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计算债券的应计利息额
应计利息额=票面利率÷365(天)×已计息天数。其中,国债和企业债券的计息天数为付息起息日至交易日止期间的实际日历天数;公司债券的计息天数为付息起息日至交收日的前一自然日止期间的实际日历天数。当票面利率不能被365天整除时,电脑系统按默认位数全额计算。交割单应计利息总额按四舍五入原则,以元为单位保留2位小数列示。
❷ 怎样计算债券利息
从支付时间上划分,债券利息一般分为三种情况:
1.单利计息是现在我国企业债券的主要计息方法。单利计息是指在债券到期后(不得中途兑取)一次性支取本息。单利债券本息之和用公式表示为:本息之和=本金+本金*利率*期限)。
2.贴现计息.贴现计息是指在债券发行时提前支付利息。购买人在购买债券时只须支付债券面额扣除到期应得利息后的资金数量,到期则按债券面额支取。限期在一年以内的短期债券,一般以票面额为计息基数;期限在一年以上的中长期债券,则以实际投资金额为计息基数计息。
3.复利计息.复利计息是指债券的利息收入也并入本金。在实际操作中,复利计息债券的利息一般都是每隔半年或一年支付一次利息。复利计息债券本息之和计算公式为:本息之和=本金*(1+利率)期限。
❸ 如何计提债券利息
一般按年预提,但上市公司为中期报告的编报要求,也可以按半年预提。在计提利息费用时,还应同时对债券溢价和折价进行摊销。
债券溢价或折价的摊销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债券溢价或折价的摊销,在债券存续期内按直线法或实际利率法于计提利息时摊销,并按借款费用的处理原则处理。
利息核算:
(1)债券利息分期支付的,债券到期的账面价值等于面值,企业只需按面值偿付债券本金,则会计处理为:
借: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贷:银行存款
(2)债券利息同本金一起到期偿付的,债券到期企业偿付本息时,会计处理为:
借: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贷:银行存款
(3)债券应计利息的计算公式扩展阅读:
公司债券利息的确定通常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发债公司的信用程度。公司信用程度的高低与债券利率的高低成反比;
2、发债公司的预期收益。债券的利率不能高于发债公司的预期收益;
3、债券期限的长短,债券利率的高低与债券期限的长短成反比;
4、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的高低。债券利率应略高于同期的银行存款利率,但最多不能超过同期居民银行储蓄定期存款利率的40%,且不得高于同期的国库券利率;
5、发债公司的平均利润率和对债务的承受能力,债券利率在通常情况下不能高于公司的平均利润率。
❹ 应收账款应计利息怎么计算
已知条件足所我觉没办计算
给例题
我想看例题应该明白应收账款应计利息应该给哪些已知条件该何计算
应收账款应计利息
C公司产销售甲、乙两种产品目前信用政策2/15n/30占销售额60%客户折扣期内付款并享受公司提供折扣;享受折扣应收账款80%信用期内收另外20%信用期满10(平均数)收逾期账款收需要支占逾期账款额10%收账费用明继续保持目前信用政策预计甲产品销售量4万件单价100元单位变本60元平均每件存货变本50元;乙产品销售量2万件单价300元单位变本240元平均每件存货变本200元固定本总额120万元平均库存量销售量20%平均应付账款存货平均占用资金30%明信用政策改5/10n/20预计影响产品单价、单位变本、每件存货平均变本销售品种结构销售额增加1200万元与同享受折扣比例升至销售额70%;享受折扣应收账款50%信用期内收另外50%信用期满20(平均数)收些逾期账款收需要支占逾期账款额10%收账费用固定本总额130万元平均库存量销售量25%平均应付账款存货平均占用资金40%该公司应收账款资金本12%要求:(1)假设公司继续保持目前信用政策计算其平均收现期应收账款应计利息及存货占用资金应计利息平均应付账款应计利息(按360计算计算结万元单位保留数点四位同);(2)假设公司采用新信用政策计算其平均收现期应收账款应计利息及存货占用资金应计利息平均应付账款应计利息;计算改变信用政策引起损益变净额并据说明公司应否改变信用政策
答案
(1)改变信用政策平均收现期应收账款应计利息:
平均收现期
=60%×15+40%×80%×30+40%×20%×40=21.8()
应收账款应计利息
=4×100/360×21.8×60/100×12%+2×300/360×21.8×240/300×12%=5.2320(万元)
❺ 债券应收利息计算
1.有的
2.100*8.35%/360*你持有的天数
3.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利息兑付,而是在你卖出去以后,你得到的钱包含应得利息,这个专业点叫法是,净价交易,全价交收,净价就是指你看到的交易价格,全价就是指包含应得利息
买入的那个人是需要支付给卖出的那个人应得利息的,因为买入持有到期(利息兑付日),是可以取得利息的
❻ 债券利息收入计算
债券交易基本上是实行净价交易,全价结算,净价实际上就是该债券不计算应计利息时的债券价值,全价就是债券净价加上应计利息后的价值。一般债券交易在行情显示中都会有显示应计利息这一栏的。
如果你以101元买入债券,一般这个价格是净价,等到你债券交易交割时必须支付该债券从上一次付息后到当前为止的应计利息,由于当前剩余30天就到付息日,实际上你买入后在101元的基础上还要支付该债券近11个月的利息。
粗略计算这11个月的应计利息为100*6.7%*11/12=6.142元(注:一般债券交易其应计利息是算到小数点后三位数)
故此你持有该债券到下一个付息日时其纯利息收入为100*6.7%-6.142=0.558元。
若此债券当前剩余的30天已经是最后一次支付利息,即该债券到期还本付息,则你实际上是亏损的,亏损额为100+100*6.7%-100-6.142=-0.442元。
❼ 应计利息的公式
应计利息的计算公式如下(以每百元债券所含利息额列示):
计利息额=票面利率÷365×已计息天数×100。
应计利息所涉及到的付息日处理:例如,3月15号为开始计息日,每年付息一次,则第二年的3月14日收盘之后进行付息除权;第二天3月15日重新开始计息。
[例]
一张利息支付日为1月1日和7月1日,金额为10万美元,利息率为10%的债券。如果这张债券于3月1日出售,那么应计利息就是1667美元(10%×$100 000×2/12)。
❽ 债券利息应该怎么算
1、债务利息计算公式:本金X年利率(百分数)X存的总时间
2、含义:债券利息(debentureinterest),是指基金资产因投资于不同种类的债券(国债、地方政府债券、企业债、金融债等)而定期取得的利息。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一个基金投资于国债的比例,不得低于该基金资产净值的20%。
3、利息核算:债券利息分期支付的,债券到期的账面价值等于面值,企业只需按面值偿付债券本金,则会计处理为:借:应付债券——债券面值贷;
银行存款债券利息同本金一起到期偿付的,债券到期企业偿付本息时,会计处理为:借:应付债券——债券面值应付债券——应计利息贷:银行存款
(8)债券应计利息的计算公式扩展阅读:
债券利息所得税的收取:
1、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付息:
以现金方式,自动计入客户账户。不扣利息所得税。若是到期还本付息,资金到账包括本金和当期利息。
2、其他债券付息:
以现金方式,自动计入客户账户。对个人投资者按利息收入的20%收取个人利息所得税,机构投资者不用扣税。
其中债券日常交易的价格与利息税没有直接关系,客户在中途卖出得到的利息不用扣除利息税,只有在派息和到期兑付时,才涉及利息税问题。
我国交易所市场对附息债券的计息规定是,全年天数统一按365天计算;利息累积天数规则是“按实际天数计算,算头不算尾、闰年2月29日不计息。”
❾ 债券应计利息如何计算
应计利息额:指“起息日”至“成交日”所含利息金额;从“起息日”当天开始计算利息。应计利息额=票面利率÷365(天)×已计息天数。应计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365天×计息天数。注:1、年度天数:1年按365天计算,闰年2月29日不计算利息。2、计息原则:“算头不算尾”,即“起息日”当天计算利息,“到期日”当天不计算利息;交易日挂牌显示的“每百元应计利息额”是包括“交易日”当日在内的应计利息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