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紧俏者先购:有些新发行的债券品种较受欢迎,应尽早购买,以免落空。
2.平销者后购:一般债券发行期较长。可在发行期结束前一两天购买,以提高实际收益率,又盘活资金。
3.二手债券看收益率:将二手债券的实际收益率与同期银行储蓄利息率(包括保值因素)比较,扣除债券买卖手续费率后,高于银行利息率时可以买入,低于银行利息率时可择机卖出。
2. 债券价值分析都有哪几种方法
债券估值是决定债券公平价格(Fair value)的过程。和其它的资本投资一样,债券的公平价格是它将来预期现金流的现值。因此,债券公平价格是债券的预期现金流经过合适的折现率折现以后的现值。
估价原理
债券估值的基本原理就是现金流贴现。
(一)债券现金流的确定
(二)债券贴现率的确定
债券的贴现率是投资者对该债券要求的最低回报率,也叫必要回报率:
债券必要回报率=真实无风险利率+预期通胀率+风险溢价
债券估值模型编辑
根据现金流贴现的基本原理,不含嵌入式期权的债券理论价格计算公式:
(一)零息债券
零息债券不计利息,折价发行,到期还本,通常1年以内的债券为零息债券。
P=FV/(1+yT)T
FV为零息债券的面值。
(二)附息债券定价
附息债券可以视为一组零息债券的组合。用(2.5)分别为每只债券定价而后加总。也可直接用(2.4)
(三)累息债券定价
分析方向
债券报价与实付价格
(一)报价形式
(二)利息计算
1.短期债券
2.中长期附息债券
3.贴现式债券
债券收益率
(一)当期收益率
反映每单位投资能够获得的债券年利息收益,不反映每单位投资的资本损益。公式为:
(二)到期收益率
债券的到期收益率(YTM)是使债券未来现金流现值等于当前价格所用的相同的贴现率。内部报酬率(IRR)。
(三)即期利率
即期利率也称零息利率,是零息债券到期收益率的简称。在债券定价公式中,即期利率就是用来进行现金流贴现的贴现率。
(四)持有期收益率
持有期收益率被定义为从买入债券到卖出债券期间所获得的年平均收益。它与到期收益率的区别仅仅在于末笔现金流是卖出价格而不是债券到期偿还金额。
(五)赎回收益率
可赎回债券是指允许发行人在债券到期以前按某一约定的价格赎回已发行的债券。通常在预期市场利率下降时,发行人会发行可赎回债券,以便未来用低利率成本发行的债券替代成本较高的已发债券。
债券的风险结构与期限结构
(一)利率的风险结构
不同发行人发行的相同期限和票面利率的债券,其市场价格会不相同,从而计算出的债券收益率也不一样,这种收益率的区别为利率的风险结构。
(二)利率的期限结构
1.期限结构与收益率曲线。
2.收益率曲线的基本类型
3.利率期限结构的理论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就是基于这三种因素分别建立起来的。
1.市场预期理论(无偏预期理论)
2.流动性偏好理论
3.市场分割理论
3. 怎么进行债券投资
协商确定公开发行的定价与配售方案并予公告,明确价格或利率确定原则、发行定价流程和配售规则等内容。
依据《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公司债券公开发行的价格或利率以询价或公开招标等市场化方式确定。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应当协商确定公开发行的定价与配售方案并予公告,明确价格或利率确定原则、发行定价流程和配售规则等内容。
发行人和承销机构不得操纵发行定价、暗箱操作;不得以代持、信托等方式谋取不正当利益或向其他相关利益主体输送利益;不得直接或通过其利益相关方向参与认购的投资者提供财务资助;不得有其他违反公平竞争、破坏市场秩序等行为。
(3)债券利益输送新手法扩展阅读:
债券投资的相关要求规定:
1、发行人、承销机构及其相关工作人员在发行定价和配售过程中,不得有违反公平竞争、进行利益输送、直接或间接谋取不正当利益以及其他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
2、上市公司、股票公开转让的非上市公众公司发行的公司债券,可以附认股权、可转换成相关股票等条款。
3、上市公司、股票公开转让的非上市公众公司股东可以发行附可交换成上市公司或非上市公众公司股票条款的公司债券。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发行附减记条款的公司债券。
4. 债券利息计算是采用先进先出法还是平均法
借款费用中的利息支出,不论一般借款利息计算,还是债券利息的计算,可以采用加权平均法,也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一旦确定不得随意变更。而当前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7款费用》推荐的借款比率计算方法则是采用的加权平均利率。先进先出法则是先按照首次借款利率计算借款比率而后采用其他借款利率的方法。
5. 债券收益率的几种计算方式
券的收益水平通常用到期收益率来衡量。到期收益率是指以特定价格购买债券并持有至到期日所能获得的收益率。它是使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于债券购入价格的折现率。
计算到期收益率的方法是求解含有折现率的方程,即:
购进价格=每年利息x年金现值系数+面值x复利现值系数
v=i*(p/a,i,n)+m*(p/s,i,n)
式中:v—债券的价格
i—每年的利息
m—面值
n—到期的年数
i—折现率
衡量债券收益率的指标主要有票面收益率,当期收益率,到期收益率
票面收益率=
(票面额-发行价)/发行价*债券期限*100%
当期收益率=(债券面额*票面收益率)/债券市场价格*100%
持有期间收益率=(出售价格-购入价格)/购入价格*持有期间*100%
6. 债券在计算内在价值时会用到哪些计算资金时间价值的方法
债券内在价值计算步骤为计算各年的利息现值并加总得利息现值总和;计算债券到期所收回本金的现值;将上述两者相加即得债券的理论价格。
计算步骤为:
(1)计算各年的利息现值并加总得利息现值总和;
(2)计算债券到期所收回本金的现值;
(3)将上述两者相加即得债券的理论价格。
实例分析
例某种债券的面值是1000元,息票利率是9%,要求的债券收益率为11%,债券到期日为20年,该债券的每年利息额是:
1000×0.09=90
各年利息的现值总和是:
90×7.963(年金现值系数)=716.67
到期本金的现值是:1000×0.124=124
该债券的内在价值等于:
716.67+124=840.67
在本例中。要求的债券收益率高于息票利率,因此债券的内在价值低于它的面值。
例某种债券的面值是1000元,息票利率是10%,要求的债券收益率为8%,债券10年到期,该债券的每年利息额是
1000×0.1=100
各年利息的现值是:
100×6.710(年金现值系数)=671
到期本金的现值是:
1000×0.463=463
该债券的内在价值是:
67l+463=1134
在本例中,债券收益率低于息票利率,因此债券的内在价值高于它的面值。
债券内在价值的大小是投资人决策的依据,当债券的内在价值高于它的市价时,投资人倾向于购入,反之,该债券就会被视为不理想的债券。在判断债券的理想程度时,通常要计算内在价值减报价后的净现值,视净现值大小为决策依据。
例某种债券的面值是50000元,息票利率是10%,8年到期,报价为98。如果投资人希望得到11%的收益率,该债券理想否?债券的内在价值是:
5000×5.146+50000×0.434=47430
债券的报价价格是:
50000×0.98=49000
净现值等于:
47430-49000=-1570
净现值为负数该债券是不可取的,除非报价降到94以下。此时的净现值是:
47430-50000×0.94=430(元)。
7. 现金流复制法债券套利举例不太明白
假设当前市场的零息票债券的价格为:一年后到期的零息票债券的价格为99元,2年后到期的零息票债券的价格为97元,三年后到期的零息票债券的价格为95元,四年后到期的零息票债券的价格为93元,五年后到期的零息票债券的价格为90元,试分析以下问题:
如果息票率为10%,1年支付1次利息的5年后到期的债券价格为110元,是不是存在套利?为什么?如果存在套利,写出套利策略及其现金流量表。
债券理论价值=100*10%*99/100+100*10%*97/100+100*10%*95/100+100*10%*93/100+100*(1+10%)*90/100=137.4元
存在套利机会,原因是根据上述各期限的零息债券价格所构成的相同现金流的票息率为10%,1年支付1次利息的5年后到期的债券理论价值为137.4元,比该债券价格110元高。套利策略如下:先购入该5年后到期的付息债券,然后将其现金流进行拆分成不同期限的零息债券进行出售来套利,用未来每年付息债券的利息支付或本金对应支付相应期限到期零息债券的现金流。
购买债券的现金流量 出售零息债券的现金流量 净流量
现在 -110 137.4 27.4
第一年年末 10 -10 0
第二年年末 10 -10 0
第三年年末 10 -10 0
第四年年末 10 -10 0
第五年年末 110 -110 0
8. 债券在计算内在价值时,会用到哪些计算资金时间价值的方法
债券的内在价值要通过计算的方式。
9. 债券直线法摊销和实际利率法摊销
直线摊销法下:
每年摊销额=账面价值/债券期限,特点是每期溢价折价的摊销额相等
实际利率摊销法下:
根据初始确认的账面价值确定摊余成本,摊余成本*实际利率等于本期实际摊销数额。下期摊余成本=上期摊余成本—应收利息(按票面价值和票面利率计算)+利息费用(上期摊余成本与实际利率的乘积),每期调整摊余成本和每期实际摊销数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