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关于可转债转股的面值指的是发行价100元还是转债在二级市场的价格啊
债券的面值一般都是用每张债券100元来代表的,当然在计算转股时是按转债的票面面值来算股数了,这些传统的可转换债券在转股时都是用票面面值来计算转股可得的股数,那一个二级市场交易价格只反映其市场的价值而已,这个交易价格很多时候并不代表这转债真实价值。原因是很明显,现在110009其转股标的600481这股票现在股价明显低于转股价,对于转债的价值一般是用票面价值100元除以转股价格*标的证券价格(这是粗略分析),若这个计算出来的数少于100一般把这个价值视为100。
对于补充问题的回答:
实际上传统的可转债是一个具有嵌入式的认购权证或期权在里的,也就是说这些转债除了具有一般债券的功能外还有一个“认购权证”的功能在里面,由于认购权证就算其行权价格(对于转债来说其行权价格也就是转股价格)高于现在股票市场价格,即这权证暂不具有行权价值,其权证交易价格也不会为零的,也就是说转债的价格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来自于传统债券即纯债部分的价值,另一部分是来自于期权价值。一般纯债部分的价值很多时候是低于100元的,主要原因是转债大部分发行时的票面利率很低所导致的,但由于转债的存续时间(最长六年)一般往往比现在市场交易的权证(最长两年)存续时间长,也就是说其转债可转股的时间比权证的时间长,这使得转债的期权理论价值较高。实际上从前也出现过传统的可转债跌破100元的现象,这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应该是在2006年以前股改还没有全面铺开时出现的,主要是那时候股市情况很不好所造成的这种情况出现。建议理论上可以把转债的100元视为一般权证的0元。
至于那些可分离交易式转债就是把那一个嵌入式认购权证与债券分离,即形成债券与权证互相单独交易,现在市场还在交易中的权证都属于这类可分离交易转债衍生出来的产品。
B. 可转换债券进入转股期后.如果正股价明显低于转股价.转债市价与转换价哪个高.为什
如果正股价明显低于转股价,转股是不合适的,不如把转债卖了以后,拿现金直接在市场上买该股票。 怎样计算可转债的转股价值?(转载)
由于可转债和正股价格(可转债对应的股票价格)都存在波动,要确定将可转债转股是否有必要,就必须通过计算。一般而言,可转债的转股价值按下列公式计算:可转债的转股价值=可转债的正股价格÷可转债的转股价×100。例如:**转债的转股价为3.14元,其正股收盘价为3.69元,其转股价值即为3.69÷3.14×100=117.52元,高于**转债的收盘价117.12元。也可通过计算转债转股后的价值和转债的价值来进行比较,转股后的价值=转债张数×100÷转股价×股票价格,转债的价值= 转债价格×转债张数。如申请转股的转债20张,其转股后的价值即为20×100÷3.14×3.69=2350.32元,转债的价值即为117.12×20=2342.4元,可以看出**转债转股后的价值略大于持有转债的价值(注:以上计算未考虑卖出时的费用)。由于可转债和正股价格的波动性,投资者需谨慎选择是否转股。在可转债转股期,经常会出现转股后折价的情况,这时可转债投资者转股就无利可图,理性的投资者将会继续持有可转债,到期时要求公司还本付息。
C. 股价过低和过高的情况下,可转换债券分别存在什么风险
如果股价过低,将面临可转换公司债券无法转股的财务压力或财务风险或大额资金流出的压力。因为投资者不会用可转换债券转股,那么发行可转换债券就失败了。如果不转股,债券到期要还本付息,财务压力大,此时大量现金流出。
股价低的时候可转换债券存在股价上扬的风险,因为如果股价大幅度上扬,则股票市价会大于规定的转换价格。例如:假设债券面值为1000元,规定的转换价格为20元/股,即可以转换50股,转换之后获得的股权筹资额显然是1000元,如果转换时的股价为30元,则按照该价格发行50股之后,可以获得的股权筹资额为30×50=1500(元),因此,转换可转换债券之后获得的股权筹资额1000元低于按照转换时的股价发行50股之后可以获得的股权筹资额1500元,所以筹资数量减少了500元,所以存在减少筹资数量的风险。
D. 转股价格和行权价格
回答这个问题,先掌握一个基本知识点:
可转换债券是一种混合型的债券,一般可以分为两类:
1、不可分离的可转换债券:其转股权与债券不可分离,债券持有都直接按照债券面额、约定的转股价格,在规定的期限内将债券转换为股票。
2、可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债券:这类债券在发行时附有认股权证,这是一个组合(即认股权证、公司债券的组合),发行上市后,公司债券和认股权证各自独立流通、交易。拥有认股权证的可转换债券的持有者认购股票时,需要按照认购价格(又称行权价)出资购买股票。
所以,
“转换价格”是指不可分离的可转换债券,债转股的价格;如“债券面值100元/张,转换价格10元/股,即一张债券可以转换10股发行方指定的股票数”
“行权价格”是指可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债券,债转股的价格,行权价一般与行权比例同时出现,如“行权比例2:1,行权价格为8元/股”;要行使行权价时,必须要有认股权证才可以。
E. 财务会计里面认股权证和可转换债券行权时,换来的股票都是股本么我看书上面写的会计分录用的都是股本科
行权是,发行债券单位计入股本和资本公积
F. 沪深股市买卖可转债最低要多少份或多少手,一手是多少份
可转债的发行面值都为100元,申购的最小单位为1手1000元。
可转换债券是债券的一种,可以转换为债券发行公司的股票,具有较低的票面利率。可转换债券是在发行公司债券的基础上,附加了一份期权,允许购买人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将其购买的债券转换成指定公司的股票。
投资者可通过2种方式直接或间接参与可转债投资。
1、可以像申购新股一样,直接申购可转债。由于可转债申购1手需要的资金较少,因而获得的配号数较多,中1手的概率较申购新股高。
2、投资者通过提前购买正股获得优先配售权。由于可转债发行一般会对老股东优先配售,因此投资者可以在股权登记日之前买入正股,然后在配售日行使配售权,获得可转债。
(6)可转换债券行权最低股价多少扩展阅读:
当债券持有人将转换成股票时,有两种会计处理方法可供选择:账面价值法和市价法。
1、账面价值法
将被转换债券的账面价值作为换发股票价值,不确认转换损益。公司不能因为发行证券而产生损益,即使有也应作为(或冲抵)资本公积或留存损益发行可转换债券旨在把债券换成股票,发行股票与转换债券两种为完整的一笔交易,转换时不应确认损益。
2、市价法
换得股票的价值基础是其市价或被转换债券的市价中较可靠者,并确认转换损益。采用市价法,股东权益的确认也符合历史成本原则。
G. 我买了10张国电电力的可转债,请问在行权日可以买多少股国电的股票呀
10张可转债,送你1070份认购权证,认购比例是1:1,就是日后可以买1070股,行权日是2010年5月17日至2010年5月21日中的交易日,就是说,到2010年,你可以按行权价,从市场中购入股票,不管当时市场价格是多少,如果当时市场价高的话,你就有利可图了,如果价低的话,你可以不行权.
H. 可转债行权后,股本就不变
1,何为可转债?
答:可以按一定比例转换成股票的债券。
2,公司需要什么条件才可发行?
答:当然它要满足发行债券的一般条件,还要满足一下特殊条件 1.最近3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与扣除前的净利润相比,以低者作为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依据。
2.本次发行后累计公司债券余额不超过最近一期末净资产额的40%。
3.最近3个会计年度实现的平均可分配利润不少于公司债券1年的利息。
3,可转债有何投资价值?投资者应该怎样对待?
答:一般能够发行可转债的公司,自身都比较有实力,持有可转债的利率是比较低的,但是可以获得一个未来购买该公司股票的期权——将来该公司的股票涨了,可以将债券转换成股票,以获得高额利润。
个人认为它是一个风险小,回报低的投资工具,但是它附有一个看涨期权,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如果放在投资组合里,可以起到降低投资组合风险的作用。
3,投资者如何获得?
答:这个问题与事务相关,我不是太了解,一般在证券交易所应该可以买到。(没有实务经验,个人估计)
4,可转债会对公司基本面造成什么影响(比方总资产、股东权益、会不会稀释股份等等)
答:可转债对公司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就其发行而言,当然会增加企业的总资产,不会改变股东权益,也不会稀释股份。至于后期的影响,要看持有人在到期前会不会把它转换成股票,如果转换成股票,就会增加股东权益,稀释股份了。
5,可转债的发行会对股价造成何种影响
答:可转债的发行应该是对股价有正面的影响的,市场对发行可转债的公司一般是看好的。当然这个不是很确定,如果可转债转换成股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股净利和每股净资产都会减少,对股价又是有负面影响的。
6,公司,持股大机构对可转债是什么态度?会采取采取的手法?(会不会在发行前推高或者打压股价等等)
答:发行可转债的公司,一般是股价被市场低估的公司,他们当然还是想让持有者在到期前将可转债转换成股票的。在发行前的手法,我不好说。
I. 可分离交易可转债的行权因素
国有上市公司发行可分离可转债的目的是为了公司发展融资,在保证国有资本控制权的前提下,促使可分离可转债行权,为公司后续项目投资提供持续不断的资金支持,实现国有资本长期、持续、稳定的保值增值的目标。国有上市公司可分离可转债能否在行权期间内成功行权,不仅受到公司内部因素影响,而且与外部环境密切相关。具体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可分离交易可转债由于嵌入了股票的看涨期权,因此其利率应该低于相同信用级别普通公司债券的利率。也就是说,可分离交易可转债的投资者需要承受一定的收益率损失。不过,这个收益率损失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以及利差确定在多少能为市场所接受?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进行分析。
以下为两种分析方法: 假设公司A欲融资1000元,公司当前总股本100股,股票市价为每股1元。公司A可以选择的融资方式有:(1)发行普通公司债,发行要素为:票面价格100元,票面利率3%,期限5年;(2)发行可分离交易可转债券,发行要素为:债券票面价格100元,票面利率0.5%(与普通公司债相比的利差为250个BP),债券期限5年,每张公司债券附带认股权证10份,行权比例为1,权证期限1年,行权价1.2元。
方案(1):不考虑发行费用,通过发行普通公司债融资,债券到期后,公司A在5年后需支付利息共150元,加上融资额1000元,共计1150元。此外,融资规模不超过公司净资产的40%。
方案(2):不考虑发行费用,通过发行可分离交易可转债券融资,公司A在5年后需支付利息25元,加上融资额1000元,共计1025元。假设可分离交易可转债券的权证持有人到期全部行权(即行权价应低于股价),公司A可以1.2元的价格将公司股票出售给权证持有人。如果现时公司A的股价正好为1.2元,公司A属于平价减持股票;如果现价高于1.2元,则为折价减持。这种方案最高融资规模可达到公司净资产的80%。
我们可以看出,方案(2)相对于方案(1)的主要优势在于更低的利率水平以及更高的融资规模。反过来,可以参照两个方案的融资成本差距以及公司A的股价波动率来确定方案(2)中相对较低的利率水平。即,使得两个方案的融资成本相等时的债券利率水平,是发行人所能接受最大成本上限。而如何确立可以让发行人与投资人都满意的利率水平,则还要根据发行当时债券市场的基本面状况以及债券自身的流动性情况来确定。 国内已经发行的与股票挂钩的债券衍生产品尚只有普通的可转换债券。因此,我们可以参考市场上可转换债券发行时的利差制定情况来分析可分离交易可转债的利率。
设想方法的原理为:对于发行人和投资人而言,当前的市场上只有普通的可转换债券在定价与投资上最具备与可分离交易可转债券的可比性。我们认为,可以用来参照可分离交易可转债券定价的指标有:普通可转换债券的发行利率、发行时市场利率、发行前标的股价的历史波动率、公司信用评级、公司所属行业。这5个指标能够作为可分离交易可转债券发行利差的参考标准。
J. 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要多久,发行条件是什么
可转债是本来发行的是债券,但是如果债券到期,可以不用偿还,直接给公司股票。一种变相增发而已。可转换债券是债券的一种,可以转换为债券发行公司的股票,通常具有较低的票面利率。本质上讲,可转换债券是在发行公司债券的基础上,附加了一份期权,允许购买人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将其购买的债券转换成指定公司的股票。
对于发行人,以可转换债券融资比直接发行债券或直接发行股票更为有利:
(1)可转换债券的比率比直接发行的企业债券利率要低,如果可转换债券未被转换,相当于公司发行了较低利率的债券;
(2)可以避免一般股票发行后产生的股本迅速扩张的问题;
(3)一般可转换债券的转换价格比公司股票市场价格高出一定的比例(溢价),如果可转换债券被转换了,相当于公司发行了比市价为高的股票。
对于投资者,可转换债券的持有人实际多了一项品种选择,也多了一条规避风险的渠道:
(1)当股市向好,可转换债券随市上升超出其原有成本价时,持有者可以卖出转券,直接获取收益;
(2)当股市由弱转强,或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公司业绩转好,其股票价格预计有较大提高时,投资者可选择将债券按照发行公司规定的转换价格转换为股票,以享受公司较好的业绩分红或公司股票攀升的利益;
(3)当股市低迷,可转换债券和其发行公司的股票价格双双下跌,卖出可转换债券及将转券转换为股票都不合适时,持券者可选择保留转券,作为债券获取到期的固定利息。
因此,可转换债券提供了股票和债券最好的属性,结合了股票的长期增长潜力和债券安全和收入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