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证券市场 » 债券兑息会计处理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债券兑息会计处理

发布时间: 2021-06-08 01:21:17

① 计提长期债券投资利息2000元,该债券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企业债券(做会计分录)

期末计提到期时一次还本付息的应付债券利息,应计入应付利息账户,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利息 2000
贷:长期债权投资——应计利息 2000
财务费用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益)、金融机构手续费,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或收到的现金折扣等。
应付利息是指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应支付的利息,包括吸收存款,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长期借款,企业债券等应支付的利息。本科目可按存款人或债权人进行明细核算。应付利息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应付未付的利息。

② 求企业购买债券的会计分录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贷:银行存款

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

借:长期债券投资

贷:银行存款

③ 国库会计核算业务操作规程的会计科目与账户

(一)会计科目
1.资产类科目
(1)中央预算支出(总库专用)。核算总库办理的财政部核准的中央预算支出。
拨付预算支出资金时借记本科目,预算支出资金缴回时贷记本科目。
(2)兑付国家债券本息款。核算本行代财政部支付的兑付国家债券本息款项。
本行兑付时借记本科目,辖属行上划或总库与财政部清算资金时贷记本科目。
2.负债类科目
(1)中央预算收入(总库专用)。核算总库收纳的中央级一般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预算收入的退付款项、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中央分得部分和中央给地方的预抵税收返还等款项。本科目下按收入种类等分设账户。
收入增加时贷记本科目,退付时借记本科目。
(2)地方财政库款。核算地方各级财政预算的固定收入、共享收入分得部分、补助收入、专项收入、基金预算收入、地方预算收入的退付和地方预算拨款、拨款的缴回、补助支出、专项支出和基金预算支出等款项。本科目下按与预算级次相对应的财政部门等分设账户。
库款增加时贷记本科目,库款减少时借记本科目。
(3)财政预算专项存款。核算各级财政部门预算资金的专项存款。本科目下按存款类别等分设账户。
存款增加时贷记本科目,存款减少时借记本科目。
(4)财政预算外存款。核算各级财政预算外资金的收纳、支拨或上解。本科目下按存款单位等分设账户。
存款增加时贷记本科目,存款减少时借记本科目。
(5)待报解中央预算收入。核算各级国库当日收纳的、未报解的中央预算收入款项。本科目是过渡性科目。
当日收纳款项时贷记本科目,报解、退付、结转时借记本科目。
(6)待报解地方预算收入。核算国库各分支库当日收纳的、未报解的,以及未结转的地方预算收入款项。本科目是过渡性科目。本科目下按地方预算级次分设账户。
当日收纳款项时贷记本科目,报解、退付、结转时借记本科目。
(7)待报解共享收入。核算国库各分支库收纳的、待划分的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共享收入款项。本科目是过渡性科目。本科目下按共享类别分设账户。
当日收纳的共享收入款项贷记本科目,划分、退付、结转时借记本科目。
(8)代收国家债券款(总库专用)。核算总库收到的国家债券发行款项。本科目下分别按发行机构、国家债券种类、发行年度等分设账户。
收到国债发行款项时贷记本科目,总库转入“中央预算收入”科目时借记本科目。
(9)国家债券兑付资金。核算财政部通过人民银行总行拨付的国债还本付息款项及手续费。
收到财政部拨入资金时贷记本科目,总库拨出资金时借记本科目。
3.资产负债共同类科目
(1)大额支付往来。核算支付系统发起行和接收行通过大额支付系统办理支付结算的往来款项。年终将本科目余额全额转入“支付清算资金往来”科目,余额为零。
(2)小额支付往来。核算支付系统发起行和接收行通过小额支付系统办理支付结算的往来款项。年终将本科目余额全额转入“支付清算资金往来”科目,余额为零。
(3)支付清算资金往来。核算支付系统发起行和接收行通过大额支付系统和小额支付系统办理支付结算的汇差款项。年终,“大额支付往来”、“小额支付往来”科目余额分别核对正确后,结转至本科目,余额轧差反映并结转下年。
(4)同城票据交换。核算国库参加同城票据交换提出、提入的票据款项。本科目是过渡性科目,年末日余额为零。
(5)国库待结算款项。核算人民银行国库在办理业务过程中发生的临时性、过渡性款项和因预算级次不清、待划退等原因而待处理的款项。本科目是过渡性科目,余额轧差反映。本科目下按资金清算方式分设暂收、暂付户,按待处理款项性质分设专户。
收入时贷记本科目,划分处理时借记本科目。
(6)行库往来。核算本行国库部门与会计营业部门之间的往来款项。本科目余额轧差反映。
国库部门与会计营业部门分别开立对方账户,双方记账金额相同,方向相反,每日发生额、余额核对相符,并表后科目余额为零。
(7)国库内部往来。核算不在同一人民银行机构内的支库与管辖国库之间的资金往来款项。本科目余额轧差反映。
管辖国库在科目下按辖属支库分设账户,支库在科目下设与管辖国库往来分户账。管辖国库与辖属支库记账金额相同,方向相反,每日发生额、余额核对相符,并表后科目余额为零。
(8)联行往账(总库专用)。核算发报行向收报行划出的联行款项。本科目余额轧差反映。
新年度开始,将本科目余额不通过分录直接转入“上年联行往账”科目。
(9)联行来账(总库专用)。核算收报行收到发报行划来的联行款项。本科目余额轧差反映。
收报行收到电子计算中心寄来的对账表与联行来账卡片核对相符的,转入“已核对联行来账”科目。
新年度开始,将本科目余额不通过分录直接转入“上年联行来账”科目。
(10)待结算财政款项(商业银行、信用社专用)。核算国库经收处办理预算收入的收纳、报解和代理国库收纳、划分、报解、退付的各级预算收入款项。本科目下,国库经收处设置“待报解预算收入专户”;代理国库设置“待处理款项”,以及“待报解中央预算收入”、“待报解地方预算收入”、“待报解共享收入”等专户,其中:“待报解地方预算收入”专户下按预算级次分设“省级”、“地(市)级”、“县(市、区)级”和“乡(镇)级”分户,“待报解共享收入”专户下分设“中央与地方”和“地方与地方”分户。
4.表外科目
(1)重要空白凭证。人民银行国库部门核算行库往来专用凭证、联行报单、支付系统往来凭证、国库资金汇划专用凭证以及其他重要空白凭证的入库、使用和库存。本科目下按重要空白凭证的种类设分户账,重要空白凭证以每份1元的假定价格记账。
调入、收回或领入时,记收入;调出、使用或销毁时,记付出。本科目余额是重要空白凭证的库存份数。
(2)有价证券及收款单。核算本行管理的应兑未兑国债收款单。本科目下按国债收款单的种类设分户账,按国债收款单的未兑本金金额记载。
移入时记收入,兑付时记付出,余额为国债收款单的未兑本金金额合计数。
(3)已兑付国家债券。核算本行收到已兑付的国家债券及其上缴、销毁业务。本科目下按已兑付国家债券的种类、年度设分户账,按券面实际金额记载。
收券、入库时记收入,上缴、出库或销毁时记付出,余额为已兑付国家债券的库存数。
(二)会计账户
人民银行国库按会计科目设置总账,根据科目日结单登记借、贷方发生额,并结计余额,每日综合平衡。各级国库按照会计科目设置相应的分户账。
(三)登记簿
各级国库应按预算收支核算等业务的需要设置以下登记簿(表):
1.预算收入登记簿。按预算级次、征收机关、预算科目、金额等要素进行登记。
2.预算支出登记簿。按预算支出科目、金额等要素进行登记。
3.直接支付清算额度登记簿。按代理银行、预算单位、预算科目、金额等要素进行登记。
4.授权支付清算额度登记簿。按代理银行、预算单位、预算科目、金额等要素进行登记。
5.预算收入退库登记簿。按审批机关、预算级次、预算科目、退库原因、退库金额等要素进行登记。
6.国债发行登记簿(总库专用)。按债券种类、缴款单位、金额等要素进行登记。
7.国债兑付本息款登记簿。按债券种类、兑付行、本金、利息等要素进行登记。
8.国债收款单存根联登记簿。按收款单种类、号码、移交金额、兑付情况要素进行登记。
9.通讯联网登记簿。可用通讯联网对账单代替。
10.业务量登记表。按库逐日登记。
11.国库会计业务系统日志。按操作人员、进出系统时间和操作内容进行登记。
12.资金往来查询登记簿。按资金清算种类序时逐笔登记。
13.资金往来查复登记簿。按资金清算种类序时逐笔登记。
14.国库内部往来发起登记簿。按发起业务种类序时逐笔登记。
15.国库内部往来接收登记簿。按接收业务种类序时逐笔登记。
16.业务交接登记簿(见格式1)。按各会计事项进行逐项登记。
17.会计资料交接登记簿(见格式2)。按会计资料进行逐项登记。
18.会计重要事项登记簿(见格式3)。按会计重要事项内容进行逐项登记。
19.会计主管授权登记簿(见格式4)。按会计主管授权事项进行逐项登记。
20.柜面监督登记簿(见格式5)。按预算收入、退库、拨款、报表等业务种类进行审查时,对发现的不合规情况及处理的结果进行逐项登记。
21.同城票据交换退票登记簿(见格式6)。按退票原因、场次和凭证种类序时逐笔登记。
22.行库往来票据签收登记簿(见格式7)。按业务发生时间序时逐笔登记。
23.行库往来对账登记簿(见格式8)。按对账部门、业务发生情况序时登记。
24.国库计算机运行日志(见格式9)。按运行情况逐日进行登记。
25.重要空白凭证领用保管登记簿(见格式10)。按重要空白凭证种类、起讫号码,以及收入付出后的留存份数登记。
26.重要空白凭证使用销号登记簿(见格式11)。按领取使用的重要空白凭证种类、起讫号码,以及销号使用后的留存份数逐项登记。
27.国库会计档案保管登记簿(见格式12)。按档案保管期限、编号、种类、数量、所属期等进行逐项登记。
28.国库会计档案借阅登记簿(见格式13)。按借阅单位或人、档案名称和编号、数量、归还时间等进行逐项登记。
29.国库会计业务重要物品保管登记簿(见格式14)。按密押设备、操作员卡、国库印章的印模等国库会计业务重要物品进行登记。
未附格式的登记簿由系统自动生成,可采用磁介质保管。各级国库可根据业务需要或相关文件规定设置其他登记簿。

④ 债券每百元兑付兑息金额怎么计算

100*利息率*(1-税率)。就是一百元乘以年利率再扣除税费

⑤ 债券兑息与债券兑付的区别是什么

债券兑付就是债券到期了偿还本金及利息;
债券兑息是偿付利息,债券兑付时偿付本金。

一般情况下,债券有五种兑付方式:
一是到期兑付。这是最普通的兑付方式,即债券到期后,按票面利率和持有数量进行兑付,但通常逾期兑付不加计利息。
二是提前兑付。与银行定期存款提前支取时只能按活期利率计算利息不同的是,债券
特别是国债在提前支取时通常按实际持有时间分档计算利息,但必须缴纳一定的手续费。
三是债券替换。这是一种把投资时间适当延长的兑付方式。即在某一债券到期后,用另一种债券加以替代,这样既可满足投资者继续投资的要求,又能减小发债单位资金流转的压力。
四是分期兑付。即在一定时间内,分若干期兑付债券,兑付时有可能采用不同的利率,但通常都会在债券发行文件中进行明确规定。这种兑付方式一方面能加快投资者收回资金的速度,另一方面有利于发债单位合理安排资金的使用时间,减小集中偿债的压力。
五是转换为普通股。这种兑付方式主要是针对可转债而言的。即在规定的时间内,把可转债转换为普通股。当然,投资者也可选择继续持有可转债,而不将其转换为普通股。由于这种兑付方式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能连接债市和股市,因此深受投资者欢迎。

⑥ 什么是债券兑付,债券兑息与债券兑付的区别

债券兑付就是债券到期了偿还本金及利息。
债券兑息与债券兑付的区别头;
1、兑付方法不同。
债券兑息:到期兑付。即债券到期后,按票面利率和持有数量进行兑付,但通常逾期兑付不加计利息。
债券兑付:提前兑付。与银行定期存款提前支取时只能按活期利率计算利息不同的是,债券特别是国债在提前支取时通常按实际持有时间分档计算利息。
2、缴纳的费用不同。
债券兑息:手续费是免费的。
债券兑付:必须缴纳一定的手续费。
3、支付的时间不同。
债券兑息:可以是到期一次支付,或1年、半年或者3个月支付一次。在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通货膨胀因素的情况下,付息期对债券投资者的实际收益有很大影响。
债券兑付:只能一个月一次支付,到期一次付息的债券,其利息通常是按单利计算的;而年内分期付息的债券,其利息是按复利计算的。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代兑付债券业务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债券

⑦ 投资债券后,债券到期违约不能兑现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企业在债券发行后的一个阶段才购买,取得债券时的账务处理如下: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债券面值)应收利息(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贷:银行存款等(实际支付的价款)借或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二、企业在债券刚发行时购买与在中间阶段购买在核算上的主要区别仅在于对应收利息的处理上。在债券刚发行时购买不存在“应收利息”这种情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