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债券价值计算问题,
的确是书上给出的数值出错了,图形的确是对称才合理的,最简单的证明方法就是票面利率8%和12%债券两者价值之和实际上是等于票面利率10%的债券价值的2倍,实际上票面利率8%和12%债券的各期现金流总和刚好是等于票面利率10%债券各期现金流的2倍,而教材上给出的数值明显是票面利率8%和12%债券的价值加起来是不等于票面利率10%债券价值的2倍。这应该是教材的编者在计算时使用的方法或公式不对所导致的计算结果不对。
至于第三幅图所得出的结论,前两个是没有问题的,但第三个给出的结论是有问题的,问题出在后半句,实际上应该为溢价债券的期限对债券价值敏感性会小于折价债券,这个可以根据久期理论(久期是债券投资的重要理论,久期是债券到期收益率的单位变化所引起债券价格变化多少个百分比变化的近似值,是考量到期收益率变动对债券价格敏感性的一个指标,详细建议查看网络的久期)得出这个结论,债券期限越长,其久期越长,债券期限和到期收益率相同,而票面利率不同情况下,票面利率高的久期要比票面利率低的久期要小。对于第四个结论,你可简单理解超长期债券近似于永久债券,即债券价值的极值近似于计算永久年金的价值。
Ⅱ 为何债券和债券式基金不适合长期(我的长期的定义是10年以上)投资
你想的是一个纯数学的问题,然而实际上不是。
他是一个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的不确定的问题。如:20年前你买了一万元的国债,你知道那时一万元是什么概念么?叫做万元户,就是一辈子就够了。到现在本利合计大约是二万五千,想一想现在二万五千是什么概念,一辈子能够么?给你十万你敢说一辈子够了么?这就是贬值了。
有过大致的的通胀统计分析,20年间的通胀率大约是30倍,也就是说,20年前的一万元,和现在的30万相当。
所以,你的存款越长,那么,你的贬值率就越厉害。只有让钱转起来,让钱生钱,才是真正的保值和生财之道。
Ⅲ 债券价值分析都有哪几种方法
债券估值是决定债券公平价格(Fair value)的过程。和其它的资本投资一样,债券的公平价格是它将来预期现金流的现值。因此,债券公平价格是债券的预期现金流经过合适的折现率折现以后的现值。
估价原理
债券估值的基本原理就是现金流贴现。
(一)债券现金流的确定
(二)债券贴现率的确定
债券的贴现率是投资者对该债券要求的最低回报率,也叫必要回报率:
债券必要回报率=真实无风险利率+预期通胀率+风险溢价
债券估值模型编辑
根据现金流贴现的基本原理,不含嵌入式期权的债券理论价格计算公式:
(一)零息债券
零息债券不计利息,折价发行,到期还本,通常1年以内的债券为零息债券。
P=FV/(1+yT)T
FV为零息债券的面值。
(二)附息债券定价
附息债券可以视为一组零息债券的组合。用(2.5)分别为每只债券定价而后加总。也可直接用(2.4)
(三)累息债券定价
分析方向
债券报价与实付价格
(一)报价形式
(二)利息计算
1.短期债券
2.中长期附息债券
3.贴现式债券
债券收益率
(一)当期收益率
反映每单位投资能够获得的债券年利息收益,不反映每单位投资的资本损益。公式为:
(二)到期收益率
债券的到期收益率(YTM)是使债券未来现金流现值等于当前价格所用的相同的贴现率。内部报酬率(IRR)。
(三)即期利率
即期利率也称零息利率,是零息债券到期收益率的简称。在债券定价公式中,即期利率就是用来进行现金流贴现的贴现率。
(四)持有期收益率
持有期收益率被定义为从买入债券到卖出债券期间所获得的年平均收益。它与到期收益率的区别仅仅在于末笔现金流是卖出价格而不是债券到期偿还金额。
(五)赎回收益率
可赎回债券是指允许发行人在债券到期以前按某一约定的价格赎回已发行的债券。通常在预期市场利率下降时,发行人会发行可赎回债券,以便未来用低利率成本发行的债券替代成本较高的已发债券。
债券的风险结构与期限结构
(一)利率的风险结构
不同发行人发行的相同期限和票面利率的债券,其市场价格会不相同,从而计算出的债券收益率也不一样,这种收益率的区别为利率的风险结构。
(二)利率的期限结构
1.期限结构与收益率曲线。
2.收益率曲线的基本类型
3.利率期限结构的理论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就是基于这三种因素分别建立起来的。
1.市场预期理论(无偏预期理论)
2.流动性偏好理论
3.市场分割理论
Ⅳ 债券的价值
债券发行的意义
未来应提高非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债比重。从债券的投资方来说,需要逐步提高非存款货币类机构投资人持有债券比重,为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入市创造条件,采取多种方法丰富投资人结构。[2]
2013年6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要求研究部署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其中包括“扩大债券发行,逐步实现债券市场互通互融”。
扩大债券发行对我国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和降低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是有重要意义的。扩大债券发行的同时,债券市场需要更加透明而且具备好的流动性,为更多参与主体进入债券市场创造条件。
2013年,中国债券市场由多部门监管,市场不统一的格局阻碍了金融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基本功能的实现。
债券市场互通互融是大势所趋。债券市场互通互融会使得债券市场能够充分反映资金市场的信息,资金的价格会通过交易价格实时反映出来。面对一个分割的债券市场和混乱的利率期限结构,企业没有办法像面对统一的市场那样去获取融资成本的准确信息。低水平的债券市场无法与银行进行充分竞争,这会使得企业的融资成本难以下降。
债券市场互通互融并且快速发展会给商业银行带来压力,促使商业银行提高其评估风险和定价的能力,对企业的信用进行更为精准的分析,提高其对不同企业的服务能力,并且有助于提升其国际竞争能力。
另外,扩大债券发行需要我国评级机构的进一步发展,债券产品的丰富更需要评级机构履行其职责,为广大投资者提供真正有区分度、有足够信息含量的研究报告和级别评价。
Ⅳ 债券基金可以长期持有吗
债券基金的投资标的就是债券,一般债券到期的时间有1年,3年,5年,7年,10年及以上,以及30年国债,一般期限较长的债券到期收益率也越高,在能确保发债主体有很高的信用级的情况的可以长期持有,做配置型资金。
Ⅵ 银行投资债券有哪些监管要求
银行投资债券一般是需要监管部门的审核和批准。
Ⅶ 为什么加息,要多配置中长期债券为什么是中长期请详细解释
错!
如果预期市场会加息,那么应该避免配置中长期债券,如果预期市场要降息,才会增加配置中长期债券。
当预测市场会加息时,因为债券属于固定收益产品,价值都会随着利率的上升而下跌,所以此时应避免配置债券类产品,尤其要避免配置中长期债券。一般来说,中长期债券久期较大,利率上升同样幅度,中长期债券价格下跌幅度大于短期债券,所以价格下跌更厉害。你的问题本身就是错误的。查证再来。
Ⅷ 长期债券的债券价值的敏感性分析
债券期限对债券价值的敏感性
(1)引起债券价值随债券期限的变化而波动的原因,是债券票面利率与市场利率的不一致。
(2)债券期限越短,债券票面利率对债券价值的影响越小。
(3)债券期限越长,债券价值越偏离于债券面值。而且,溢价债券的期限对债券价值的敏感性会大于折价债权。
(4)随着债券期限延长,债券的价值会越偏离债券的面值。
但这种偏离的变化幅度最终会趋于平稳。或者说,超长期债券的期限差异,对债券价值的影响不大。
债券投资决策策略:短期的溢价或折价债券对决策的影响并不大;对于长期债券来说,溢价债券的价值与票面金额的偏离度较高,会给债券市场价格提供较大的波动空间,应当利用这个波动空间谋取投资的资本价差利得。
(8)债券长期配置价值依旧扩展阅读
市场利率对债券价值的敏感性
(1)市场利率的上升会导致债券价值的下降,市场利率的下降会导致债券价值的上升。
(2)长期债券对市场利率的敏感性会大于短期债券,在市场利率较低时,长期债券的价值远高于短期债券。
(3)市场利率低于票面利率时,债券价值对市场利率的变化较为敏感,市场利率稍有变动,债券价值就会发生剧烈的波动;市场利率超过票面利率后,债券价值对市场利率的变化并不敏感。
债券投资决策策略:长期债券的价值波动较大,特别是票面利率高于市场利率的长期溢价债券,容易获取投资收益但安全性较低,利率风险较大。如果市场利率波动频繁,利用长期债券来储备现金显然是不明智的,将为较高的收益率而付出安全性的代价。
Ⅸ 当到期收益率变化时,为什么长期债券的价值比短期债券价值波动更大
因为期限短的债券的到期时间短,久期就比较小,所以受的影响就比较小。
比如:两个同为10年期的债权,付息债券的久期就小于一次还本付息的债权,后者的久期等于10,前者的久期一定小于10。
那么为什么久期越长,价格波动越大呢?比如:市场利率开始上升,债券肯定要下跌,付息债券因为每年都可以拿回一定的利息,所以他的不确定性要明显小于一次还本付息的债权,所以价格下跌也就要小。利率降低的情况反过来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