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希舒美阿奇霉素是进口的,为什么生产企业是大连的
希舒美分国产和进口。
阿奇霉素为第二代大环内酯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呼吸道及生殖道感染。 可治疗多种病原体引起的儿童及成人的呼吸道感染,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等,并被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医学指南推荐作为上述感染的一线治疗药物推荐(如美国,日本,中国,美国及中国)。
研发历程:
1、最先由克罗地亚Pliva公司研制合成,1988年由Sour Pliva公司率先在前南斯拉夫上市。
2、原研发公司将全球的生产和市场开发权转让给美国辉瑞。
3、1990年英国上市,商品名为“Zithromax”。
4、1991年美国上市,商品名为“Zithromax”。
5、1996年中国口服剂型上市,商品名为“希舒美”。
6、2005年希舒美专利期满。
7、2005年中国注射剂型上市。
(1)阿奇霉素上市公司生产厂扩展阅读:
希舒美阿奇霉素适用于敏感细菌所引起的下列感染:
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急性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可用于男女性传播疾病中由沙眼衣原体所致的单纯性生殖器感染。阿奇霉素亦可用于由非多重耐药淋球菌所致的单纯性生殖器感染及由杜克嗜血杆菌引起的软下疳(需排除梅毒螺旋体的合并感染)。
㈡ 阿奇霉素分散片哪产的好 效果怎么样
效果怎么样? 阿奇霉素系通过阻碍细菌转肽过程,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体外试验证明阿奇霉素对临床上多种常见致病菌有抗菌作用,包括:革兰阳性需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酿脓链球菌(A组B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a-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和其它链球菌、白喉(棒状)杆菌。 阿奇霉素分散片对于耐红霉素的革兰阳性细菌,包括粪链球菌(肠球菌)以及耐甲氧西林的多种葡萄球菌菌株呈现交叉耐药性,作用机制与红霉素相同,主要与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单位结合,抑制依赖于RNA的蛋白合成。 适应症: 1、中耳炎 鼻窦炎 咽炎 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 2、支气管炎 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 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3、沙眼衣原体所致单纯性生殖器感染; 4、非多重耐药淋球菌所致的单纯性生殖器感染(需排除梅素螺旋体的合并感染) 即使产地不同,合格的阿奇霉素分散片疗效没有太大区别,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诺捷有限责任公司、宜昌长江药业有限公司、山西同达药业有限公司、北京京丰制药有限公司这几家厂商生产的阿奇霉素分散片效果都比较好,您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详情。 温馨提示:阿奇霉素的胃肠刺激性比较大,所以在服用过程中,一定要急着先填饱肚子,然后在适量的服用,不要过量;在用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红疹等等,这些都不要惊慌,这是药物的不良反应,多喝水,平时注意休息,多吃一些维生素丰富的水果和蔬菜就可以了。 您可以通过浏览康爱多药店网站了解一些健康知识,就算病好了平时也要注意一些。
㈢ 国产与进口阿奇霉素有多大区别
国产与进口阿奇霉素的区别主要有一下三个方面:
1、生产厂家不同
顾名思义,国产的阿奇霉素由国内厂家生产,进口的阿奇霉素则产自国外厂家。
2、纯度不同
进口的阿奇霉素的纯度相对国产的高一些。
3、价格不同
与纯度相对,且进口一般需要增加税收,所以进口的阿奇霉素必可避免地,要比高国产的昂贵。
(3)阿奇霉素上市公司生产厂扩展阅读:
阿奇霉素(Azithromycin)为半合成的十五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1、适用症状
适用于敏感细菌所引起的下列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急性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青霉素是治疗化脓性链球菌咽炎的常用药,也是预防风湿热的常用药物。
2、不良反应
注射阿奇霉素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腹泻、腹痛、稀便、恶心、呕吐、注射部位疼痛或皮疹、瘙痒、少量可见头晕、呼吸困难等。
总体而言,不管是进口的,还是国产的阿奇霉素,二者的药物的组成成份都是相同的,药效都是一样的,并没有一些器质性的病变的。
进口的阿奇霉素纯度副作用几率相对低一些,不过国内的一些大品牌质量也不错。无论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治疗,在个体差异上表现是不同的,如果没有产生耐药性,选择国产药物就可以。
㈣ 阿奇霉素分散片哪个厂家生产的比较好啊
那家的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对症并按照说明书去吃。
㈤ 制造抗非典的药品的上市公司是哪几家
尽管产品进入抗“非典”药物名单在短期内给上市公司带来的经济效益十分有限,但“非典”行情还是随疫情进展及官方先后推荐相关医药展开了。先是中国疾病控制中心针对最早认为的“衣原体”病源公布了7种药品:阿奇霉素、盐酸四环素、左氧氟沙星、多西环素、利福平、红霉素等抗生素,和更昔洛韦等抗病毒药,之后卫生部推荐了防治方案(试行)内容,该方案内容包括:发热超过38.5℃者、全身酸痛明显者,可使用解热镇痛药;咳嗽、咳痰者给予镇咳、祛痰药;治疗上早期选用大环内脂类、氟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等,如果痰培养或临床上提示有耐药球菌感染,可选用(去甲)万古霉素等,有严重中毒症状达到重症病例标准者,应有规律使用糖皮质激素;可选用中药辅助治疗;可选用抗病毒药物;可选用增强免疫功能的药物。
㈥ 国产与进口阿奇霉素有什么不同吗
1、生产厂家不同
顾名思义,国产的阿奇霉素由国内厂家生产,进口的阿奇霉素则产自国外厂家。
2、纯度不同
进口的阿奇霉素的纯度相对国产的高一些。
3、价格不同
与纯度相对,且进口一般需要增加税收,所以进口的阿奇霉素必可避免地,要比高国产的昂贵。
(6)阿奇霉素上市公司生产厂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过敏反应
与红霉素和其他大环内酯类一样,罕有严重的过敏反应报告如血管性水肿和过敏性休克反应(罕见致命性)、以及包括Stevens Johnson 综合征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罕见致命性)在内的皮肤反应。有些因阿奇霉素引起的反应可反复发作,需较长时间的观察和治疗。
如果发生变态反应,应停用本品并采用适当治疗。医生应了解,在停止对症治疗后变态反应症状可能再次出现。
2、肝毒性
由于肝脏是阿奇霉素清除的主要途径,故阿奇霉素用于明显肝病患者时应慎重。曾有肝功能异常、肝炎、胆汁淤积性黄疸、肝坏死和肝衰竭的报道,其中某些病例可能导致死亡。如果出现肝炎的体征和症状,应立即停用阿奇霉素。
3、麦角衍生物
曾有报道接受麦角衍生物治疗的患者同时服用某些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时会发生麦角中毒。虽然尚无资料表明麦角与阿奇霉素有相互作用,但是由于理论上存在麦角中毒的可能性,所以阿奇霉素与麦角衍生物不宜同时给药。
同其它抗生素制剂一样,应注意观察包括真菌在内的非敏感菌所致的二重感染症状。
4、难辨梭菌相关性腹泻
几乎所有抗菌药物的应用都有难辨梭菌相关性腹泻(CDAD)的报告,其中包括阿奇霉素,其严重程度可表现为轻度腹泻至致命性肠炎。抗菌药物治疗可引起结肠正常菌群的改变,导致难辨梭菌的过度生长。
难辨梭菌产生的毒素A 和毒素B 与CDAD 的发病有关。高产毒的难辨梭菌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这些感染可能对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有可能需要结肠切除。
对于所有使用抗生素后出现腹泻的患者,必须考虑到CDAD 的可能。由于曾经有给予抗菌药物治疗超过2 个月后发生CDAD 的报道,因此需仔细询问病史。
㈦ 阿奇霉素哪个厂家的好
我建议你给小孩吃头孢拉定干混悬剂,效果好过阿奇霉素颗粒
㈧ 哪些上市公司生产雷米迪维,伦地西韦、氯喹、利托那韦
你想捞一笔?😂都在山顶,这时候进不太安全
㈨ 阿奇霉素片哪个制药厂的好
只要是正规厂家生产的,都没问题,关键要看清剂量、生产日期。 药品名(商品名)药品的生产厂家药品规格药品价格</TR>阿奇霉素片 浙江奥托康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0.25g(25万单位) - 阿奇霉素片 (明齐欣) 四川明欣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0.125g(12.5万单位) - 阿奇霉素片 (维宏) 石家庄欧意药业有限公司 0.25g(25万单位) - 阿奇霉素片 浙江得恩德制药有限公司 0.25g(25万单位) - 阿奇霉素片 (维宏) 石家庄欧意药业有限公司 0.5g(50万单位) - 阿奇霉素片 上海交大穗轮药业有限公司 0.25g(25万单位) - 阿奇霉素片 汕头金石制药总厂 0.25g(25万单位) - 阿奇霉素片 汕头金石制药总厂 0.1g - 阿奇霉素片 汕头金石制药总厂 0.5g - 阿奇霉素片 汕头金石制药总厂 0.125g(12.5万单位) -
㈩ 不同厂家生产的阿奇霉素
上海楷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抗生素从化学结构上分为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利福霉素类以及其它类。
头孢菌素类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是一类广谱半合成抗生素,其母核为7-氨基头孢烷酸(7-ACA),由头孢菌素C裂解获得。与青霉素类抗生素化学结构相同之处是均有一个β_内酰胺环,不同的是另一个环不是噻唑环而为六元双氢噻嗪环。
头孢菌素已发展有四代,比较每代的特点下:
第一代头孢菌素:
药物有头孢噻吩(cefalothin)、头孢唑啉(cefazolin)、头孢氨苄(cefalexin)等;该类头孢菌素对G+菌包括耐药金葡菌的抗菌作用强于第二至第四代;
对G-菌作用弱,对铜绿假单胞菌、厌氧菌无效;
对青霉素酶较稳定,但对各种b_内酰胺酶稳定性远比二至四代差;
组织穿透力差,脑脊液浓度低;
对肾脏有一定的毒性。
主要用于耐药金葡菌及敏感菌所致的轻、中度感染,如呼吸道、尿路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第二代头孢菌素:
药物有头孢呋辛(cefuroxime)、头孢孟多(cefamandole)、头孢克洛(cefaclor)、头孢丙烯(cefprozil)等;前二者为注射制剂,后两者为口服制剂。
对G+菌作用比第一代稍逊;
对G-菌作用比第一代强;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但头孢孟多对厌氧菌有效;对多种b_内酰胺酶比较稳定;
肾脏毒性降低。
主要用于敏感阳性和阴性菌,尤其是产酶耐药的阴性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胆道感染、骨关节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泌尿道感染、妇产科感染及耐青霉素淋球菌感染等。
第三代头孢菌素:
药物有头孢噻肟(cefotaxime)、头孢曲松(ceftriaxone)、头孢他定(ceftazidime)、头孢哌酮(cefoperazone)等
对G+菌抗菌作用不及1~2代;
对G-菌抗菌作用明显超过1~2代,包括肠杆菌科、铜绿假单胞菌及厌氧菌均有较强作用;
对多种b_内酰胺酶特别对G-杆菌产生的广谱β_内酰胺酶高度稳定;
体内分布广,组织穿透力强,有一定量渗入脑脊液;
对肾脏基本无毒性;
主要用于重症耐药G-杆菌感染。
第四代头孢菌素:
头孢匹罗(cefpirome)、头孢吡肟(cefepime)、头孢利定(cefolidin)、头孢噻利(cefoselis)
具有第三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阴性菌较强的抗菌作用;
对G+菌的作用比第三代增强;
对β_内酰胺酶尤其是超广谱质粒、染色体介导的酶稳定;
有些药物如头孢地嗪还能增强机体防御功能,刺激吞噬细胞杀菌作用;
无肾脏毒性;
主要用于重症耐药G-杆菌感染,特别是威胁生命的严重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及免疫功能低下的重症;为提高疗效,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可合用抗铜绿假单胞菌的广谱青霉素或氨基苷类抗生素;厌氧菌混合感染可合用甲硝唑。
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一类均具有14 ~ 16元大环内酯环状化学结构的抗生素。
包括:第一代大环内酯类:
14元环:红霉素
16元环: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吉他霉素、交沙霉素
14元环:罗红霉素、克拉霉素
第二代大环内酯类:15元环:阿奇霉素
16元环:罗他霉素
(一)第一代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Erythromycin)
红霉素是于1952年从红链丝菌的培养液中提取的14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体内过程]
1. 吸收:红霉素为碱性不耐酸,口服用肠溶片在小肠崩解吸收,酯化物制剂有相当的耐酸能力亦易于吸收;
2. 分布: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及体液中,尤以胆汁中分布浓度高,但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3. 消除:主要经肝脏代谢,胆汁排泄,肝功能不全者药物排泄速度减慢。
[抗菌作用]
1. 抗菌谱:
① 红霉素对金葡菌、表葡菌、链球菌及革兰阳性杆菌均有强大的抗菌活性;
② 对某些革兰阴性菌如脑膜炎球菌、淋球菌、百日咳杆菌及布鲁杆菌有较强抗菌作用;
③ 对军团菌、弯曲杆菌亦有较强抗菌作用;
④ 本品对各种厌氧菌亦有相当的抗菌活性,但革兰阴性厌氧杆菌如脆弱类杆菌、梭杆菌属除外;
⑤ 对螺旋体、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也有抑制作用,
2. 抗菌机理
作用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抑制肽酰基转移酶,阻止转肽作用和mRNA位移,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耐药性]
细菌对红霉素易产生耐药性,但停药可恢复;本类药物存在不完全交叉耐药性:
对红霉素耐药的菌株对其他第一代大环内酯类仍敏感;
对第一代大环内酯类耐药的菌株对第二代仍敏感;
对第二代大环内酯类耐药的菌株对第一代也耐药;
耐药机制:
① 改变靶位结构:23S核糖体RNA腺嘌呤甲基化是最常见的耐药机制;
② 细菌胞膜对药物的通透性降低:药物渗入菌体内减少;
③ 主动流出增加:细菌通过主动流出系统将药物泵出菌体外;
④ 细菌产生灭活酶:如酯酶、磷酸化酶、糖苷酶等使红霉素失活。
[临床应用]
1. 主要用于轻、中度的耐药金葡菌感染以及替代青霉素用于革兰阳性菌感染、放线菌病及梅毒等的治疗或用于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
2. 首选用于治疗军团菌病、弯曲杆菌所致感染、支原体肺炎、沙眼衣原体致婴儿肺炎和结肠炎、白喉带菌者的。
[不良反应]
1. 刺激反应:本品刺激性大,口服可引起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及腹泻等;静脉给药可引起血栓性静脉炎;
2. 肝损害:红霉素酯化物引起肝损害,出现转氨酶升高、肝肿大及胆汁郁积性黄疸等,及时停药可恢复;
3. 伪膜性肠炎:口服红霉素偶可致肠道菌株失调引起伪膜性肠炎。
其它第一代大环内酯类——16元环的大环内酯类
药物有: 乙酰螺旋霉素(acetylspiramycin)、麦迪霉素(midecamycin)
吉他霉素(kitasamycin)、交沙霉素(josamycin)
特点(与红霉素比较):
1.体内过程与红霉素相似——胆汁分布浓度高;
2.抗菌谱与红霉素相似;
3.抗菌活性与红霉素略低或相似;
4.不良反应较红霉素轻;
5.用于耐红霉素菌株和不能耐受红霉素的患者。
(二)第二代大环内酯类
药物有:阿奇霉素(azithromycin)、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
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罗他霉素(rokitamycin)
特点: (与红霉素比较)
1 对胃酸稳定,生物利用度高——血药浓度高,半衰期延长;
2 抗菌活性增强;
3 有良好的抗生素后效应和免疫调节功能;
4 主要用于呼吸道、泌尿道和软组织感染;
5 不良反应较少
二、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林可霉素(lincomycin)及克林霉素(Clindamycin)
又称洁霉素(jiemycin)及氯洁霉素(lujiemycin)
1. 林可霉素口服不吸收,克林霉素口服吸收率高,在骨骼组织分布浓度高,主要在肝脏代谢;
2. 两药抗菌谱相似——主要作用于G+菌,
? 对G+球菌如金葡菌、链球菌、肺炎球菌以及G+杆菌如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产气夹膜杆菌均有强大抗菌活性;
? 对各种厌氧菌包括脆弱类杆菌和其他类杆菌属、梭杆菌属以及大多数放线菌属具有良好抗菌活性;
? 肠球菌属、多数革兰阴性杆菌及难辨梭菌对本品耐药;
3. 抗菌活性克林霉素比林可霉素强,对大多数敏感菌强4倍左右,对厌氧菌作用更强;
4. 抗菌机制与红霉素相同,作用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通过抑制转肽移位反应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因此,本类药物不宜与大环内酯类合用;
5. 主要用于金葡菌引起的急、慢性骨髓炎;也可用于其他革兰阳性菌所致的感染以及各种厌氧菌感染;
6. 不良反应以胃肠道反应为主,长期口服可致菌群失调而发生伪膜性肠炎,可用万古霉素与甲硝唑治疗;林可霉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三、多肽类抗生素
万古霉素(vancomycin)
去甲万古霉素(norvancomycin)
1. 两药抗菌作用相似——对G+菌有强大的杀菌作用;
2. 抗菌机制相同——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粘肽合成(胞浆膜阶段)
3. 主要用于耐药金葡菌和G+菌所致的严重感染,尤其是其它药物治疗无效或过敏时;对可林霉素等所致的伪膜性肠炎有良效;
4. 毒性大——有耳毒性、肾毒性、过敏反应和血栓栓塞性静脉炎。
多粘菌素B(polymyxin B)
多粘菌素E(polymyxin E)
1. 两药抗菌作用相似——对G-菌有强大的杀灭作用,对铜绿假单胞菌作用更佳,对G+菌、G-球菌无效;
2. 抗菌机制相同——主要作用于细胞膜,其带阳电荷的游离氨基能与革兰阴性杆菌胞浆膜磷脂中带阴电荷的磷酸根结合,使胞浆膜的表面张力降低,通透性增加,细胞内的生命活性物质如核苷酸、磷酸盐等成分外漏;
3. 毒性大——肾毒性多见,可引起神经毒性和肌毒性,也有肝毒性和变态反应;
4. 临床少用——主要用于其它药物治疗无效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参考资料:《药理学》精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