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持仓收益 » 上市公司到期不发年报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上市公司到期不发年报

发布时间: 2021-04-20 14:36:37

1. 可以要求上市公司将年报进行邮寄吗

可以在上市公司查阅年报,或者复印年报。如果需要付复印费,你得自己承担。
申请邮寄,那要看具体公司了,你可以打个电话给上市公司董秘室问问。

大陆跟香港还是不能比呀,市场成熟度不一样不说,就是大陆公司的股东可比香港公司的股东人数多多了,都要求寄得话,上司公司估计是忙不过来了。

2. 如何才能知道上市公司的发布年报是什么时候

年度报告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重要内容之一,上市公司可选择次年1月1日至4月30日之间的合适时间披露年报,交易所会在每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收市后公布当年年报的预约披露时间表。
具体时间表:一季报2月中旬-4月30,中报7月初-8月31日,三季报10月中旬-10月31日,年报1月下旬-4月30日止。一般上市公司年报和一季报同时公布。
上市公司因特殊原因需要变更已预约的年报披露日期,可提前三个工作日向交易所提出书面申请,说明理由并确定新的披露时间。上市公司年报预约披露情况在交易所网站公开披露并及时更新,不需另行发布公告。

3. 为什么上市公司年终或者遇到重大事项时必须发布财务年报或者财务公告

从政策上来说,那就是证监会和证交所规定的,必须进行相关信息披露
从理论上来说,是为了确保流通股持有人的信息知情权。股民买流通股,作为上市公司的股东,股价的变动直接影响其损益,因此需要有足够的知情权,获取上市公司重要事项信息,以作出相应决策,否则很有可能导致股民利益受损

4. 如何读懂上市公司年报

阅读年报注意把握以下两点:第一、对上市公司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不能只看净利润、每股收益,更不能就以此作为投资的重要参考依据。投资者必须了解上市公司的利润构成,尤其是主营业务利润所占比例。第二、不能只关注一些市场上人人皆知的“绩优”上市公司,而忽视一些亏损、特别是“巨亏”公司的投机价值。分析人士认为,即使是“巨亏”公司也往往有较好投机机会。特别是那些一次性清理公司历年包袱、轻装上阵的亏损公司就更要关注。分析年报的一般程序步骤 :一个财务系统细分起来有上百项指标,对于专业人士有用,但是对于一个普通投资者谁有这么多精力去研究呢?一、我认为只要挑几个比较常用重点的指标,对报表进行直接分析: 1、同去年相比的利润增长幅度,比如去年是一亿,今年一亿二,这个增长就有意义。但一个企业连续三年的平均指标更重要,而且这个指标浮动上下不超过20%,这才比较正常。如果超过太多,就应该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除非是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某些特殊的原因所造成。 2、净资产收益率,这个指标比较好的公司在8%,大于9%已经算是比较好的公司了。 3、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金额。盈利质量,就是钱拿没拿回来,钱才是最重要的。很多人都关心盈利能力,比去年盈了多少,每股收益涨了多少,利润总额涨了多少,大家都只在乎这个。但有利润没现金流,它肯定不能变现,企业经营就会出现问题。无论在市场、销售等等都有问题。而有现金流,没有利润,这个情况则不是很多见,只能说利润率比较低。 4、扣除后每股收益、调整后的每股净资产。调整后的每股净资产=(昴┕啥ㄒ?- 三年以上的应收帐款 - 待摊费用 - 待处理(流动、固定)资产净损失 - 开办费 - 长期待摊费用)/年末股本总数。扣除后每股收益已经把每股收益做了一个过滤,把一些虚胖的东西剔除掉,对一些不对称的会计信息进行调整,扣除后每股收益肯定有两种情况,有时候可能比每股收益高,有的时候低,低的时候非经营性收益高就给减掉了,如果低的话非经营性损失高。调整后的每股净资产也同理。企业的各个指标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要横看竖看,比如很多公司去年来看报表不太好,那是去年业务不好,提了大量准备金。今年不用再提了,所以今年的利润会呈倍数剧烈的增长,严格来说,调整后的每股收益才看得最清楚,才容易看到它的真实的面目。而某项业务的减少应看出他的必然性,是技术的变更还是经营性存在的问题。 5、考察应收帐款增加的幅度:可从三个方面来看,如果净利润涨,应收帐款也同步涨,是采用了赊销政策。第二个方面是规模扩大所带来的应收帐款的增加。第三个方面是盈余管理或者叫做技术性处理,说白了就是利润操纵,如果技术性处理的范围非常大,那就是在造假。造假就是无中生有,根本没有这个交易,没有这个销售,虚构销售、虚构收入这正是造假。会计政策有这样的空间,稍微调动一下,只要不太离谱这叫盈余管理。盈余管理还算是有一些令人同情的成分的,一般对市场的影响不会很大,但如果是故意造假就该全民共讨之、全民共诛之。比如银广夏就是当年造假的最强的代表作。所以看年报不应该只看它一年,应该看连续的趋势分析,看应收帐款的增加幅度是不是1还是负,如果在1附近还可以,保障倍数还可以。三倍、四倍更好,太高了也不太好,如果是负的,说明该公司的情况很糟糕,盈利的质量低下。 6、净资产的资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平均净资产。这个钱如果有的话,是关能不能分到股利,如果净资产过大或者是负的都有问题,负的先弥补亏损,如果过大的话也没钱分红,盘子太大。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比平均净资产应该能看出一些背景信息,比如公司的持续增长的能力和该行业是否为夕阳产业等等。 7、偿债能力:就是债务风险高不高,这也有很多指标来衡量,比如看短期的偿贷能力,一般我们比较熟悉的是两个指标;速动比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流动负债,这个指标一般为1的时候,就说明公司的偿债能力比较好,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该指标的良性指标为2,但我觉得因为流动资产中存在很多非现金和流动很差的数据,比如:待摊费用、预收帐款、存货等等,如果这些数据的金额所占比例很大,而且在正常情况下都是无法变现的,之所以要扣除存货,是因为存货变现能力相对比较差,而且存货的价值也较容易受到市场行情等其它因素的影响而波动。消除存货的影响会使这一分析偿债能力的指标更加保险。所以我们在分析的时候也要区别对待,在对这些指标进行分析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要忘记附注后面的或有负债、担保等潜在的债务,要把他们结合起来进行分析。通过偿债能力的分析,一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经济效益好,但没有偿还到期债务能力的企业所面对的是付款的危机。一个有偿债能力而无获利能力的企业将会萎缩、走向衰退;一个既无获利能力,又无偿债能力的企业最终只能破产! 8、资产与负债的管理能力:周转比例,如存货周转率,比如20多天就能周转完,这个就很好。存货分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三种,会计报表注释后面把存货分类,尤其是看成品的比例,这个数字过大会导致周转率的过低,周转天数过长。应收帐款的周转率或者应收帐款的周转天数,可以跟同行业进行比较,跟历史进行比较,会计报表有两种分析,一种是趋势分析、一种是结构分析。结构分析主要是比例分析,如果跟历史信息比较出现了异动,超过了数十倍,就可以说这个公司的背后潜伏着巨大的危机。说明它的资产管理能力很差。 9、要特别关注年度报告后面的附注:披露的担保、或有损失、债权债务官司,并没有在报表上列示,但这仅仅只能说还没有立即完全暴露出来,但这些却是隐藏性的问题。如果把这些信息都调整到了报表上,那么公司问题就会严重了。掌握了以上的方法,找到优秀的上市公司或有内在潜力的股票应该没问题。

5. 上市公司必须发布年报中报预告吗

不一定的,按规定

6. 企业的年报什么都不公布,那还怎么投资有没有这样说法,上市企业必须公布资产负债情况

有这个规定,企业每年的年报都会公布的。只不过是有的他不愿意公布那种一直往后拖拖。最后就爆雷了,那个雷特别的响。往后拖的企业不是好企业。每年都有,每个季度都有。有的是想方设法的,他不往外报就是一直躲,等它爆了的时候,就是一直往下跌就对了。

7. 上市公司年报通报之前什么时间内公司发

上市公司正式年报是以上市公司与交易所预约为准,预约以后也可能变化。
正式年报之前的预报,按照相关法规,业绩同比变动达到正负30%才必须提前预报,如果同比变动不大,上市公司可以不预告。所以如果增长或负增长低于30%,上市公司可以选择预告也可以不预告。

8. 上市公司年报安排叫迟公布,出于什么考虑

通常年报等数据越早公布的越好,都是盈利幅度较大,信心十足的那些公司才这样干。反之越晚公布的基本都是数据较差甚至亏损的了。当然也有一些不负责任的公司出于各种考虑,虚报瞒报弄虚作假欺骗投资者,这样的公司一经发现必将面临严惩,股价应声落地也是自然的事了

9. 上市公司发布年报截止时间

年报披露截止日期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