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持仓收益 » 做成上市公司难吗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做成上市公司难吗

发布时间: 2021-04-29 04:58:40

Ⅰ 如何把自己的公司做大,做强,最终做成上市公司

马云曾经在一个特定场合说,做企业不一定要做大做强,做得舒服更重要,这句话说得很好,舒服是最高境界。对于做强做大,很多成功企业家均用了自身说法来诠释这个问题。
做大和做强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统一于企业发展全过程之中。并没有严格的标准来界定企业做大到什么规模才开始做强,也没有严格的标准界定企业做强到什么程度才开始做大。做大和做强可以相互促进、补充。一方面,做大为做强提供物质基础和条件,一些社会资源也会向大企业倾斜,的如研发资金。并且一般来说,企业做大会相对增强抗风险能力。在短期内,当做大的机遇到来时,企业应抓住机遇扩张规模,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做大可以有效消灭竞争对手。另一方面,从中长期来说,只有竞争力强的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才能做大,否则,在做大的过程中,会被累跨。
对于这个先有鸡后有蛋还是先有蛋后有鸡的问题,任何论证、争论都毫无意义。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和经济效益(还有其他目的的企业,如一些公益性的企业组织等,不在论述之列),做大和做强都是手段。但竞争力强的公司往往盈利能力也较强,而企业单纯规模膨胀不一定盈利能力就强。虽然企业短期内可以承受有较大的销售收入而没有销售利润,但长远来说这样肯定不能生存。企业关键是要把规模扩张转化为经营效益,竞争力是决定企业经营成败和命运的所有因果关系中最值得关注的因素。
笔者提倡一种做强做大,相机而动。先来说说中国的风电行业,中国风电,四处开发,只要有风的地方(还是要能发电),就有风电。早三年前,当时风电的上网电价还没有敲定,搞风电,肯定是费力不讨好,但是为什么这么多企业都蜂拥而上,不为别的,先做大,占了地盘,以后国家审批的时候,央企要并购重组的时候,木已成舟,生米已变成熟饭,不得不承认既成事实,不是干这行业的都成了这行业的。还有,温总理多次关注的房地产,70%的中央企业均有地产,把其当作主营业务的不下三分之一。很典型的先做大,做大了资源来了,腰杆硬了,说话顶用了。笔者不完全统计,只要有新兴的行业,如果被美化成未来发展趋势与潮流,在没有制定进入门坎前,只要有实力的企业均是打破头颅都要往里钻。太阳能也是如此,前期的项目可行性报告均是以后利润多的出油。
先做强后做大,很大情况有点类似中国的传统经济,就像滚雪球,靠自身的力量,慢慢积累,逐渐强大。当然,正是因为成长的慢,在2008年特定的金融危机,也就死的慢,或者还活着。带有连锁效应的企业,必须先做强,才有资格谈做大。特别是想以此为题材进行股市编辑故事的企业,首先必须把样板店做成很强,即盈利性很好。让人看到很好的效应,看到未来,看高市盈率,才会营造一个个亿万富翁。如果旗舰店都要死不活,那么只有一条路,低价转让,企业生命到此结束。所以很多中国的餐厅老板从来没有想过(可能想过我不知道)会身价数亿,但由于奇特的资本效应,关注未来,成就诸多神话。如2007年11月20日在国内A股上市的“疯狂鸭子”全聚德(002186)(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则创造了诸多纪录;2008年6月12日,1999年才发展起来的小肥羊集团有限公司,也正式在香港交易所挂牌,成为第一家在港上市的中国内地餐饮企业,“小肥羊”这名字也一跃成为中国餐饮标志性品牌的代名词。这些都是先做强的典型代表。
做大做强,做强做大,没有绝对的真理,要根据自己情况,参考企业的自我个性,以及对于风险的要求,酌情选用。

Ⅱ 进上市公司难么

不难,上市公司也是公司么。。。
职位对口了一样的

Ⅲ 一家公司要上市难吗

股票的上市条件根据《证券法》第50条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股票上市,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已公开发行。

2、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

3、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到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4亿元的,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10%以上。

4、公司最近3年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证券交易所可以规定高于前款规定的上市条件,并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

5、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根据《证券法》的规定,均制定了各自的股票上市规则,并具体规定了股票上市的条件,但除“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一项外。

Ⅳ 只要上市,公司就很难倒闭吗

如果上市公司出现上交所及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情形,交易所是有权决定暂停上市公司股票上市交易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五十五条规定,上市公司有以下情形的,由证券交易所决定暂停其股票上市交易:(一)公司股本总额、股权分布等发生变化不再具备上市条件;(二)公司不按照规定公开其财务状况,或者对财务会计报告作虚假记载,可能误导投资者;(三)公司有重大违法行为;(四)公司最近三年连续亏损;(五)证券交易所上市规则规定的其他情形。第五十六条上市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交易:(一)公司股本总额、股权分布等发生变化不再具备上市条件,在证券交易所规定的期限内仍不能达到上市条件;(二)公司不按照规定公开其财务状况,或者对财务会计报告作虚假记载,且拒绝纠正;(三)公司最近三年连续亏损,在其后一个年度内未能恢复盈利;(四)公司解散或者被宣告破产;(五)证券交易所上市规则规定的其他情形。
退市后,投资者无法在二级市场交易该只股票。可能会被重组后重新恢复上市,可能会退到老三板,可能会破产。

Ⅳ 在中国公司成为上市公司很难吗

以前股票发行审批制时很难,各地给上市指标。现在核准制,相对比较容易,满足上市条件,找券商,即可。

Ⅵ 现在公司上市很难吗

就绝大多数想上市的公司而言,确实如此;
可对那些人脉比较发达的公司,则未必;
而对一些能够手眼通天的公司来说,这只是外星球才有的问题。
你们信不信?反正我信。

Ⅶ 如何管理才能做成上市公司

随着企业的不断扩大,会面临一个上市的问题,那么企业上市有哪些好处呢?

1、上市可以融资,然后就可以扩大经营;

2、得到资金,增加股东的资产流动性;

3、上市后,对于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4、有免费的咨询和广告效应,企业上市后,成为一家公众企业,对于提升公司品牌有一定的作用,扩大了公司的知名度;

5、降低人力资本,提高薪酬,上市公司可以使用股票或者期权吸引并留住有才干者,提高其忠诚度,并避免成为他日的竞争者;

6、便于合并及收购,上市公司融资后,可以利用成本优势并购潜在的竞争者。

这么多好处,那么哪种公司最容易上市?

翟山鹰发表了观点:全世界股市都有同样规律,实际操作过程中,行业、地域、管理等表面要素都变得不那么重要,最重要的关键只是一个字:大!资产规模越大,越容易上市。利润、模式等几乎都成为次要条件。

券商、审计、评估、律师、私募、财经公关、总协调人等各类帮你上市的机构都是忙一次,花费精力差不多,理论上帮1000亿规模公司上市赚的钱基本上比1000万规模公司上市赚的钱多10000倍!你说这些公司喜欢帮谁上市?

买卖就是买卖,怎么赚钱怎么来,资产大,不盈利的企业,大券商也排队帮你忽悠,保你上市!资产少,再优秀的企业也要看小券商的脸色。

看透了,金融也是买卖,没啥西方人说的专业,不复杂。

Ⅷ 为何公司上市难

其实公司上市是看你的资质及营业状况,如果随便一个企业都能上市,那就没有人去投钱到上市公司了,那上市也没有实际意义了。

Ⅸ 上市是很难的事吗

难不难,主要取决于公司的自身情况,还有券商的实力啊!
企业上市的基本流程

一般来说,企业欲在国内证券市场上市,必须经历综合评估、规范重组、正式启动三个阶段,主要工作内容是:

第一阶段 企业上市前的综合评估

企业上市是一项复杂的金融工程和系统化的工作,与传统的项目投资相比,也需要经过前期论证、组织实施和期后评价的过程;而且还要面临着是否在资本市场上市、在哪个市场上市、上市的路径选择。在不同的市场上市,企业应做的工作、渠道和风险都不同。只有经过企业的综合评估,才能确保拟上市企业在成本和风险可控的情况下进行正确的操作。对于企业而言,要组织发动大量人员,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进行工作,也是要付出代价的。因此为了保证上市的成功,企业首先会全面分析上述问题,全面研究、审慎拿出意见,在得到清晰的答案后才会全面启动上市团队的工作。

第二阶段 企业内部规范重组

企业首发上市涉及的关键问题多达数百个,尤其在中国目前这个特定的环境下民营企业普遍存在诸多财务、税收、法律、公司治理、历史沿革等历史遗留问题,并且很多问题在后期处理的难度是相当大的,因此,企业在完成前期评估的基础上、并在上市财务顾问的协助下有计划、有步骤地预先处理好一些问题是相当重要的,通过此项工作,也可以增强保荐人、策略股东、其它中介机构及监管层对公司的信心。

第三阶段 正式启动上市工作

企业一旦确定上市目标,就开始进入上市外部工作的实务操作阶段,该阶段主要包括:选聘相关中介机构、进行股份制改造、审计及法律调查、券商辅导、发行申报、发行及上市等。由于上市工作涉及到外部的中介服务机构有五六个同时工作,人员涉及到几十个人。因此组织协调难得相当大,需要多方协调好。

Ⅹ 公司上市的难点在哪里

主要是财务的问题啊!核心的就是财务很多不规范啊!你可以电话联系我啊

企业上市的基本流程

一般来说,企业欲在国内证券市场上市,必须经历综合评估、规范重组、正式启动三个阶段,主要工作内容是:

第一阶段 企业上市前的综合评估

企业上市是一项复杂的金融工程和系统化的工作,与传统的项目投资相比,也需要经过前期论证、组织实施和期后评价的过程;而且还要面临着是否在资本市场上市、在哪个市场上市、上市的路径选择。在不同的市场上市,企业应做的工作、渠道和风险都不同。只有经过企业的综合评估,才能确保拟上市企业在成本和风险可控的情况下进行正确的操作。对于企业而言,要组织发动大量人员,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进行工作,也是要付出代价的。因此为了保证上市的成功,企业首先会全面分析上述问题,全面研究、审慎拿出意见,在得到清晰的答案后才会全面启动上市团队的工作。

第二阶段 企业内部规范重组

企业首发上市涉及的关键问题多达数百个,尤其在中国目前这个特定的环境下民营企业普遍存在诸多财务、税收、法律、公司治理、历史沿革等历史遗留问题,并且很多问题在后期处理的难度是相当大的,因此,企业在完成前期评估的基础上、并在上市财务顾问的协助下有计划、有步骤地预先处理好一些问题是相当重要的,通过此项工作,也可以增强保荐人、策略股东、其它中介机构及监管层对公司的信心。

第三阶段 正式启动上市工作

企业一旦确定上市目标,就开始进入上市外部工作的实务操作阶段,该阶段主要包括:选聘相关中介机构、进行股份制改造、审计及法律调查、券商辅导、发行申报、发行及上市等。由于上市工作涉及到外部的中介服务机构有五六个同时工作,人员涉及到几十个人。因此组织协调难得相当大,需要多方协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