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可提前赎回债券利息收入的确认问题!
第二个问题 我先给你回答下
18000*0.907029 这个是 2012年年末收回利息 折算到现在 就是用两年的利率咯
18000*0.863838 这个是2013年 年末收回的利息 是三年的利率咯
至于第一个问题 你看看财务管理的书 年金现值系数的概念
这点东西是挺难理解的 当时我也没理解
『贰』 出售债券的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如下:
(1)购入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 1 000 000
利息调整 120 000
贷:银行存款 1 120 000
(2)第一年末(应收利息=100*10%=10万,利息收入=112*8%=8.96万元)
借:应收利息 100 0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0 400
投资收益 89 600
债券尽管种类多种多样,但是在内容上都要包含一些基本的要素。这些要素是指发行的债券上必须载明的基本内容,这是明确债权人和债务人权利与义务的主要约定,具体包括:
1、债券面值
债券面值是指债券的票面价值,是发行人对债券持有人在债券到期后应偿还的本金数额,也是企业向债券持有人按期支付利息的计算依据。债券的面值与债券实际的发行价格并不一定是一致的,发行价格大于面值称为溢价发行。
2、偿还期
债券偿还期是指企业债券上载明的偿还债券本金的期限,即债券发行日至到期日之间的时间间隔。公司要结合自身资金周转状况及外部资本市场的各种影响因素来确定公司债券的偿还期。
(2)债券提前卖出会计处理扩展阅读
交易程序
1.投资者委托证券商买卖债券,签订开户契约,填写开户有关内容,明确经纪商与委托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2.证券商通过它在证券交易所内的代表人或代理人,按照委托条件实施债券买卖业务。
3.办理成交后的手续。成交后,经纪人应于成交的当日,填制买卖报告书,通知委托人(投资人)按时将交割的款项或交割的债券交付委托经纪商。
4.经纪商核对交易记录,办理结算交割手续。
方式
上市债券的交易方式大致有债券现货交易、债券回购交易、债券期货交易。
『叁』 债券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出售后应怎么做会计分录
债券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出售后会计分录处理方法为三步:
一、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成本,贷记本科目(成本)。
二、按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贷记或借记本科目(公允价值变动),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 科目。
三、按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债券能为投资者带来一定的收入,即债券投资的报酬。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债券收益可以表现为三种形式:
一是投资债券可以给投资者定期或不定期地带来利息收入。
二是投资者可以利用债券价格的变动,买卖债券赚取差额;三是投资债券所获现金流量再投资的利息收入。
(3)债券提前卖出会计处理扩展阅读:
涉及的账户,分析经济业务涉及到哪些账户发生变化;账户的性质,分析涉及的这些账户的性质,即它们各属于什么会计要素,位于会计等式的左边还是右边。
增减变化情况,分析确定这些账户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减金额是多少;记账方向,根据账户的性质及其增减变化情况,确定分别记入账户的借方或贷方;根据会计分录的格式要求,编制完整的会计分录。
不以任何公司财产作为担保,完全凭信用发行的债券。政府债券属于此类债券。这种债券由于其发行人的绝对信用而具有坚实的可靠性。除此之外,一些公司也可发行这种债券,即信用公司债。与抵押债券相比,信用债券的持有人承担的风险较大,因而往往要求较高的利率。
为了保护投资人的利益,发行这种债券的公司往往受到种种限制、只有那些信誉卓著的大公司才有资格发行。除此以外在债券契约中都要加入保护性条款,如不能将资产抵押其他债权人、不能兼并其他企业、未经债权人同意不能出售资产、不能发行其他长期债券等。
『肆』 购买和出售债券的会计分录
购买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50000
应收利息 1500
贷:银行存款 51500
计提4,5,6月利息分录均为:
借:应收利息 500
贷:投资收益 500
同时6月还多一笔收到利息的分录:
借:银行存款 3000
贷:应收利息 3000
计提7,8月利息分录同4,5月
出售时:
借:银行存款 524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50000
应收利息 1000
投资收益 1400
债券包含了以下三层含义:
1.债券的发行人(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等机构)是资金的借入者;
2.购买债券的投资者是资金的借出者;
3.发行人(借入者)需要在一定时期还本付息。
(4)债券提前卖出会计处理扩展阅读
债券作为一种债权债务凭证,与其他有价证券一样,也是一种虚拟资本,而非真实资本,它是经济运行中实际运用的真实资本的证书。
债券作为一种重要的融资手段和金融工具具有如下特征:
偿还性
偿还性是指债券有规定的偿还期限,债务人必须按期向债权人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
流动性
流动性是指债券持有人可按需要和市场的实际状况,灵活地转让债券,以提前收回本金和实现投资收益。
安全性
安全性是指债券持有人的利益相对稳定,不随发行者经营收益的变动而变动,并且可按期收回本金·。
『伍』 公司买卖债券如何账务处理
按购买债券的目的分别计入不同的科目,其损益也比照持有目的不同而不同。至于凭证的话,可打印交易流水单,不过最好有经纪商的盖章。
『陆』 持有至到期债券 可提前赎回债券 期初调整后摊余成本如何计算
1、2005年到2009年5年的利息调整摊销合计应该等于21650,所以2009年的利息调整摊销=21650-3917-4113-4319-4535=4766,所以2009年利息收入=30000-4766=25234。如果直接用公式计算利息收入,2009年的利息调整摊销不会等于4766,也就不会把摊余成本调整到500000,这是由于前面的计算四舍五入,累计到2009年造成不等,所以2009年要采用这种计算方法而不是直接用公式,只有这样才能将四舍五入累计的不等消除,使得最后一年摊余成本等于面值500000。
2、200000*0.952381+30000*0.952381+18000*0.907029+18000*0.863838+300000*0.863838=510075
当期收回债券本金的现值=200000*0.952381
当期利息的现值=30000*0.952381
以后期间利息的现值=18000*0.907029+18000*0.863838
剩余债券本金的现值=300000*0.863838=510075
这个计算式计算的时点是2007年1月1日,收回本金200000是在2007年12月31日,即还有一年的时间,实际利率是5%,2007年12月31日距离2007年1月1日有1年,所以用一期现值系数0.952381,2008年12月31日距离2007年1月1日有2年,用二期现值系数0.907029,2009年12月31日距离2007年1月1日有3年,用三期现值系数0.863838。
票面利率6%,2007年的时候,本金还是500000,所以当期利息=500000*6%=30000,2007年12月31日,收回本金200000,则剩余本金只有300000,2008年利息=2009年利息=300000*6%=18000
『柒』 债券会计处理
计量时分为三个期间
初始计量:
2008年1月1日购入债券:
借:持有到期投资--成本 12500
贷:银行存款 10000
持有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500
后续计量:
1.2008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收到票面利息等。
借:应收利息 59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410
贷:投资收益 1000
其中590为票面收益,即票面本金X票面利率12500X4.72%;1000为实际收益,即本期期初摊余成本10000X实际利率10%;410为利息调整摊销数。
2.2009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 59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451
贷:投资收益 1041
借:银行存款 590
贷:应收利息 590
其中,590不变为票面收益,而1041为本期期初摊余成本10000+1000-590=10410X10%;利息调整摊销数为两数之差。
3.2010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 59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496.1
贷:投资收益 1086.1
借:银行存款 590
贷:应收利息 590
1086.1为本期期初摊余成本10410+1041-590=10861X10%
4.2011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 59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545.7
贷:投资收益 1135.7
借:银行存款 590
贷:应收利息 590
为本期期初摊余成本10861+1086.1-590=11357.1X10%
5.2012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 59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597.2
贷:投资收益 1187.2
借:银行存款 590
贷:应收利息 590
投资收益通过计算为1190,但计算过程中由于实际利率10%其实并不精确所以有尾差,最后这一步由利息调整摊销数算出来,即2500-410-451-496.1-545.7=597.2;投资收益为两数之和。
后续计量:
接着5写:借:银行存款 125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2500
『捌』 卖出可供出售类债券的会计分录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计量分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
1.初始计量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交易费用计入初始确认金额。
企业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所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
入账价值=买价(公允价值)+交易费用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应收利息(或:应收股利)
贷:银行存款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或借记)
2.后续计量
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在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将“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出,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
卖出属于后续计量,举例如下:
乙公司于20×6年7月13日从二级市场购入股票1000000股,每股市价l5元,手续费30000元;初始确认时,该股票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乙公司至20×6年12月31日仍持有该股票,该股票当时的市价为l6元。20×7年2月1日,乙公司将该股票售出,售价为每股13元,另支付交易费用30000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乙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1)20×6年7月13日,购入股票: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l5030000
贷:银行存款 l5030000
(2)20×6年12月31日,确认股票价格变动: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970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970000
(3)20×7年2月1日,出售股票:
借:银行存款 l2970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970000
投资收益 20600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l5030000
——公允价值变动 970000
『玖』 持有至到期债券,可提前赎回债券,期初调整后摊余成本计算步骤是是什么
2005年到2009年5年的利息调整摊销合计应该等于21650,所以2009年的利息调整摊销=21650-3917-4113-4319-4535=4766,所以2009年利息收入=30000-4766=25234。如果直接用公式计算利息收入,2009年的利息调整摊销不会等于4766,也就不会把摊余成本调整到500000,这是由于前面的计算四舍五入,累计到2009年造成不等,所以2009年要采用这种计算方法而不是直接用公式,只有这样才能将四舍五入累计的不等消除,使得最后一年摊余成本等于面值500000。
200000*0.952381+30000*0.952381+18000*0.907029+18000*0.863838+300000*0.863838=510075
当期收回债券本金的现值=200000*0.952381
当期利息的现值=30000*0.952381
以后期间利息的现值=18000*0.907029+18000*0.863838
剩余债券本金的现值=300000*0.863838=510075这个计算式计算的时点是2007年1月1日,收回本金200000是在2007年12月31日,即还有一年的时间,实际利率是5%,2007年12月31日距离2007年1月1日有1年,所以用一期现值系数0.952381,2008年12月31日距离2007年1月1日有2年,用二期现值系数0.907029,2009年12月31日距离2007年1月1日有3年,用三期现值系数0.863838。
票面利率6%,2007年的时候,本金还是500000,所以当期利息=500000*6%=30000,2007年12月31日,收回本金200000,则剩余本金只有300000,2008年利息=2009年利息=300000*6%=18000
『拾』 赎回债券的会计分录
发行时确认一项金融负债-应付债券
借:银行存款 114000
贷: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14000
贷:应付债券-面值 100000
---------------------------------
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确认应付利息,摊销发行溢价。
分录为:03年6月30日为例
借:财务费用 (市场利率×摊余成本)114000×8%÷2=4560
借: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40
贷:应付利息 (票面利率×面值)100000×10%÷2=5000
其余···略··(摊余成本为应付债券的账面价值)
--------------------------------
赎回,终止确认金融负债
根据你给的分录,此题是按照直线法摊销的溢价,而且06年上半年利息已经支付。
下面我只给出分录,具体数字请你自行计算。
分录:
借:应付债券-面值 100000 (债券面值冲掉)
借: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没有摊销完的发行溢价冲掉)
贷:银行存款
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新准则下,考虑到时间对货币价值的影响,对于应付债券的折价溢价要求采用实际利率法核算。更加科学。
中国境内发行的债券一般都是3~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