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企业税收筹划
1、先进先出法:结转成本为(2000+3000)*400=200万 2、加权平均法:单价成本=(1000+*400+2000*400+4000*500+1000*600)/(1000+2000+4000+1000)=3800000/8000=475元,结转成本为(2000+3000)*475=237.5万; 3、移动加权平均法:库存3000时,单价400,此时结转成本2000*400=80万;余1000,购入4000,则移动单位成本,(1000*400+4000*500)/(1000+4000)=480元;销售3000时,此时结转成本3000*480=144万,这种方法结转成本合计224万; 通过以上计算得出,第二种加权平均法有利于节税
㈡ 有谁知道哪家上市公司的增值税纳税筹划做的好而且比较容易获得该公司纳税筹划的数据
“上市公司的增值税纳税筹划”是上市公司花了很多资金买回来的,不会往外部透露的。
㈢ 税务筹划服务项目有什么好的方案介绍
第一个方案、转换自己的企业类型:不同的企业类型是会享受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的,这是国家对于一些企业制定的一些基本的优惠政策,能够帮助企业合理的降低税收支出,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这一点大家一定要非常的清楚。因此,如果企业想要合理且合法的去进行税务筹划,就可以直接通过将企业的一些基本业务类型进行转型,然后来享受一些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让自己的税收优惠做到最好。这样可以合理降低企业税收支出,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第二个方案、 合理提高企业运营成本:企业的经营成本越高,相应的税收支出就越少。因为税收支出是直接和利益挂钩的,如果利益高的话就需要缴纳比较多的税费,但是如果成本提高了,那么整体的利益也就降低了,大家的税收支出也同样会降低。所以说,企业进行税务筹划方案第二个好方案就是合理提高企业运营成本。
第三个方案、制定合理的避税方法:企业在避税的时候是有一定的方法的,方法越好,相应的避税效果也就会越好。所以,税务筹划方案的第三个好方法就是直接制定出合理的避税方法,然后直接通过这些基本的避税方法来进行合理的避税,这种避税是非常合理的,能够有效降低税收支出。
另外,还有一个非常好的方案就是找到一个税收洼地,然后在这个洼地设立个人独资企业,这种个人独资企业是可以合理避税的,而且避税效果是非常好的,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都是可以直接通过这种方法来进行合理的避税的,这种方法的避税效果是非常好的。
㈣ 上市公司的税收筹划如何进行
一、争取特殊性税务处理,递延纳税
最新颁布实施的《关于促进企业重组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14]109号)将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的股权收购和资产收购比例由不低于75%调整为不低于50%,因此,满足以下条件可申请特殊性税务处理,暂时不用缴纳税款:
(1)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且不以减少、免除或者推迟缴纳税款为主要目的。
(2)被收购、合并或分立部分的资产或股权比例符合本通知规定的比例。(50%)
(3)企业重组后的连续12个月内不改变重组资产原来的实质性经营活动。
(4)重组交易对价中涉及股权支付金额符合本通知规定比例。(85%)
(5)企业重组中取得股权支付的原主要股东,在重组后连续12个月内,不得转让所取得的股权。
二、资产收购与股权收购的选择
三、资产与债权、债务等“打包转让”的运用
根据《关于纳税人资产重组有关增值税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13号)规定:纳税人在资产重组过程中,通过合并、分立、出售、置换等方式,将全部或者部分实物资产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债权、负债和劳动力一并转让给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属于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其中涉及的货物转让,不征收增值税。
同时,根据《关于纳税人资产重组有关营业税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51号)规定,纳税人在资产重组过程中,通过合并、分立、出售、置换等方式,将全部或者部分实物资产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债权、债务和劳动力一并转让给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行为,不属于营业税征收范围,其中涉及的不动产、土地使用权转让,不征收营业税。
四、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的处理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79号)第三条“关于股权转让所得确认和计算问题”规定,转让股权收入扣除为取得该股权所发生的成本后,为股权转让所得。企业在计算股权转让所得时,不得扣除被投资企业未分配利润等股东留存收益中,按该项股权所可能分配的金额。
同时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4号)第五条规定,投资企业从被投资企业撤回或减少投资,其取得的资产中,相当于被投资企业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按减少实收资本比例计算的部分,应确认为股息所得;股息所得为“免税收入”,因此,在股权转让前,可以先分配股东留存收益。
五、成本“核定”的使用
根据最新实施的《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试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67号)第十七条规定:“个人转让股权未提供完整、准确的股权原值凭证,不能正确计算股权原值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股权原值。”
从之前部分地区实践来看,比如,海南省按申报的股权转让收入的一定比例(15%)核定计税成本。因此,对于部分近年来迅猛发展的行业而言(如房地产等),如果按照上述方式进行核定的成本大于实际成本,可以适用这一方法进行税务筹划,以降低应纳税所得额。
六、变更公司注册地址
为了招商引资,发展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国家及地方层面都出台了一系列的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多数经济开发区都出台了财政返还政策。各地出台的区域性的税收优惠政策或财政返还政策,实际上是降低了实际的税负率。
2010年以来,针对上市公司限售股减持,更是一度出现了所谓的“鹰潭模式”、“林芝模式”等,一大批股权转让方实现了成功避税,涉及金额高达数十亿元。
七、“过桥资金”的引入
诸如房地产等近年来快速发展的行业在股权转让过程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企业的资产增值过大,相比较而言,账面的“原值”过小,从而带来高昂的税负成本,甚至迫使并购重组交易的终止。
实践中,为了提高被转让股权的“原值”,可以通过引入“过桥资金”,变债权为股权,从而实现转让收益的的降低,减少税负成本。
八、分期缴纳税款的争取
根据《关于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4]116号)的规定,“居民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确认的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可在不超过5年期限内,分期均匀计入相应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按规定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对于个人股东在并购重组过程中存在的纳税金额过大,缺少必要资金的现实问题,实践中,部分地区税务机关采取了与个人签署协议,分期缴纳税款的做法,并购企业及个人也可以善加利用。
九、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筹划
根据国税函【2010】79号文件规定:企业转让股权收入,应于转让协议生效、且完成股权变更手续时,确认收入的实现。根据《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试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67号)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扣缴义务人、纳税人应当依法在次月1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一)受让方已支付或部分支付股权转让价款的;
(二)股权转让协议已签订生效的;
(三)受让方已经实际履行股东职责或者享受股东权益的;
(四)国家有关部门判决、登记或公告生效的;
(五)本办法第三条第四至第七项行为已完成的;
(六)税务机关认定的其他有证据表明股权已发生转移的情形。”
可见,无论是股权转让合同的签订或是价款的支付都会影响纳税义务的产生,需要事先筹划,推迟纳税义务的产生。
㈤ 上市公司的税收筹划自己做不好吗给外包做有什么好处呢
自己经验不足,
外包经验比较丰富。
㈥ 上海企业税收筹划哪里做的好
很多企业经营者对税务筹划的认知甚至只停留在两个事情上,第一个会计账务,第二个是发票,很多人认为这就是"税务筹划"。当然,大家通过网络或各种书籍,也看到很多税务筹划的介绍或所谓的案例,可惜的是,大部分方案最终都不能落地,不具有操作性。主要原因包括对税法、税收政策理解不准,没有充分考虑到非税成本,名为"筹划"实为偷逃税,缺乏有实操经验的专业人士及团队等。
合法性是税务筹划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特征。传统"税务筹划",大家可以看到,我在这里加了一个引号,比如利用账务、发票进行的"筹划",将面临高企的法律风险。其背景是,新常态下,我们的税收增长也趋于缓慢,税收政策和征管的执行口径都在收缩。从税收立法方面来看,我们当前正在推进"六税一法",营改增以后我们营业税就消失了,严格意义上说,按照目前的规定,年营业额超过五百万都要认定为一般纳税人,使用的发票转变为增值税专用发票,很多以前房地产、金融投资领域,利用发票进行的传统"筹划"面临的涉税法律风险将会陡。
从实际征管来看,在国家强化依法治国,依法治税的大背景下,国家税务总局在强化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从2017年开始,CRS的实施,境内外反避税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上海企业税务筹划方案的三个合法路径
合法开展税务筹划的三个路径
传统的不太规范的"税务筹划"将无以为继,合法、合规的税务筹划是企业理性、必然的选择。结合我们所做的大量的案例,我认为税务筹划从宏观到微观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战略架构层面,企业应该搭建起最优的税务架构,比如集团总部、总公司、母公司、控股公司的安排与筹划;营改增下,集团内部业务的整合;金融投资公司股权架构的安排,等等。二是商业模式层面,主要通过合同涉税条款的拟定来实现。第三个层面,税务管理层面,主要是积极争取税收优惠政策以及成本费用的扣除政策。
三个层面,对应我们企业的战略决策层、经理层、业务部门,因此税务筹划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不同的人参与,尤其是税务架构的搭建和商业模式的选择,没有公司中高层管理者的参与和支持,是无法实现的。比如促销政策的选择,如果没有市场部门等其他部门的参与,税务筹划可能不太好做。因此,税务筹划是一个比较综合的事情,需要统筹各方面的因素。
㈦ 如何为企业税务筹划提供服务
1、合法筹划
税收征管法规定: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税务机关开征、停征、多征、少征、提前征收、延缓征收或者摊派税款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纳税人可以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书面申请减税、免税。减税、免税的申请须经审批机关审批
2、有效的税务筹划
税务筹划应有针对性,律师应针对各个企业不同的生产经营情况,做到有的放矢。不同的地区、行业、部门和生产经营规模,国家对其有着不同的税收政策法规,具体筹划过程中所形成的思路、看问题的角度以及采用的筹划方式都会不尽相同。因此,税务筹划要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量体裁衣,视情况而采用企业分立、合并,对外投资,折旧计算、费用分摊等方法,使作出的筹划方案才能切实可行。
3、预期筹划
经济活动中,纳税通常在收益实现或分配之后才得以实现,这在客观上为纳税提前筹划提供了可能性;经营、投资和理财活动是多方面的,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的性质不同,税收待遇也会不同,这给纳税人提供了选择较低税负经营方案的机会。
4、风险防范意识
为企业进行税务筹划应当充分考虑到其风险性,盲目地进行筹划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税务筹划要考虑两方面的风险: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和税收法规变动风险。
5、整体筹划
筹划税务的根本目的是企业通过实施筹划来节约税收成本、减轻企业税负和谋求企业的最大效益。但是任何一项筹划都有其两面性,随着某一项筹划方案的实施,企业在取得部分税收利益的同时,必然会为该筹划方案的实施付出额外的费用,以及因选择此筹划方案而放弃其他方案所损失的相应机会收益。因此律师做税务筹化时要从整体上把握,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当新发生的费用或损失的机会收益小于取得的利益时,律师的该项筹划方案就是合理的,反之就是失败的。
但是分立也会增加某些方面的税收,主要表现在:增加部分营业税、部分增值税、所得税等。因此在具体筹划中需注意税收对经济运营、资金运动的影响,并仔细比较、综合衡量,才能使筹划方案科学合理。
以上为转载~请采纳!谢谢
㈧ 上海哪里企业并购税收筹划做的最好
资金是企业经济活动的第一推动力,持续推动力。企业是否能够获得稳定的资金来源,及时足额筹集生产要素组合所需要的资金,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都是十分的重要。而且,很多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主要会遇到融资困境。因此,企业中融资管理人员,一定要具备及时应对各种困境的难题。在平时要丰富自己的知识含量以及有一定培训。这对融资的管理人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那么,融资策略培训哪里好呢?
上海利臻权威专家介绍:什么叫融资策略
融资策略是指投资方以入股的方式对项目进行投资但事实上却并不参与项目的管理内容,随后到了一定的时间就从项目中撤股的一种策略。
融资策略的类型有以下三种:
1、适中型融资策略:指对流动性资产,用短期融资的方式进行筹措资金。而对于长期性的资产,其中包括长期性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均用长期融资的方式来筹措资金。以使得资产使用周期和负债的期日相互配合。
2、保守型融资策略:使用这种策略,公司不仅可以用长期资金来融通长期流动性资产与固定资产,而且还可以用长期资金满足由于季节性或循环性波动从而产生的部分或全部临时性流动资产的资金需求。
3、激进型融资策略:使用这种策略,公司的全部长期资产与一部分长期性流动资产归长期资金融通;另一部分长期性流动资产...
资金是企业经济活动的第一推动力,持续推动力。企业是否能够获得稳定的资金来源,及时足额筹集生产要素组合所需要的资金,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都是十分的重要。而且,很多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主要会遇到融资困境。因此,企业中融资管理人员,一定要具备及时应对各种困境的难题。在平时要丰富自己的知识含量以及有一定培训。这对融资的管理人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那么,融资策略培训哪里好呢?
上海利臻权威专家介绍:什么叫融资策略
融资策略是指投资方以入股的方式对项目进行投资但事实上却并不参与项目的管理内容,随后到了一定的时间就从项目中撤股的一种策略。
融资策略的类型有以下三种:
1、适中型融资策略:指对流动性资产,用短期融资的方式进行筹措资金。而对于长期性的资产,其中包括长期性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均用长期融资的方式来筹措资金。以使得资产使用周期和负债的期日相互配合。
2、保守型融资策略:使用这种策略,公司不仅可以用长期资金来融通长期流动性资产与固定资产,而且还可以用长期资金满足由于季节性或循环性波动从而产生的部分或全部临时性流动资产的资金需求。
3、激进型融资策略:使用这种策略,公司的全部长期资产与一部分长期性流动资产归长期资金融通;另一部分长期性流动资产与全部临时性流动资产归短期资金融通。
㈨ 上市公司税收筹划重点有哪些
1、项目投资。一般来说上市公司所从事的经营项目都是符合税收法律法规的,并且可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也是多种多样的。公司在投资的时候,如果能够享受优惠政策,那么不仅可以提高企业投资回报率,而且对于企业市场竞争力以及增强产业转型的动力,都会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2、并购重组。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之外,通过交易的方式实现自身股权、资产及业务等调整的行为被成为并购重组。通常表现为以一定的代价获得其他企业控制权或者资产经营权的行为。需要了解的是:并购重组是上市公司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之一。
3、股权激励。企业员工股票期权(以下简称股票期权)是指上市公司按照规定的程序授予本公司及其控股企业员工的一项权利,该权利允许被授权员工在未来时间内以某一特定价格购买本公司一定数量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