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持仓收益 » 自动驾驶设计的芯片上市公司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自动驾驶设计的芯片上市公司

发布时间: 2021-04-28 07:33:53

㈠ 大家看好哪些自动驾驶公司

第一梯队

第一梯队的主要有两家:

第一家公司Momenta相对低调,但团队和实际进展却名声响于行业内。他们目前执掌研发的联合创始人,是目标检测和图像识别领域先进框架Faster R-CNN和ResNet的作者任少卿。

在我看来Momenta是一家被严重低估的公司。他们的目标是打造自动驾驶大脑,所以不止走了一条看起来更快能实现的L3之路,L4以上的自动驾驶也在研发。在实际进展方面,Momenta先L3,跟车厂供应商合作,走特斯拉模式,然后再L4。Momenta还得到奔驰母公司戴姆勒、蔚来汽车的产业资本的加持,依靠资本+资源,可能会更快走通技术方案的商业闭环。

这种“闭环”也在最近半年进一步得到资本认可,据称Momenta目前已累计完成融资超过2亿美金,估值超过10亿美金,推进速度和进展十分惊人。

第二家公司是Pony.ai,就是彭军和楼教主联手创业的小马智行。他们当前估值已接近10亿美元,还获得了北京路测牌照,同时跟广汽达成战略合作,招揽了一帮大牛建起自动驾驶研究院。

在技术方面,Pony.ai开始使用32线激光雷达完成64线甚至128线才能达到的效果。当然更被关注的八卦依然是楼教主。之前有传闻称,教主中道改意,出走小马加盟滴滴,出任滴滴外卖CTO,甚至有人亲眼目睹教主频繁进出滴滴。

然而真相是:滴滴外卖和Pony.ai同住一栋楼而已。

总之,在过去半年竞速里,Pony.ai和Momenta已经闪出了一个身位。

第二梯队

第二梯队估值围绕6亿美元上下波动,相比起上一轮,整体也有2-3倍增长。

首先是景驰科技。景驰自创业以来,势头汹涌,团队分工配置也相对健全,特别对于这个技术与落地并重,产品和资源同举的行业,前CEO王劲的作用不可谓不关键。

然而网络的精准一击,对景驰造成了不可承受的影响。所幸王劲之变后,景驰迅速度过了动荡期,也吸引了一批高级人才加盟,公司重新进入了稳定发展阶段。

另一家RoadStar.ai,近期刚宣布了一轮1.28亿美元的融资,投后估值5亿美元左右。他们是一家网络车厂开出的无人车公司,主打L4以上自动驾驶。但去年早些时候就开始的融资,进展算不上一帆风顺,而且如今领投方双湖资本的4000万美元,原计划似乎也更偏向另一家公司一些,但后来那家公司风云突变,RoadStar.ai守得云开见月明。

除了乘用自动驾驶,还有几家货运相关的无人车公司也在该梯队中。

图森未来在去年年底官宣了一轮Composite Capital Management领投的5500万美元融资,据说当时投后估值就达到了4.5亿美元。图森未来最近一次对外亮相是无人集卡在港口的应用,意味着图森开始进入商业化试运营阶段,但现在没有更多融资的进展可分享。

在货运自动驾驶领域,2018年上半年最受关注的可能要属何晓飞创办的飞步科技。飞步科技主打轻卡货运,方案落地中包含了城际、高速等场景,而且货运相关的高级辅助驾驶可能会最先对外推出。他们之所以受关注,还有另一个原因是全栈技术中还包括的专为自动驾驶研发的AI芯片。

第三梯队

此外,还有几家更为低调的无人车公司,估值在3亿美元维度。但比起上一轮也有3倍以上的推进。

同样出身网络系的领骏科技,该团队5月对外发布的“完全看不出经过改装”的无人驾驶原型车,在一辆国产SUV基础上,领骏实现了整套自动驾驶方案,转向过弯、高速场景、收费站等均在路测中顺畅实现。最引人注目的是,领骏无人车将所有传感器“隐藏”,头顶没有醒目的激光雷达,可能会成为车厂追求的目标。

相似思路的还有领骏创始人杨文利的“老战友”倪凯。他们在网络都是最早一批无人车团队成员,倪凯创办禾多科技后,也是以L4降维应用L3的思路在推进,目前融资进展可获悉的比较有限,但听说跟车厂签到了大单。

另外“闷声发财”的或许还有吴甘沙,驭势科技在今年上半年的新闻并不多,但在无人驾驶清扫、摆渡车和停车场等有限场景的自动驾驶方面,具体落地案例一个接一个,资本方面的消息可能也快了。

与驭势科技落地场景相类似的是酷哇机器人,这家已在长沙橘子洲头落地无人驾驶扫地车的公司,近两月来气势汹汹,而且还在落地中找到了长沙中联重科这样的环境产业龙头。最近,酷哇宣布了一轮1.35亿元的B轮融资。

OMT:巨头在侧

最后,同步一下BAT们的自动驾驶进展:

网络,起步最早,积累和探索也最丰富,Apollo亦在业内打响了名气和口碑,但陆奇的走,影响很大,不仅影响的是Apollo的对外发展,也影响着网络工程师的心绪。

目前,网络自动驾驶技术方面启用了“老网络”陈竞凯,这位首席架构师性格谦和、为人低调,内部颇有口碑,也深受李彦宏信任,但能否握稳网络无人车的方向盘,需要一些时间来给出答案。

腾讯,进展最快,去年年底完成了组织框架搭建,今年在满世界挖人推进,L3、L4并行,L3方面会最先推出产品,而且腾讯以深圳为大本营,已经拿到了深圳的第一张路测牌照。

阿里巴巴,BAT中布局最晚,实际进展也对外透露不多,半年来最大进展是透露了团队由阿里AI实验室首席科学家王刚在领导,目前团队规模50多人。

最后的最后,华为也在进行自动驾驶研发布局,但进展可能更慢——因为华为还在为团队找leader呢。

总之,目前天下大势就是这样,再过半年可能就要分出胜负,最关键的时间点也已经来临。

㈡ 苹果造车计划最新进展 与台积电合作开发自动驾驶芯片

日前,有海外媒体报道称,目前苹果正在与台积电合作开发自动驾驶芯片技术。该报道援引来自苹果内部的消息称,两家公司正致力于在美国生产"苹果汽车"芯片,两家公司之间的汽车电子产品供应链协议也在谈判中。

虽然截至目前我们还不能确定苹果泰坦计划(ProjectTitan)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但是从这些变动来看,苹果显然依然在努力的打造一款带有苹果品牌Logo的汽车,而且在2019年初,苹果请来了特斯拉前工程副总裁迈克尔-施韦科奇博士,其在特斯拉一直负责的是设计和电动汽车动力系统,被誉为业内经验最丰富的电动动力系统设计师之一,在加入特斯拉之前,施韦科奇博士还曾为宝马i8、保时捷Spyder在内的众多车型设计电动和混合动力系统。如果苹果只是想要打造一个自动驾驶系统,供其汽车厂商采用,那么施韦科奇博士的加入并不符合常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㈢ 小鹏P7的自动驾驶这块的硬件水平跟特斯拉差距大吗

小鹏P7的硬件设备和智能化程度确实能够与特斯拉Model 3抗衡,全车拥有12个超声波传感器、5个高精度毫米波雷达、13个外部摄像头、1个车内摄像头。并且小鹏P7采用英伟达提供的自动驾驶芯片和高通骁龙820A车用处理器,除可实现软件OTA远程升级外,还可以满足L3级别自动驾驶系统的需求。看来小鹏汽车背后拥有丰富的硬件设备支持,是他媲美特斯拉Model 3的重要因素之一。当然,只是用这些数据不足以证明小鹏P7就强于特斯拉Model 3。但就这些数据、硬件也足以证明小鹏P7有多优秀。另外小鹏P7被称之为智能音乐座舱,其车内配备丹拿Dynaudio顶级Confidence系列音响系统。全车搭载 18 个扬声器,凭借多达47处感知设备、近50处人车交互设备、超过30万亿次/秒的芯片算力,P7座舱可实现四重连接。单看这些配置,就让广大车迷们哇的一声了,所以在这看来,我觉得自动驾驶这块相比并没有什么差距。

㈣ 求芯片公司排名,有哪些比较推荐

芯片公司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英特尔、三星、高通、英伟达、AMD,其中比较推荐的是英特尔、三星、高通这三个品牌。

1、英特尔

高通芯片(美国),1985年创办,这应该是大伙最为熟悉的芯片品牌之一,作为目前全球知名度最高的芯片品牌,目前市面上的三星、华为、小米、OV等手机厂商均有采用其著名的骁龙系列手机处理器,芯片销量超过75亿颗,成为中国手机厂商的好朋友,是全球最成功的半导体企业之一。

㈤ 上汽集团全面进军汽车芯片产业,这是家怎么样的公司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芯片短缺问题仍在蔓延,不少传统汽车制造商开始联手软件企业共同研发,也有不少车企选择自力更生,自给自足。而从国内来看,近期,继长城汽车之后,又一家国内车企集团即将全面进军汽车芯片产业。

第一财经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上汽集团下属企业上汽乘用车已与智能芯片产业“独角兽”地平线在近期敲定全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与地平线的全面战略合作,上汽集团将以上汽乘用车为载体,将其在智能网联化领域的技术成果与地平线的智能芯片、视觉感知算法、数据闭环技术能力相结合,一方面缓解芯片短缺带来的产能危机,另一方面也寄希望能够共同打造出可以对标特斯拉FSD的下一代智驾域控制器和系统方案。

上汽集团是国内 A 股市场最大的汽车上市公司,旗下包揽主要整车企业包括乘用车公司(荣威&名爵)、上汽大通、上汽大众、上汽通用汽车、上汽通用五菱、南京依维柯、上汽依维柯红岩、上海申沃等。

上汽通用五菱上个月宣布,旗下全球小型纯电动车(GSEV)系列产品宏光 MINIEV、新宝骏 E300/E300Plus、宝骏 E200 和宝骏 E100 累计销量突破 30 万辆。

㈥ 大众id4自动驾驶芯片是哪一家

ID.4搭载82度电池,一汽大众电池来自宁德时代,而上汽大众则来自此前和宁德时代成立的合资公司——上汽时代。

㈦ 蔚来计划自主研发自动驾驶计算芯片 已成立独立硬件团队

目前,蔚来的美股股价在28美元左右,总市值352亿美元左右,是全国第二大市值车企,仅次于比亚迪。

㈧ 英特尔谈自动驾驶成果:EyeQ芯片出货超5400万

▲英特尔的发展历程

而在近期,英特尔考虑最多的,叫做“智能X效应”。

X首先代表智能的物,越来越多智能化物体互相连接并由此产生海量数据,最后变成能够增值的平台。其次,X还代表发展机遇,抓住机遇则意味着成功,反之就会被淘汰。

面对以智能和数据为引擎的未来,英特尔的目标是以端到端的解决方案提供者的角色,在深度和广度上全面提供智能科技,从而为数据时代源源不断地输出科技源动力。

除此之外,关于中国,杨旭表示英特尔扎根中国已经35年,是在中国最大的外国投资企业之一。

英特尔在中国的发展战略非常坚定,一直都是以长远、发展的观点来看待中国市场,并用合作共赢的理念指导战略规划。

在人才培养方面,英特尔已与中国教育部合作近24年,培训了约270万名教师,并支持了超过100万名青少年参与英特尔支持的各类科技大赛。

另外,精尖制造是英特尔业务的关键板块,大连工厂、成都工厂不仅拥有领先的技术,同时也在英特尔全球制造网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都工厂是英特尔最大的封装测试基地,迄今为止已进行过多次技术升级,拥有最高端的测试和封装技术。

杨旭表示,疫情期间,大连工厂和成都工厂都没有停工,为稳定相关产业链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EyeQ系列芯片累计出货量已达5400多万

自动驾驶方面,英特尔曾于2017年以美股63.54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来自以色列的ADAS小巨头Mobileye的全部股份,当时股权总价值约为153亿美元。

据英特尔市场营销集团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王锐在本次分享会上的介绍,截至到2019年年底,Mobileye旗下产品EyeQ系列芯片的累计出货量已达到5400多万,被搭载在全球超过5000万辆的汽车上面。

Mobileye的高精地图数据目前已覆盖全球道路超过3亿公里,相当于从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往返距离,为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不过,关于Mobileye与蔚来的合作,英特尔并未在本次分享会上透露更多消息。

去年11月,蔚来和Mobileye共同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基于蔚来第二代整车平台打造L4级自动驾驶汽车。而按照最初的规划,这款L4级自动驾驶车型今年就会面世。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㈨ 自动驾驶的2019:创企关停/巨头受挫 除了满屏尴尬还有啥

2019年已经这么难了,2020年会更难吗?

2019年已然过去,回望这一年自动驾驶领域发生的几件大事,给人的感觉依然是:自动驾驶离我们还是那么近却又那么远!

这一年刚刚开始,Waymo就传出欲建厂大规模生产L4级自动驾驶汽车的消息,这让很多人一度以为L4无人车很快就要来了。然而等啊等,等啊等,最终Waymo的无人车没来,倒等来了网络的Robotaxi,并且一下子就是45辆,它们驶在长沙街头的样子可壮观了。看着这些拉风的无人车,连笔者都忍不住憧憬无人驾驶时代很快就要来了。

然而最近发生的另一件事又让笔者心里没了底——自动驾驶初创公司StarskyRobotics由于未能筹集到新资金以维持运营,欲“卖身”。联想到此前AI达人吴恩达旗下的自动驾驶公司Drive.ai因资金困境已被低价卖给苹果公司,另一家自动驾驶初创公司OryxVision则直接宣布关停,甚至连通用旗下自动驾驶公司Cruise都宣布推迟部署RoboTaxi,笔者又觉得自动驾驶目前所面临的形势或许并没有那么乐观,大规模商业化依旧任重道远!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2019年自动驾驶领域发生的这些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事。

通用Cruise推迟自动驾驶出租车计划

2018年初,通用在发布第四代CruiseAV自动驾驶汽车的相关信息时,曾表示将于2019年将这款自动驾驶车辆安全地以共享模式投入商业化应用。然而在近一年半的准备后,2019年7月Cruise首席执行官DanAmmann突然宣布,Cruise将推迟原定于2019年正式执行的自动驾驶商业计划,并表示Cruise正在与监管机构进行探讨,如何去衡量其技术何时“对道路安全只产生积极影响”。

图片来源:Waymo官网

Waymo表示,新工厂将致力于大规模生产L4级自动驾驶汽车,以扩大其自动驾驶业务。Waymo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随着我们的业务开始实现商业化,自动驾驶汽车供应数量也开始增长。我们需要一个可扩充的、强大的自动驾驶汽车组装计划。我们现在正在为之做准备,这将从密西根州开始。”不过,Waymo并不是独自运营该项目,而是通过与麦格纳的合作,在相关合作伙伴生产的汽车上安装其自动驾驶系统。Waymo的高管表示,该公司计划在2019年中进行这一计划,2024年将该项目投入运营。

当地时间4月23日,Waymo表示其已与美国轮轴制造公司达成协议,租赁后者位于底特律的一家旧工厂,进行自动驾驶汽车改造。据悉,该家工厂将成为密歇根州第二家专门生产L4自动驾驶汽车的工厂,此前自动驾驶接驳车制造商Navya也在密歇根州底特律西部Saline开设了一家组装厂。

网络自动驾驶长沙开跑

9月26日,网络在长沙宣布,正式开启自动驾驶出租车队Robotaxi试运营服务。此后普通长沙市民均可登录Apollo官网申请成为种子用户,并有机会试乘体验。

据悉,此次网络用于试运营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是其与一汽红旗联合研发的”红旗EV”,首批共45辆,这些车辆基于Apollo自动驾驶技术,在自动驾驶软硬件、产线前装量产能力、车内人机交互、安全冗余保障以及云端车队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升级优化。不仅如此,红旗EV还前装了Apollo定制版OBU,能够和智能网联路侧设备进行L4级车路协同感知驾驶,将当前路面上的行人、汽车等信息,还包括车内司机视角所看不到的盲区等反映到车内屏幕上,甚至提前预告红绿灯变化及等待时间,实现聪明的车与智能的路紧密结合。网络此举标志着国内自动驾驶技术真正开始从内部研发走入市场,进行规模化落地。

随后,网络Apollo进一步扩大Robotaxi载人测试范围,于11月初在沧州正式开启自动驾驶载人测试。12月30日,北京市自动驾驶测试管理联席工作小组颁发首批自动驾驶车辆道路载人测试通知书,网络Apollo一举拿下40张自动驾驶载人测试牌照,成为国内首批在北京市展开自动驾驶载人测试的企业。至此,网络Apollo自动驾驶载人测试牌照达120张,遥遥领先国内其他自动驾驶玩家。

伴随着网络Apollo自动驾驶载人测试工作的深入推进,其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布局也在不断完善。12月18日,Apollo在长沙举办首届生态大会。除自动驾驶开放平台继续升级外,Apollo还全新发布了车路协同、智能车联两大开放平台。至此,Apollo形成了三大平台、三重开放的布局。

大会上,Apollo自动驾驶开放平台重磅发布Apollo5.5,核心亮点为开放“点到点城市自动驾驶”能力,这是全球范围内首次该能力的对外开放。除此之外,Apollo还发布了自动驾驶云、Apollo车路协同开放平台、智能车联开放平台、小度车载2020、车规级网络鸿鹄芯片等新品及解决方案,并公布了Apollo2019年成绩单——拥有自动驾驶路测牌照数150张、智能驾驶专利数1237件、测试里程超300万公里、23个城市展开路测、全球开发者36000名、生态合作伙伴177家、开源了56万行代码,在技术、生态等多个领域,全面引领中国自动驾驶前进步伐。

广州发布自动驾驶车抽检办法

继2018年国内多地宣布放开自动驾驶路测,2019年在自动驾驶测试方面,政策层面再度释放利好。

12月23日,广州发布《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三同”测试车辆管理办法(试行)》(下称《办法》),提出同一批次“三同”(同车型、同系统、同架构)测试车辆,原则上最多以5辆为一组,每组随机抽取一辆由运营中心组织封闭测试。

这意味着今后自动驾驶研发企业开展道路测试的成本将大大降低。此前,国内发放自动驾驶测试资质是以测试车辆为单位发放,一家企业想投放几辆自动驾驶测试车,就必须申请几张牌照。

不过,《办法》在为企业减负的同时,对测试车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办法》规定,同一批次“三同”测试车辆实行连带责任制度。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同组所有测试车辆将被停止测试工作:同组内任一测试车辆一个记分周期内累计记满12分的;在测试过程中,出现故障灯亮、数据未同步至云端、30分钟内人工接管超过3次、车辆蛇形行驶的。这也从侧面表明,自动驾驶研发企业如果想获得相关政策方面的便利,必须提供性能更高、更稳定的自动驾驶汽车。

而除了发布“三同”测试车辆管理办法,在跨地域测试资质互认及自动驾驶载人载物测试等方面,监管也正在破冰。2019年9月,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的相关领导共同签订了《长江三角洲区域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互认合作协议》,以有效规范测试行为。随后在《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管理办法(试行)》中,相关条款明确指出对已获得江苏、浙江、安徽的省级或市级道路测试牌照的申请主体,在符合相应测试评价规程的条件下,可按适当的简易程序获得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资格。

12月初,在广州市印发的《关于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有关工作的指导意见》中,也明确提出对于已在国内其他城市开展自动驾驶汽车道路测试,并达到一定技术水平的企业,在广州开展测试工作可适用简易程序。

同月,在北京市发布的《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中,首次定义了三个阶段的载人载物标准:第一阶段,开展内部员工载人测试基准为超10万公里以上的安全测试;第二阶段,开展社会人员的载人测试基准为50万公里以上的安全测试;第三阶段,开展社会人员的载人测试基准为100万公里以上的安全测试,并且最少申请50辆测试车。由此可见,虽然政策层面进行了松绑,但要想在北京地区拿到自动驾驶载人测试牌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㈩ 又传300亿美元并购案,自动驾驶芯片为何能够这么火

一个企业想得到大家的关注就必须具备发展的潜力和能力。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我们会看到许多车辆的速度特别快,然而,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进步,许多企业开始重视自动驾驶芯片。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阶段逐步完善,自动驾驶成为潮流之一。因此,许多企业为了得到高科技的自动驾驶芯片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并购案是最快的一种方法,他们得到这些技术之后就会得到很多的商机。我们都清楚人工智能给社会和生活带来的积极作用,但是自动驾驶芯片为何会那么火呢?

综上所述,自动驾驶芯片是科技产物之一,当这种芯片应用于汽车,我们的生活将会带来很多改变。起码开长途车的时候不会感觉到十分劳累,更不会感觉视觉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