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持仓收益 » 外资上市公司虚报业绩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外资上市公司虚报业绩

发布时间: 2021-04-08 15:16:45

① 举例,业绩造假,财务造假,上市造假

这三个并不都是独立的,比如一企业,为了上市,通过多开发票多计收入而虚报业绩,就同时涉及你说的在三种造假

② 为什么上市公司,外商投资企业等等,每年要做审计呢

上市公司每年必须要审计的是每年的年报。
年度报告是指公司整个会计年度的财务报告及其他相关文件。国务院发布的《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第57条规定,上市公司应当向证监会、证券交易场所提供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年度报告。

③ 离职商场工作后很艰难地进了一家外资上市公司,整天坐在办公室,发现办公室工作并不适合自己,怎么办

你都很明确的说是很艰难去了上市公司,那为什么会有放弃的想法?与其纠结不如重头学习开始,天道酬勤你应该听说过的。 来自职Q用户:李建嵘
工作还是要干的开心,这个很重要的。适合你的才是好的,不妨再想想,自己到底想往那方面发展,不要盲目求职浪费了自己的时间也消磨了自己的信心
来自职Q用户:王女士

④ 上市公司一般会做假虚报业绩吗。如果被查出有什么后果

一般来说,上市公司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做假虚报业绩的行为。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就有不真实全面的披露信息的嫌疑。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法律责任:
财务作假,投资者可通过法律途径向审计所索赔,而相关审计人员的从业资格也可能会被取消,并处一定罚金。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以及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对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等案件的追诉标准做了规定。
其中明确指出,依法负有信息披露义务的公司、企业虚增或者虚减资产达到当期披露的资产总额30%以上的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所有的财务造假都与公司高管有关,只要断绝了高管的推卸责任之路,上市公司造假的动力就可以消除大半。因此,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现象屡禁不绝的情况下,不妨借鉴美国的做法,通过立法,让高管对财务造假承担法律责任。这样,既可以确保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保护投资者利益,也能促使整个社会诚信度的提高。

⑤ 国有上市公司虚报营业收入数额巨大的是否属于犯罪

虚列营业收入会构成偷税罪。

偷税罪是指纳税人违反税收管理法规,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数额较大或者曾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过两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行为

⑥ 虚报业绩被查写原因

犯规

⑦ 公司虚报营业额,是不是做假帐,(营业额增加)

做假帐经常使用的手段不外乎虚报营业收入,或者是尽量减少承认费用与营业支出。
例如:在申请初次上市柜或现金增资之前的年报,安排销货给关系企业,虚报营业收入,创造高获利的幻影。这些公司通常会有相当高比例的关系人应收帐款,因为上述的销售并非真实的,产品还在关系企业的仓库,自然没有资金偿还。
另外,捏造公司的帐上现金的手法还包括公司以存款为关系企业或关系人担保。

⑧ 上市公司虚报业绩,为什么不以诈骗罪论处!希望证券法修改虚报业绩导致股价大跌、以诈骗罪论处!

上市公司虚报业绩,如果情节严重,涉嫌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以及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补充规定》,对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等案件的追诉标准做了规定。其中明确指出,依法负有信息披露义务的公司、企业虚增或者虚减资产达到当期披露的资产总额30%以上的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⑨ 上市公司虚报业绩报告是否违法

违法!但法律有空白!!

⑩ 证券法为什不把,上市公司虚报业绩定为诈骗行为!是不是为了保护机构利益

诈骗罪有特殊构成的,不是任何行为都是诈骗罪。虚报有的会成立诈骗罪,不成立的时候按照其他来处理很正常。不要凡事上纲上线,偷吃个水果就判死刑是不恰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