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证券市场 » 市场资金紧张债券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市场资金紧张债券

发布时间: 2021-06-08 09:48:09

① 为什么资金紧张了,债券的发行价格还会上升啊

债券的利率就是发债的公司使用资金的成本。

打个比方:
你一个月挣1万块钱,扣除花销还剩5000,你觉得一年5%的利息借给我5000块很划算,反正我信誉好,也比银行利息高;
突然金融危机了,你一个月只能挣8000了,我还跟你借5000,你必须要少去几次桑拿压缩消费才能省出这5000,那我再给你5%你肯定是不干了,为了弥补你减少消费造成的生活水平下降,你会要求8%甚至10%的利息。

也就是说,债券利率不是企业想定多少就定多少,而是根据资金供应情况定多少能卖掉就定多少。如果票面利率不肯上升,在资金紧张时那就要折价销售。

② 你好,非常谢谢你对我前面提问的回答!想问下你对个人来说是不是在市场资金紧缺的时候是买入债券的时机

1、债券的利率一般是固定的、且相对较低。
2、当市场资金紧缺时,市场利率就会升高,当高出一定程度后,就会吸引利率低的债券资金向利率高的投资项目转移。因此抛出债券的人增加,债券价格降低。
3、债券资金向其它投资项目转移,是否合算,要计算。
就象取出未到期的定期一样,如果马上要到期了,当然不合算。
如果刚刚存定期,当然就合算了。

③ 债券基金为何在银行资金面紧张时收益下降

资金的价格更贵,因此银行允诺的资金利息会明显上涨,一方面当上涨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很多之前买了债券的大机构就会卖掉债券转而将资金直接借给银行,这样大手笔的卖掉债券(或者债券基金),自然使得债券价格下降。另一方面,既然银行很缺钱了,自然会卖掉自己持有的债券来换钱以度过难关,这也是造成债券下跌的原因。

至于货币基金,它本来主要就是投资银行存款的(或者超短期债券),本来就是借钱给银行的,所以利息上涨对它自然有好处。当然,如果资金过于紧张,也会导致货币基金被机构大笔赎回,而被迫卖掉短债造成收益下滑。比如今年六月就是如此。

④ 社会资金紧张如何影响长期债券的价格

社会资金紧张会导致市场的资金借贷成本上升,这就意味着资金价格上升,资金价格上升会导致市场利率上升,由于债券价格是与市场利率呈负相关关系,这会导致债券价格下跌。虽然短期的市场利率变化,对于长期债券的债券到期收益率波动影响不太明显,但由于长期债券的久期偏大,故此长期债券受到的价格影响未必会少,总的来说对于长期债券价格也会受到影响出现下跌。

⑤ 紧缩的货币政策对债券型基金有何影响

在央行连续调高存款准备金率背景下,金融机构资金紧张下会适当压缩债券投资比例,而随着4季度灾后重建的启动,长期国债发行量将会增大,债券市场资金面也不乐观。因此,预期债券市场阶段性更多维持高位震荡走势,在债券收益率曲线相对平坦化的背景下,建议在期限选择上适当收缩期限,侧重选择投资中短期限品种、流动性控制较好的债券型基金产品。

信贷紧缩将刺激企业发行债券筹集资金,企业债、公司债等信用类债券发行规模下阶段会继续有所增加,公司债和企业债的收益率相对于国债、金融债等券种收益较高,同时部分优质公司尤其是国有特大型企业发行的信用类债券违约风险极小。而且,我们看到今年来可分离交易型转债发行呈现扩张趋势,上半年9只可分离债发行,在权证上市大幅溢价的情况下申购可分离债的收益较为可观。因此,信用类债券(包括可分离交易型转债)仍将是债券基金下阶段提高收益的重要品种选择。

综合比较固定收益类品种的收益率水平以及新股(包括可分离债)网上/网下申购的总体收益情况,并考虑流动性因素,维持已经轻装上阵(纯债券型基金股票仓位由一季度末的2.25%进一步下降到二季度末的1.50%)的纯债券型基金(包括适当参与新股投资产品)与定期储蓄相比具备比较优势的看法,此类产品适合低风险偏好或有阶段性避险需求的投资者参与。具体品种上,建议关注华夏债券基金、博时稳定价值债券基金、交银施罗德增利债券基金等相对侧重配置信用类债券并适当参与新股投资的纯债券型基金产品以及普天收益债券基金、大成债券基金等注重流动性控制、操作稳健的纯债券型基金产品。

⑥ 12月底资金紧张债券基金会涨吗

会涨,这是肯定的,但上涨幅度,不会比前几年熊市的时候更大,今年牛市,股市不缺钱了。。。

⑦ 滞胀时期债券市场的的情况

一,经济增长凸显"滞胀"阴影
(一)经济增速可能在4季度迅速回落
我们研究认为,根据当前的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程度,宏观调控力度以及石油价格上涨的影响,经济增长在2004年4季度到2005年上半年将迅速回落.
1,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程度为4年来新高
通过对99年6月份以来的投资对GDP的贡献度的测算(参见下图),我们可以看到GDP增长对投资的依赖程度自2000年以来持续上升.在1999-2000年,投资对GDP的贡献度在27%,而202003年上升到37%.这种情况在2004年上半年得到延续.2004年上半年,GDP对投资的贡献度为37%,高于2003年同期8个百分点,高于2000年18个百分点之多!可以看到,本轮的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投资拉动型特征,一旦投资得到有效抑制,目前经济快速增长的局面可能难以维系.
图1 投资对GDP的贡献度
随着2004年二季度以来宏观调控的进行,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了抑制.从图2可以看到,自2003年以来,固定资产累计投资同比持续快速上涨,2003年全年固定资产累计投资同比增长28.4%,而2002年全年这一数据为17.4%.进入2004年的第二月,该数据更是上升到53%之高,投资过热的迹象十分明显.为此,央行连连出台调控措施,实行了差额存款准备金率并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同时发行大量央行票据对冲由于外汇占款导致的货币投放.另外,更为重要,也更为直接的是行政手段的实施.随着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强,2004年投资过热的迹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反映在数据上为固定资产累计投资同比增速的迅速回落,从2月份的53%回落到7月份的31.1%.我们预计,种种迹象表明,目前的宏观调控将持续一段时间,因此投资增速的下滑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图2 近3年固定资产累计投资同比增速
一般而言,投资对经济增长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即上半年投资的回落对经济的影响预计在第4季度甚至明年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2,石油价格高企抑制经济增长
进入2004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攀升到40美元/桶以上,一度逼近50美元大关.主要是受以下因素的综合作用:(1)全球需求增长,特别是中国石油需求的持续增长;(2)库存的下降,主要是近年来西方国家商业石油库存不断下降;(3)美元贬值使国际石油价格不断攀高.相对于2001年美元兑欧元汇率的最低点是0.8849,2003年美元兑欧元汇率达到1.2611,美元贬值幅度达到43%,而同期国际石油价格上涨了20%左右;(4)以投资基金为主的投机性资金大举进入,推高油价.
根据中信证券的研究,导致目前国际油价连创新高的各种因素在2004年第4季度不会马上改变,预计202004年下半年国际油价还将维持在历史高位水平.
目前的高油价已使亚洲许多国家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据国际有关机构202003年的推算,一桶原油超过30美元,亚洲国家平均通货膨胀率增加0.4个百分点,经济增长速度放慢0.25个百分点.如果油价每桶上涨10美元,并持续下去,202004年亚洲经济增长将下调约0.8个百分点,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也将进一步升高.进口石油的亚洲国家因使用替代能源能力较小因而需要付出高额费用,国际收支平衡受到极大的影响.而对于产油的亚洲国家,如果油价平均保持每桶35美元以上的高价位,其经济增长速度就会上升0.6个百分点.
中国逐渐由资源自给型国家转变为资源进口型国家.按照2003年的数据,中国的原油进口已达到1/3.根据中信证券研究咨询部的研究,如果国际石油价格维持在30美元/桶以上,我国的GDP增长率将下降0.25个百分点;在此基础上石油价格每上涨10美元,则我国的GDP增长率预计下降0.8个百分点.
综上所述,随着宏观调控的进行而导致投资增长的受限,以及石油价格高企的影响,预计2004年第4季度乃至2005年上半年,中国GDP将摆脱目前快速上升的轨道,季度同比增速迅速回落到7-8%的水平.
(二)物价高企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
1,粮食价格长期难有大幅回落
我国今年的秋粮有望获得丰收.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预计20200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将比上年度增产6%左右.如是,将扭转连续4年产量大幅下滑的局面.同时,美国农业部也根据秋粮的情况调高了对中国粮食产量的预期(参见下表).
中国粮食产量情况预计
种植年度
2002/2003
2003/2004
2004/2005(F1)
2004/2005(F2)
粮食产量(百万吨)
343.09
324.08
337.30
345.30
备注:(1)种植年度为每年8月至次年7月.因此今年的秋粮计入04/2005年的产量.(2)F1为美国农业部7月份的预计数据;F2为美国农业部8月份的预计数据.
但是,应当看到,即使今年秋粮增产,依然无法满足国内日益扩大的粮食缺口.因此,预计粮食库存持续下滑的局面难以得到根本解决(图3).
不过,随着播种面积的扩大以及因农产品价格上升而导致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提高,到2005年秋季粮食问题有望得到较好的缓解.
图3 我国粮食库存情况预计(单位:百万吨)
2,石油价格对物价的影响不容忽视
在前文中我们分析到了石油价格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国际油价对我国物价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根据中信证券的研究,如果国际油价维持在30美元以上,我国的CPI将较去年同期上扬0.4%.目前国际石油价格很有可能维持在40美元附近的高位,短期内下降的空间有限.而国内的油价虽然经过调整,但是与国际油价的上涨依然有一定的差距.换句话说,即使国际油价维持在目前的水平,国内仍存在油价继续上调的可能.而且,根据历史上调价情况看,即使国际油价回落,国内油价调低的步伐总是较慢.因此,在国际石油价格维持高位的环境下,我们不得不重新评估国内的物价水平.
综上所述,随着宏观调控的进行,以及粮食,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短期内难以迅速回落,我国经济在第4季度至2005年上半年面临着经济增速回落,物价继续走强的局面.这种局面具有一定的"滞胀"特征,值得我们关注.
二,债券投资:控制风险为主,加强创新设计
自2003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经济的走强,物价的回升,债券市场结束了多年的牛市,经历了连续的收益率上升行情.在过去的1年时间内,交易所中长期国债收益了上升了150-200BP,幅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见图4).
图4 2003年8月以来交易所部分国债收益率变动情况
鉴于中国经济增长面临"滞胀"阴影,而国际环境中美元又进入了明显的升息周期,不少机构预计美国经济在2004年和2005年均将维持在4%以上的增长率,失业率也将持续下降到5.5%左右,而同时通货膨胀率维持在2%左右.根据这种分析,美联储很有可能在2004年年底之前再度升息50BP,达到2.25%,而2005年年底可能最终把利率调高到4.0%以上.由于中国采取近乎固定利率的汇率政策,因此长期看美元利率与人民币利率的调整方向基本一致.如果美元利率连续调升,则人民币利率调升的压力将持续上升,最终调升人民币存款利率很难避免.
在面临利率上调风险的情况下,债券投资无疑要把投资风险放在首位,我们建议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一是控制投资仓位.在过去债券市场的牛市行情中,不少机构运用债券收益率与货币市场利率(回购利率)的利差放大持仓,以期获得超额收益.这种操作方式在收益率下降时期可以获得利差和溢价的双重收益,但是在收益率上升时期则扩大了持仓风险,导致在资金面紧张的情况下不少机构资金链出现断裂,不得不斩仓出局.我们认为,在利率可能面临上升周期的环境下,投资者一定要控制好投资仓位,保证流动性需要.
二是控制投资久期.众所周知,利率上升周期的久期控制非常重要,很多基金公司在202004年初就把债券投资久期缩短到2年以内,应该说规避了收益率上升带来的投资风险.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控制久期较控制投资仓位更重要.
三是加强控制风险的久期中性投资策略.随着跨市场国债供给的持续增加以及期限结构的更加合理,运用不同期限,不同品种进行久期中性的投资可能成为弱市中致胜的重要手段.对于仓位较重,久期较长但是以成本计价的机构,很难通过减仓来实现降低风险的操作(实现了亏损),不妨可以考虑通过对冲来降低风险持仓.当然,这种操作需要对风险进行充分的评估,并结合对收益率曲线的把握来进行.另外,两个市场间,同市场不同品种间的利差可能会经常出现,进行这种利差套利交易也是弱市中可以取胜的交易策略.
(作者单位: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债券销售交易部)
结论来源:《油价对经济及行业的影响》,中信证券研究咨询部

⑧ 为什么但债券基只要持有超过2年,几乎没有亏损的风险了 如何理解详解谢谢

历史上看是这样,债券市场基本不会持续2年都低迷。

债基投资的券种一般是中长期的。如果短期资金面紧张,肯定是短期券种受到追捧,也就是所谓短期拆借利率飙升,那么中长期肯定会出现抛售,资金涌向超短期券种,所以导致债基下跌,去年下半年就是这样。

或者也可以理解为市场实际利率应该上升,基准利率上升肯定对债券市场是利空的,对中长期券种影响会更大。

相反的看,08年金融危机股市下跌猛烈,这期间多次降息,但债基确实正收益,持续降息是利好债市。


资金面紧张是指整体的金融市场吧。

⑨ 债券到期收益率一般是多少

这个跟不同的时间段有 联系,当市场资金相对紧张并且债券市场相对稳定时到期收益率在6到8之间,如果债券出现剧烈波动时会出现短暂的提高或降低,一般六七个点的收益没什么问题,有时也会出现较好收益的品种,看你能否抓住机会了,具体的你可以去今日英才网校听下有关债券的课程,讲述的很仔细全面

⑩ 请分析市场流动性风险对债券利率的影响

流动性就是变现能力,越容易被人接受的就越容易变现 ,流动性风险通俗来讲就是想将债券变现的时候无法变现的风险,这个风险越大要求的回报也就是利率越高。
信用越高、面值越小、期限越短,就越容易变现,利率就低,反之就高。
流行性利率理论,在学凯恩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