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浮动利率债券的基准利率包括什么
浮动利率债券的基准利率的主要选择有两个:一是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二是7日回购利率。所以这道题要选B和C。shibor是上海间银行拆放利率,显然是魅惑选项嘛。D是固定利率债券的哈~ 以前我们国家的浮动利率债券是以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基准的,但我们国家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并不完全市场化,而浮动利率债券本身能够规避利率风险,如果不市场化的话,就没有意义了。所以大概在04年(记得不是很清楚,大概是吧~),采用了7日回购利率。ROD7就比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市场化很多咯。 现在也有人提出使用国债利率来作为浮动利率债券的基准利率,有人论证,不过好像暂时没有执行。你还不如直接发我QQ嘛~
② 用影响我国利率的主要因素分析2006年我国利率的走势
从金融机构改革来看,商业银行受自身改制和金融当局资本充足要求的影响,资产扩张更加放缓,信贷管理趋于严格。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撤并分支机构影响了县域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民间借贷活动的活跃。
从信贷环境来看,商业银行信贷资产流动性较差,特别是不良资产处置交易成本较高,贷款利率上浮也不能覆盖这些难以量化的风险,使得银行对于好企业争相贷款,对于较差企业或者是难以把握的企业惧怕放贷。
从债券市场来看,金融机构非信贷资产选择有限,企业债市场总量小,市场品种较少,而追逐企业债的资金却不断增加。
从金融调控来看,为减弱外资大量流入的动力,促进金融机构发放贷款,去年上半年的货币政策操作有意将除贷款以外的固定收益利率维持在较低水平。
金融市场利率分化问题,反映了市场主体结构、交易成本、融资方式、产品结构等方面问题。在我国金融市场还不发达,利率没有完全市场化,以及民间借贷处于灰色状态的情况下,出现一定的利率分化现象难以避免,但是利率分化益发明显,问题不是趋于减轻而是趋于加重,应引起重视。总体上,如果金融市场利率分化过度,分割、脱节时间过长,将影响金融机构与企业间资金有效融通,降低金融市场资金配置的效率,同时也不利于金融机构之间的公平竞争,市场利率分化现象亟待调整。
[关注] 利率为何长期处于较低水平
存贷款利率变化与利率幻觉
我国金融以银行存贷款间接融资为主渠道,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是金融体系的主导价格。存贷款利率变动与经济增长速度、通货膨胀率变化关系密切。1985年以来,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调整,与价格水平、经济增长变化大体上一致。其中利率调整与CPI变化的同步性比与GDP增速变化的同步性更为明显,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国利率政策调控更加关注通货膨胀的变化。从价格、投资、消费变化来看,CPI上涨与消费增长变化比较同步,投资增长、PPI变化则领先于消费增长及CPI上涨变化,投资增长和PPI波动幅度也相对更大。
从经济运行的总体形势来看,名义利率与GDP增长、CPI变化比较一致,实际利率与经济运行大势以及名义利率的走势却恰好相反:实际利率在通货膨胀上升期是负利率,利率上调的速度低于价格上涨速度;在通胀平稳和减弱时期,大多年份为正利率。
我国名义利率与CPI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是名义利率的调整远远小于CPI的波动,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以及CPI之间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这说明,实际利率是由于价格变化和名义利率调整而被动产生的结果,实际利率本身并没有成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指标。我国存在明显的利率幻觉:居民可能更多地根据名义利率而不是实际利率调整其储蓄行为,经济当局更多地是利用名义利率调整来进行宏观调控。在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走势大体一致,且实际利率基本都为正。
我国利率水平的调整,相比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其参考的指标要滞后。利率上调一般会落后经济扩张如GDP快速增长2-3个季度,利率调控的主动性相对较弱。我国利率调整更多是适应性的,是在经济运行已经出现问题的要求下较滞后地出现调整。从货币政策操作实践看,中国的宏观金融调控,主要还是通过货币信贷数量手段调控实现的,名义利率调整发挥辅助功能。对于企业扩张行为的控制,首先通过信贷控制,其次通过利率约束来实现。利率在中国尚没有成为最主要、最及时的调控工具。
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利率
对经济走势预期有限
1997年以来,我国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快速发展。随着市场成员增加、市场交易规模扩大以及金融机构持有债券资产比重提高,市场利率对金融运行的影响越来越大。债券市场价格、市场收益率对宏观经济、金融市场的反映能力逐步强化,市场交易者关于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预期影响了市场利率水平确定和利率结构形成。
1999-2002年,经济运行中通货紧缩压力较大,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连续下调,债券市场收益率随之下降。2003年宏观调控以来,债券市场利率出现两次较大幅度的变动:一次是在2003年9月,市场利率大幅度跳升,一次是在2005年3-9月,市场利率迅速下降。这两次变化都体现了政策效应,即2003年9月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和2005年3月份的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下调,同时也受到市场对宏观经济走势预期的影响。2005年上半年市场预期经济增速将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加上市场流动性充裕,债券收益率大幅度走低,与实际GDP、投资高增长的态势出现背离。成熟债券市场利率会全面反映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调整和价格上涨等变化趋势。由于我国市场体系、金融调控方式还在发育当中,市场预期理性程度有限,债券利率更多地反映CPI表面数字变化,尚不能综合反映经济运行趋势。这一方面由于交易者理性认知能力有限,另一方面由于市场流动性波动较大,而对市场利率造成冲击。
③ 债券市场经常提到的市场利率是指谁的利率
看得很仔细,问题也好。我简单说说。
利率,这里大体分两种,一个是债券的票面利率,另一种是市场利率。先说结论:
债券的票面利率越高,卖的价格越贵,因为获得的利息收入高,这个应该好理解,总结一下就是,同等条件下,债券的票面利率越高,债券的价格越高,二者呈同向变化。
市场收益率越高,债券的价格越低,总结一下就是,同等条件下,债券的价格跟市场收益率呈反向变化。针对这一条,解释如下:
债券是固定收益产品,就是说,未来的现金流是确定的,就是按照票面利率定期付息,最后一次性归还本金。对于未来固定的现金流,要想计算今天的价格,就要把这一系列现金流折现,我举个例子,一个三年期债券,面值100,每年年底付息,票面利率10%,即每年年底支付10元利息,到期后一次性归还本金。所以未来三年的现金流就是10、10、110(本金加最后一次利息)。
④ 中国债券市场未来的走势会怎样,债券牛市
1、现在的债券发行利率越来越低,中兴通讯最高竟然只有4.6%。大大低于3年期凭证式国债的5.58%。
2、经过半年的大牛市,已经有充分的赚钱效应,大家非常麻痹!
3、感觉降息后有利好出尽的感觉,现在刚刚降息,短期内不会再降!
4、本次降息,实际上银行都在上浮利率,实际并没有降。
5、高风险债都已经发行了,不止一家,面临上市,说是高风险,实际很多都达到了AA,而且有担保,相比而言,目前很多企业债的价格、利率、信用等级并没有太大的优势,唯一的优势就是可以零星交易,不用每次最少50万,但是这种高风险、高收益的债券比如要吸引很多机构投资者参与其中。
综上所述,考虑到今年的收益已经大大超额完成目标,本人现在开始卖出企业债,参与逆回购,等待债券下跌!
⑤ 债券的市场利率
你书上说债券的缺点受市场利率影响的是债券的市场价格或债券的理论价值,而你所理解的最后收益是债券票面面值和固定利率所形成的利息是债券的现金流,这两者是有明显区别的。
债券的票面利率一般对于固息债来说在债券发行时就已经确定下来了,就算是浮息债除了参照某一个基准备浮动利率外一般会有一个固定利差,而这个固定利差一般也是在发行时就已经确定下来的。实际上债券价格是表示债券未来现金流现在的价值,由于债券具有在不违约的前提下未来现金流可预期,而市场利率的变化,会影响债券的现在价值,虽然是同样的数量现金流,但如果预期未来的利率较高,那么高利率会导致同样的现金流的购买力降低,故此其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与债券价格成负相关或成反比的(注:债券价格的估值方法一般是采用现金流贴现法)。
⑥ 请详细介绍一下中国债券市场的利率结构
国金的??蓝总教的叻~~哈哈哈
利率结构是指利率体系中各种利率的组合情况。利率结构包括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利率的风险结构是指期限相同债券在违约风险、流动性和所得税规定等因素作用下各不相同的利率间的关系。利率期限结构是指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与到期期限之间的关系。
利率的风险结构的决定因素是:
1、违约风险:信用工具的违约风险越大,利率越高。反之,利率越低。国债几乎没有风险,可以看成是无违约风险的债券。一般地,我们把某种有风险的债券与无风险的国债之间的利率差额称为“风险补偿”或“风险溢价”。
2、流动性:债券的流动性越强,变现越容易,利率越低。反之,流动性越弱,利率越高。
3、税收因素:由于政府对不同的债券税收待遇不同,因而利率也受影响。税率越高的债券,其税前利率也越高。
利率的期限结构是指不同期限债券的利率之间的关系。
利率与期限的关系有三种类型:
(1)水平型——说明利率与期限没有关系;
(2)渐升型——说明利率是期限的增函数,期限越长,利率越高,期限越短,利率越低。
(3)渐降型——说明利率是期限的减函数,期限越长,利率越低,期限越短,利率越高。
经济学家对利率的期限结构形成的内在机理进行分析,形成了期限结构理论,其中最主要的理论是预期理论。它对不同期限债券利率不同的原因的解释在于对未来短期利率不同的预期值。
⑦ 关于债券市场利率的问题
市场利率是由资金市场上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
市场利率因资金市场的供求变化而经常变化。在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情况下,由于自由竞争,信贷资金的供求会逐渐趋于平衡,处于这种状态的市场利率为“均衡利率'与市场利率对应的是官定利率。
官定利率是指由货币当局规定的利率。货币当局可以是中央银行,也可以是具有实际金融管理职能的政府部门,市场利率一般参考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美国的联邦基金利率。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也是市场利率。
新发行的债券利率一般也是按照当时的市场基准利率来设计的。一般来说,市场利率上升会引起债券类固定收益产品价格下降,股票价格下跌,房地产市场、外汇市场走低,但储蓄收益将增加。
所以总体来说,不能单纯地认为普通债券市场利率就是税前资本成本,还要有一些风险溢价,流动性溢价在里边。
⑧ 债券市场经常提到的市场利率上升而导致的债券下跌,这里的市场利率指的是什么市场利率存款利率吗
在债券市场上提到的市场利率,是指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
目前中国有两套利率。
一是存贷款利率,是指商业银行与个人或企业客户之间借贷资金的利率。存贷款利率是在央行基准利率的基础上,由商业银行根据市场竞争需要自主决定浮动比例执行。
二是银行间市场利率,即不同的商业银行互相拆放资金的利率。中国自2007年1月4日正式运行Shibor(Shanghai Interbank Offered Rate,SHIBOR),全称为“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目前Shibor由18家信用等级较高的银行组成报价团,在每个交易日自主报价,剔除最高、最低各4家报价,对其余报价进行算术平均计算后确定平均利率,并于11:00对外发布。
一般来讲,由于Shibor是动态调整,更能及时反映市场资金供求关系,准确反映资金成本。而存贷款利率调整比较缓慢,往往反映资金供求关系和资金成本比较迟钝。
⑨ 债券价格和市场利率的问题!
这里面有两个概念:一,票面利率;二,市场利率。
债券的票面利率是“固定的”,在你投资债券的时候,它是已经标明在你所购买的债券上面了,是固定不变的。无论市场利率怎么变化他都不会变的,因为他已经明确的标明在你的债券上了,债券到期的时候债务人必须按票面标明的利率还本付息。
市场利率是“可变的”,它随着市场资金供求状况改变而改变。
市场利率变化会影响你已经投资的债券的价格,市场利率升高,债券价格下降,反之亦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