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关于医疗机构之间的收购
必须全额收购,才能够成为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可以询问当地卫生局。
② 上市公司并购 还需要什么政策支持
在原来的圈钱市场和套现市场基础上慢慢延伸出一个并购市场来。 经营公司好比长途跋涉,在A股上市相当于得到了一匹好马。但过去的资本市场上看到马之后的第一反应是宠物收集(持续圈钱),杀马吃肉(套现离场),很少用他来当坐骑(并购杠杆)。从2011年期,宠物收集和杀马吃肉的事情还有人干,但策马奔驰的事情渐成风潮了。 为什么在这个时点并购大潮就不可阻挡的出现?是因为现在A股的环境、政策、工具更加支持并购,以下罗列十个重大改变。 到底2011年以后出现了什么? 首先,对公司用DCF估值法居功至伟,没有这个方法和市场比较法,就只能用净资产重置法,甚至更加悲催的注册资本法,没有人会把公司卖掉。 第二,商誉不摊销紧随其后,财务制度这个与欧美接轨的改革在新世纪前几年出现时,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这是并购的一个重要的基石(公允价值是另一个基石)。 第三,证监会对市场化定价的开放态度和支持措施。 第四,对赌条款中的双向对赌设计。 第五,业绩承诺,业绩预测和灵活的补偿安排。 第六,平行审查的理念,违规检查和交易核准可以并行,大大地节省了审核时间。 第七,无关放行(当年并购消息一走露,并购就彻底告吹。相当于新婚小两口洞房被艳照,不去抓偷拍者,反而把结婚证撕了。后来改成泄露与双方无关,并购就放行)。 第八,市值管理理念。行业内逐渐认识到市值是并购的基础。甚至有人开始谈论商誉管理。 第九,在一些特定的行业出现了一批愿意探索的上市公司(所谓Gamma板块)。 第十,财务顾问(或者投资银行)在原来的IPO券商基础上分化出来。现在围在并购的上市公司周围有八个合作伙伴:投行,律所,财经公关,专业审计小组,券商,评估,过桥或夹层基金,银行。 短期内并购市场上还需要什么支持手段?特别是哪些监管方面的支持?目前可以列出以下十个方面的建议。 期望的改进之一:三个月禁令。并购停牌时,上市公司被要求承诺,如果交易失败,三个月不再策划并购。实际上有些失败,不是上市公司停牌诈胡炒股价,而是谈判的不幸结果。三个月的禁令应该有条件放开,至少可以申请豁免。 期望的改进之二:平行审批。虽然没有明文禁止,实务上发新股或重大重组只能一单一单申报,上市公司无法平行申报多个无关并购案,只能顺序等待,或者强行包装成相关收购。 期望的改进之三:发股的小单免审。审批虽已加快,但是大小并购都审不一定都必要。比如标的估值小于公司市值的百分之二;比如年度累计非审批并购估值小于年度平均市值的百分之五。可以设计简易审批或豁免审批,给股东大会一个自决权。 期望的改进之四:股东查询频率和内容。并购本质上是市值PK估值,对市值管理来说,每月只能查询前五十名流通股东不利于及时维护股东关系。比较足够的信息是每周提供前一百名流通股股东名单,和前一百名机构股东名单及其联系人。 期望的改进之五:对赌的股票支付或认股权证支付。A股的并购现在已允许业绩对赌,也允许并购标的赌赢(最早为保护小股东权益只能输不能赢)并用现金支付。如果能用认股权证支付,将会大大减轻上市公司的现金流压力。 期望的改进之六:配套融资的限额和用途。配套融资是创业板不开放再融资的变通解决办法。上限定在25%只是个经验估计,突破此限就要跨部门审核,配套融资只限本标的使用也过于严格。一旦再融资放开,此条规定就没有意义了。 期望的改进之七:对赌之外的互赌。在打包并购中,不同实体共同与上市公司对赌,但如果他们在三年对赌期内增长速度不一致,奖勤罚懒的思路自然会引起互赌(互相补偿股份)。现有政策不支持股份保留(悬空)再分配,也不支持认股权证方式的调整,导致未来打包实体间的不公平感受。 期望的改进之八:外籍人士股权。当并购标的原有股东不是中国公民或机构时,按现有政策,用股票支付就成了并购中巨大的障碍。如果能参照IPO的政策,允许外籍人士或外国机构持有股权,那些有海外背景的PE投资的公司就会成为并购标的。 期望的改进之九:一次审批两次发行。目前并购时如果一次性收购标的公司的百分之百,会产生大规模商誉,将来处理商誉时难度加大。如果能一次审批,两次发行,第一次并购51%,半年后再并购49%,几乎可以减少一半商誉。 期望的改进之十:资产包融合和调整。每次并购产生的商誉都对应着一个特定资产包,随着并购后期的整合,上市公司和并购实体的交叉,以及各并购实体之间的协同,资产包的融合和交换变成常态。会计规则和评估方法应该适应这种变化,对新的资产包计算商誉,而不是妨碍被并购实体的整合。 (来源:雪球话题) 关键字: 并购
③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办法有哪些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方式有哪些:
一、要约收购:
1、定义: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投资者持有或者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他人共同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达到"30%"时,继续进行收购的,应当依法向该上市公司"所有股东"(不是部分股东)发出收购上市公司"全部或者部分"股份的要约。
2、公告:收购人在报送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之日起15日后,公告其收购要约。
3、期限:不得少于30日,并不得超过60日(30≤X≤60)4、撤销:收购要约确定的承诺期限内,收购人不得撤销其收购要约。
5、变更:收购要约届满15日内,收购人不得更改收购要约条件。(经批准,可变更)
6、适用:
(1)、收购要约提出的各项收购条件,适用于被收购上市公司的所有股东。
(2)、采取要约收购方式的,收购人在收购期限内,不得卖出被收购公司的股票,也不得采取要约规定以外的形式和超出要约的条件买入被收购公司的股票。
二、协议收购:
1、达成协议后,收购人必须在3日内将该收购协议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及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并予公告。在公告前不得履行收购协议。
2、采取协议收购方式的,收购人收购或者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他人共同收购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达到30%时,继续进行收购的,应当向该上市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上市公司全部或者部分股份的要约。
上市公司收购的收购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收购上市公司:
1、收购人为法人:
(1)、收购人负有数额较大债务,到期未清偿,且处于持续状态;
(2)、收购人最近3年有重大违法行为或者涉嫌有重大违法行为;
(3)、收购人最近3年有严重的证券市场失信行为;
2、收购人为自然人:依法不得担任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五种情形
④ 上市公司并购有哪些监管措施包括
低估值、政策受益板块中潜伏,拉升重仓股,这是一个表面上指数高收益实则高风险,而主力积极捕捉低风险个股的时间。策略上,股民不要频繁追涨行情,还是耐心下来,有机会就去低吸政策受益的蓝筹股,如果错过了,或者涨起来了就更换其他版块或者等待调整后的机会,如今市场在新一波新股申购前会有一个挖坑的动作。
⑤ 那家上市公司5亿元并购两家相关医疗器械公司
请在此输入您的回答,每一次专业解
5亿美元还是 人民币 不清楚。
汇总了2013-2014,国内53起医疗器械并购案。
收购方
被投方
领域
备注
新华医疗
威士达医疗
临床检测
2013年12月全资子公司华佗国际发展拟3.843亿元收购威士达医疗有限公司60%的股权。
新华医疗
远跃制机
制药设备
2013年6月,3.53亿收购上海远跃制药机械90%股权
东富龙
建中医疗
灭菌包装及其材料
2013年11月,4000万元参与上海建中医疗器械包装股份有限公司定向增发并收购部分股权,持股比例不低于20%
东富龙
上海典范
生物医用材料
2013年11月,出资不超过3500万,收购上海典范医疗科技部分股份并增资,持股不低于51%的股权
凯利泰
易生科技
心血管支架
2013年7月,1.397亿收购易生科技(北京)29.73%股权,并计划在2014 年逐步收购剩余股权, 直至持有100%股权
艾迪尔
骨科
2013年11月,通过增发和现金方式收购艾迪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80%股权,收购对价为5.28亿元
蒙发利
OGAWA
按摩产品
2013年11月,2.7亿收购马来西亚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OGAWA
科新生物
中山瑞福
采血针
宝莱特
多泰医用
透析机
宝莱特
恒信生物
血液透析浓缩液、 血液透析干粉
2013年6月,以超募资金1456万元收购辽宁恒信生物100%股权并增资1200万元,合计2656 万元.
乐普医疗
新帅克
氯吡格雷等
2013年6月,3.9亿人民币收购河南新帅克60%股权
人福医药
北京医疗
诊断试剂
尚荣医疗
普尔德医疗
卫生材料
2013年8月合计9000万。5000万元用于对普尔德医疗增资,取得其30.56%的股权;4000万元 用于收购普尔德控股持有的普尔德医疗24.44%的股权.
华润万东
上海华润医器
影像
史赛克
创生控股
骨科
2013年1月,史赛克收购59亿港币创生100%股权成为本年度最大的并购活动。
创生控股
创亿医
手术器
和佳股份
四川思讯
医疗信息化
2013年5月,子公司收购四川思讯的9项软件著作权资产,涵盖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临床 管理信息系统(CIS)及区域医疗卫生服务系统(GMIS)
嘉事堂
广州吉健
器械经销
--
佰金医疗
医疗设备
戴维医疗
甬星医疗
输液泵
2013年11月,拟440万元人民币收购宁波甬星医疗仪器100%股权,并500万元增资。交易完成后,甬星医疗注册资本为800万元,公司持有甬星医疗100%的股权。
中元华电
广州埃克森
诊断试剂
2014年1月,中元华电572万元收购大千生物40%股权,成第一大股东
2014年8月6日,公司现金方式分三期、有条件地对埃克森增资人民币2853万元,成为控股股东,持有埃克森51%的股权。
西陇化工
新大陆
肿瘤诊断试剂
2014年1月,拟9225万元收购的福建新大陆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75%股权。批文40 多个,其中肿瘤标志物的3个
永和阳光
诊断试剂
2014年9月,公司出资额占比95.14%的嘉兴清石西陇股权投资基金拟向永和阳光(湖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增资6046.5万元,增资后将持有永和阳光53.18%的股权。
亚宝药业
泰亿格电子
助听
2014年1月,全资子公司北京亚宝投资拟出资3500万受让自然人黄昭鸣持有的泰亿格电子8.64%的股权,1500万元增资3.16%的股权,完成后,共持有10.52%的股权。
三诺生物
华广生技
诊断试剂
2014年2月,三诺生物2.64持有不超过20%的华广生技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
复星平耀
CML
远程医疗
2014年2月,复星医药全资子公司复星实业( 香港):参与美中互利私有化及受让CML30%股权,拓展医疗服务与医疗器械业务。
千山药机
宏灏基因
基因芯片
2014年3月13日,收购湖南宏灏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部分股权并对其增资。本次投资拟以3818万元。
冠昊生物
优得清
人工角膜研发
2014年3月,拟分阶段向优得清投资共人民币4,000 万元,投资完成后冠昊生物占注册资本33.3%。
海南海药
美国仿生眼公司
生物材料
2014年3月,控股子公司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以不超过300万美元参股美国仿生眼公司并取得其16%股权。
鱼跃科技
华润万东
影像设备、手术器械、卫生材料等
2014年4月,收购华润万东51%股权和上海医疗器械集团100%股权。
新华医疗
英德公司
生物制药装备
2014年4月,拟3.7亿收购英德公司85%股权
宝莱特
博奥天盛
血液透析
2014年6月,以自有资金1,800万元对天津市博奥天盛塑材有限公司进行增资,占标的公司70%的股权,
北大医药
一体医疗
肿瘤消融
2014年6月18日,,拟14.02亿元购买深圳一体医疗100%股权,全部以发行股份的方式支付。
翰宇药业
成纪生物
注射器
2014年8月20日,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甘肃成纪生物药业有限公司100%股权,13亿。
普华和顺
天新福
硬脑膜
2014年8月普华和顺集团(01358),8亿人民币收购北京天新福医疗公司全部股权。神经外科手术的再生医用生物材料人工硬脑膜,行业的先驱和领导者
乐普医疗
雅联百得
诊断试剂
2014年8月,拟使用自筹资金15,381.82万元投资北京雅联百得科贸有限公42.11%的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
1.25亿投资北京海合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71.39%的股权。
3642万投资北京金卫捷科技发展(家庭医疗健康综合服务平台),51%股权。
1400万与由拟成立公司的核心管理和技术团队共同投资组建的宁波美联通投资管理中心, 持股70%;
梁满初
京柏医疗
监护仪
2014年8月,天目药业以729万元的价格将所持深圳京柏医疗设备有限公司60%股权转让给该公司股东梁满初。
北陆药业
世和基因
基因测序
2014年8月,拟向南京世和基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增资3,000 万元,增资后参股20%的股权
楚天科技
新华通
制药用水设备
2014年8月,拟以发行股份和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购买新华通100%股权
长春高新
爱德万思
可降解金属冠脉支架和骨科植入物
2014年8月,3,344.07万分布增资爱德万思44.5%
尚荣医疗
锦洲医械
骨科 骨接合植入物
2014年9月,拟用现金10140万元收购张家港市锦洲医械制造有限公司66.21%股权
华平股份
北京康瑞德
医疗质量检测及数字信息系统
2014年9月,2000万增资北京康瑞德获得40%股权
利德曼
德赛诊断
诊断试剂
2014年9月,利德曼1.8亿与3家共同投资方购买德赛诊断系统(上海)有限公司及其持有的德赛产品部分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利德曼将持有德赛系统、德赛产品各25%、31%的股权。
维梧;凯雷基金
海尔特种电器
医疗设备
2014年9月,凯雷投资集团以4.05亿元获青岛海尔特种电器有限公司30%股权,维梧资本将持有特种电器8%,海尔创投将持有40%的股权。
嘉事堂
馨顺和
器械经销
2014年9月,拟以2.5亿元收购四川馨顺和贸易有限公司等23家公司部分股权,收购完成后,占51%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蓝帆医疗
利明医疗
血液透析
2014年10月,全资子公司蓝帆(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公司关联方福州东泽医疗器械以864.5万元和435.5万元分别收购利明医疗66.5%和33.5%的的股权。
答都将打造您的权威形象
⑥ 收购一家医疗机构,需要注意些什么
要注意政策走向,那怕敢收购的主也是来则不善,怕的就是翻脸比翻书快,因唱双簧时代。一边鼓励,一边打击,如现看到的P2P金融,当初别人干,也是有人鼓励,现查封了多少说违法,看看当初给证的也是它门,现在查也是它门
总的来说,赚的钱别一个人藏着就行,四方菩萨香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