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控股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根据官网显示,相关公司有很多,以下举例5家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
1、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是国家在原中国石化总公司的基础上于1998年重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是国家出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
本公司下属有12家油气生产企业,主要是胜利油田分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华北分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东北油气分公司、华东分公司、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勘探南方分公司。
2、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海油”或“中海油”)是中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属的特大型国有企业(中央企业),总部设在北京,现有98750名员工,有天津,湛江,上海,深圳四个上游分公司。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是上市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的分支机构之一,隶属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主要以对外合作和自营的方式在中国黄海、东海等海域从事海上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和生产。
3、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12月29日,是根据《公司法》规定设立的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独资公司,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能源安全的特大型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公司以投资建设运营电网为核心业务,承担着保障安全、经济、清洁、可持续电力供应的基本使命。
国家电网公司直属产业作为公司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司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业务板块包括电工装备制造、信息通信与电子商务、节能与电能替代、境外投资与运营、工程总承包等。拥有16家产业公司、6家上市公司。
4、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英文名称China Unicom、简称“中国联通”、“联通”)于2009年1月6日在原中国网通和原中国联通的基础上合并组建而成,
在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境外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是中国唯一一家在纽约、香港、上海三地同时上市的电信运营企业,连续多年入选“世界500强企业”。
5、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中央企业。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是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国资委批准,由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按照对等原则合并组建的A+H股上市公司。
B. 我国历届国家领导人都有哪些
1、1949年9月~1954年9月——毛泽东
2、1959年4月~1965年1月——刘少奇
3、1983年6月~1988年4月——李先念
4、1988年4月~1993年3月——杨尚昆
5、1993年3月~1998年3月——江泽民
6、2003年3月~2008年3月——胡锦涛
7、2013年3月~ 今——习近平
(2)国家领导人到访上市公司扩展阅读:
主席一词的来历:
中国古代没有桌椅,人们席地而坐。席地而坐也颇讲究,先铺上房间那么大小的席子叫“筵”,每个人坐的小垫子叫“席”。(跟现代的椅垫和蒲团差不多)而今要考查这一遗风,除了在电影戏剧中可看到之外, 到日本和韩国的家庭拜访一下,可知筵、席和席地而坐的情景。
当然,他们的“筵”、“席”不一定是草、竹编制而成的了。现在大家常说的“酒席”、“筵席”、“酒筵”意思相近,是从大小不同的筵、席来定名酒宴的。
古人进屋,先脱鞋,再走过筵,坐在席上。因此,现在把广东人说的“埋位”叫“入席”。这正是我国古代席地而坐的遗风。入席时,客人有客座,主人中的长辈独自坐在正位或主家席位,以示尊重叫做主席。
C. 外国领导人到访中国后,在中国期间的食、宿、行等花销是中国政府免费提供呢还是他们付款消费的若是消费的
一般来说,各国领导人出访,费用各国政府自理。各国政府都有专项出访经费,由纳税人承担或赞助商赞助;用完了就哪也去不了了。当然也有特例,访问国可以主动邀请并自费接待。
D. 国家文化部持有哪些上市公司股票
国家文化部作为一个行政单位,应该是不能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行政部门怎么可能会持有公司股份呢?你应该是看错了。
E. 哪个国家的领导人到中国访问走红地毯自己拉着行李箱上飞机
有国家的领导人到处关房了,走红地毯,自己拉着行李箱来
F. 一个上市公司的最高领导人是董事长还是CEO
一般都是董事长
G. 一些国家的领导人为何会在海外有资产呢
现在发主要是可能有些非法获得的资产转移在国外了。
H. 国家哪些领导人视察重庆长安汽车厂家
长安汽车总部在重庆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
长安汽车是中国汽车四大集团阵营企业、最大的中国品牌汽车企业,也是唯一一家中国品牌汽车产销累计突破1000万辆的车企,成为中国汽车品牌的领导者。长安汽车拥有153年历史底蕴,32年造车积累。目前
重庆长安汽车,领导人,厂家
长安汽车总部在重庆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
长安汽车是中国汽车四大集团阵营企业、最大的中国品牌汽车企业,也是唯一一家中国品牌汽车产销累计突破1000万辆的车企,成为中国汽车品牌的领导者。长安汽车拥有153年历史底蕴,32年造车积累。目前
I. 国家首脑访问级别是怎么分的
国家元首是一国的最高首脑,是一个国家在实质或形式上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转型后,对国家元首体制进行改革,实行党的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三权合一的新型现代国家元首制,以适应改革开放新需要。
自古以来,国家元首,不论是君主国的君主还是共和国的执政官、总统等,一般都身兼行政首长,是行政权的体现者。这情况到近代出现了两方面的变化。其一是行政权的分割。由于责任内阁制的兴起,内阁首长的地位日渐提升。在实行议会内阁制的国家,总理甚至取代总统成为行政首长。其二是某些国家是以立法机关的首脑作为国家元首,英格兰和法兰西便曾分别以议会议长和国民公会主席作为国家元首。另外,在当代的某些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元首由议会常设机关的首脑担任。
总统制下的国家元首
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
任何法案都需要总统签署,除非议案得国会绝大多数同意。总统制下的国家元首通常由选举选出,是行政机关的首长,独立於立法机关。属行政机关的政府只向总统负责,总统有权任命和解雇而无需经过议会,因而有“总统制“之名。一些总统制国家(例如美国)的国会可决定是否赞同主要官员的任命。议会讨论候任人是否合适,并没有权批准或否决任命。任命後主要官员不必向国会集体负责,与内阁制的问责不同。
有些总统制设“总理“一职;总理只向总统负责,而不是议会。这些“总理“的政治影响力通常不大,有些更只是管理人员而并不是政治家。总统制的“总理“与内阁制的总理(或首相)不同,他们没有宪法赋予的实权,政治地位比较低。他们通常负责政府的日常运作,总统则订定国家政策。内阁制下的总理领导执政党和政府;总统制下的总理却是服务政府,如其他官员一样,可能随时被解雇。
美洲国家普遍采用总统制,美国是其中的圭臬。虽然大部分的总统由民主方法选出,部分国家元首发动军事政变或政变夺权(如卡斯楚)。总统制的特征(如行政机关向统治者而非议会负责)与君主独裁制其实有相似的地方。
美国的总统制源自18世纪英国的宪法制度。当时,英国君主的权力仍然很大,控制政府,国会无权过问。所以,有人认为现代的总统制事实上承袭自18世纪欧洲的“旧制度“。很多欧洲国家的制度已从行政(首长)主导发展成国会(内阁)主导。1870年代,美国总统安德鲁·詹森受弹劾,几乎丢职,总统权威受削。有人预测美国会跟随欧洲模式,从总统制渐变为半总统制,甚至内阁制;众议院院长将成为权力核心,变为名义上的总理。但这并没有成为事实。20世纪初西奥多·罗斯福及伍德罗·威尔逊的领导令总统重建政治影响力。
半总统制下的国家元首
密特朗
前法国总统弗兰索瓦·密特朗,半总统制下的国家元首半总统制包含了总统制和内阁制的特点,政府需向总统和国会负责。根据法国现行的第五共和宪法,总理由总统任命,但需要得到众议院(chamber of deputies)支持。所以当国会被反对派控制时,总统只能从反对派中拣选总理,这被称为共治(cohabitation)。例如,1980年代,左派的法国总统弗兰索瓦·密特朗任命了新戴高乐派(右派)的雅克·希拉克为总理。(法国的“共治“通常由总统负责制定国家的外交政策,总理则负责国内事务。)
有些国家的政制逐步演化成类似半总统制,甚至总统制,例子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後的魏玛共和国。魏玛共和国的宪法规定,总统任命的内阁要向国会(reichstag)负责,但民选总统在紧急情况下可运用很大的酌情权。最初总统只是象征式的国家元首,政务由国会主持。但由于当时社会动汤不安、政局不稳,总统开始运用紧急权力。1932年,权力严重失衡,就算总理在国会得到支持,总统兴登堡(paul von hindenburg)也能随意废立。最後,兴登堡没有咨询国会,利用职权任命了阿道夫·希特勒当总理,造就了纳粹的独裁统治。
注明:1982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家主席原有的两项实权——召集最高国务会议权及统率武装力量权均被取消,在法律上成为虚位元首,但中国共产党坚持对国家权力绝对领导,使得中共中央总书记凭借担任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职务实现对最高权力的掌握。
内阁制下的国家元首
比利时利奥波德三世,
利奥波德三世
二战时运用权力代表国家向德军投降。议会制(又称内阁制)的国家中,国家元首可能只是国家的象征行政首长,理论上拥有行政权力(所以英国的政府称为女王陛下政府,即理论上政府是属于君主的,而不是议会的)。事实上,宪制经历渐进的演变,由首相领导的内阁行使实际权力,并向国会负责。首相从议会中选出,得到议会的支持。议会有权著首相和内阁成员辞职或解散国会。因此,政府问责於国会,并有责任向国家元首提供“意见“(即代元首处理行政事务)。在一个议会制国家中,旧的宪法可能赋予国家元首很大的行政权力,有如总统制下的总统。随时代变迁而演化出的问责机制甚至政府机关往往在过时的宪法中只字不提。所以,宪法越旧,有漏洞的机会越大。国家元首可能因此有过大的权力。1867年,“英属北美法案“中没有提及首相一职,但该职位已经存在。1848年,含糊、过时的意大利王国宪法让国王维克托·伊曼纽尔三世能够在有争议的情况下任命贝尼托·墨索里尼。
英联邦国家议会制的
英国首相卡梅伦
运作依据一系列的宪法条文、不明文的惯例、orders-in-council、英王制诰等。总督在特殊的情况下可能有额外的权力(例如澳大利亚总督john kerr解除澳大利亚总理gough whitlam的职务)。
曾有国家元首因为宪法含糊或国家陷入危机的情况下擅用大权。1940年,德国军队进攻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三世(leopold iii)向德军投降,违反政府的意愿。奥波德三世认为他要根据登基时的誓言为国家负责,而他判定他的政府选择对抗是错误的,会损害比利时的利益,於是他代国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後,虽然经投票後比利时的人民容许他续任,但由于他的做法引起争议不断,最终他放弃王位。
无行政权力的国家元首
无行政权力的国家元首完全没有实权,连象征权力也没有。在不同的国家,这些元首的权力和职责各异。1970年代,瑞典通过现代宪法,瑞典国王在议会的一切权力被废除。但内阁每月仍会向国王在王宫内正式汇报。相反,无实权的爱尔兰总统要接触内阁官员需经过总理办公室安排,但总理仍会向总统汇报;总统不能取得政府文件。
泰国国王普密蓬·阿杜德
无行政权力的国家元首在20世纪出现。
例如:
爱尔兰总统
印度总统
泰国国王
瑞典国王(自1975年起)
德国总统
日本天皇(自1945年起)
J. 领导人出访有国事访问、正式访问、工作访问等,有什么区别
一、定义规格不同
接待规格上以“国事访问”为最高级,其次为正式访问、工作访问。
1、国事访问
指国家元首应他国元首邀请进行的访问。接待规格非常正式,完全按外交礼仪安排。一般有红地毯、检阅仪仗队、鸣礼炮21响等。 在美国还有“白宫会谈”与“白宫晚宴”这两项。
2、 工作访问
规格低于国事访问。不需要繁琐的仪式,领导人为磋商重大问题举行的会晤往往采用这种形式。其礼宾安排比国事访问简单。
3、 正式访问
一国政府首脑及外交部长等内阁成员,应他国政府首脑、相应官员的正式邀请,对该国进行的访问一般称为正式访问。
二、接待方式和范围不同
正式访问的范围是最大的,国事访问和工作访问都属于正式访问之列。
(10)国家领导人到访上市公司扩展阅读:
我国其他领导人,比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全国政协主席等,应有关国家相应领导人的正式邀请,对该国的访问一般也称为正式访问。在外交实践中,有时也称“正式友好访问”。
工作访问一般礼仪从简,不会安排很多其他活动,主要谈工作。2015年3月,哈萨克斯坦总理马西莫夫就应中方邀请,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前对中国进行了工作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