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个上市公司被另一个上市公司吞并,那我持有的被收购公司的股票怎么算是不是记入买入公司股票 谢谢
一个上市公司被另一个上市公司吞并了后,你持有的股票在资产平定后会有个价格的,这些股票作为资产进入到新的股市里,但要办理相关手续的,切不可视之不理哦。
2. 收购者和被收购公司一定都是上市或非上市公司吗
内地公司到香港上市的条件 主场的目的:目的众多,包括为较大型、基础较佳以及具有盈利纪录的公司筹集资金。· 主线业务:并无有关具体规定,但实际上,主线业务的盈利必须符合最低盈利的要求。· 业务纪录及盈利要求:上市前三年合计溢利5,000万港元(最近一年须达2,000万港元,再之前两年合计)。· 业务目标声明:并无有关规定,但申请人须列出一项有关未来计划及展望的概括说明。· 最低市值:上市时市值须达1亿港元。· 最低公众持股量:25%(如发行人市场超过40亿港元,则最低可降低为10%)。· 管理层、公司拥有权:三年业务纪录期须在基本相同的管理层及拥有权下营运。· 主要股东的售股限制:受到限制。· 信息披露:一年两度的财务报告。· 包销安排:公开发售以供认购必须全面包销。· 股东人数:于上市时最少须有100名股东,而每1百万港元的发行额须由不少于三名股东持有。发行H股上市:中国注册的企业,可通过资产重组,经所属主管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只适用于国有企业)及中国证监会审批,组建在中国注册的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发行H股在香港上市。·优点:A 企业对国内公司法和申报制度比较熟悉B 中国证监会对H股上市,政策上较为支持,所需的时间较短,手续较直接。·缺点:未来公司股份转让或其他企业行为方面,受国内法规的牵制较多。随着近年多家H股公司上市,香港市场对H股的接受能力已大为提高。买壳上市:买壳上市是指向一家拟上市公司收购上市公司的控股权,然后将资产注入,达到“反向收购、借壳上市”的目的。 香港联交所及证监会都会对买壳上市有几个主要限制:· 全面收购: 收购者如购入上市公司超过30%的股份,须向其余股东提出全面收购。· 重新上市申请: 买壳后的资产收购行为,有可能被联交所视作新上市申请。· 公司持股量: 上市公司须维护足够的公众持股量,否则可能被停牌。买壳上市初期未必能达至集资的目的,但可利用收购后的上市公司进行配股、供股集资; 根据《红筹指引》规定,凡是中资控股公司在海外买壳,都受严格限制。 买壳上市在已有收购对象的情况下,筹备时间较短,工作较精简。 然而,需更多时间及规划去回避各监管的条例。 买壳上市手续有时比申请新上市更加繁琐。同时,很多国内及香港的审批手续并不一定可以省却。创业板上市要求:·主场的目的:目的众多,包括为较大型、基础较佳以及具有盈利纪录的公司筹集资金。 ·主线业务:必须从事单一业务,但允许有围绕该单一业务的周边业务活动·业务纪录及盈利要求:不设最低溢利要求。但公司须有24个月从事“活跃业务纪录”(如营业额、总资产或上市时市值超过5亿港元,发行人可以申请将“活跃业务纪录”减至12个月)·业务目标声明:须申请人的整体业务目标,并解释公司如何计划于上市那一个财政年度的余下时间及其后两个财政年度内达致该等目标·最低市值:无具体规定,但实际上在上市时不能少于4,600万港元·最低公众持股量:3,000万港元或已发行股本的25%(如市值超过40亿港元,最低公众持股量可减至20%)·管理层、公司拥有权:在“活跃业务纪录”期间,须在基本相同的管理层及拥有权下营运·主要股东的售股限制:受到限制·信息披露:一按季披露,中期报和年报中必须列示实际经营业绩与经营目标的比较。·包销安排:无硬性包销规定,但如发行人要筹集新资金,新股只可以在招股章程所列的最低认购额达到时方可上市发行红筹股上市:红筹上市公司指在海外注册成立的控股公司(包括香港、百慕达或开曼群岛),作为上市个体,申请发行红筹股上市。 ·优点:A红筹公司在海外注册,控股股东的股权在上市后6个月已可流通B上市后的融资如配股、供股等股票市场运作茧自缚灵活性最高·国务院在1996年6月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在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管理的通知》(即《红筹指引》)严格限制国有企业以红筹方式上市。·中国证监会亦在2000年6月发出指引,所有涉及境内权益的境外上市项目,须在上市前取得中证监不持异议的书面确认。
3. 非上市公司被上市公司收购,成为上市公司全资子公司,算是借壳上市么
当然不算。
4. 上市公司 的全资子公司 算上市公司吗
当然可以。
子公司相对母公司来说,完全是一个独立的公司,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母公司按股份比例获得分红。故他们可以同时上市,也可以子公司或母公司上市;可以在同一个交易所上市,也可以在不同交易所上市。
比如现在的中国石化600628和S上石化,还有以前退市的扬子石化和中原油气都是中石化的子公司。

(4)被收购算不算上市公司扩展阅读:
上市公司优缺点:
大部分的公司都是股份制度的,当然,如果公司不上市的话,这些股份只是掌握在一小部分人手里。当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由于发展需要资金。上市就是一个吸纳资金的好方法,公司把自己的一部分股份推上市场,设置一定的价格,让这些股份在市场上交易。股份被卖掉的钱就可以用来继续发展。
股份代表了公司的一部分,比如说如果一个公司有100万股,董事长控股51万股,剩下的49万股,放到市场上卖掉,相当于把49%的公司卖给大众了。当然,董事长也可以把更多的股份卖给大众,但这样的话就有一定的风险,如果有恶意买家持有的股份超过董事长,公司的所有权就有变更了。总的来说,上市有好处也有坏处。
一、优点:
1、得到资金。
2、公司所有者把公司的一部分卖给大众,相当于找大众来和自己一起承担风险,好比100%持有,赔了就赔100,50%持有,赔了只赔50%。
3、增加股东的资产流动性。
4、逃脱银行的控制,用不着再靠银行贷款了。
5、提高公司透明度,增加大众对公司的信心。
6、提高公司知名度。
7、如果把一定股份转给管理人员,可以缓解管理人员与公司持有者的矛盾,即代理问题
二、缺点:
1、上市是要花钱的。
2、提高透明度的同时也暴露了许多机密。
3、上市以后每一段时间都要把公司的资料通知股份持有者。
4、有可能被恶意控股。
5、在上市的时候,如果股份的价格定的过低,对公司就是一种损失。实际上这是惯例,几乎所有的公司在上市的时候都会把股票的价格定的高一点。
5. 上市公司可以被收购吗
上市公司收购是指收购人通过法定方式,取得上市公司一定比例的发行在外的股份,以实现对该上市公司控股或者合并的行为。它是公司并购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实现公司间兼并控制的重要手段。在公司收购过程中,采取主动的一方称为收购人,而被动的一方则称为被收购公司或目标公司。上市公司收购在各国证券法中的含义各不相同,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上市公司收购即要约收购,是指收购方通过向目标公司股东发出收购要约的方式购买该公司的有表决权证券的行为;广义的上市公司收购,除要约收购以外,还包括协议收购,即收购方通过与目标公司的股票持有人达成收购协议的方式进行收购。
6. 上市公司会不会被收购
不一定,收购有全额收购,控股权收购和股权收购几种。
对于全额收购,由于公司股权被一家法人全部收购了,不再满足上市必须的股东人数至少200人的规定,所以必须退市,这种收购又叫私有化收购。
控股权收购和股权收购一般只收购上市公司一定比例的股权,收购后可能仍满足上市要求,因而一般不需要也不会退市。
7. 公司刚被一家上市公司收购了,那我们公司成什么性质了,应该不是上市公司吧我们会得到股票吗
被收购后你们公司就是上市公司的子公司,你们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利润等都会合并到上市公司的财报中。
至于能不能获得股票就不一定了,一般来讲,只有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后,被激励人员达到激励条件就会获得股票。但激励对象都是上市公司的高官,即使是子公司的高官也不一定能获得这个资格。
8. 被上市公司收购的公司还有可能上市吗
期权是有意义的,与公司是否上市没有关系,非上市公司也有很多用期权进行激励。
当然,你可以选择行权或者不行权。
你行权之后就是拥有这家公司的股份,至少可以享受分红,如果进行登记注册的话还能享受更多的股东权益。
至于公司的股份构成分为三个部分,这个与你的期权没有关系,现在很多公司都用有限合伙来作为股东,以避免股东太多,股权混乱。我在帮公司做股权激励和股权设计时,也是鼓励公司尽量采用有限合伙的形式。
如果你行权之后,很可能你的股份也是放在有限合伙里面的。
最后,你的公司还是能够上市的。
9. 上市公司被收购
1、法律上没有明确定义“收购”的意义,理论上,股民投资股票也算是“收购”的一种,只是收购的比例没有达到一定的标准,没有触及《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规定的各种义务
2、《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规定了收购比例从5%到100%的各种情况,以及各种情况下需要履行的相应义务,从这个角度看,可以把“收购”定义为持有5%以上股权的行为
3、总裁是一个行政职务,由董事会选聘,股权比例够高的话,可以做董事,甚至董事长,当然也可以选举自己为总裁
10. 一家上市公司被另一家上市公司收购后,被收购的公司 股票会不会退市
不会退市,会按照一个比率换股,把被收购的公司股票转换成收购方的公司股票。
中国A股,已经有这样的例子了,不必害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