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知名品牌上市公司大全
中国自主品牌:lenovo、haier、hisense、自然堂、双汇食品、广汽传祺、jmc、江淮汽车、长安汽车、长城汽车、雅倩、byd、福田汽车、fotile、midea、创维、华为、vivo、美菱
被中国收购的品牌:麦当劳(中国)、德克士、sanyo、nec、thinkpad、沃尔沃汽车
2. 中国目前上市的百年老牌企业有哪些
很多,主要集中在餐饮和中药。
如全聚德,贵州茅台,同仁堂,东阿阿胶等。
3. 我国有哪些高科技上市公司
航天信息 航天科技 中国卫星 火箭股份
4. 高科技上市公司有哪些
1、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亚太本土管理软件、ERP软件、集团管理软件、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客户关系管理软件、小型企业管理软件、财政及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软件、汽车行业管理软件、烟草行业管理软件、内部审计软件及服务提供商,也是中国领先的企业云服务、医疗卫生信息化、管理咨询及管理信息化人才提供商。
2、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IFLYTEK CO.,LTD.),前身安徽中科大讯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总部在合肥,成立于1999年12月30日,2014年4月18日变更为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专业从事智能语音及语言技术研究、软件及芯片产品开发、语音信息服务及电子政务系统集成。拥有灵犀语音助手,讯飞输入法等优秀产品。
3、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国际化家电企业,拥有格力、TOSOT、晶弘三大品牌,主营家用空调、中央空调、空气能热水器、手机、生活电器、冰箱等产品。
4、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兴通讯(ZTE)。全球领先的综合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上市公司。主要产品包括:2G/3G/4G/5G无线基站与核心网、IMS、固网接入与承载、光网络、芯片、高端路由器、智能交换机、政企网、大数据、云计算、数据中心、手机及家庭终端、智慧城市、ICT业务,以及航空、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传输设备。
5、大族激光
深圳大族激光是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市重点软件企业,广东省装备制造业重点企业,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国家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基地重点推广示范企业,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主要科研项目被认定为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
5. 中国第一批上市公司有哪些
上海交易所第一批有8只股票。延中实业(600601)(现“方正科技”)、真空电子(600602)(现“广电电子”),飞乐音响(600651)、爱使电子(600652)(现“爱使股份”)、申华电工(600653)(现“申华控股”)、飞乐股份(600654)、豫园商场(600655)(1992年6月15日终止上市,替代为改制后于1992年9月2日上市的豫园商城)和浙江的凤凰化工(600656)(后来的“S*ST源药”,已退市)
1、延中实业是沪市最早上市的公司之一,属于“三无”概念股,且盘子小,争夺其控股权的斗争在中国股票市场中多次掀起波澜。1993年深宝安收购延中实业是其第一次遭遇举牌,也打响了中国上市公司收购的第一枪。
2、“真空电子”曾是证券市场上“老八股”的龙头股,“真空B股”则是中国证券市场的第一个B股。1996年年底开始资产结构改造。1997年3月,当上海市市委、市府决定对广电集团进行重组时,真空电子的国有股股东变更为上海广电(集团)有限公司。
2、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84年11月18日,是新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上市公司。现涉及绿色照明、IC卡、电子部件等多个方面。
6. 为什么最近上市的科技公司都没有选择“纳斯达克”
纳斯达克与纽交所的区别
大家一定都对中国的资本市场的层次比较熟悉了。如果纽交所类似于主板市场的话,纳市就是二版市场。他们只是不同的交易所,差别不是很大。但是,相对而言,纽交所历史更长,至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纽交所股票种类繁多,是个综合性的股票市场,包括许多行业,如石油,钢铁,运输,医疗等。纽交所多汇聚一些传统的老牌企业,如埃克森美孚、伯克希尔哈撒韦、通用电气、强生、沃尔玛等等。
纳斯达克创立于1971年,很新,但是成长速度很快。纽交所多数是上市几十年资产宏厚的公司,纳斯达克就是给一些新的上市公司,特别是一些科技公司。如之前提到的苹果、谷歌等。
这是两个交易所给人的最初印象,当然之前上市的标准也不一样,纽交所的门槛要明显高于纳斯达克。但是,最近几年,纽交所看到纳斯达克在科技领域强势的发展,也比较着急。因为毕竟两家公司自身也是上市公司,也有盈利的压力。对于一些大型的明星企业在自己的交易平台交易,会提升影响力。怎样说服其到自己的交易所来上市,两者必然会展开争夺。
一个有趣的例子是,纳斯达克之前要求所有的上市公司的代码必须是4位数,如苹果、微软等无一例外,但是为了赢得Facebook的IPO,这一规定也改变了,现在Facebook的交易代码就是FB。
当然,对于上市的企业来说,也会综合考虑上市标准、便利性、上市费用、对市场的影响等各方面因素进行取舍。
资料显示,以在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NASDAQ Global Select)上市的一家流通股本在5000万股至1亿股之间的公司为例,除上市初期要向纳斯达克提交20万美元的“入场费”之外,每年还要交纳4.65万~6.85万美元不等的年费。而纽交所的初次上市费用则以5万美元为基数,再按每100万股流通股3200美元计算,最低12.5万美元,最高25万美元,另外再加上每年4.2万~5万美元不等的年费。
科技公司的选择
纽交所看到纳斯达克之前在科技股方面的强势地位,也开始降低上市标准和纳斯达克抢夺客户资源,其门槛甚至要开始低于纳斯达克了。
改变的发生,也使得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选择去纽交所上市。以2012年为例,在当年风险投资者排名前20位最有价值的科技类IPO中,纽交所拿下了16项,而纳斯达克仅获得包括Facebook在内的4项。
而纽交所在今年上半年,也获得了14家科技类公司的青睐,占同期美国市场科技类新股上市总数的64%,募集资金占比也高达58%,刷新历史纪录。
科技公司经常也会在两个交易所之间互相转板。今年7月15日,千亿美元市值的甲骨文开始正式从纳斯达克转板到纽交所交易,其上市多年来市值达到了近100倍涨幅。
不过,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市值680亿美元的卡夫公司,正式从纽交所转板到纳斯达克,并拆分成卡夫食品和Mondelez国际。
两者之前的转板发生,是常常的事情。之前,从纽交所转板至纳斯达克的公司还有市值为500亿美元的德州仪器、市值近400亿美元的维亚康姆公司。而从纳斯达克转板至纽交所的公司有市值约为300亿美元的嘉信理财、市值约为300亿美元的印孚瑟斯技术。
中概股在两市的情况
10年前开始的科技中概股赴美上市潮,大多选择的是纳斯达克。在i美股看了下中概股市值排名前十的企业的上市地点的选择,网络在纳斯达克,奇虎是在纽交所,网易是在纳斯达克,携程是纳斯达克,新浪是纳斯达克,搜房是纽交所,优酷纽交所,迈瑞纽交所,唯品会纽交所,新东方纽交所,去哪儿纳斯达克 ,YY纳斯达克 ,58纽交所。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纽交所是要优于纳斯达克的一个市场,一个是主板,一个是中小板的感觉,所以两个如果要选择一下,当然愿意去主板,因为交易活跃。之前和迈瑞医疗的董事长徐航聊到,他就说在美国投资者眼中,纽交所的牌子可能对他的医疗行业来讲,认可度更高。再加上,这两年中概股被狙击成功的企业,都在纳斯达克挂牌,对纳市来说,无疑有点抹黑。
据网络副总裁汤和松透露,去哪儿早前也是考虑在纽交所上市,但是最后几天改在了纳斯达克。其中,也有两个交易所之间的博弈因素的存在。
但是,总的来讲,纳斯达克和纽交所现在基本没有太大区别,盒子支付的新晋资深CFO Mei,这位沃顿商学院毕业的高材生就直接了当的讲到以下观点,现在硬性入门门槛,两个交易所是没有区别的,差异主要是:
1) 敲钟仪式,现在很多第一次上市的中国老总还是很看中纽交所的排场;
2) 纽交所会忽悠,说他们是“主板”,相对把纳斯达克给贬下去了,这个是不公正的做法,但对NYSE很有利;
3) 后台数据服务,IR网站服务,费率,这段时间纽交所调整的比较激进。
4) NYSE想丢狡猾,利用前段时间出事的中概股,借壳上市的比较多,说到纽交所交上市企业的质量高。
Mei女士不太认同纽交所的做法,她认为纽交所这么描述是不公正的,因为真正IPO上市的,两个交易所出事的几率是一样的。但都是拉客户,纽交所在这上面的举止是利用了许多人对过外市场不了解。
但是,这两个交易所都不是省油的灯,都会为了等到更多的机会,互相放大对方的一些失误。比如,纽交所就经常拿Facebook上市期间,纳斯达克的技术故障导致的交易混乱来说事,而纳斯达克也拿纽交所做市商“骑士资本”技术故障,而影响众多股票交易,导致4亿美金的事件来向对方搅拌。
7. 中国科技部十家上市公司都有哪些
迄今,沪深两市有260家上市公司连续3年分红。
据《证券日报》数据中心统计,持续分红的260家公司在近三年的分红能力稳步提升,2005年度正式分红的平均水平为每10股现金红利1.6702元,2006年提升至1.8732元,增幅12.15%;时至2007年度,这些公司分红能力再度提升,预计分红的平均水平为每10股现金红利1.922元。从260家公司近三年分红排行榜上看,2007年每10股现金红利5元以上的高分红公司就有19家,而2005年和2006年上榜的仅有11家。可以说,随着上市公司业绩的稳步提升,其分红能力整体得到提高,高分红水平的公司也日渐增多。
2007年派现能力表现突出的公司中,驰宏锌锗高分红风格尤为惹眼,继2006年度每10股现金红利30元后,2007年再拟每10股现金红利20元,成为目前分红比例最高的公司。盐湖钾肥、张裕A、中国船舶、用友软件紧随其后,2007年拟每10股现金红利超过10元;另有贵州茅台、双汇发展、中远航运等公司拟每10股现金红利在5元以上。这些高分红公司基本都具有多年持续分红的能力。比如驰宏锌锗自2002年以来均保持着与股东同乐、慷慨分红的这一作风;盐湖钾肥则在1997年以来保持了连续12年的持续分红,张裕A也保持了自1998年以来的11年的分红风格。统计显示,这些持续分红的公司业绩十分优秀,260家公司2007年合计实现净利润1858.3亿元,同比大增52.92%;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为0.7899元,同比大增41.75%,且远超过同期A股的业绩水平。包括中国船舶、中信证券、吉恩镍业在内的40家公司基本每股收益超过1元,占比达15.38%。
这260家上市公司没有显著的行业特征,但大多是各行各业的龙头企业:有酿酒食品业的贵州茅台、泸州老窖、张裕A、燕京啤酒;有医药类的天士力、康缘药业、康恩贝、同仁堂;有有色金属类的江西铜业、吉恩镍业、厦门钨业、驰宏锌锗;有地产业的万科A、陆家嘴、招商地产、金融街;有机械行业的中国船舶、柳工、安徽合力;有钢铁类的安阳钢铁、济南钢铁、八一钢铁、宝钢股份等。
这些公司近期的股价表现:有屡创新高的、有相对抗跌的。今年以来,上证综指累计跌幅34.5%,260家持续分红的股票中有180家跑赢上证综指,占比近七成,其中丰乐种业、华帝股份、新赛股份、金牛能源等22家股价逆势走高。业内人士认为,持续分红股的价值已经被主流机构投资者深挖,但随着资金面的扩容,机构资金存在进一步挖掘有投资价值个体公司的需求,这从蓝筹股的崛起和部分个股的抗跌中已现端倪。
8. 知名科技类上市公司有哪些
网宿科技 机器人 巨人网络 光迅科技 暴风集团 蓝盾股份
9. 国内比较有名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截止2019年12月,国内比较有名的上市公司有: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网络、爱奇艺、京东等。
1、腾讯控股
腾讯多元化的服务包括:社交和通信服务QQ及微信/WeChat、社交网络平台QQ空间、腾讯游戏旗下QQ游戏平台、门户网站腾讯网、腾讯新闻客户端和网络视频服务腾讯视频等。
腾讯控股2018年1月29日收于471。60港元,创下上市以来最高收盘价,2018年4月15日收盘仅有386。80港元。不到三个月时间,腾讯控股市值蒸发了8058。71亿港元。
5、京东
美国当地时间2014年5月22日,京东在纳斯达克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JD”,开盘报价为21。75美元,较发行价19美元上涨14。47%,市值达到约297亿美元。
2017年1月4日,中国银联宣布京东金融旗下支付公司正式成为银联收单成员机构。2017年4月25日,京东集团宣布正式组建京东物流子集团。2017年8月3日,2017年“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榜单发布,京东排名第四位。2019年7月,发布2019《财富》世界500强:位列139位。
公司上市要求:
1、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已向社会公开发行。
2、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三千万元。
3、开业时间在三年以上,最近三年连续盈利;原国有企业依法改建而设立的,或者本法实施后新组建成立,其主要发起人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可连续计算。
10. 中国科技部上市的十家公司有哪些
新浪财经讯 科技部、国资委和中华全国总工会昨日在北京联合公布首批“创新型企业”名单,航天科技(6.90,-0.08,-1.15%,吧)集团、中国石化(7.83,0.40,5.38%,吧)等91家企业在进行两年试点后,被正式命名为首批“创新型企业”。91家企业大多是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其中大中型企业占多数,有色金属等资源类企业占上榜名单超一成。登海种业(16.57,-0.11,-0.66%,吧)等中小企业身影亦现身榜单。
2006年7月,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启动建设“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以推动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内在机制,制定正确的技术创新战略,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三部门确定的试点企业共分两批,计287家。所谓“创新型企业”,是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依靠技术创新获取市场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的企业。
据科技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建设“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启动2年来,试点企业对技术创新的依存度不断提高,研发投入大幅增加。统计显示,这些企业的研发经费从2005年的545亿元增加到了2007年的829亿元,增长52.1%,约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四分之一;试点企业平均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6.74%,远高于2006年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0.77%的平均水平。
此外,试点企业的创新能力建设明显加强,研发人员总量从2005年的17.46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22.01万人,增长26.4%,其中57家企业建立了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工程中心等研发机构,一半企业与高校、研究所建立了联合实验室。这些企业也掌握了越来越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发明专利申请量由2005年的9300件增加到2007年的17180件,增长了84.7%;软件著作权等授权量从638个增加到4371个,猛增了近6倍。
科技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已形成中央和地方联手推动建设“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的机制,近2000家企业正在不同层面开展试点。科技部和有关部门将针对“创新型企业”和试点企业的不同需求,持续给予支持,引导各种创新要素向它们集聚,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创新型企业”5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