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p2p是什么意思
P2P是英文peer to peer lending(或peer-to-peer)的缩写,意即个人对个人(伙伴对伙伴)。又称点对点网络借款,是一种将小额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人群的一种民间小额借贷模式。
属于互联网金融(ITFIN)产品的一种。属于民间小额借贷,借助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网络信贷平台及相关理财行为、金融服务。
2019年9月4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发布《关于加强P2P网贷领域征信体系建设的通知》,支持在营P2P网贷机构接入征信系统。2020年11月中旬,全国实际运营的P2P网贷机构完全归零。
(1)证券日报p2p扩展阅读:
P2P经营模式:
一、纯线上模式典型平台:
纯线上模式最大特点是借款人和投资人均从网络、电话等非地面渠道获取,多为信用借款,借款额较小,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估、审核也多通过网络进行。这种模式比较接近于原生态的P2P借贷模式,注重数据审贷技术,注重用户市场的细分,侧重小额、密集的借贷需求。
平台强调投资者的风险自负意识,通过风险保证金对投资者进行一定限度的保障。当前,纯线上模式的业务扩张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业务运营难度高。国内采用纯线上模式的平台较少。
二、债权转让模式典型平台:
这一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借款人和投资人之间存在着一个中介就是专业放款人。为了提高放贷速度,专业放款人先以自有资金放贷,然后把债权转让给投资者,使用回笼的资金重新进行放贷。债权转让模式多见于线下P2P借贷平台,因此也成为纯线下模式的代名词。
线下P2P平台经常由于体量大、信息不够透明而招致非议,其以理财产品作为包装、打包销售债权的行为也常被认为有构建资金池之嫌。但是事实上,不同纯线下平台采用的理财模式并不完全相同,难以一概而论。
三、担保/抵押模式典型平台:
该模式或引进第三方担保公司对每笔借款进行担保,或是要求借款人提供一定的资产进行抵押,因而其发放的不再是信用贷款。
若担保公司满足合规经营要求,抵押的资产选取得当、易于流动,该模式下投资者的风险较低。尤其是抵押模式,因有较强的风险保障能力,综合贷款费率有下降空间。
但由于引入担保和抵押环节,借贷业务办理的流程较长,速度可能会受到影响。在担保模式中,担保公司承担了全部违约风险,对于担保公司的监督显得极为重要。
四、O2O模式典型平台:
该模式在2013年引起较多关注,其特点是P2P借贷平台主要负责借贷网站的维护和投资人的开发,而借款人由线下分公司开发。其流程是线下渠道寻找借款人,进行实地审核后推荐给P2P借贷平台,平台再次审核后把借款信息发布到网站上,接受线上投资人的投标。
五、P2B模式典型平台:
该模式同样在2013年获得较大发展,其中的B指Business,即企业。这是一种个人向企业提供借款的模式。但在实际操作中,为规避大量个人向同一企业放款导致的各种风险,其款项一般先放给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实际控制人再把资金出借给企业。
P2B模式的特点是单笔借贷金额高,从几百万至数千万乃至上亿,一般都会有担保公司提供担保,而由企业提供反担保。同时该模式不再符合小微、密集的特点,投资人不易充分分散投资、分散风险,相关压力转移至平台,对平台的风险承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六、P2F模式典型平台:
P2F是指person-to-financialinstitution,个人对金融机构的一种融资模式,融资人是正规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
该模式是比较新颖的一种互联网金融模式,具有高信用、低风险、稳定收益、高流动性等特性。由于金融机构具有完整的风控措施,能够保证资金的安全和收益的稳定,安全性远高于一般的P2P、P2B类产品。
近年来P2P行业已经暴露出了不少弊端,由于国内个人信用体系并不够完善以及监管政策的滞后,频繁出现了非法集资、卷款跑路等安全事件。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一些具有前瞻意识的平台在寻求P2P的下一个风口。
㈡ 互金风险预警名单发布 印子坊等近900家平台上榜
日前,深圳市钱诚互联网金融研究院(第一网贷)发布了2017年7月份第一批互联网金融风险预警名单,近900家互金平台入围。
预警名单显示,目前还在运营“吸金”的平台有157家,时常打不开网站的有733家,两者合计为890家,即接近900家平台。大数据显示,这近900家平台中,大多数平台具有数据自相矛盾、收益率畸高、网站粗糙、地址造假等特征。《证券日报》记者浏览这些名单发现,很多平台名称冠以**财富、**投资、**理财、**资本等,更有以国泰君安金融、万达基金、博时理财等命名“拉大旗作虎皮”之类平台。
吆鸡理财假冒国资平台
技术外包 租用域名
遭到质疑的印子坊算一家老平台,而现身风险预警名单的吆鸡理财则属新平台。
吆鸡理财于2017年6月8日上线,是深圳市中金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旗下互联网金融信息中介平台,注册资金6000万元。
官方宣传称,“2017年5月吆鸡理财获得大型国企中商华夏战略入股,作为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并在网站重点宣传“国资中商华夏实力入股”。然而,通过工商登记信息查询发现,深圳市中金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股东为唐铭与福建网里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且福建网里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股东为张阵业,与官方大肆宣传的中商华夏无任何关联。
该公司网站ICP备案为另外一家公司深圳市前海巨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双方签订了一项服务协议。根据协议,深圳市中金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可以使用www.yjlc.com域名,并委托深圳市前海巨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对该网站技术进行维护,服务时间为一年。
难以想象,一个注册资金6000万元的网贷平台,却要花费40万元使用另外一家公司的域名,并委托其他公司对网站提供技术服务。如果一家网贷平台连自己的技术团队都要外包,那综合实力以及抗风险能力实在令人堪忧。该协议有效期仅为一年也让人产生诸多联想。
据第一网贷大数据系统显示,吆鸡理财上线一个多月来,成交额为457 万元,综合年利率13.61%,借款周期0.56个月,借款笔数32笔,投资笔数299笔,投资人数97人。
“假国资”、技术外包、租用域名,遇到这样的P2P网贷平台,投资人还是小心为妙。
㈢ 怎么看待理财产品、余额宝的利息越来越低
曾经我是支付宝的终极脑残粉,对于支付宝的每一个细节都研究得很透彻。
之所以这么喜欢支付宝,是因为以前支付宝的福利很多,有很多羊毛可薅,等于说只要打开app动动手指就能赚到钱了,赚钱谁不喜欢?
直接上结论:支付宝已经过了红利期了,现在是收割期了,理财真的没什么优势了,把它当一个支付工具就行了,不要太投入。
有谁还记得大约两年前,支付宝可以用积分换理财收益券的?很少有人知道了吧?没有对比没有伤害啊,只有经历过那个时候积分换理财收益券的,才会更加觉得现在所谓的“福利”是有多鸡肋。
我已经很久没玩支付宝的理财了,看了这个问题刚才随便点进支付宝的理财区正好看到个活动,就拿这个活动举例吧。
买建信养老飞月宝,送5%专享福利。这个理财产品本身非常一般,定期一个月,年化收益3.4%,粗粗一看活动宣传图,哇!3.4%+5%=8.4%,定期一个月,年化收益8.4%,岂不是美滋滋?然而作为一个老司机我早就看穿支付宝的所有套路了,直接点右上角活动规则看一下活动详情,请看一下最关键的一句话:该福利最高可享本金为6000元!真的别逗我了,提升6000元有个屁用啊??
所以明白了嘛?满满的都是套路。现在在支付宝上看到任何看上去很美的福利活动,它的本质都是用鸡肋的小恩小惠吸引客户购买产品。就好比是银行送油送米让大妈开卡,券商送牙膏让大爷开户一个道理。
两年前最高我放了将近35w在支付宝里,买满了理财。那个时候可以用积分兑换收益券,而且根据会员等级获得的收益券的品质也是不同的,钻石会员,可以用最少的积分兑换增加收益最高的收益券。那个时候,飞月宝收益大概在4.8%左右吧,兑换的收益券,提升5%,作用金额有1w的也有3w的(看看现在的6000……),我兑换3张3w的,9w块,一个月,年化收益9.8%,真的赚飞哦。后面到了过年那段时间我记得除了积分兑换,支付宝直接送券了,为了薅羊毛,我把银行卡、证券账户里所有钱都转支付宝了,还问我妈借了点钱来买支付宝的理财,充分用光每一张收益提升券,那个时候支付宝估计也是扩张理财客户群体,开启撒钱模式了。
买理财还能拿大量积分,那个时候可以用积分换ipx,我折算了一下积分的价值,大约1积分等于0.13元,那个时候积分真的值钱,现在,呵呵,现在的支付宝积分已经大幅贬值,不值钱了。那个时候我为了支付宝积分买满了理财,所有能获得积分的行为我都会去做,养成习惯了,以至于现在在支付宝上还信用卡还会分三笔……
除了积分,过年集五福送的大红包也很丰厚,两年前我开了60元,我老哥开了100多元。再想想去年的五福红包你们开了多少?我就呵呵
关于理财产品的收益,支付宝已经没有任何优势了,福利期已过,现在传统银行的理财产品都崛起了,很多收益都比支付宝高,银行现在也送积分。我随便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余额宝以前都觉得很方便收益也不错对吧?余额宝说白了不就是活期能支付嘛?现在余额宝收益是2.3%,低得要死,上海银行易精灵活期3.6%,完爆余额宝。至于支付,现在都9012年了,我花钱都走花呗信用卡,早就不走余额宝了。
㈣ 金融与政策的问题
央行将互联网金融定位为传统金融的补充,强调传统金融是主流。央行认为,互联网金融并未改变金融风险的本质,因此仍需加强监管。
互联网金融行业指导意见将落地。专家表示,这对投资者和互联网企业来说都将是好消息。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互联网金融的研究报告:
2014-2018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市场价值评估及投资潜力咨询报告
2014-2018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市场竞争格局分析与投资风险预测报告
2013-2014中国互联网金融投融资并购研究年度报告
2013-2014年中国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研究年度报告
2013-2014年深圳市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研究年度报告
更多金融行业分析
“由于互联网金融涉及的领域很多,在我国分业监管的体系下,过去的一年已经将不同的业务类型归属划分清楚。”经济学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因此,指导意见年内出台的可能性很大。
18日,国务院同意并转发国家发改委的《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意见》强调,出台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因尚无明确监管条例,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乱象丛生:一边是数以百计的平台倒下,坏账、违约、平台跑路等恶性事件不断;另一边是VC/PE甚至上市公司不断涌入、割据既有平台,甚至连58同城及小米等互联网巨头都迫不及待地进入P2P。
上述情况未来将得到解决。业内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指导意见有望年内出台,互联网金融作为在夹缝中生存的金融业态,监管层明确表态要协同监管、创新监管,未来有望逐渐走向综合监管。
专业人士表示,目前来看,对于有牌照的金融机构,将由相应的监管机构进行监管。对于那些无牌照的将按照业务接近的原则由监管层自行监管。如P2P因与银行存贷业务相似,所以归银监会监管;网络销售基金归证监会监管,包括一些类基金交易平台,如众筹;支付继续归央行分管,包括第三方支付;对于一些金融创新业务,如相互保险等,则由保监会监管。此外,还可以比照国外一些成功的做法。
分析认为,由于“金融”具有外部性特征,凡是与金融挂钩的事务同样具备这一特征,互联网金融也不例外。从世界上成熟的经济体来看,互联网金融无一不被置于监管之下。更多相关内容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市场价值评估及投资潜力咨询报告》。
具体来看,海外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大致有以下三种方法:一是按属性将互联网金融企业划分公募和私募两类,其中公募可以比照存款型金融机构以及公募证券的发行者来进行管理;私募则为其设置相应的门槛。二是从信息披露的角度出发,要求对投资者披露充分的信息,这将对公募提出更高要求。三是为保证所有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安全性,由官方建立一个监督机制。比如强制性的要求互联网企业定期发布网络信息安全报告等。
分析认为,指导意见还需考虑到中央和地方的分工问题,最后政策落地后的成效还需看金融基础设施能否兼容。
专业人士认为,指导意见出台后,对于投资者和消费者以及领头的互联网企业来说都将是好消息,这意味着,互联网金融将从过去的草莽时代转向有序发展阶段。
分析人士认为,相关规则的出台必将加速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洗牌与变局,这对于互联网金融企业来说,是挑战,但也是其谋求良性与高水平发展的动力与机遇。
㈤ 贵州银行P2P资金存管部分客户找下家签约是真的吗
近日,贵州银行宣布,因业务转型,公司将于3月底彻底退出P2P平台资金存管业务。数据显示,曾与贵州银行开展资金存管业务的P2P平台共有二十余家,其中包括几家跑路公司。已经有两家找到下家,其中一家宣布存管系统升级后,已开通贵州银行存管的用户,需操作激活上饶银行存管账户后方可正常进行充值、出借、提现操作。不过大部分存量平台仍未发声。而今年以来,不少存管银行因平台跑路踩雷。【证券日报】 今天刚出来的新闻 肯定不可信
㈥ p2p暴雷,是不是不用
投资人避雷有要点
在“暴雷潮”中,投资人该如何避雷,《证券日报》记者总结了以下几点以供投资人参考:
一是,不盲目追求高收益。从近期网贷暴雷情况来看,一些问题平台以高返利或高利率为诱饵,致使投资人“踩坑”。这些平台在监管逐步严格和完善的情况下,套利空间越来越小,自然无法长久运营下去。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曾经表示,“在打击非法集资过程中,努力通过多种方式让人民群众认识到,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收益率超过6%的就要打问号,超过8%的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从侧面反映了高收益平台的风险所在。
二是,不要迷信平台的背景和标签。在网贷行业中,不乏有平台依靠“上市系”、“国资系”等标签为自己背书,但网贷行业发展至今,之前头戴“光环”后来又倒塌的网贷平台并不在少数。因此,这些所谓的标签和光环并不应该成为投资人的投资坐标。
三是,信息披露不完全、资产不透明的平台需提防。市场上有很多平台愿意宣传自己的交易体量等信息,但有些平台却从不愿意讲自己的资产端是什么。而往往平台避而不谈、避重就轻、遮遮掩掩的地方,都容易有猫腻存在。
㈦ 看不懂"的网贷 为什么资本却在忙攀亲
都说人红是非多。这句话用来形容如今关注度很高的网贷行业,也是十分适宜的。
这不,就在日前举行的2016年中国第一网红Papi酱广告招标会沟通交流会上,网贷行业就因为让人“看不懂”被拒之门外,最终被推至舆论风口。
“看不懂”,由此成为了网贷行业的又一“时髦”标签。先来回顾一下“看不懂”是怎么来的。
网贷平台热情赴会 却被冷待
或许有人也会好奇,Papi 酱何以有“2016 年中国第一网红”之誉。
据数据统计,Papi 酱的视频总播放量超过 2.9 亿次,每集平均播放量 753 万。其中,点击最高一集视频放量达 2093 万次。而且这还仅仅只是只是 Papi 酱个人账号的数据,不包括其他账号转发的情况。
3月19日,papi酱宣布获得1200万元融资,真格基金、罗辑思维、光源资本和星图资本联合参与此次投资。传言,papi酱远远不止现在这个估值。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罗胖直言,此次投资换来折扣的靠“一个主意”和“一个建议”。
这个主意是——做中国新媒体世界的第一次广告拍卖;这个建议是——马不停蹄、披星戴月地走一条更高维度的商业化道路。
因此,此次Papi酱广告招标其被称为“2016年第一网红”的Papi酱变现首秀。其号称要“颠覆央视广告天标”,成为被市场广泛议论、被同行羡慕嫉妒恨的新媒体第一个“标王”。
正因如此,其才成功吸引了一大批广告金主赴会。当然,也有网贷企业前往了,甚至有平台更是拿出了“一整年新媒体预算”的诚心而来的。
不料,网贷企业却不在此次招标会考虑范围之内。有人认为,这不禁大大伤害了带着热情赴会的网贷代表,也给其他网贷企业带来了“上万点伤害”。甚至,有人认为这对于网贷行业又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将其升级到了“谈P2P色变,甚至恐惧”的高度。
对此,笔者并不以为然。
“看不懂” 更多的是出于合规与吸金的双重考量
还是罗胖比较直接而坦率:就是因为“看不懂”。其当然有拒绝、不想冒风险之意,然而是否就是“谈P2P色变,甚至到恐惧”呢?
首先,罗胖在现场就当面回答了赴会网贷企业代表心中被排斥的困惑。“我们看不懂P2P金融,对于看不懂的行业我们也不愿意做”是罗胖原话。
正如上文所述,此次是一次投资行为,必定是要考虑回报的。而罗胖一向是以沉稳著称的,必定要确保这次招标要做到合法合规。毕竟,媒体行业因为广告主而惹来纷扰的事,从来就不缺少。当然,既然是有志于让其成为颠覆央视、被人们羡慕嫉妒恨的新媒体第一个广告天标,罗胖自然也会兼顾能否把吸金级别推高到极致。
仔细察看就知道,在此次招标交流会,还有烟草、白酒、药品等等,与P2P网贷企业被一起拒之门外。在2015年9月1日实施的新广告法就规定,公共场所不得出现烟草广告。而白酒、药品都属于广告纠纷高发领域。现成的“活例子”,一抓一大把。
而P2P网贷,就有媒体因为问题平台E租宝的广告而备受争议。再者,其吸金能力估计也很难达到罗胖等人的预期。毕竟,目前行业仍处于政策观察期,加上监管的不确定性,也增加了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尤其是,目前行业3000多家平台当中绝大部分是中小平台,行业洗牌还没有真正步入深水期。
未来,监管收紧是趋势,行业当中一些平台能否做到合规性都成问题,更不要谈实现盈利和未来发展了。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就有249家问题平台,其中2月份就有32家平台放弃转型整改,直接选择停业。
因此笔者以为,罗胖的“看不懂”,就是只是出于合规与吸金级别的双重考量,没有达到“谈P2P色变,甚至到恐惧”的地步。
不乏有资本“看得懂”网贷 主动“联姻”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发现,截至3月28日,有关P2P网贷概念A股上市公司共计20家,具体包括大金重工(8.330, -0.04, -0.48%)、生意宝(50.000, -0.62, -1.22%)等在内的上市公司通过自建、入股和收购等方式,参与到P2P网贷行业中,投资金额从数百万元到数亿元不等。
除此之外,资本以风投、入股等形式联姻P2P网贷平台也极为常见。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0月,风投系P2P平台就达到了66家,约为去年同期(23家)的近3倍。而步入2016年以来,也接连不断有平台传出与资本结亲的“新剧情”,融资记录也被一再刷新。这也就是意味着,网贷平台的估值也在一路走高。
诚然,papi酱广告招标会其本质也就是一场投资博弈。罗胖的“看不懂”, 笔者以为,有出于作为一个投资者应有的理性之举。然而资本市场,可没有对网贷显示出拒绝之意,反而大有资本主动忙于与网贷企业“联姻”。
这就意味着,资本对于网贷行业的态度出现了分化。笔者以为,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一种是更注重眼前的、短期的速成投资,而另一种则是眼光放长远的长期投资。Papi酱因为具有“网红经济”特性,其想要的当然就是“马不停蹄、披星戴月地走一条更高维度的商业化道路”。而作为上市公司或者风投,其投资追求的更像是一场长期博弈,注重长远回报,至少不是一场速成、短期的博弈,这就是两者本质上的区别。
眼下盈利困局或是“罪魁祸首”
笔者以为,正是因为这个本质区别,让网贷企业同时受到了“冷遇”与“热待”。
短期看,网贷平台都正在普遍面临盈利困局。据媒体报道,在不少网贷平台公布的2015年业绩报告上,尽管多数平台交易量实现快速增长,然而有不少平台选择隐去了对盈利情况的披露。《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了10家平台,其中仅1家P2P平台披露了盈利情况,宣布实现盈利,其盈利也仅仅为600万元。
而在此之前,有不少网贷企业就爆出如今仍在亏损,甚至包括一些成交额、评级都靠前的大平台。由此不难看出,整个网贷行业目前普遍处于亏损状态,盈利的平台是少之又少。另外,如今行业监管仍处于观察期,行业规范也亟待完善。
然而从长远来看,网贷的发展毫无疑问必将是大有可为的,网贷企业实现盈利不是问题。国家政策利好不断,无论是监管政策利好不断、“互联网+”行动、供给侧改革,还是鼓励“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消费金融创新”等等,都为网贷未来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而网贷企业实现盈利,也就只是需要自身努力与时间而已,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些目前仍然处于亏损的大平台,也在不断释放出其距盈利之期不远的喜人消息。
当然,决定网贷企业盈利与否的关键在于其定位与模式。至于网贷企业该怎么抓住定位与模式,以解决当下的盈利困局,笔者将在下一篇文章细谈~
㈧ 假如小米公司上市,它会进入BATJ行列吗

混改大局已定,BATJ、中国人寿、苏宁、网宿科技等全部入局。但至少从表面上看,BATJ和苏宁均缺乏动力去协助联通混改。因此混改的结果未必如人们想象的那么好。
首先是BATJ占比太小。混改的结果是,最大策略投资者变成国企的“中国人寿”(02628)(10.22%),而四大互联网公司在联通A股和H股中,分别占16.5%和7-8%,因此只是有限的管理参与,更像是财务投资者的角色。以今天BATJ的财力,他们投入到混改的资金并不算高,因此他们对“改造联通”不见得会很用心。
其次,对于BATJ而言,对改造联通太上心,还会开罪中国移动甚至中国电信。要知道,移动和电信才是中国电信市场的主导者。尤其是中国移动这个巨无霸。BATJ大量业务需要跟移动和电信合作的,因此更不可能全力以赴支持联通。
更大问题是,联通“混改”之后,实际上是给中国移动松绑了。此前中国移动要“干死”联通是不可能的,因为管理体制上对中国移动是“非对称管制”。而混改后,中国移动实际上已经能肆无忌惮地对联通全力开火。
当然,联通获得了BATJ以及中国人寿等的入股,好处包括,获得了大量资金以发展5G。其次是能获得更优质的管理人员、内容经验。但要改变一家公司的管理体制和企业文化是非常不容易的,这些资金和技术、管理经验能否应用到位,完全是一个很大的问号。最简单,谁乐意从阿里、腾讯调去联通?
正因如此,目前至少已经有两家外资投行(摩根士丹利和里昂)对联通H股下调评级。很多时候,一些重大的变革是会“见光死”的。换言之,到底联通A股复牌后真不见得会10个涨停板。鉴于H股今年以来已经上涨了33%,下一阶段会不会下跌反而难说。
㈨ P2P平台停业高管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