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持仓收益 » 各基金争相分红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各基金争相分红

发布时间: 2021-04-13 00:06:20

Ⅰ 基金分红有哪几种方式,各是什么意思

现金分红和红利再投资

现金分红是默认的分红方式,如果你没有修改过分红方式,则就是这种。分红款项会直接到你的关联银行账户中。

红利再投资,分红的钱直接会自动变为基金份额,使份额增长,新增的份额数量=分红金额/分红日净值。这里有一个例外,货币基金,理财型基金不能修改分红方式,这种基金的分红方式只有红利再投资。

(1)各基金争相分红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投资者有长期投资基金的打算,红利对用户来说暂时没有用处,这时可以选择红利再投资。另一个就是对基金前景非常看好,预计上升空间较大,这时选择红利再投资方式,就可以实现利滚利的投资目标。

红利再投资不管多少钱都可以换成份额,哪怕只有几块钱。不过红利再投资的这部分则只能按照分红日的净值申购,哪天分红就按哪天算。

Ⅱ 什么叫基金分红基金的分红方式有哪些

基金分红是指基金将收益的一部分以现金方式派发给基金投资人。基金分红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现金分红,一种是红利再投资。

例如,持有一基金10万份,现每基金份额分红0.05元:假设选择现金分红方式,那么基民可以得到0.5万元的现金红利;

假设选择红利再投资,分红基准日基金份额净值为1.25元,那么,基民就可以分到5000元÷1.25元/份=4000份基金份额,基金份额就变为10.4万份。由于基金总资产因分红减少,所以在分红后基金净值降低。

(2)各基金争相分红扩展阅读:

基金管理人进行红利分配时,需要定出某一天,这一天登记在册的持有人可以参加分红,这一天就是权益登记日。除息日就是在预先确定的某日从基金资产中减去所分的红利总金额。在除息日,基金份额净值按照分红比例进行除权。

一般来说,权益登记日登记在册的基金份额持有人享受基金当次分红权益。如果权益登记日、除息日是同一天,当天的净值中会份额净值中会扣除红利部分金额。

分红前投资者申购基金的份额净值较高,但可以享受分红的权益,而分红后申购则基金份额净值较低。

Ⅲ 基金分红多少有什么区别吗

分红的时间是不一定的,分红必须满足几个条件:1、投资当期有收益2、投资当期收益可以弥补以前亏损3、分红之后基金净值不得低于1,这个时候基金就可以分红了,所以这个基金分红的时间是不一定的
基金分红有现金分红和红利再投资两种方式,一般这个在购买的时候就会约定,如果你没有特别说明的话就会默认为是红利再投资方式,基金分红是按份来分的;现金分红就是分现金给你,每一份分多少钱会把钱打到你的卡上的,红利再投资就是分相同于那么多金额的基金给你,增加的是你持有的基金份额
分红是基金公司将投资产生的利润进行分配,净值是每一份基金的价值,这就是区别

Ⅳ 基金分红,不明白

因为您之前定投到得基金份额还是保留在您的账户内,所以这只基金有分红的话,您就可以参与到分红。不需要您做任何操作。
400的客服电话都是各个基金公司的客服电话,免收长途费,只收您这边的市话费。
如果您想接着定投,在银行重新签订定投协议即可。
另外提醒您,一般连续三次扣款不成功,定投协议会自动取消~

Ⅳ 对我国目前基金管理费的看法

转载一篇文章,相信对你有所帮助:
《我国基金管理费率是否过高? 透视管理费之争》
基金半年报披露已收官多日,半年上万亿元的基金净值亏损致使市场对基金管理费的讨论又起:围绕当前我国基金管理费收费模式与费率标准是否合理等问题,关于基金管理费收费制度的争议愈演愈烈。
管理费之争:起于熊市

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59家基金公司合计收取的基金管理费用为188.06亿元,同期,基金净值损失高达1.08万亿元。这让众多寄希望于基金实现稳定收益的投资者心痛不已。

面对如此巨大的反差,不少投资者疾声高呼:基金管理公司应该与投资人共担风险,把管理费率与业绩挂钩,实行浮动的费率制度。

实际上,关于基金费率的争议并非首次出现,这一话题在基金不长的历史中曾引发多次讨论。晨星(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钟恒就此分析说,往往在牛市时,由于基金的回报率很高,使大多数投资者忽视了费率因素。而到熊市出现亏损,特别是今年上半年的巨额亏损摆在面前时,费率问题便格外突出地凸现出来。

令投资者对管理费不满的另一个原因是,今年以来,在股市1000的下跌当中,基金公司作为机构投资者的形象备受诟病。人们质疑:在熊市中,很多基金公司不仅没有成为市场的稳定器,反而成为助跌的重要力量,影响了投资者的收益,但管理费却照收不误。

出现这样的诟病并不奇怪。业内人士指出,在当前的制度下,基金经理们往往过于追求排名,在市场预期不好时会出现争相抛盘的赛跑现象,因为股市下跌时,先出逃的基金相对于后出逃的基金损失要小,相对回报仍然较高,这就容易造成基金集体抛售,加速了股市下跌。不过,基金净值损失的主要原因,还是缘于市场环境变化、市场内在机制等问题导致的股市下跌。

同时,一些基金公司没有按照基金契约分红,被投资者认为有保持基金规模以收取更多管理费的嫌疑。如此种种,引发了人们对管理费收费模式与费率水平日益强烈的质疑。
基金管理费率是否应该浮动?

在投资者蒙受巨额净值损失的情况下,基金管理费率是否应该相应地下调,我国目前实行的固定费率制是否应该改为浮动,市场各方说法不一。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师江赛春认为,基金公司上半年管理费的增长缘于2007年下半年基金规模的快速膨胀,固定费率制是行业的基石,对公募基金行业有其合理性。

据了解,我国公募基金业管理费是根据规模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征收,基金经理的考核更多建立在排名上。从国际上来看,主要发达国家的公募基金大都采取固定费率制度,私募基金则多采用与收益挂钩的浮动费率制度。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负责人胡立峰认为,基金业“受人之托、代人理财”基本特征决定了在公募基金不能让基金管理公司和投资人共担收益与风险。

他分析说,如果管理人承担投资风险,基金就不是受托管理而是共同投资了。此时基金管理公司就有自身利益要求和自身的风险考量,其对收益与风险的权衡与投资人长期利益和根本利益就会发生偏差,在实际操作中就会一切以基金管理公司利益为出发点。从长期来看,公募基金的固定费率制度,恰恰是维护了普通投资者的根本利益。

针对当前投资者要求下调管理费率的呼声,有舆论认为,尽管在当前的固定费率制度下,根据契约,基金公司没有下调管理费率的义务,但是出于基金公司形象和公募基金社会责任的考虑,基金公司此时应有一定的让利行为。

实际上,近期有一些基金管理公司已经停收管理费。由于满足契约中净值低于价值增长线的条件,博时价值增长已经宣布停收管理费。另外,基金金盛由于2007年度分红不符合比例要求而暂停计提基金管理费和基金托管费。

钟恒认为,有条件的大基金公司可以根据市场情况适当降低费率,让利于投资者,而规模较小的基金公司则难有这个承受能力。由于双方有契约在先,只要不违背契约,降不降管理费率都是基金公司自己的事情。

我国基金管理费率是否过高?

晨星(中国)研究中心提供的报告显示,整体来看,美国股票型基金的总费率1.39%,国内股票型基金的总体费率为2.08%。单看股票型基金的管理费率,国内为1.5%,美国则为0.73%。

“虽然从绝对数值上看,中国基金费率高于美国,但是考虑到两国行业的发展程度不同,市场化程度也不同,二者其实很难具有可比性。”钟恒说,二者最为明显的不同是,美国的基金费率一直在下降,而中国则多年保持稳定。

统计显示,美国各类基金的总费率在1991年至2006年期间从0.93%下降为0.83%。这主要是因为基金规模扩大产生的规模效应,加上美国市场基金之间的竞争非常充分,投资者对费率的敏感度也比较高,由此形成了促使费率下降的强劲推力。

一般来讲,随着基金规模的迅速扩大,投资者对基金低费用的要求会越来越明显。由于规模大的基金在成本效用上占优势,规模较小的基金为求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就会以取消部分费用来吸引客户。当然,这种竞争需建立在投资者对管理费用高低的敏感致使基金之间竞争压力加大的基础上。

美国投资者协会的一份报告显示,1997年至2006年期间,90%的投资者倾向于购买低于平均费率水平的股票型基金,这说明美国投资者对费率的高低相当敏感。

反观国内,目前尚未出现上述美国的情况:中国基金业的发展历史较短,产品没有形成充分竞争,投资者对费率的敏感度也很低,这就导致了基金费率多年来没有什么变化,而且股票型基金费率基本固定在1.5%,各家公司之间没有差异。

据介绍,决定基金费率的主要因素包括基金的投资对象、预期收益、资源投入等。根据晨星的统计,总体来看,目前中国基金只有7种,而美国有70多种。具体到股票型基金,国内此类基金趋同性较大,投资对象大同小异,基金之间的竞争主要在排名而不是费率。这些都导致了国内基金管理费率的雷打不动。

钟恒认为,中国基金业管理费率在市场化力量的推动下逐步降低是大势所趋。随着基金产品越来越多样化,基金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充分,投资者对费率敏感度的日益提高,管理费率自然会降下来。

长城证券基金研究员阎红对此表示认同。她认为,未来基金管理费率的方向肯定是充分的市场化,但实现市场化需要一个过程,管理层可以考虑从新基金开始探索实行更为灵活的费率水平和征收方式,这不仅能够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也将进一步激励优秀的基金经理,促进基金行业的健康发展。

据悉,目前美国已有公募基金开始采取固定费率与浮动费率相结合的收费模式,由基础管理费加浮动管理费组成,后者以业绩为基准。这种新的费率模式不失为一种更为灵活、更为市场化的探索。

(新华网 )

Ⅵ 哪些基金分红了

分红的基金太多了,你只要看基金的净值小于累计净值的,就是分过红或者拆分过的,另外,网站http://www.chinafund.cn/中,基金公告栏中,也可以查到各基金最新分红状况。

Ⅶ 基金分红越多越好吗,一般是多久分红一次

基金分红当然是好事,毕竟分红至少代表基金实现了收益,但是不能简单认为分红越多越好

第一,分红要考虑对投资的影响。如果市场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基金的投资组合良好,基金净值正处于稳步增长阶段,过多过频的分红会干扰投资的节奏,毕竟分红需要将投资的股票变现为现金,过早地将股票变现将会丧失应有的投资机会,不利于投资者利益的最大化。

第二,分红要考虑基金产品的特性。货币基金、债券基金、绝对收益概念基金能较好地适合投资人的分红需要。而以成长为目标的股票型基金则以基金净值增长为目标,有时达到分红条件而不分红是为了基金净值的更多增长。投资人在选择分红模式时也要兼顾到不同基金产品的特性。基金分红是好事,但并不是衡量基金业绩的唯一标准,分红只不过是基金净值增长的兑现而已。对于开放式基金,投资者如果想实现收益,通过赎回一部分基金单位同样可以达到现金分红的效果;因此,分红是以基金净值持续稳定增长为前提,衡量基金业绩的最大标准应该是基金净值的长期稳定增长能力。

Ⅷ 所有基金是不是每年至少分红一次

投资的公募基金是否分红,主要看基金合同约定。但是一般来说,当基金收益达到一个标准时基金管理人可以进行分红。
基金分红是指基金将收益的一部分以现金方式派发给基金投资人。基金分红本身不会创造收益,可以理解为把投资人账面上的钱,变现一部分成为口袋里的钱。当基金分红时,会在除权日当天将每份基金份额分红的金额在当天的基金净值中扣除,由于这部分用来分红的收益已经派发了,所以看上去当天的基金净值可能会有所下跌,但实际并不是下跌,而是由分红引起的。

Ⅸ 各种基金一般什么时候分红

封闭式基金一般是年报公布后分红,开放式基金因为可以随时赎回,所以这个问题就不太重要了.而且他们的分红也没有什么限制,比如在基金净值不断走高的情况下,各基金也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分红潮。今年以来,已有89只开放式基金共计分红136次,远高于去年全年53只开放式基金107次的分红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