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拟上市公司董事长变更算高管重大变化吗
证监会没有规定什么标准构成重大变化,根据证监会保荐代表人培训的内部精神,看变化的比例是一个方面,至少不能一半以上董监高都变了,但关键是看实质,变化是否影响到了经营管理决策。比如董事长变了,但原来的核心经营团队中有很多人,不只董事长一个,或者新任董事长其实是名义担任,原董事长的影响依然存在,或者董事长是实际控制人,对企业一直存在控制关系,总之就是要解释实质上核心经营团队基本没有变化。这就要看券商写材料和与证监会沟通的水平了。
『贰』 上市公司高管持股变动应在之前公示吗
一般持股之后才公告
『叁』 如何查询上市公司高管持股变动信息
只能在他的定期报告中查询,登陆交易所网站即可查询该公司的各种报告
『肆』 A股上市公司的二级公司高管职务调动要在证券市场公示吗
必须公示。上市公司的一切活动,都要及时准确的公示。
但上市公司和主力往往利用某些消息来哄抬股价,达到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让执法很难执行。
『伍』 上市公司高管变更的数据从哪里获取最全面,最权威呢
这些不会太准确 上市公司都瞒报的 股票软件都有公司信息的更新 可以多看看
『陆』 请教:拟上市公司想近三年内变更董事,有何方法可操作
董监高重大变动的判断标准:(1)属于发行条件之一,目的在于给市场一个具有连续性、可比性的历史业绩;证监会也在思考,是否要以进行适当的调整;(2)重大变化没有量化的指标。一个核心人员的变动也有可能导致重大变化;(3)董事、高管的重大变化须个案分析,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变动的原因、变动人员的岗位和作用、变动人员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关系,任职的前后延续性;可以把董事、高管合在一起分析;要考虑变动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影响;(4)1 人公司:一般不会因为人数增加而否定;只要核心人员保持稳定,没有发生变动,为完善公司治理而增加高管、董事不认定为重大变化。
『柒』 为什么有一些优秀的公司不愿意上市相比于上市公司会有哪些优势
公司上市的主要目标是进行融资,但企业家在考虑融资需求外,还要从许多其他方面去为企业的发展做规划,上市虽然能够给企业带去名利,但是也同时会增加很多运营成本和风险,主要体现在信息披露风险、股权稀释风险上。上市后,高级管理人员的投资融资行为也会受到限制,这是一些管理者不能接受的。
信息披露风险在公开市场上上市后,公司就需要根据监管的要求,每季度、每年度披露与公司运营相关的财务信息、运营信息,公司的运营管理层一旦出现什么变动,也要及时向监管报备。
监管对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透明度要求很高,也意味着公司的财务情况和战略发展计划是被高度关注的,上市公司既要及时公布公司业绩信息。另外,还要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未来业绩进行预测、聘请法律事务所对公司的法律风险出具意见,这部分的成本也不小。
综上所述,在发达的资本市场中,上市只是企业发展扩张过程中的阶段性选择。上市能够提供更广的融资渠道,但也会带来相对应的风险,所以选择上市还是不上市,要根据企业本身的实际需求来安排。两者各有利弊,主要看经营管理者如何平衡企业的发展与上市与否之间的关系。
『捌』 上市公司的高管离职是不是都会对外发布高管离职公告
是的,董监高变动都需要对外公告。你说的情况可能是该公司历年的变动情况,搜集到的只是最近一两年的。
『玖』 上市公司高管变更的数据可以在哪里找到
都有公告,在公司网站上,或上市公司规定的网站上。
『拾』 董事会成员变更是否需要在工商局备案
根据规定是需要的,公司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变更登记需提交的文件:
(1)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变更登记申请书;
(2)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加盖公章);
(3)新任董事会、监事会成员的身份证复印件;
(4)公司章程修正案(加盖公章);
(5)公司股东会决议(全体股东签字盖章);
(6)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证明。
(10)上市公司高管变动报备扩展阅读:
董事会会议议程
一、会前第一项:会议筹备
1、征集议案
2、确定会议议程
(1)标题
(2)会议时间
(3)会议地点
(4)主持人
(5)审议内容
3、准备会议文件
(1)总经理工作报告(本年度工作汇报/下年度经营计划)
(2)本年度财务决算
(3)下年度财务预算
(4)准备的议题或报告
二、会前第二项:会议通知
1、短信告知
2、文件通知
3、会前提示
(采取非书面的方式通知的,应当确保该等通知方式在公司章程有明确规定,并且是合理可收悉的方式。)
三、会前第三项:会前检视
1、修正会议议题
2、资料装袋发放
3、清点参会人数(签到表)
4、落实委托授权签字
5、关注会议签字事项
四、会中:审议及决议
1、主持人
2、审议事项及表决
3、会议记录及签字
4、书面意见收集及签字
5、决议及签字
(1)企业名称
(2)开会时间
(3)开会地点
(4)参加人员:
(5)决议事项或内容:现经董事会一致同意,决定……即时生效。上述决议经下列董事签名作实。
(6)签名顺序: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
6、纪要及签字
7、发放征集议案表格
五、会后:开启新的循环
1、补正资料
2、发文
3、报备及披露
4、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