大预期肯定会造成国内的资金更多,因为国债是到了热钱手里,而钱是变多了的,而且又必须再投资减少利差。这样不是投资更多了吗?鉴于国际市场人民币买入的多了汇率肯定会有一定低走。

其实每篇文章都是有自己的观点,也不一定他的观点就是正确的,由于没有看到全文也不好妄自菲薄的胡乱评价,希望一点意见对你有帮助。

补充:
看了一下原文,个人的理解是国家发行国债后,虽然说短期内降低了消费和投资的活性(因为M2下降了),但是M3增加,长期来看,当债券到期,从M3的国债中释放出比国内经济增长更快的债券收益到M2中,如果国家没有更好的投资来平衡债券利率支出,就会扩大相对的赤字,同样就又得采用后两种财政政策来补。导致流通更多,从而汇率走低。

4. 债券的价格为什么会波动

总的说来,债券的价格由于以下几个原因而产生波动:
(一)市场对风险评价的变化:债券质量越低,价格越低;债券质量越高,价格越高。
(二)距到期日时间的长短:期限越长,债券的价格波动风险越大。
(三)与市场利率相关的债券息票。当市场利率上升并超过债券票面利率时,债券的价格就会下降,以使当前收益率与市场利率相匹配。当市场利率下降时,债券的价格就会上升。

5. 为什么一国的国债遭到大量抛售就会使本国的汇率下降汇率不是国家才能决定的吗希望能具体一点

一国国债遭到大量抛售,会导致国债的价格下跌,国债价格实际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信用价值,国家信用价值下降,依赖于国家信用的本国货币内在价值必然受到影响,反映在外汇市场上会造成汇率下跌,举个例子,去年末以来的欧债危机,造成欧洲国家主权信用评级下调,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国债遭到抛售,欧元汇率应声下跌。

6. 为什么债券价格上升市场利息率会下降

债券价格上升,导致了债券跌了,人们不愿意购买债券了,那么人们就会选择把钱存进银行,货币供给增多,货币供给曲线像右移动,然后利率就下降了。但这时短期的,按照长期来看,利率下降,又会刺激投资,增加货币需求,所以最后还是会回到均衡点的。(结合图像来理解会更加简单)

7. 宏观经济学 人们购买债券 它的价格会提高 为什么利率会降低呢

债券的收益率(利率)跟价格呈反向变化,价格越高,收益率越低,价格越低,收益率越高。
债券是固定收益产品,未来的现金流是一定的。当购买的人多,供不应求,债券价格就升高了,说明投资者愿意为未来固定的现金流支付更大的成本,成本逐渐抬高,达到一个均衡,在这个成本抬高的过程中,债券就变得越来越没有吸引力(购买债券获得的收益越来越少),所以他的收益率是一个逐步降低的过程。

相反,如果购买的人少,债券供过于求,那么债券的价格就逐步下跌,表明投资者愿意为未来固定的现金流付出的代价越来越低,通过更低的成本获得未来的现金流,所以债券的收益率是逐步提高的过程,也就是说,随着债券价格的下跌,收益率越来越高。

8. 为什么加息会使国债价格下跌

《商界名家》:据摩根士丹利称,现在已有高达1万亿美元的对冲基金正在押赌人民币将大幅升值。我们初步估算了一下,若按11月15日美元兑人民币的外汇牌价8.2765计算,1万亿美元约合8.2765万亿人民币。根据你们世界银行的汇率计算方法,2003年,中国GDP产值为11.6694万亿人民币。也就是说,如果摩根士丹利的估计无误,这些正在豪赌人民币大幅升值的对冲基金约合中国2003年GDP总值七成以上。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邹恒甫:这是绝对不可忽视的问题,加息给国外投机资本提供了机会。由于中国加息,海外很多人据此作出了不同的判断:中国货币政策战略可能因此出现重大转变。由此将引发一系列后果:海外投机者认为中国的人民币要么升值,要么浮动,因此大量的国际资本进入中国,这无疑会加剧中国货币控制的问题。

因为人民币利息高了,国外短期资本就会涌入中国,获取利息收益,一旦利息下降,这些游资就会立即逃离。这样做无疑是自缚手脚,是非常危险的。有一种可笑的说法,说什么由于人民币没有实现资本项目的可兑换,国外游资不会因加息而大量流入。这是一厢情愿的观点。人民币对美元的任何汇率波动都将带来国际热钱的投机风潮。我们大家都知道,国外投机资本是无孔不入的,投机资本通过外资企业或其他非正规渠道进入一个国家金融业的例子已经司空见惯了。

《商界名家》:加息对中国的哪些企业的负面影响比较大?

邹恒甫:这是第五个问题,加息将影响国内企业的有效投资和进出口贸易。利息的增加会加大国内投资的成本,尤其是对于那些民营的、有效的企业的投资是一个打击。利息对它们是十分敏感的。由于成本变高,这将促使它们减少投资,一旦国内的有效投资开始减少,通胀的压力也会增大。多数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关心的是能不能借到钱,而不关心借到钱以后付多少利息。那些效益不好的总有机会和能力获得银行贷款的国有企业,是不在乎投资的成本和收益的,即利息的提高对它们不起作用。这样的结果,无疑会加重国家的负担。

同样的道理,贷款利息的提高,对进出口贸易业是十分不利的。突然加大的成本增加了进出口企业的负担,尤其是对一些靠低价格、薄利取胜的低端出口产品将失去优势。

加息除了对我们前面提到的房地产有一些影响以外,对民航、高速公路、机场、石化、钢铁化纤、管道运输等行业都会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加息将直接加重相关企业的利息负担。拿民航来说,有人计算过,上升0.27个基本点就意味着利润总额减少三成多。

《商界名家》:最近有媒体报道,11月初,银行曾有不少客户将10月份购买的国债退掉,改买新国债。我们注意到,如果买2003年凭证式(三期)国债10万元,利率为2.32%,到2006年兑付时可获得6960元的利息,现在从银行中提前兑现,扣除千分之一的手续费,可以取到100530元;在银行存三年的定期,到期就可获得7810.7元的利息,多得810元;而买10万元的新国债,可得利息就是10110元,可多得3510元。加息是否会引发人们对部分国债的提前兑现?

邹恒甫:这是不可回避的事实,加息将冲击国债市场。中国5000亿凭证式国债的收益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如果储蓄利率再度调高,银行的兑付风险将会变大。据初步估算,从2003年开始,在市场利率最低的一段时期,中国共发行了5500亿元凭证式国债,其中三、五年期的有4950亿元,如果出现大量提前兑现,银行是很难承受的。加息以后,日前发行的2004年凭证式(六期)国债票面利率水涨船高,成为人们抛出低票面利率国债的理由,这期国债的三年期利率为3.37%,五年期是3.81%,比10月发行的上半段同期国债高出将近一个百分点的利差。银行在承购报销国债获得收入的同时,必须承担提前兑付接盘的义务。据了解,中国凭证式国债的发行主要是由银行承购包销,由于发行额度的依据是银行的网点数量,所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发行额度通常较高,每家所占比例基本在10%至20%之间,其他银行不过1%左右。

9. 为什么国家减少债券购买会导致长期利率增长为什么这又会导致利息增长

首先我讲一下债券的价格和债券的收益率之间的关系:债券的价格跟收益率呈反向变化。大体说,一个面值为100元,每年付息5元,当前售价为98元的债券,当前收益率约等于5÷98=5.1%,可见,债券价格越高,收益率越低。

其次我讲一下债券收益率跟“利率”或“长期利率”的关系。美国实行的是利率市场化机制,市场的借贷利率都参照国债的收益率,所以当国债价格上涨(即国债收益率下降)的时候,整个市场的利率都跟着往下走,长期利率则参照长期国债的收益率变化。

再次,我讲一下债券市场是怎么交易的。买卖债券其实跟买卖股票一样,都是出价高者得,所以债券交易的时候,也是按照价格进行交易。

综上三点,就可以很清晰地解释你的问题:当美联储减少购买债券(尤其是长期债券)的时候,债券市场上,债券供大于求,债券价格就会下跌,根据反向变化的原理,债券的收益率就上涨,于是相当于市场利率上涨(可以说长期国债价格下跌导致长期利率上涨),也就是利息的增长。

以上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