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债券利息收入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么
如果是居民个人的债券的利息收入是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如果是企业的国债利息收入,是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请以相关规定为准。
应答时间:2021-01-13,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② 债券利息收入要交税吗
国债利息收入免征所得税,其他债券的利息收入,企业收入的记入应纳税总额按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一般是25%)纳税,个人收入的按20%计算个人所得税。
③ 是不是由于债券利息要交税,所以会造成购买债券亏损
按照你所述的情况事实上的确就是如此,现在的对于债券的税务征收的红利税或利息税并没有因银行存款的相关利息税收取消而跟随取消,还是按照过去20%的税率征收,而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债券每天都会对债券计算应计利息,而相关利息的征税却是采用债券付息时的那一个时点征税,而征税的对象只限于付息时即付息的债权登记日所登记的谁持有该债券为准,故此在买入即将到付息或甚至是当天就是付息的债权登记日还买入该债券就要有帐面上产生相关亏损的准备,对于一般债券投资者很多时候是很注重规避相关的税收,导致存在相关避税问题,故此对于成交活跃的债券品种,很多时候会出现非免税债券在临近付息的债权登记日前一段时间会有债券价格跳水行情且当债券付息以后债券价格也会迅速回升的情况发生。
④ 公司债券派息为什么是以全年利息额来扣除个人所得税,而不是按债券持有期间所的利息来计算
公司债券派息是按股息利息红利税目计税,计税方法是按次交,如果是分期付息债券,一般是一年派一次息,个人所得税于每年派息时算一次,如果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则最后取得利息时算一次,总共算一次。
如:张三购买某公司债券10000元,三年期,票面利率为6%,该债券分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张三2010年取得债券利息收入600元。
张三应交个人所得税=600*20%=120元。
如:张三购买某公司债券10000元,票面利率为6%,三年期,该债券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张三于2010年取得到期债券利息收入1800元。
张三应交个人所得税=1800*20%=360元。
⑤ 债券投资利息不用交所得税,为什么计算应纳所得税额时不减去债券投资利息收入
公司债券投资利息需要交所得税。
⑥ 为什么有的债券利息所得税不是企业代扣的
这个就要看这个债券是否是通过金融机构来发行的。
如果是能过金融机构来发行的,就需要金融机构来代扣。
⑦ 债券的利息收入要不要纳税
如果是居民个人的债券的利息收入是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如果是企业的国债利息收入,是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7)为什么债券利息时要扣税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 企业的下列收入为免税收入:
(一)国债利息收入;
(二)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三)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四)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⑧ 债券利息为什么可以起到抵税的作用
利息作为一项费用在税前列支可以起到抵税的作用,也就是像其他有息负债一样具有财务杠杆的作用。所以要强调的是税后资金成本。
通常,短期借款弹性较高,没有什么借款费用。但有些借款条款中有一些特别条款,如借款承诺金等,则应在借款本金中扣除。短期借款与长期借款相比,前者的筹资风险一般比后者大,因为借款还款期限短,还款压力大,两者的优缺点基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