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证券市场 » 应付债券的初始成本确认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应付债券的初始成本确认

发布时间: 2021-06-11 15:14:27

1. 如何确定应付债券的期初摊余成本问答题

您好!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017年3月修订)第三十八条规定:

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应当以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确定:

(一)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二)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三)扣除累计计提的损失准备(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实际利率法,是指计算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以及将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分摊计入各会计期间的方法。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 债券初始入账时确认的利息调整金额是什么

个人观点: 企业发行的债券通常分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或者分期付息、一次还本两种。资产负债表日,对于分期付息、一次还本的债券,企业应按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债券利息费用,借“在建工程”、“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等科目,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付未付利息,贷记“应付利息”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者贷记“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 从上可知,你的问题答案应该是:AB 希望对你有用

3. 摊余成本的初始确定和计算

摊余成本,是指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一)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二)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三)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参考资料: http://..com/question/15870211.html?si=1关于摊余成本的几个问题 应付债券(一)一般公司债券企业发行的一般公司债券,无论是按面值发行,还是溢价发行或折价发行,均按债券面值记入“应付债券”科目的“面值”明细科目,实际收到的款项与面值的差额,记入“利息调整”明细科目。企业发行债券时,按实际收到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按债券票面价值,贷记“应付债券——面值”科目,按实际收到的款项与票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贷记或借记“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利息调整应在债券存续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实际利率法,是指按照应付债券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费用的方法;实际利率,是指将应付债券在债券存续期间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债券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二)可转换公司债券企业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将其包含的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进行分拆,将负债成份确认为应付债券,将权益成份确认为资本公积。在进行分拆时,应当先对负债成份的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确定负债成份的初始确认金额,再按发行价格总额扣除负债成份初始确认金额后的金额确定权益成份的初始确认金额。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发生的交易费用,应当在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之间按照各自的相对公允价值进行分摊。企业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该项可转换公司债券包含的负债成份的面值,贷记“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科目,按权益成份的公允价值,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科目。对于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负债成份,在转换为股份前,其会计处理与一般公司债券相同,即按照实际利率和摊余成本确认利息费用,按照面值和票面利率确认应付债券,差额作为利息调整进行摊销。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者在债券存续期间内行使转换权利,将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为股份时,对于债券面额不足转换1股股份的部分,企业应当以现金偿还。

4. 发行债券的入账价值和应付债券的入账价值是一个意思吗

债券的入账价值分为长期和短期。

短期债券投资的相关税费计入债券的入帐价值。

长期债券投资的相关税费一般应当构成初始投资成本。但当金额较小时,可于购买时一次计入投资收益。

当金额较大时,应计入初始投资成本,并单独核算,并于购买债券后至到期前的期间内在确认相关债券利息收入时予以摊销,计入当期投资收益。

应付债券是指企业为筹集长期资金而实际发行的债券及应付的利息,它是企业筹集长期资金的一种重要方式。企业发行债券的价格受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的影响较大,一般情况下,企业可以按面值发行、溢价发行和折价发行债券。

应付债券是指企业为筹集长期资金而实际发行的债券及应付的利息,它是企业筹集长期资金的一种重要方式。企业发行债券的价格受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的影响较大,一般情况下,企业可以按面值发行、溢价发行和折价发行债券。

债券发行有面值发行、溢价发行和折价发行三种情况。企业应设置“应付债券”科目,并在该科目下设置“债券面值”、“债券溢价”、“债券折价”、“应计利息”等明细科目,核算应付债券发行、计提利息、还本付息等情况。

企业按面值发行债券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债券票面金额,贷记“应付债券——面值”科目;存在差额的,还应借记或贷记“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

5. 初始确认金额

借:长投
贷:应付债券——面值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折价发行在贷方)
银行存款 (发行债券相关的佣金、手续费
简单的就按照这个分录套上,基本就对了。

6. 发行费用计入应付债券的初始成本为什么会使应付债券的账面价值减少,请问这个要怎么理解

发行价格,发行费用,实际收到款项,摊余成本,应付债券面值,理顺之间关系就OK。发行价格—发行费用=实际收到款项=摊余成本{摊余成本=应付债券面值(加或者减)应付债券利息调整}{摊余成本=应付债券丁字账余额}。

7. 为啥应付债券的发行费用计入应付债券的初始成本发映在应付债券--利息调整明细科目中

发行债券的费用如宣扬费、佣金等就是为发行债券而产生的费用,根据配比原则,要进入应付债券科目。

8. 应付债券会计分录

应付债券的核算具体会计处理过程:
1、企业按面值发行债券:
借:银行存款
贷:应付债券——本金
2、计提利息:
借:在建工程/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研发支出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3、债券还本计息:
借:应付债券——面值
——应计利息
贷:银行存款

债券是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应付债券就是企业在记账时的一个会计科目,即发行债券的企业在到期时应付钱给持有债券的人(包括本钱和利息)。

9. 影响应付债券初始确认金额的因素有哪些

发行1年期及1年期以下的短期债券,应当另设“2112 应付短期债券”科目核算。
具体会计处理过程:
1、企业按面值发行债券:
借:银行存款
贷:应付债券——本金
2、计提利息:
借:在建工程/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研发支出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3、债券还本计息:
借:应付债券——面值
——应计利息
贷:银行存款[1]

10. 这是关于会计实务的问题哦 1.请问 初始确认金额 初始入账金额 初始入账价值 是不是一个概念 2.

就目前我的理解,他们表达的事情是一件事情,只是描述的侧重点不同。

比如一个公司发行债券一份,面值100,发行价120,那么最后确认出来的“应付债券是120”。

在描述的时候我们把“按照发行价确认的这种行为叫做——以公允价值作为入账价值”;“把120叫做——应付债券的初始确认金额”。


但有些情况这两者对应的数字应该不同,如果一个公司发行债券一份,面值100,发行价120,发生手续费10,那么我们的行为还是按照公允价值作为入账,公允价值为120;但这时应付债券的初始确认金额应该为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