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关于企业债券还本付息的问题
1、按100元付息,即按票面价值还本。目前企业债还没有违约的,银行理财、信托都有了,相比来说企业债的违约可能性小一些。
2、在国内,一般企业债券按年计息,少数每半年付息一次。其他的产品花样就比较多了。
『贰』 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计算【财务管理】
中级财务管理
发帖
首页> 中级财务管理
【备考指导】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的资本成本的计算
东北虎楼主
2011-12-21 13:47:551791514
书中介绍了分期付息债券税后资本成本的计算方法,如果是单利计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应如何计算?或复利计算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应如何计算?
【解答】
(1)对于“单利计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而言,虽然利息到期一次支付,但是,利息抵税并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分期抵税,并且每期抵税的数额相等。因此,假设税后资本成本为r,则应该这样计算:
发行价格×(1-筹资费用率)=到期支付的本利和的现值-利息抵税现值
=债券面值×(1+债券期限×票面利率)×(P/S,r,n)-利息抵税额×(P/A,r,n)
=债券面值×(1+债券期限×票面利率)×(P/S,r,n)-债券面值×票面利率×所得税率×(P/A,r,n)
假设:债券面值为1000元,平价发行,筹资费率为5%,期限为3年,票面利率为10%,单利计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所得税率为30%。
则:1000×(1-5%)=1000×(1+3×10%)×(P/S,r,3)-1000×10%×30%×(P/A,r,3)
(2)对于“复利计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而言,也是分期抵税,但是由于每期利息不相等,因此每期抵税的数额不相等,只能按照复利折现的方法分别计算利息抵税的现值。假设税后资本成本为r,则应该这样计算:
发行价格×(1-筹资费用率)=到期支付的本利和的现值-利息抵税现值
=债券面值×(S/P,票面利率,n)×(P/S,r,n)-各期利息抵税现值之和
假设:债券面值为1000元,平价发行,筹资费率为5%,期限为3年,票面利率为10%,复利计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所得税率为30%。
则:1000×(1-5%)=1000×(S/P,10%,3)×(P/S,r,3)-1000×10%×30%×(P/S,r,1)-1000×(1+10%)×10%×30%×(P/S,r,2)-1000×(1+10%)×(1+10%)×10%×30%×(P/S,r,3)
『叁』 关于债券付息日计算
就是从购买那一日起开始计算,由于这债券2009年9月到期,一般来说债券大多数时候是每年支付一次利息的(也有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的,如果是半那么这债券另一个付息日在3月),由此可推断这债券下一个付息日是在2005年9月(这个你没有给出具体时间),必须注意这种可流通交易的债券其付息日一般是固定的,如遇节假日才会顺延(一般就是一两天时间),不会根据你购买的时间而变更。
实际上你计算一下就知道了,购买债券时间是6月1日,6月算30天(算头不算尾),7月31天,8月31天,这里已经有92天,付息日当天不算息,即9月时计算的天数是付息日减1。
若答案是106天,那么其付息日应在9月15日。
『肆』 计提一次性还本付息的债券利息为什么不计入资产负债表的应付利息项目
因为应付利息是一项流动负债,是在一年内必须要支付或兑现的负债。
而一次性还本付息的债券利息,并不会在每个计息期都支付,而是到了债券到期日才一次性支付的,而应付债券一般都是在一年以上的期限,是非流动负债,那么其应计利息也是非流动负债了,所以不能反映在流动负债项目中。故应当计入到应付债券的账面价值中的。
短期借款计提的利息、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长期借款及应付债券计提的利息应当记入“应付利息”科目;计提的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利息应当记入“应付债券——应计利息”科目。
(4)9月16日有76只债券还本付息扩展阅读
应付利息的账务处理:
1、资产负债表日,应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费用,借记“利息支出”、“在建工程”、“财务费用”、“研发支出”等科目,按合同利率计算确定的应付未付利息,贷记本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长期借款——利息调整”等科目。
2、合同利率与实际利率差异较小的,也可以采用合同利率计算确定利息费用。实际支付利息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3、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应付未付的利息。
『伍』 “一次还本债券” 和“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有区别么
因为分期付息,利息和本金是分开支付的,所以计入应收利息
一次还本付息,利息和本金同时支付,所以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或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
『陆』 债券持有期间的收益率计算题
这个债券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所以该投资者在持有期的利息收入为零,那么他就只有资本利得收入了。
故持有期收益率y=[(160-100)/3.5]/100×100%=17.14%
『柒』 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摊余成本
①持有至到期投资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
借:应收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贷: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或借记)
此时,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本金)-[现金流入(面值×票面利率)-实际利息(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已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这里可以将期初摊余成本理解为本金,而每期的现金流入可以理解为包含了本金和利息两部分,其中“现金流入-实际利息”可以理解为本期收回的本金。
②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贷: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或借记)
此时,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本金)+实际利息(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已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因为是一次还本付息,所以此时的现金流入为0,则实际利息增加期末摊余成本。
这样可以么?
『捌』 债券除了还本付息外,最大的风险是什么
债券除了还本付息外,最大的风险流通的风险。
如果你持有一款某债券,市场流通少,或者是买卖的人少。这样就会出现流通的问题,久而久之就会贬值。债券也是需要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