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想知道我国近五年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方案的数据统计
2004年有232家上市公司不分配,所占比例为20%,达到近年最低水平;2005年不分配的公司的绝对数和比例大幅上升,数量为444家,比重为36.27%;2006年不分配的公司的绝对数和比例又大幅上升,数量为636家比重为50.19%;2007年,股市获得了少有的丰收,高比例派送成为新看点,但仍然有624家上市公司公布了不分配预案,比例达上市公司总数的46.57%,2008年不分配上市公司数量为609家比重为42.32%,2009年不分配上市公司数量为677家比重为39.41%,铁公鸡”公司在2009年度不乏少数,在2010年两市2108家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中,1362家公司推出分红方案,占比为64.73%,也就是说,有746家上市公司去年不分红。(见表1)
表1 2003~2010年不分配股利上市公司比重(%)
年 度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上市公司总数 1088 1160 1224 1267 1340 1439 1718 2108
不分配公司数 393 232 444 636 624 609 677 746
不分配公司比重 36.12 20.00 36.27 50.19 46.57 42.32 39.41 35.39
数据来源:中证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整理数据
分配股利的上市公司2003年前的股利支付率一直低于 40%,2004年证监会新政策的出台,使这一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虽然 2004 年和 2005 年低于40%,但是近 7年的平均值已经达到40%,取得了可观的变化,(见表2)。而美国在1970-1992年间,所有公司的税后利润中大约有50%~70%作为股利发放给股东,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公司股利支付比率相对较低。
表2 上市公司2003~2009年股利支付率(%)
年 度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平均
股利支付率 47.43 35.3 32.76 41.78 42.30 43.48 36.00 40
❷ 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主要原因有哪些
您好,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主要原因有:
1.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规定,若要公开增发证券,当前三年累计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净利润不少于公司当前三年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
2.保持分红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回馈股东,一些运行成熟、盈利稳定的上市公司,暂时未有较为有利的项目投资,为提振股价、回馈投资者等因素,倾向于发行现金股利
3.IPO时章程的规定
4.当前证监会要求新近申报的IPO明确现金分红政策,各拟上市公司均在招股书和公司章程中明确了现金分红计划,未来正常条件下,现金分红可期
❸ 我国上市公司分红政策有什么特点,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现金股利
现金股利是指以现金形式向股东发放股利,称为派股息或派息;股票股利是指上市公司向股东无偿赠送股票,红利以股票的形式出现,又称为送红股或送股;另外,投资者还经常会遇到上市公司转增股本的情况,转增股本与分红有所区别,分红是将未分配利润,在扣除公积金等项费用后向股东发放,是股东收益的一种方式,而转增股本是上市公司的一种送股形式,它是从公积金中提取的,将上市公司历年滚存的利润及溢价发行新股的收益通过送股的形式加以实现,两者的出处有所不同,另外两者在纳税上也有所区别,但在实际操作中,送红股与转增股本的效果是大体相同的。
配股
配股也是投资者经常会遇到的情况,配股与送股转增股本不同,它不是一种利润的分配式,是投资者对公司再投资的过程。配股是指上市公司为了进一步吸收资金而向公司股东有偿按比例配售一定数额的股票,它本身不分红,而是一种筹资方式,是上市公司的一次股票的发行,公司股东可以自由选择是否购买所配的股票。
❹ 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主要原因有哪些
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主要原因有:
1.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规定,若要公开增发证券,当前三年累计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净利润不少于公司当前三年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
2.保持分红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回馈股东,一些运行成熟、盈利稳定的上市公司,暂时未有较为有利的项目投资,为提振股价、回馈投资者等因素,倾向于发行现金股利
3.IPO时章程的规定
4.当前证监会要求新近申报的IPO明确现金分红政策,各拟上市公司均在招股书和公司章程中明确了现金分红计划,未来正常条件下,现金分红可期
❺ 为什么上市公司没有分配股利还有这么多人去炒股
很多人去炒股是因为看到了巨大的升值空间,而不是看重分配股利,毕竟能够获得分配股利的资格有限。
❻ 上市公司的盈利为什么不全部分配给股东
1股利理论研究在西方已达数十年,早在1938年威廉斯(Williams,1938)就揭开了股利理论研究的序幕,1956年林特纳(Lintner,1956)对股利理论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1961年美国经济学家莫迪格利安尼(Modigliani )和财务学家米勒(Miller,1961) 提出了著名的“股利无关论”。在此基础上,西方财务学界展开了对股利理论的深入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西方股利理论已经在不同角度得到了很大发展,积累了大量成果,形成了包括剩余股利理论、客户效应理论、信号股利理论和代理股利理论在内的现代股利理论学派。但是这些学派的研究尚未达成共识,许多方面甚至互相矛盾。因此,费舍布莱克(FischerBlack,1976)将股利政策视为“股利之谜”,布瑞利和迈耶斯(Brealey&Myers,1987)等将股利政策列为公司财务的十大难题之一。 2股利分配往往伴随着配股,转增资本等股本扩张行为。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资金紧张,因此不派现的公司较多,但在2000年派现送股的公司比例有所回升之后几年呈稳定状态。根据证监会对公司配股的有关规定,上市公司要获得配股资格,净资产收益率必须连续三年超过10%,一些净资产数额较高的公司为达到配股的目的,采取了发放现金股利以降低净资产额,从而相应提高净资产收益率的办法。
❼ 不发放股利一般原因
虽然不发放股利的部分上市公司账面利润确实不错,但其账面利润缺乏现金流的支持,盈利质量不高,使得其无力支付股东现金股利。
随着一系列财务造假案的曝光,上市公司操纵利润进行盈余管理使得上市公司出现账面出现高额利润却没有现金发放给股东的现象。
另外部分上市公司增发新股等再融资申请尚未通过,无法通过融资获得资金,不得不减少现金股利而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进行投资。
除此之外我国上市公司的结构也是导致上市公司减少派现的重要原因。由于我国特殊的资本结构和资本市场,使得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极不合理:国有股、法人股仍然比重过大,且相当比例尚未完全流通,这不仅使得上市公司不需要股利来传达公司内部信息,同时也使大股东与小股东的利益焦点不一致。大股东目标是资产的保值增值,由于其所持股份不能流通,不能通过套现获取资本利润,而发放股利提升股价只能提高其投资成本,而通过留存收益把现金留在企业,大股东可以无偿占有小股东的资金,在我国一股独大的资本结构下,小股东无力给董事会形成压力,大股东也不用担心不发放股利导致股票价格下跌而影响公司控制权问题。所以在没有现金支持的盈利以及在大股东没有派现的动力和压力的情况下,我国的上市公司的股利就呈现出这一类特点。
❽ 我国上市公司最常用的股利分配方式是哪个
股利分配的形式有:
(1)现金股利。发放现金股利是股利发放中最常见的方式。在我国现金股利俗称"现金红利"。
(2)股票股利。这是指采用增发股票的方式向股东分派股利。发放这种股利时,一般要按法定程序办理增资手续,然后根据股东所持股票数按应发股利的等值比例折算后,发放股票。
(3)财产股利。这是指公司以现金以外的资产所发放的股利。
(4)负债股利。负债股利是指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公司签发远期票据或用发行公司债券来抵付已宣告发放的股利。
(5)清算股利。清算股利严格地讲应称清算分摊额,它是通过对公司资产的分配,将股东缴入的部分资本予以退回,而不是一种由于盈利而对收益的分配。
二、我国《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司只能采用现金股利、股票股利这两种股利分配形式。但在实践中,上市公司还采用了配股、股票回购等多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