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08年1月1日,甲公司自证券市场购入面值总额为1000万元的债券,该债券发行日为2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成本=1079.98+10-1000*5%=1039.98万元
2008年12月31日确认投资收益=1039.98*3.93%=40.87万元
2009年初摊余成本=1039.98+40.87-50=1030.85万元
2009年12月31日确认投资收益=1030.85*3.93%=42.48万元
2009年12月31日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1030.85+42.48-50=1023.33万元
借:应收利息 50万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7.72万
投资收益 42.28万
『贰』 甲公司债券投资情况如下:2010年1月1日,甲公司自证券市场购入面值总额为2 000万元的债券。
该持有至到期投资2010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为( 2088.98 ) 万元。
=2078.98+10=2088.98万元。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2000
-利息调整88.98
贷:银行存款 2088.98
该持有至到期投资2011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为( 2055.44 ) 万元。
2010年末摊余成本=2088.98*(1+4%)-2000*5%=2172.54-100=2072.54
2011年末摊余成本=2072.54*(1+4%)-2000*5%=2155.44-100=2055.44
2012年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 82.22 )万元
=2055.44*4%=82.22
2012年摊销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的金额为(17.78 )万元。
=100-82.22=17.78万元
『叁』 2013年1月1日,甲公司自证券市场购入面值总额2000万元的债券.购入时实际支付价款为2078.98万元
1800*0.04=72
『肆』 2×15年1月1日,甲公司自证券市场购入面值总额2000万元的债券。购入时实际支付价款2078.9
因为持有到期,所以会计上采用成本核算法,这是第一步。
2013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4157.96+20,这是成本。
一年之后,2014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4157.96+20)*(1+4%),实际利率就是计算时间价值的依据。但是,12月31日支付了利息=4000*5%,进入现金项,所以该项从债券项里扣除。
『伍』 所得税的一道题目
注意第8条和第9条,上述递延所得税没有发生变化,不会影响应纳税所得额。
『陆』 2010年1月1日,甲公司自证券市场购入面值总额为2000万元的债券。购入时实际支付价款2078.98万元,
该
2010年12月31日的
为( 2088.98 ) 万元。
=2078.98+10=2088.98万元。
借:
-成本2000
-
88.98
贷:银行存款 2088.98
『柒』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问题2010年1月1日,甲公司自证券市场购入面值总额为2000万元的债券。
这题目好眼熟啊!不就是那个中级会计的大题拆过来的吗!回答了两遍了,第三遍,算了,不打了,摊余成本,自己算。实际利息和票面利息差额调利息调整。上面的那个是错的,交易费用计入利息调整。没有什么减值的问题。
『捌』 2014年1月1日,甲公司自债券市场购入面值总额为4000万元的债券,购入时实际支付价款4157.
因为持有到期,所以会计上采用成本核算法,这是第一步。
2013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4157.96+20,这是成本。
一年之后,2014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4157.96+20)*(1+4%),实际利率就是计算时间价值的依据。但是,12月31日支付了利息=4000*5%,进入现金项,所以该项从债券项里扣除。
『玖』 2010年1月1日,甲公司自证券市场购入面值总额为2000万元的债券。购入时实际支付价款2078.98万元
首先要确认2013年12月31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与2013年12月31日该投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以便确定是否计提减值准备,因为计提减值准备会影响摊余成本从而影响投资收益。
取得投资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2010
—利息调整 68.98
贷:银行存款 2078.98
确认2013年12月31日利息 借:应收利息 100
贷:投资收益 80.4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9.6
2013年12月31日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2010-19.6=1990.4小于未来现金流量现值1800万
计提减值准备190.4,计提后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1800
2014年投资收益=1800*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