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般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国企高温补贴多少钱
按照国家劳动保障部门的相关规定,当气温超过35摄氏度时,企业应依据劳动合同中签订的内容,视工种和工作环境的不同,向职工发放高温补贴。但目前有个别企业在发工资时虽然名义上发放了高温补贴,但却将高温补贴金额计入最低工资中,侵害了职工利益。
哪些人能享受高温补贴?
判断标准有两个, 一是从事露天岗位工作的员工。 二是用人单位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作业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员工可享受高温补贴。
资料显示,2017年国各地全高温补贴发放标准:
北京
每年6-8月,室外露天作业人员高温津贴每人每月不低于120元;在33℃(含33℃)以上室内工作场所作业的人员,高温津贴每人每月不低于90元。
Ⅱ 杭州市上市公司高温补贴不发可不可以到劳动局告公司
用人单位如不发放高温补贴,员工可拨打电话12333进行投诉。
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发放夏季防暑降温费外,如果用人单位强迫劳动者在高温天气期间工作,或者未按规定标准发放防暑降温费,可由县级以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责令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将处以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Ⅲ 私企应该发放高温补贴吗
应该说,劳动保障部门的回答是客观的。尽管早在上世纪60年代,国家就制定出台了《防暑降温措施暂行条例》,但这部已经“暂行”了50年的法规,并没有对高温费的发放作出明确规定。2007年6月,由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安监总局、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作场所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要求,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这份通知同时规定:“高温津贴的具体标准由省级政府或省级劳动保障部门制定。”由于并无强制性要求,对于不少劳动者来说,高温费就像是“水中月”,中看不中用。
Ⅳ 上市公司都应发有高温费的吗
没有这个规定
Ⅳ 劳动法关于高温补贴的规定有哪些
高温津贴标准包括:用人单位每年6月至8月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露天工作,按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的标准发放津贴;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室内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按每人每月不低于45元的标准发放。
能够领取高温津贴者必须是在高温下工作的岗位职工,包括建筑工人、无空调的公交车司机、露天环卫工人等。室外露天作业人员高温津贴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在33℃(含33℃)以上室内工作场所作业的人员,每人每月不低于45元。
高温补贴并非每个劳动者都有,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才能获得高温津贴。
(5)上市公司有高温补贴吗扩展阅读:
对于农民的高温补贴:
第一,高温补贴的发放对象是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群。如果单纯从“在高温环境下作业”的字面上来说,农民应该是能享受高温补贴的。
第二,高温的补贴的发放形式是以企业发放的。不论是城市工人还是务工的农民工,都属于被雇佣的对象,他们的高温补贴是由所属企业发放的。但是在农村下田劳作的农民并不隶属于任何企业,属于自由职业者,所以就算是在高温下作业,也没有发放机构。
所以,对于当前来说,种地的农民还是领不到高温补贴。不过今年国家已经加大了高温补贴的力度,而且国家的政策福利一直在向农村农民倾斜,随着散户农业朝现代化农业的转变,传统农民朝新型职业农民转变,农民或将受雇于农场主等新型农业主题,未来农民或将能领到高温补贴。
参考资料:网络-高温津贴
Ⅵ 公司给员工发放的高温津贴,比高温津贴标准要高,这样对公司有没有风险
至于对公司有没有风险,我觉得看是要从哪方面来说了。但是在我看来,我觉得这并不是风险。可能公司在损失这笔钱的时候还会给公司带来更大的福利。
其实在大部分人看来可能就会觉得给员工发放了高温补贴之后,公司将会面临风险。毕竟如果给所有员工发的话,这将会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在很多人看来,这会使公司丧失很大一笔费用,所以他们觉得这无疑是会带来很大的损失。其实这么想也是对的。但是换个角度来考虑,可能也就没有这么糟糕。
其实对公司有没有风险,我个人觉得这未必是一件坏事。因为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公司谋效益的一个方法。同时我觉得还能够促进员工与公司之间的关系。
Ⅶ 什么情况下工作才有高温补贴
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联合下发的通知:
1、要求各地用人单位应当在高温天气期间,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同时,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增加休息和减轻劳动强度,减少高温时段作业,保证安全生产,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工作场所温度达到33℃或在日最高气温达35℃以上的露天环境下工作,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
3、同时,用人单位不得因高温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用人单位还要加强女职工和未成年工保护。不得安排怀孕的女职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露天作业及温度在33℃以上的工作场所作业。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露天作业。
4、高温津贴的具体标准为: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50元,非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00元。高温津贴在每年6月、7月、8月、9月、10月发放,在企业成本费中列支。其他相关高温天气的劳动保护措施,也按照新政策执行。如用人单位在岗且提供正常劳动的职工也需列入发放范围,职工未正常出勤的,可按其实际出勤且提供的劳动天数折算发放等。享受高温津贴的范围从以前露天作业且工作场所温度达33℃以上的人群扩大至所有劳动者;发放的时间从过去的7—9月,扩大至6—10月。也就是说,每年6—10月,就算劳动者没有在室外高温条件下工作且工作场所温度低于33℃,这期间也可拿到100元/月的高温津贴。而高温天气下,工作场所温度高于33℃的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则可拿150元/月。
Ⅷ 企业不给高温补贴违法不
部分人就有高温补贴,而其他人没有,这样是合理的。 因为我觉得这个是对高效益、高收入的企业(如垄断企业)为了出数才会列支在工资上;而对于私企来讲,它除了要面对竞争,而且私企老板经营的目的都利润最大化,又怎能以政府一份关心职工的文件而对私企又无利来掏腰包支付职工的高温津贴呢? 我附这份文件让大家细读,该文件我认为是不具有强制性的,纯属是政策指导性文件,企业能支付的,就按该标准支付;而对于无法落实的企业,就根本无需承担法律责任。 比如:因劳动合同无签订的,在《劳动合同法》里就有法可依。而该通知,你拿到去相关部门投诉反映又如何,顶多执法部门责成企业支付,但企业一般作出的反映都会讲,现在面对竞争压力敢大,工资都难发,又怎发呢?如果你拿法院维权,我相信地方法院会根据地方政策,一看文件根本无法可依。 我又比如《劳动法》第45条带薪年休假问题,当时都是不具有强制性,可是在2008年1月1日起出台了《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后就截然不同了,有法可依。 因此,我希望大家都不要整天将“高温津贴”挂在嘴边说,去维权,还不实实在在干好本职工作,只有等专家或人大讨论立法后再言。当然或许有些地方是对该种文件是附有强制性的,那么就可维权了。 以上纯属个人见解,多谢大家都能谈谈,让我都可以维权自己的“高温津贴”。 附:《关于公布广东省高温津贴标准的通知》 粤劳社〔2007〕103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工作,保障企业职工在夏季高温条件下劳动生产过程中的身体健康和安全,保证经济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制定了我省高温津贴标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在岗职工夏季高温津贴标准为: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50元,非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00元。经济欠发达地区确需降低标准的,可由地级市人民政府在下浮20%的范围内确定,并报省劳动保障厅备案。高温津贴标准在每年6月、7月、8月、9月、10月发放,在企业成本费列支。 用人单位在其他时间安排劳动者从事高温工作的,除应按行业规定向劳动者提供劳动保护用品外,也应不低于上述标准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 二、用人单位在岗且提供正常劳动的职工列入发放范围。职工未正常出勤的,用人单位可按其实际出勤且提供正常劳动的天数折算发放。 三、每年6月至10月期间,用人单位应视高温天气情况向职工免费供应符合卫生标准的清凉饮料。 四、用人单位在高温天气期间,应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合理安排职工工作和休息,适当增加高温、露天作业人员的休息时间和减轻劳动强度,避开高温时段作业,严格控制加班加点,确保职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五、各级劳动保障、卫生、安全生产等部门和工会组织要引导和督促企业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制定和落实夏季工作场所防暑降温各项措施,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确保夏季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进行。要加强对高温、高湿作业和夏季露天作业场所的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职工工作时间、休假时间、工资支付、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劳动保护等情况,严厉查处违法行为,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
Ⅸ 国家规定有高温补贴没有
有的。
2012年6月29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对《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60〉卫防钱字第207号)进行了修订,制定了《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中明确,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最重要的是,因高温天气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不得扣工资。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依据《办法》规定,在高温天气来临之前,用人单位就应当对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对患有心、肺、脑血管性疾病、肺结核、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其他身体状况不适合高温作业环境的劳动者,要调整作业岗位。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