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发行债券的入账价值和应付债券的入账价值是一个意思吗
债券的入账价值分为长期和短期。
短期债券投资的相关税费计入债券的入帐价值。
长期债券投资的相关税费一般应当构成初始投资成本。但当金额较小时,可于购买时一次计入投资收益。
当金额较大时,应计入初始投资成本,并单独核算,并于购买债券后至到期前的期间内在确认相关债券利息收入时予以摊销,计入当期投资收益。
应付债券是指企业为筹集长期资金而实际发行的债券及应付的利息,它是企业筹集长期资金的一种重要方式。企业发行债券的价格受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的影响较大,一般情况下,企业可以按面值发行、溢价发行和折价发行债券。
应付债券是指企业为筹集长期资金而实际发行的债券及应付的利息,它是企业筹集长期资金的一种重要方式。企业发行债券的价格受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的影响较大,一般情况下,企业可以按面值发行、溢价发行和折价发行债券。
债券发行有面值发行、溢价发行和折价发行三种情况。企业应设置“应付债券”科目,并在该科目下设置“债券面值”、“债券溢价”、“债券折价”、“应计利息”等明细科目,核算应付债券发行、计提利息、还本付息等情况。
企业按面值发行债券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债券票面金额,贷记“应付债券——面值”科目;存在差额的,还应借记或贷记“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
⑵ 应付债券怎么算
应付债券是指企业为筹集长期资金而实际发行的债券及应付的利息,它是企业筹集长期资金的一种重要方式。企业发行债券的价格受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的影响较大,一般情况下,企业可以按面值发行、溢价发行和折价发行债券。
债券发行有面值发行、溢价发行和折价发行三种情况。企业应设置“应付债券”科目,并在该科目下设置“面值”、“利息调整”、“应计利息”等明细科目,核算应付债券发行、计提利息、还本付息等情况。
企业按面值发行债券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债券票面金额,贷记“应付债券——面值”科目;存在差额的,还应借记或贷记“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
对于按面值发行的债券,在每期采用票面利率计提利息时,应当按照与长期借款相一致的原则计入有关成本费用,借记“在建工程”、“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研发支出”等科目;其中,对于分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的债券,其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付未付利息通过“应付利息”科目核算,对于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其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付未付利息通过“应付债券——应计利息”科目核算。应付债券按(实际利率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差异较小时也可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费用,应按照与长期借款相一致的原则计入有关成本、费用。
长期债券到期,企业支付债券本息时,借记“应付债券——面值”和“应付债券——应计利息”、“应付利息”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⑶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与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计算相同吗
1、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确认的交易费用计入投资成本
初始投资成本按照公允价值+相关交易费用之和(分录中体现为成本+利息调整)
应付债券也是这样的
请看分录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 票面价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有可能在借,有可能在贷 两者差
贷:银行存款 实际付出的金额
借:银行存款 实际付出的金额
贷:应付债券 -面值 票面价
-利息调整 有可能在借,有可能在贷 两者差
2、这两者计算摊余成本是一样的方法
⑷ 应付债券的账面价值与账面余额有什么不同
1、“账面价值”与“账面余额”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2、账面价值是指某科目(通常是资产类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备抵项目后的净额。如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减去相应的坏账准备后的净额为账面价值。
3、账面余额是指某科目的账面实际余额,不扣除作为该科目备抵的项目(如累计折旧、相关资产的减值准备等)。
4、对企业的债务而言,其账面价值通常就是该债务的账面余额
5、应付债券(负债)账面价值=摊余成本=账面余额
⑸ 应付债券的账面价值如何核算
为了反映企业发行债券筹资的情况,应设置“应付债券”账户,使用该科目时需注意:
(1)本科目核算企业为筹集(长期)资金而发行的债券本金和利息。
(2)本科目应当按照“面值”、“利息调整”、“应计利息”进行明细核算。企业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应按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规定将负债和权益成份进行分拆。分拆后形成的负债成份,在本科目核算。
(3)应付债券的主要账务处理。
①企业发行债券,应按实际收到的现金净额,借记“银行存款”、“现金”等科目,按债券票面金额,贷记本科目(面值);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本科目(利息调整)。
②对于分期付息、一次还本的债券,应于资产负债表日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债券利息,借记“在建工程”、“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研发支出”等科目,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付未付利息,贷记“应付利息”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本科目(利息调整)。
对于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应于资产负债表日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债券利息,借记“在建工程”、“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研发支出”等科目,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付未付利息,贷记本科目(应计利息),按其差额,贷记本科目(利息调整)。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差异很小的,也可以采用合同约定的名义利率计算确定利息费用。
③长期债券到期,支付债券本息,借记本科目(面值),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应转销的利息调整、应计利息金额,借记或贷记本科目(利息调整),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在建工程”、“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研发支出”等科目。
④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该项可转换公司债券包含的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贷记本科目(可转换公司债券),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可转换公司债券在转换为股票之前,其所包含的负债成份,应当比照上述规定进行处理。
当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行使转换权利,将其持有的债券转换为股票,按本科目(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余额,借记本科目(可转换公司债券),按“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中属于该项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权益成份的金额,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按股票面值和转换的股数计算的股票面值总额,贷记“股本”科目,按实际用现金支付的不可转换股票的部分,贷记“现金”等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
未转换股票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到期还本付息,应当比照上述一般长期债券进行处理。
(4)企业应当设置“企业债券备查簿”,详细登记每一企业债券的票面金额、债券票面利率、还本付息期限与方式、发行总额、发行日期和编号、委托代售单位、转换股份等资料。企业债券到期结清时,应当在备查簿内逐笔注销。
(5)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偿还的长期债券的摊余成本。
⑹ 什么叫应付债券
应付债券是指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对外发行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长期借款性质的书面证明,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一种书面承诺。
它属于长期负债。其特点是期限长、数额大、到期无条件支付本息。通过设置“应付债券”科目,以及“债券面值”、“债券溢价”、“债券折价”、“应付利息”四个明细科目对应付债券进行核算。
2006年新的会计准则中,将应付债券替换为长期债券。
(6)应付债券成本和面值一样吗扩展阅读:
应付债券的实质性测试的审计程序
1、取得或编制应付债券明细表,并同有关的明细分类账和总账核对相符。应付债券明细表通常包括债券名称、承销机构、发行日、到期日、债券面值、实收金额、折价和溢价及其摊销、应付利息、担保 情况等内容。
2、审查债券交易的有关原始凭证,验证其合法性。
3、审查应计利息、债券折(溢)价摊销及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常通过审查债券利息、溢价、折价等账户期末余额。
4、函证“应付债券”账户期末余额。
5、审查到期债券的偿还,审查相关会计记录,查明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6、确定应付债券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中充分披露。注意有关应付债券的类别是否已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了充分说明。
⑺ 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和应付债券——面值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通常情况下,企业持有的、在活跃市场上有公开报价的国债、企业债券、金融债券等,可以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是资产。
企业取得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按取得该投资的公允价值与交易费用之和,借记本科目(投资成本、溢折价),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费”等科目。
应付债券,是指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对外发行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长期借款性质的书面证明,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一种书面承诺。。它属于长期负债。其特点是期限长、数额大、到期无条件支付本息。是企业的负债。
应付债券-面值是根据所发行债券票面标明的金额(也就是本金)记入应付债券-面值
⑻ 应付债券按面值发行有交易费用 期末如何计息
1、企业按面值发行债券:
借:银行存款 52000
借:财务费用 8000
贷:应付债券——本金 60000
2、计提利息:
借:在建工程/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研发支出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3、债券还本计息:
借:应付债券——面值
——应计利息
贷:银行存款
⑼ 发行费用计入应付债券的初始成本为什么会使应付债券的账面价值减少,请问这个要怎么理解
发行价格,发行费用,实际收到款项,摊余成本,应付债券面值,理顺之间关系就OK。发行价格—发行费用=实际收到款项=摊余成本{摊余成本=应付债券面值(加或者减)应付债券利息调整}{摊余成本=应付债券丁字账余额}。
⑽ 面值,账面价值,期初摊余成本(应付债券账面净值)
面值就是票面价值,就是指那个债券上标明的价格
账面成本是指有可能你的面值在经过摊销等以后账面上记载的价值
公允价值一般就是指市场公认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