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样进行病虫害农业防治农业防治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农业防治是在核桃栽培过程中有目的的创造有利于核桃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使核桃生长健壮,提高核桃的抗病能力;同时创造不利于病原物的活动、繁殖和侵染的环境条件,减轻病害的发生程度。农业防治是最经济,最基本的病害防治方法。具体措施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无病苗木
有些果树病害是随着苗木、接穗、插条、根蘖、种子等繁殖材料而扩大传播的。对于这类病害的防治,必须把培养无病的苗木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因此,使用无病苗木和接穗就显得十分重要,尤其在新建果园时,对无病苗木的选择尤为重要。必须严格禁止采用带毒接穗,同时应该加强果树病毒病技术的研究,为繁殖材料带毒情况的鉴定提供简便易行的方法。
(2)做好果园卫生
果园卫生包括清除病株残余、深耕除草、砍除转主寄主等措施。其主要目的在于及时消灭和减少初侵染及再侵染的病菌来源。对多年生核桃来说,果园病原物的逐年积累,对病害的发生和流行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因此,搞好果园卫生,就有很明显的防治效果。
(3)合理修剪
修剪是核桃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措施,也是病害防治的主要措施之一。合理修剪可以调整树体的营养分配,促进树体的生长发育,调节结果量,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树体的抗病能力,起到防治病害的良好作用。此外,结合修剪,还可以去掉病枝、病梢、病蔓、病芽和僵果等,减少病源的数量。但是,修剪造成的伤口是许多病菌的侵入门户,修剪不当也会造成树势衰弱,有可能加重某些病害的发病程度。因此,在修剪过程中,应结合防治病害的要求,采用适当的修剪方法,同时对修剪伤口进行适当的保护和处理。
(4)合理施肥和排灌
加强水肥管理,可以提高核桃的营养状况,提高抗病能力,起到壮树防病的作用。对于缺素症的核桃,有针对性地增加肥料和微量元素,可以抑制病害的发展,促使树体恢复正常。
果园的水分状况和排灌制度影响病害的发生和发展。南方果区的一些病害如根腐病等在果园积水的条件下发病严重,改漫灌为沟灌并适当控制灌水,及时排除积水,翻耕根围土壤,可以大大减轻其为害。病菌可以随水传播,灌水时应注意水流方向。在北方果区,核桃进入休眠前若灌水过多,则枝条柔嫩,树体充水,严冬易受冻害,加重了枝干病害等的发生。适当增施磷钾肥和微量元素,具有提高核桃抗病能力的效果。多施有机肥料,可以改善土壤,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植株的抗病性。
(5)适期采收和合理贮运脱青皮
果实的收获和贮运脱青皮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病害防治中必须重视的环节。果实采收不仅和坚果的产量及品质有关,而且采收适时与否,采收过程中和贮运脱青皮过程中造成的伤口多寡,以及贮运脱青皮期间温度、湿度条件等,都直接影响贮运脱青皮期间病害的发生和为害程度。
(6)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
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核桃病害的重要途径之一。不同的树种和品种对病害的抗病性往往不同,若加以利用,可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同时,通过各种育种手段培育新的抗病品种,也是防治病害的重要方法。
㈡ 化学防治病虫害有哪些方法
在核桃病害的化学防治中,最常使用的方法是喷雾,其次是种苗处理和土壤处理,在缺水的山区可以喷粉。
(1)喷雾
可湿性粉剂、乳剂、水溶剂等农药都可加水稀释到一定浓度,用喷雾器械喷洒。加水稀释时要求药剂均匀地分散在水内。喷雾时要求均匀周到,使植物表面充分湿润。雾滴直径应在200微米左右,雾滴过大不但附着力差,容易流失,而且分布不均,覆盖面积小。
喷雾法的优点是施药量比喷粉法少,药效持久,防治效果较好。但工作效率比喷粉法低,并且需要一定的水源,在干旱缺水的地区应用较困难。
(2)喷粉
喷粉是粉剂农药的使用方法,一般用喷粉器喷洒。要求均匀周到,以手指按摸叶片,能在手指上沾有些微药粉为宜。喷粉法效率较高,不需要水源,但用药量大,药效较差,现在已很少使用。
(3)种苗处理
用药剂处理种子、果实、苗木、接穗、插条及其他繁殖材料,统称种苗的药剂处理。许多果树病害可以通过带病的繁殖材料传播,因此繁殖材料使用前用药剂进行集中处理,是防治这类病害经济有效的方法。防治对象的特点不同,用药的浓度、种类、处理时间和方法也不同。例如,表面带菌的可用表面杀菌剂;病毒潜藏在表皮下或芽鳞内的,要用渗透性较强的铲除剂;潜藏更深的要用内吸性杀菌剂。在核桃病害的防治上,进行种苗处理的方法主要是药剂浸泡。把热力处理与化学处理相结合的方法,统称热化学法,可以提高药剂的渗透力,减少用药量和处理时间,一般用于果实贮藏病害及种苗病害的防治。
(4)土壤处理
药剂处理土壤的作用,主要是杀死或抑制土壤中的病原物,使其不能侵染为害。在核桃生产上,土壤处理一般用于土壤传播的病害,例如核桃苗木立枯病、白绢病等病害的防治。土壤施药的方法,有表面撒施、药液浇灌、使用毒土、土壤注射等。前者主要用于杀灭在土壤表面或浅层存活的病原物;后三种主要用于在土壤中广泛并能长期存活的病原物。在较大面积上施用药剂成本较高,难以推广。因此,土壤药剂处理目前主要应用于苗床、树穴、根围的土壤。
药剂处理土壤,可以引起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在进行突然药剂处理前,要详细分析,权衡轻重,不要贸然进行,以免带来不良后果。
除上述方法外,杀菌剂还有其他一些使用方法。例如用药液浸洗果实;用浸过药的纸张包裹果实;用浸过药的物品作为果品运输过程中的填充物等;用药剂保护伤口,涂刷枝干防治某些枝干病害;果树涂白,防止冻害等。此外,用注射法和包扎法施药,是防治系统侵染病害的重要施药方法。
㈢ 物理防治病虫害的方法有哪些
1.人工捕杀害虫。对于活动性不强、危害集中或有假死的害虫,如金龟子、银纹夜蛾幼虫、象鼻虫,可以实行人工捕杀。
2.灯光诱杀。对有趋光性的磷翅目及某些地下害虫,可利用诱蛾灯或黑光灯诱杀。
3.毒饵诱杀。利用害虫的趋化性诱杀害虫,如用炒香的麦麸拌药诱杀蝼蛄,糖醋酒液诱杀小地老虎等。
4.颜色诱杀。悬挂黄色粘虫板、黄色机油板或悬挂银灰膜诱杀或趋避某些害虫。
5.高温灭菌。如用55-60℃温水浸种。可杀死种子内外潜伏病菌;用电热器进行土壤消毒,可减少土传病害。
6.嫁接换根。可防治瓜类枯萎病、黄萎病、青枯病和线虫病等土传病害,减少蔬菜病害发生。
7.设施防护。棚室蔬菜夏季扣上遮阳网和防虫网,防止害虫入侵。
㈣ 病虫害怎样防治
(一)主要病害
龙眼鬼帚病,又名丛枝病、秃枝病、扫帚病、麻风病等。主要由龙眼鬼帚病毒引起,也可能与类菌原体复合侵染。产区以福建发生严重,广东、广西较轻,浙江、台湾也有发生。该病主要危害春梢及花穗,花穗、枝梢生长畸形,枝端叶片狭长或呈线状,不能开展,易脱落成秃枝,发病枝梢上的花穗不能结实,树势衰弱,产量逐年下降,常年减产20%~30%,严重时全无收成,终致全树死亡。传病昆虫介体是木虱、荔枝蝽、白蛾蜡蝉等。
防治:①严格实行检疫,禁止带病苗木、接穗和种子传入新区(无病区)和新果园。②培育无病苗木,用无病、品质优良母本树的种子或接穗育苗,严禁从病树上高压苗木。③选用抗、耐病品种。④结合修剪、疏花疏果等作业,剪除病枝、病穗,拔除病苗,集中烧毁。⑤及时防虫。⑥加强栽培管理,适时适量施肥,以增强树体,提高抗病力。
其他病害参看荔枝。
(二)主要虫害
全国已发现龙眼害虫约110种。其中,以荔枝蝽、荔枝蒂蛀虫及近年发现的龙眼亥麦蛾和龙眼角颊木虱等最为重要。
1.龙眼亥麦蛾(Hypatima longanae)
是近年发现蛀食枝梢和花穗的新害虫。据1990年杨集昆等调查,福建、广东、广西等龙眼产区发生较普遍,局部地区新梢受害率高达41.1%。龙眼新梢木质部被蛀食后,破坏了导管组织,导致水分代谢失调,造成与龙眼鬼帚病相似的丛枝或鬼穗症状,嫩叶卷曲萎缩,花穗密集,花朵臃肿肥大,开花失常且多不结果,导致树势衰弱,降低当年产量。
防治:①注意检疫,严防害虫随接穗、种苗传入新区。②及时剪除受害的枝梢和花穗,集中烧毁,以抑制虫害的蔓延。③利用天敌,龙眼亥麦蛾有多种寄生蜂,尤其是黄长距茧蜂自然寄生率很高,要防止滥施农药,保护天敌。④各次嫩梢抽芽期,用25%杀虫双350倍液,或与杀灭菊酯或敌百虫混用;亦可用20%灭扫利乳剂1500倍杀虫护梢,兼治蒂蛀虫和荔枝蝽。
2.龙眼角颊木虱(Cornegenapsylla sinica Yang)
是一种龙眼的新害虫(1982年杨集昆等)。分布于福建、广西、广东和海南。此虫目前仅见危害龙眼。成虫在嫩梢和花穗上吸食危害,若虫固定于叶背吸食并形成“钉状”下陷的伪虫瘿。因此,叶面布满小突起(闽南称麻疯叶),叶片变小,畸形扭曲,影响新梢抽生和叶片正常生长,导致果质下降、产量减少。此外,该虫还是龙眼鬼帚病的传播媒介。
防治:运用各种农业措施,促使龙眼抽梢整齐,并根据田间调查测报,适时喷药保梢。可用40%乐果乳剂1000~2000倍液;80%敌敌畏乳剂、40%乐斯本乳剂或40%乙酰甲胺磷1000倍液;25%亚胺硫磷乳剂400倍液等,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此外,不少荔枝害虫可危害龙眼,可参阅荔枝虫害部分。
㈤ 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工作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一样,也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因为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也非常适宜于食用菌病虫害的发生与发展,病虫害一旦发生,其发展蔓延的速度往往是很快的,并难以控制。尤其是侵染性病害,其病原生物与食用菌一样,同样是微生物,防治工作就更困难。发生病虫害后即使能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也已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产量和品质,还多费工时,增加成本。所以发病前采取各种措施,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治措施,都有其局限性,单独采取任何一种方法,均难以有效地解决病虫害危害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各种措施间的补充和协调,以期收到最好的防治效果。因此,防治食用菌病虫害必须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防治食用菌病虫害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选用优良菌种。目前国内杏鲍菇、阿魏菇菌种来源不同,种间差异也较大,要选用已大面积栽培的品种。新引进的品种,未经试验,不要大面积栽培。
第二,用最佳配方生产二级种。最好用小麦、高粱、玉米生产二级种,用棉籽皮次之,一般不要用锯末生产二级种。同时要合理安排制种时间。老化菌种,菌丝不健壮、不纯、带有杂菌的菌种一律不准使用。
第三,选用优质、无霉变的栽培材料,并进行严格的灭菌杀虫。
第四,搞好栽培场所的环境卫生。对周围环境要进行彻底的灭菌、杀虫,以杜绝虫源、菌源。
第五,科学管理,创造适宜的温、湿度及通风条件,使环境条件有利于食用菌菌丝的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第六,在栽培管理过程中,要认真检查,一旦发现病虫害,就应及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防止病虫害蔓延。
㈥ 什么是生态防治病虫害
主要通过控制食用菌培养过程中生态环境条件,促使食用菌快速健壮生长,抑制各种杂菌生长繁殖,最终实现促菇抑病的目的。生态环境主要条件包括:温度、湿度、空气、光线、酸碱度等。
(1)温度不同食用菌品种具有特定的生长温度范围,在这范围内菌丝生长速度快,目前人工栽培的品种生长阶段的温度大多在18~26℃,为防霉菌污染,一般要将温度控制在26℃以下,可有效地防止喜高温霉菌污染。(2)湿度大多数的霉菌在高湿条件下繁殖,在食用菌菌丝生长阶段将环境湿度控制在70%以下,可有效的抑制喜湿杂菌生长。(3)酸碱度不同的食用菌品种对pH要求不一样,如草菇pH偏高环境生长良好,且pH高可抑制喜中性、偏酸性杂菌生长。在配制培养基时,适量加入KH2PO4,既可补充钾,又起到调节酸碱度作用,也能起到抑制杂菌生长的作用。(4)强通风,适宜光照食用菌为好气性真菌,而多数杂菌在闷热不通风条件孳生,加强通风既有促进食用菌生长的作用,又有抑制杂菌生长功能,适宜的散射光促进食用菌菌丝生长健壮,增强抑制杂菌的能力。
㈦ 病虫害防治的对策有哪些
气候变暖将会使病虫的发育速度加快、繁殖代数增加,更有利于病虫害的越冬、越夏,使病虫害发生、流行的几率增加,我国许多果树病虫害的危害将加剧。因此,对果树病虫害防治指导思想,首先应遵循可持续农业发展要求,从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出发,在充分了解果园生态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加强生物防治、抗性品种利用和害虫与天敌动态监测,综合使用各种生态调控手段,通过综合、优化、设计和实施,对果园生态系统及其作物—害虫—天敌关系进行合理的调节控制,变对抗为利用,变控制为调节,化害为利,以此充分发挥系统内各种生物资源的作用,尽可能地少用化学农药使农业生产得到持续发展。病虫害防治的对策:
1.大力推行农业生态防治 为适应气候变暖,合理调整作物、品种布局,以充分利用自然因素的调节与控制作用,创造有利果树作物生长发育,不利于有害生物滋生繁衍的生态条件。
2.选育高产优质抗病、抗虫新品种,以适应温度变化的能力,并且具有更强的抗虫抗病能力,从单抗向多抗方向发展 对危险性病害,如柑橘黄龙病、香蕉束顶病、番木瓜环斑病等抗病育种是主要的防治方法,因为这类病害发生面积大,重复侵染次数频繁,如果依靠化学药剂和其他方法,几乎不可能全面防治,只有广泛栽培抗病品种才是惟一有效的方法。
3.冬季气候变暖,有利病虫越冬,应以减少越冬虫原和菌原为目标的防治战略对策 压低越冬病虫原,加强对越冬代与第一代病虫的综合治理,进一步控制果园1代病虫,减少2代病虫的病虫原,以减轻2、3代病虫的发生为害。
4.研制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新品种、新剂型 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不仅要考虑其对害虫的防治效果,同时应注意其对害虫天敌、人畜等的影响,防止环境污染,促进生态平衡。
5.加强植物检疫和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这是实现及时、有效地控制病虫危害、减轻损失、夺取丰收的重要前提。病虫测报的准确及时与否,一是取决大量的田间发生发展动态信息,二是依赖气象部门的中长期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因此,应加强对病虫害的监测能力和预报水平。
在自然界中,不论是野生的或栽培的植物都可能发生病害。病害严重发生时,可以造成农作物严重减产,使农产品质量低劣、严重地影响国计民生。如我国华南地区柑橘受黄龙病为害,使柑橘生产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障碍。
㈧ 什么是病虫害物综合防治技术
综合防治就是从生态系统的整体出发,在尽量发挥天敌自然控制作用的前提下,抓住病虫害的薄弱环节,合理运用各种经济、安全、有效的方法,取长补短,互相配合,将病虫的种群数量经常控制在防治指标以下。
第一,综合防治的目的,不是为了灭绝病虫,而是为了控制病虫,使其为害程度降低到最小程度。
第二,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和使用量。应主要选用那些高效、低毒、低残留、有选择性、无公害的农药。简单地、盲目地大量喷施化学农药,不但增加成本,污染环境,杀伤天敌,而且也不能很好地控制病虫为害,结果导致病虫害的再度猖獗,并使一些次要病虫种群上升为主要种群。
第三,防治苹果梨病虫害应建立在周密调查的基础上,首先确定主要病虫,并根据病虫的发生特点,抓住其薄弱环节,合理采用各种有效措施,以最小的投资,取得最佳的防治效果,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㈨ 各种病虫害如何进行综合防治
冬闲田种蘑菇年年进行菇—稻轮作,病虫害较少,但在各个生产环节,蘑菇极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因此也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其病害、虫害主要来自土壤、培养料以及受污染的废弃物。病菌的孢子、菌丝主要依靠空气、水、昆虫、人为等途径传播。高温、高湿和通气不良的菇房,有利病虫害的发生蔓延。因此,蘑菇的病虫害防治要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任何单一的防治方法都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在病虫害的综合防治上,应采取以下措施:
(1)设置合理的菇房 菇房要设置在交通方便、靠近水源、环境干净、通风向阳的地方,并远离堆放粮食、饲料、饼肥等的仓库,以及畜舍、垃圾堆等易于孳生病虫的场所。菇房的结构要合理,大小要适中,创造一个有利于食用菌生长而不适于病菌生长的生态环境。菇房内外要定期清理消毒,以保持经常性的卫生。
(2)堆制好优质的培养料 原辅料如稻草、棉籽壳等应选用新鲜、干燥、无霉变的,使用前先经阳光曝晒1~2天,利用太阳热和紫外线杀死附在原料上的病菌。在配制培养料时应注意碳氮比例和加入氮肥的时机,防止游离氨气对蘑菇的毒害,防止杂菌的发生。掌握好适当的料水比例,料太干、太湿均不适宜蘑菇的生活,而有利于病菌和虫害的发生。堆制好的培养基要测其酸碱度,过酸过碱均应进行调节,使其在pH7.5左右。堆制时要保持足够的堆温,发酵均匀,防止粪块和堆料夹生。培养料要尽可能进行二次发酵。二次发酵的后发酵只要温度保持50~52℃,持续4~5天,就可杀死一些不耐高温的病菌孢子,而又有利嗜热放线菌的繁殖,促进蘑菇获得高产。
(3)做好覆土的消毒工作 这是杜绝病虫侵害的重要措施。首先要从没有施过蘑菇废料的田地取土作为覆土的材料,其次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以下一种消毒方法:
①将土粒先经阳光曝晒,利用太阳热能和紫外线杀死土粒中的病菌,再用石灰水调湿后上床覆土。
②将土粒堆成堆,用薄膜盖密,通入蒸汽,当土温达60~65℃时,维持3~4小时,可以杀死土粒中的病菌、害虫。
③甲醛熏蒸,每立方米土粒用5%甲醛溶液10千克喷洒,然后用塑料薄膜密封1~2天,摊开待甲醛挥发后,再上床覆土。
(4)加强菌床管理①防病与除虫同步进行。定期用80%敌敌畏1∶800倍液喷洒菇房走道、地面及菇房四周环境。一般成虫有趋光性,可在菇房附近安装黑光灯诱杀。
②加强科学管理。选用优质无病虫感染和适龄的菌种作为播种的材料。菇房用水要保证水质清洁,喷水方法要力求促控结合,该多则多,该少则少。覆土后前期要轻喷、勤喷,待快出菇时才重喷出菇水。大多数病菌喜高温高湿,菇床一旦出现病害,应停止喷水,加大通风量,菇床的湿度以宁干勿湿为原则。调节好菇房内适宜的光、温、水、气等生态条件,使食用菌菌丝生长健壮,增强生活力和提高抗逆性,以旺盛的长势抑制病菌的发生和蔓延。
③及时处理已发生的病害。菇床一旦出现病害,除停止喷水、加强通风外,可用1%漂白粉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洒菇床;细菌性病害可用兽用链霉素、青霉素等注射局部的患处。捡去菌床上已污染的培养料、土粒、老菌索、菇根,发病严重的应立即将菌体及培养料清除,并集中烧毁或深埋,防止病菌扩散。
㈩ 如何防治病虫害
1.花卉病虫害预防的一般方法(1)保持花卉栽培地的环境卫生,可减少病虫危害。
(2)保护植株,不要破皮受损伤,谨防病菌侵入。
(3)培养土预先消毒,可杀死病菌和害虫。
(4)加强日常管理,保持水肥适当,空气畅通,温度适宜,采光适量,使植株生长健壮,可控制病虫害的滋生和蔓延。
(5)室外越冬花卉,落叶后喷或涂石灰硫磺合剂,早春和花芽发芽前喷1~3次波尔多液,可防病虫害。
2.常见虫害及其防治方法见表2—7。
3.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见表2—8。
表2—7常见虫害及防治方法害虫名称害虫形态危害花卉及危害情况防治方法蚧壳虫体长5~6毫米,全身被白色纤毛状寄生多种花卉枝、叶、果吸取养分,常带来煤烟病喷石硫合剂(0.5°),或稀释2000倍溴氰菊脂液金龟子椭圆形直径约1厘米,具硬壳甲、青蓝色,有金色斑危害多种花卉,咬食枝叶成斑或多孔喷0.1%乐果或稀释1500倍敌敌畏液红蜘蛛体小,圆形,红色危害多种花卉,在枝上结网喷稀释1000倍乐果液或敌敌畏稀释液地老虎长约3厘米,圆条形,全身有节,灰褐色危害花卉地下部分,咬食种子及球根灌敌敌畏或敌百虫溶液(续表)害虫名称害虫形态危害花卉及危害情况防治方法蝼蛄长4~5厘米,褐色,头前生钩角,具尖嘴,会飞危害幼苗,把表土串成多数沟洞喷敌敌畏或敌百虫(稀释1000倍液)蚜虫体小,绿色或黑色常群集多种花卉嫩枝叶上吸食营养喷稀释1500倍乐果液或杀螟松稀释液蜗牛软体动物,有旱、水两种夜间危害花卉嫩枝、嫩叶在摆放花卉的地面撒石灰粉或喷稀释1000倍敌敌畏液毛虫种类较多,条形、全身具长毛危害多种花卉、咬食果、枝、叶喷敌敌畏或敌百虫,用杀螟松或溴氰菊脂也可刺蛾全身具毒刺,毛短,圆形,绿色常集于花叶背面吸食营养,人体接触之后剌痛喷乐果或杀螟松或溴氰菊脂卷叶虫体小绿色常群集各种花卉叶背,蛹期吐丝缠绕,使叶卷喷乐果,或杀螟松或敌敌畏、敌百虫飞虱形小、白色或红色会飞危害多种花卉、吸食叶面使成多数花斑喷0.5°~1°的石硫合剂毒杀幼虫,敌敌畏可杀成虫表2—8常见病害及防治病害名称危害花卉情况病征防治方法立桔病播种幼苗近地表最初出现烫伤状,而后变软倒地而死盆土表面撒草木灰或浇灌代森铵溶液可杀菌保苗锈病香石竹及蔷薇科花卉初期叶面出现桔红色或黄色斑点,后期叶背布满黄粉,叶片焦枯控制湿度,加强通风,喷1~3次渡尔多液或代森锌溶液炭疽病观果花卉果成熟前果皮出现褐色斑点,逐渐扩大,果成熟后硬化花谢后喷1~3次波尔多液或石灰硫磺合剂或多菌灵白粉病蔷薇科菊科花卉叶子两面出现白粉降低湿度,喷代森铵或多菌灵溶液。喷波尔多液可起预防作用(续表)病害名称危害花卉情况病征防治方法露菌病草本花卉初期叶面出现轮廓不明显的白斑,后期被白色细毛喷1~3次波尔多液可预防软腐病草本花卉叶面、叶柄、花茎上出现水浸状斑,而后萎蔫下垂剪除病枝,剪口涂硫磺粉或代森锌;喷波尔多液煤烟病多年生常绿盆栽花卉叶面出现暗褐色煤污,以后逐渐扩大形成黑色煤烟状霉层喷波尔多液,或用5%的酒精把煤污擦掉球腐烂茎病各种球根花卉叶面出现褐色条斑并变形、地下部分腐烂喷波尔多液,盆土表面施代森锌溶液,及时清理病株或剪除病叶褐斑病兰科花卉叶面出现褐色凹陷斑点,叶片干焦注意荫蔽和提高空气湿度,喷等量波尔多液或代森锌溶液黑锈病菊科花卉早期叶面出现黄绿色斑,破裂后飞黄粉,最后变黑色斑块加强排水,充分日照,加强通风,喷波尔多液黑斑病多种花卉叶面上出现黑色斑点严禁叶面上喷污水。喷代森锌或多菌灵能杀菌保苗4.农药的配制及其使用(1)波尔多液:是一种自制的杀菌剂。主要防治对象是炭疽病、褐斑病、白粉病、霜霉病、黑痘病、晚疫病、黑星病、溃疡病、立枯病及露菌病等。药效两周。波尔多液的配比见表2—9。
表2—9波尔多液的配比药物等量液石灰多量液石灰少量液硫酸铜111生石灰120.5水100~200份100~200份100~200份使用时期一般情况下使用花卉落叶或生长健壮期间使用花卉萌发新芽或幼苗期,因缺铜而发生病害的植株配制时,用两个容器,一个容器用总量80%的水化开硫酸铜,另一个用总量20%的水化开生石灰,然后将硫酸铜液倒入石灰乳(石灰化开液)中(切不可将石灰乳倒入硫酸铜溶液中去),边倒边搅。配成的液溶为天蓝色,使用时用喷雾器喷洒。用后将喷雾器冲洗干净。
波尔多液要随配随用,不能贮存。由于它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因此不能用金属器皿配制。如果将波尔多液和杀虫剂混和使用,可同时治虫,但它不能同肥皂液、石灰硫磺合剂混合使用。
(2)石灰硫磺合剂(简称石硫合剂):
石硫合剂是用石灰和硫磺加水熬制成的杀菌剂(其主要成分是硫化钙,它们能在空气中析出硫磺微粒杀死病菌和螨等)。
防治对象:锈病、赤霉病、炭疽病、花腐病、毛毡病等,对白粉病也有特效。它还可杀死红蜘蛛、锈螨、蚧壳虫及一些虫卵。
石硫合剂配比:生石灰:硫磺:水=1:2:8配制时,先把冷水烧开,另取两容器,分别用开水将生石灰和硫磺粉化开,把石灰乳慢慢倒入开水锅中,再把硫磺液倒入锅中,边倒边搅,再煮沸1小时左右,待溶液成暗红褐色时滤去渣即成原液。应注意补充水分,以补偿煮沸而蒸发掉的水。原液不要贮于金属容器中,并要封口以免药液与空气接触。
石硫合剂可以贮藏,一次可大量配制。使用时将此原液稀释就可喷用(见表2—10)。表2-10石硫合剂稀释浓度对照表喷用浓度(波美度)0.20.30.40.513.54.55加水倍数188126937436.59.67.16.3备注原液浓度按30度计早春处于落叶休眠期可以用3.5~5度,夏秋生长季节只能用0.2~0.4度。
(3)几种成品农药:见表2—11。
表2—11成品农药及使用名称规格防治对象使用方法乐果40%的乳油蚜虫、红蜘蛛、粉虱、蚧壳虫、叶蝉等1000~1500倍稀释,如能加入煤油,配比:乐果:煤油:水=1:1:1000~1500效果更佳敌百虫80%的晶体金龟子、毛虫、刺虫、卷叶虫、蝼蛄、地老虎稀释1000~2000倍晶体敌喷雾敌敌畏50%、80%的乳油蚜虫、风蝶、金龟子、卷叶虫、毛虫、刺虫、天蛾、红蜘蛛、蚧壳虫80%乳油稀释1500~2000倍喷雾50%乳油稀释1000~1500倍喷雾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根腐病、茎腐病、白粉病、炭疽病、及苗期病害稀释800~1000倍液喷雾或稀释500倍液灌根代森铵50%的水溶液黑星病、黑斑病、霜霉病、白粉病稀释800~1000倍液喷雾或稀释250倍液浸种代森锌80%及65%可湿性粉剂锈病、疫病、炭疽病、花腐病、叶枯病、黑斑病、白斑病稀释500~1000倍液喷雾,发病时每10天一次连续2~3次杀螟松50%的乳剂叶蝉、蚧壳虫、蚜虫、凤蝶、毛虫、刺蛾、卷叶虫稀释1000~2000倍液喷雾溴氰菊酯2.5%的乳油蚜虫、粉虱、叶蝉、刺蛾、毛虫稀释2000~2500倍液喷雾杀灭菊酯20%的乳油地老虎、蚜虫、菜蛾稀释1500~2000倍液喷雾(4)使用农药注意事项:
①从药理上看,一、二种农药就可以防止虫害发生,但是如果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害虫和病原菌就会对这种农药产生抗药力。因此,每一年都应更换农药。
②每次喷洒完毕,务必用肥皂多次洗手,彻底清刷喷雾器具,并妥善保存,以防出现意外事故。
⑧喷洒农药的浓度要考虑花卉的生育期,一般在落叶及生长旺盛的时期浓度可略高,发芽期和幼嫩小苗时浓度要低,开花期忌用农药。
④阴雨和大风天气,一般不喷洒农药。
⑤一旦使用农药不当、花卉出现药害时,应尽快喷洒清水冲洗。
5.家庭养花中防治病虫害的简易方法一般家庭在阳台和室内养花,面积较小,不宜使用剧毒农药防治病虫害。这是因为剧毒农药残效期长,且容易发生药害,也会造成居室环境污染,对人体有害。下面介绍一些取材方便,花费少,既灭虫保花,又不污染环境,效果好,适合家庭养花的简便而安全的方法:
(1)喷洗衣粉溶液取2克洗衣粉,加水500克搅拌成溶液,加清油一滴,对植株上的虫体喷雾可杀死蚜虫。1次不行,可连喷2~3次。此法对杀死蚧壳虫、红蜘蛛、绿刺蛾、粉蝶、白粉虱的成虫、卵及幼虫等也有效。有些具有块根的花卉(如芍药、大丽菊)和具有鳞茎的花卉(如百合及石蒜)以及具有肉质根系的花卉,常会受到线虫的危害,只要用稀释1000倍的洗衣粉溶液浇入植株根部周围,一次就能见效;用排刷蘸20%洗衣粉溶液涂枝干,可防治蚧壳虫。
(2)喷肥皂液因肥皂可堵塞害虫的呼吸器官,所以可使其窒息而死,对蚜虫、蚧壳虫有效。取肥皂1份,加50份热开水溶化后喷施。
(3)喷烟草液烟叶中含烟碱3%左右,烟茎和叶脉中约含1%,对蚜虫、红蜘蛛、蚂蚁等有很强的触杀作用,也具有熏蒸和胃毒作用。取烟草末或纸烟头内的烟丝20克,加水500克浸泡24小时后过滤,得滤液,使用时再加入2%的肥皂水500克,可增加粘着力,再喷于叶面效果更好。如果不加肥皂水,喷于盆土及盆底周围,可防治线虫。
(4)喷皂荚液取皂荚荚果1份捣碎,加水10份,浸泡24小时后过滤,取滤液喷施,可治蚜虫。
(5)喷韭菜液取50克韭菜叶捣烂,加水500克,过滤得滤液后,对着蚜虫虫体喷洒,可杀死蚜虫。为防治月季的自粉病和黑斑病,则可用新鲜韭菜叶50克,捣烂后加水3000克过滤,用滤液喷洒叶面,每隔3天再喷洒1~2次,效果也很好。
(6)喷大蒜液治月季的白粉病和黑斑病,可取蒜头30克,捣烂后加水500克,搅匀过滤,取滤液喷洒叶面,每天1次,连喷3~4次;也可用毛笔或旧牙刷把蒜液涂刷在植物病部,轻者一次可治好,重者约需2~3次便可治好。此法还可杀死软体害虫和虫卵,效果很好。还可防治蚜虫、红蜘蛛、蚧壳虫等。如果把大蒜瓣拍碎插于盆土中,2~3天后蚯蚓、线虫、蚂蚁即可被杀死。也可把大蒜捣碎加水浸泡后,用浸泡液直接浇入盆土内,几分钟后,蚯蚓会自动钻出土面,用镊子夹出即可。
(7)喷大葱液取大葱50克(也可用剥葱时剥下的外皮,葱叶)捣成泥状加水500克,浸泡12小时,用过滤后的滤液喷施,一天喷多次,连喷3~4天,可治蚜虫等软体害虫以及白粉病,有效率达100%。用此溶液浇入土中,还可防治线虫危害。
(8)喷洋葱头液取洋葱头一份,或收集剥掉的葱头外皮及葱叶,捣烂,加水15倍,浸泡24小时,过滤后用滤液喷洒,可防治蚜虫、螨虫、潜叶虫,对最顽固的红蜘蛛,每天喷一次,连续3天就能杀灭。用此汁液浇入盆土中,还可防治线虫危害。
(9)喷姜液取生姜一份,捣成泥状,加水20倍浸泡12小时,过滤后用滤液喷洒,可防治叶斑病、煤污病、腐烂病、黑褐病等,也可防治蚜虫、红蜘蛛、潜叶虫,是防治花卉病虫害的良药。
(10)喷花椒液取花椒50克,加水500克在锅内加热煮沸,熬成250克的药液,施用时加水6~7倍喷洒,可防治白粉虱、蚜虫及蚧壳虫等。
(11)喷柑橘皮液取柑橘皮50克,加水500克浸泡24小时,过滤后取滤液喷洒叶面,可防治蚜虫、红蜘蛛、潜叶虫,浇入土内可防治线虫。取柑橘籽1份加5份清水,浸泡4~5天,然后将花卉种籽放于此液中浸泡10分钟,可防治多种害虫。
(12)喷番茄叶液把新鲜番茄叶50克捣烂,加水150克,浸泡6小时,过滤后用滤液喷洒,不但能消灭蚜虫、红蜘蛛等害虫,还能驱赶苍蝇。
(13)浇苦瓜叶液将苦瓜叶100克或200克,加水捣烂,加等量石灰水,搅拌均匀,浇灌植株幼苗根部,可防治地老虎。
(14)喷辣椒液取新鲜辣椒或干的红辣椒,也可取新鲜辣椒籽50克左右捣烂,加10倍水煮沸20分钟后过滤,用滤液喷洒,可防治蚜虫、红蜘蛛、臭椿象等害虫,浇入土中,可防治土蚕。
(15)喷辣蓼草液采集野生的辣蓼草100克,加水500克,搅拌混合,浸泡24小时,过滤,再加1500克水于残渣中,搅拌后过滤,将两次滤液合并,喷洒植株,可防治蚜虫和自粉病。
(16)喷夹竹桃液把夹竹桃枝叶50克切碎,加清水1000克煮沸20~30分钟,去渣取清液喷洒,可防治蚜虫、白粉虱,浇入盆土内可杀线虫。但要注意夹竹桃液毒性大,用后要妥善保管,勿使人畜误食,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17)喷凉薯(地瓜、豆薯)液凉薯种子内含有鱼藤酮,对蚜虫、红蜘蛛等害虫有触杀作用,兼有胃毒作用。可将凉薯种子晒干磨粉,取5克加水1000克浸泡4小时后,再加入0.3%的中性肥皂喷洒,防治蚜虫效果达98%左右,防治红蜘蛛效果达95%以上。
(18)喷鲜松针液先取纯碱100克加入铁锅里,加水500克搅拌溶解并煮沸,再将新鲜松针(松树叶子)300克捣烂,加入锅中,再煮40~60分钟,边煮边搅拌,并不断用开水补充蒸发掉的水分,然后取出冷却过滤即成原液。使用时稀释15~18倍,喷洒叶面,防治蚜虫效果达95%以上,且可兼治红蜘蛛、蚧壳虫等害虫。
(19)喷楝树液楝树内含苦木素,其叶、树皮、种子都可利用。将苦楝枝、叶200克、辣蓼草200克切碎成2厘米左右大小,放进锅里加水1200克左右,煮沸后加100克草木灰水(100克草木灰加水400克过滤),再煮沸1小时搅拌、过滤即成原液。用时稀释3倍,可防治蚜虫、红蜘蛛等害虫。
(20)喷草木灰溶液取50克草木灰,加2500克水充分搅拌,浸泡48小时后过滤,再加3克洗衣粉搅匀,每日喷洒植株一次,连续喷洒3天,隔7天再连续喷洒3天,以消灭第二代害虫。此法可除治蚜虫、红蜘蛛、白粉虱、蚧壳虫等刺吸及食叶害虫,浇入土中可防治蛆虫。
(21)施蓖麻叶粉将蓖麻叶、杆晒干后,磨成粉状,施入土中,可防治蛴螬。
(22)喷米醋液米醋(又称香醋,食醋)中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对病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用释释150~200倍的米醋溶液喷洒于叶片,在白粉病初发期喷洒,每隔7天左右喷一次,连喷3~4次。也可防治花卉黑斑病、白粉病、霜霉病等。
(23)喷小苏打溶液称取5克小苏打,先用少量酒精使其溶解,然后加水约1000克,配成0.5%浓度的溶液,喷洒植株,可防治花卉白粉病。
(24)蚊烟香可熏除红蜘蛛、粉虱。蚊香点燃后挂于有虫的植株上,用塑料袋罩住植株及花盆,1小时后虫全被消灭。
(25)风油精加水400~500倍可杀蚜虫。
(26)卫生球研碎置于盆土内,可防治地下害虫。
(27)人工除虫虫少量时,可以用旧牙刷或毛笔把蚜虫扫于纸上,然后烧掉。蚧壳虫也可用竹片或镊子剔除。用软布擦去叶背之粉虱害虫。
(28)高锰酸钾液高锰酸钾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能放出新生态氧且有杀菌作用,可防治花卉白粉病。在发病初期,用0.1%~0.2%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喷洒,7天左右喷一次,连喷2~3次即可,效果可达92%以上。
(29)蚂蚁的防治如蚂蚁在花盆内营巢,会咬坏根系,对植物正常生长不利。蚂蚁喜食蚜虫尾部的排泄物——蚜蜜,有时蚂蚁还会搬动蚜虫,帮助其传布,危害植株。可用含除虫菊酯的能杀灭居家害虫蚊子、苍蝇、蟑螂、蚂蚁的杀虫剂(如申威超级杀手),直接向蚂蚁出没处喷射,如盆土表面、蚁路上、角落、缝隙等,也可直接向蚂蚁喷射。用稀释1500倍敌敌畏溶液喷射也可以对蚂蚁防治。
(30)蚯蚓的防治蚯蚓虽可以吃腐殖质并疏松土壤而有利于植株根系的营养及呼吸,但一旦在盆土中滋生,在土中打洞掘穴,浇水时会使水分很快从盆底排水孔排出,不利盆花生长。可用过磷酸钙稀释水溶液浇灌于盆土内,以迫使蚯蚓爬出土面,再用筷子或镊子捉除。
(31)蜗牛及栝蝓的防治它们属软体动物。蜗牛有壳而栝蝓无壳,一般生活在庭院较潮湿的地方。如果底楼和庭院隔离不严,且室内又较潮湿,那么它们也会隐居在室内阴暗的角落或花盆底部,夜间出来啃食植物幼嫩部分及花芽,影响盆花的装饰效果。防治方法是在半夜里起来抓除,或在花盆周围撒放一些石灰粉,也可用浓盐水涂于花盆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