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按照凯恩斯的观点,利率低于“正常”水平时,人们预期债券价格下跌,货币需求量增加。
按照凯恩斯的观点,利率低于“正常”水平时,人们预期债券价格下跌,货币需求量增加。
这是因为市场利率升高,债券的收益率就会降低,所以持有债券就不划算,当债券价格降低,债券的收益率才会提高,债券才有吸引力。债券的价格和利率成反比关系。供参考。
2. 为什么市场利率上升时,债券的价值会下降
市场利率上升,即人们持有货币会获得更多的收益,人们会有持有货币的需求,那么他们便会变卖手中的债卷,人们纷纷抛售债卷,债券的价值就会下降。
市场利率上升引起债券的价值下降是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中的关于投机动机的观点。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随利率的变动而相应变化的需求,它与利率成负相关关系,利率上升,需求减少;反之,则投机动机货币需求增加。
(2)利率债券价格凯恩斯扩展阅读:
凯恩斯货币需求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行为由三种动机决定:分别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除了上述的投机动机,还有以下的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
交易动机:
凯恩斯把交易动机又分为所得动机和业务动机二种。所得动机主要是指个人而言,业务动机主要是指企业而言。基于所得动机与业务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凯恩斯称之为货币的交易需求。
预防动机:
凯恩斯认为,出于交易动机而在手中保存的货币,其支出的时间、金额和用途一般事先可以确定。但是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未曾预料的、不确定的支出和购物机会。为此,人们也需要保持一定量的货币在手中,这类货币需求可称为货币的预防需求。
3. 经济学问题,关于凯恩斯的说法的疑问(利率和货币)
我觉得应该这样理解,如果一国的利率很高,比如之前的澳大利亚利润很高,日本利率一直是0利润,那么投机客就可以到日本去融资大量的日币换成澳元吃利差,这样就会照成澳大利亚大量热钱的涌入。
4. 简述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
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
凯恩斯认为利率是纯粹的货币现象。因为货币最富有流动性,它在任何时候都能转化为任何资产。利息就是在一定时期内放弃流动性的报酬。
利率因此为货币的供给和货币需求所决定。凯恩斯假定人们可贮藏财富的资产主要有货币和债券两种。
利率决定于货币供求数量,而货币需求量又是基本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如果人们偏好强,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就增加,导致货币的需求大于货币的供给时,利率上升。
反之,偏好弱时,对货币的需求下降,利率下降。因此利率是由流动性偏好曲线与货币供给曲线共同决定的,货币供给曲线M由货币当局决定,货币需求曲线L=L1+L2是一条由上而下由左到右的曲线越向右越与横轴平行。
(4)利率债券价格凯恩斯扩展阅读:
在凯恩斯之前,主导经济理论是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自由放任经济学说,又称传统经济学。这种学说是建立在“自由市场、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动调节、自动均衡”的五大原则基础上的,其核心是“自动均衡”理论。
认为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经济都能通过价格机制自动达到均衡;商品的价格波动能使商品供求均衡;资本的价格——利率的变动能使储蓄与投资趋于均衡。
劳动力的价格——工资的涨跌能使劳工市场供求平衡,实现充分就业。因此,一切人为的干预,特别是政府干预都是多余的。
什么也不管的政府是最会管理的政府,应该信守自由竞争、自动调节、自由放任的经济原则,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只会破坏这种自动调节机制,反而引起经济的动荡或失衡。
5. 什么是凯恩斯流动偏好利率理论
主要有如下: 1、利率决定理论:凯恩斯认为利率是纯粹的货币现象。因为货币最富有流动性,它在任何时候都能转化为任何资产。利息就是在一定时期内放弃流动性的报酬。利率因此为货币的供给和货币需求所决定。凯恩斯假定人们可贮藏财富的资产主要有货币和债券两种。 2、货币需求曲线的移动:在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中,导致货币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即收入增长引起更多的价值储藏,并购买更多的商品,物价的高低通过实际收入的变化影响人们的货币需求。 3、货币供给曲线的移动:凯恩斯假定货币供给完全为货币当局所控制,货币供给曲线表现为一条垂线,货币供给增加,货币供给曲线就向右移动,反之,货币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4、影响均衡利率变动的因素:所有上述这些因素的变动都将引起货币供给和需求曲线 的移动,进而引起均衡利率的波动。 5、流动性陷阱对利率的影响: 凯恩斯在指出货币的投机需求是利率的递减函数的情况下,进一步说明利率下降到一定程度时,货币的投机需求将趋于无穷大。因为此时的债券价格几乎达到了最高点,只要利率小有回升,债券价格就会下跌,债券购买就会有亏损的极大风险。于是,不管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有多大,人们都将持有货币,而不买进债券,债券价格不会上升,利率也不会下降。这就是凯恩斯的"流动性陷阱"。在这种情况下,扩张性货币政策对投资、就业和产出都没有影响
6.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中,当利率高时,人们预期利率在将来会下降,由于债券价格与利率成反比,即人们预期
这不是对不对的问题,这是选择和预期的问题。在第一种说法中,“人们预期利率在将来会下降,现在买债券在未来是赚的”,第二种说法中则没有,但你完全可以加上一句“人们预期利率在将来会下降,所以不愿意继续存在银行,因为在未来会亏”,则得出和第一种说法相同的结论。由此看出,决定货币需求的是社会整体对利率的判断,如果预期会下降的人所抛出的货币大于不这么预期的人所需求的货币,则货币需求减少,反之。
7. 为什么债券价格上升,利率会下降
凯恩斯在指出货币的投机需求是利率的递减函数的情况下,进一步说明利率下降到一定程度时,货币的投机需求将趋于无穷大。因为此时的债券价格几乎达到了最高点,只要利率小有回升,债券价格就会下跌,债券购买就会有亏损的极大风险。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2-25,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8. 凯恩斯假定人们以货币和债券两种形式拥有财富,那为什么对于流动性陷阱的概念中还有有价证券
本题是考察《货币金融学》第二章利率与利息内容的利率决定理论。
根据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人们以债券和货币两种形式持有财富,且心中有个安全的利率水准。当利率下降到一定水平时,人们预期利率上升债券价格下降,因此货币供给量的提高时,人们会以货币的形式持有财富,不能刺激到经济。
参考答案:
1、在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中存在一种特殊的极端情况,即“流动性陷阱”。它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是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的现象。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因此,即使货币供给增加,也不会导致利率下降。当利率降到一定水平时,投资者对货币的需求趋于无限大,货币需求曲线的尾端逐渐变成一条水平线,这就是“流动性陷阱”。
2、凯恩斯认为,“流动性陷阱”往往发生在经济萧条时期,此时不管货币供给增加多少,利率不会下降,所以,扩张性货币政策对投资、就业和产出都没有影响。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时期货币政策无效,只有财政政策才能促使经济走出困境。供参考。
9. 有价证券和利率的关系 《西方经济学-宏观》凯恩斯原理中的问题
(1)在凯恩斯的资产组合里只有两种资产:货币和债券。
(2)货币(相当于现金)是没有收益的,利率是债券的收益率。
(3)债券的价格与利率是反向关系
(4)a、流动性缺乏->卖出债券->债券供大于求,债券价格下降->利率上升
b、利率低于均衡利率,意味着债券价格过高,风险大->卖出债券获得货币作为投机需求(等待债券价格降低时再买入)->债券价格降低,利率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