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持仓收益 » 上市公司限售流通股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上市公司限售流通股

发布时间: 2021-06-12 07:45:14

Ⅰ 什么是限售股,它与流通股有何区别

目前我国A股市场的限售股,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类是股改产生的限售股;另一类是新股首次发行上市(IPO)产生的限售股。
(一)股改限售股
股改限售股是指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由原非流通股转变而来的有限售期的流通股,市场俗称为“大小非”。所谓“大非”指的是大规模的限售流通股,占总股本5%以上;所谓“小非”指的是小规模的限售流通股,占总股本5%以内。
股权分置是中国资本市场特有的情形,是指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股份上市流通,另一部分股份暂时不上市流通。前者主要称为流通股,主要成分为社会公众股;后者为非流通股,包括国家股、国有法人股、内资及外资法人股、发起自然人股等。股权分置改革之前,非流通股虽然不能在沪深两市自由交易,但经证监会批准后,可以通过拍卖或协议转让的方式进行流通。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积极稳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要求,2005年,证监会、国资委、财政部等部委联合下发《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证监发[2005]80号),随后,证监会又下发了《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证监发[2005]86号),解除了非流通股上市流通的限制,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之间采取对价的方式平衡相互利益。同时,对股权分置改革后非流通股出售作出了若干限制性规定,这样,原非流通股转变为有流通期限和流通比例限售的流通股,即股改限售股。股权分置改革股票复牌后,股改限售股于解除限售前历年获得的送转股也构成了限售股。
(二)新股限售股
为保持公司控制权的稳定,《公司法》及交易所上市规则对于首次公开发行股份(IPO)并上市的公司,于公开发行前股东所持股份都有一定的限售期规定,由于股权分置改革新老划段后不再有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划分,这部分股份在限售期满后解除流通权利限制,构成了新股限售股。这类限售股目前已经占到全部限售股的大多数,将来还会有更多的新股限售股出现。新股上市后,新股限售股于解除限售前历年获得的送转股也构成了限售股。
除股改限售股和IPO限售股外,目前市场上还有一些有限售期要求的股票,主要是机构配售股和增发股。机构配售股是指IPO的时候,参与网下申购的机构投资人获得的股票,这部分需要锁定3个月到半年,然后才可以上市交易。增发股类似机构配售股,是指定向增发后的股票,需要锁定1年,然后才可以上市交易。
流通股是指上市公司股份中,可以在交易所流通的股份数量。其概念,是相对于证券市场而言的。在可流通的股票中,按市场属性的不同可分为A股、B股、法人股和境外上市股。与流通股对应的,还有非流通股,非流通股股票主要是指暂时不能上市流通的国家股和法人股。

Ⅱ 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是什么意思

一、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是指上市交易或转让受特定条件(如期限、数量等)限制的上市公司股份。

二、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中广义的“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主要包括:
1、上市公司发起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以及上市公司在公开发行股份前已发行的股份。
2、机构配售股。上市公司进行新股发行或股票增发时,将其发行股票数量中的一定比例配售给机构投资者,经过一定锁定期后,该部分股份方可上市交易或转让。
3、股权分置改革之后原非流通股股东持有的“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股权分置改革之后,原非流通股在支付股改对价后获得流通权,但其转让受到一定期限及数量的限制。

Ⅲ 什么是有限售条件流通股 什么是无限售条件流通股

有限售条件流通股是指股权分置改革之前的非流通股,也就是原来非流通股股东持有的没有流通权的股份;无限售条件流通股是指上市公司股份中,可以在交易所流通的股份数量。

1、限售流通股是在一定时间内不能出售。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战略投资者通过定向增发投资某上市公司的时候,由于其战略目的持股时间要超过一般投资者,而且往往定向发行价格要低于当前的市场价格,因此要求锁定该股份于一定的期限。

另一种情况,在股权分置改革下,非流通股在支付股改对价后摇身变成流通股需要一个过渡期,一般禁售期为一年,一年后可以按比例流通出售,这个期限内也是限售流通股。

2、可流通股股票是指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及北京两个法人股系统STAQ、NET上流通的股票。由于中国证监会在1992年10月成立,所以在此之前的股票上市都是由各证券交易系统自己审批的。而在此之后,所有股票的上市流通都统一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

(3)上市公司限售流通股扩展阅读

流通股本是一句很有中国特色的股市术语,外国的股票从一上市就是全流通的,总股本就等于流通股本;而中国的股票上市,在未实行股权分置改革前,(个人或集体或国家)法人股是不允许上市流通的,只有部份发行的股票可在二级市场流通,这部份就是所谓的流通股本。

05年开始实施股权分置改革后,新上市的股票都是全流通的,过去的法人股也慢慢可以开始在二级市场流通,但却是有数量和时间限制,这就是限售流通股,因为监管部门担心一下子那么多的股票上市,必然会导致资金承接不住而崩盘。

慢慢的,中国股市将实现真正的全流通,总股本也就等于流通股了。

在以往的指数计算中,只要是在交易所有权利进行场内流通的股票均算作流通股,这样无论是公司发起人、国有股还是战略投资者的股份,一旦获得流通权,就可以算作自由流通股。

Ⅳ 限售流通股上市是什么意思

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上市指的是限售股持有者可卖出手中股票,如大非和小非解禁上市.
大非:即股改后,对股改前占比例较大的非流通股.限售流通股占总股本5%以上者在股改两年以上方可流通.
小非:即股改后,对股改前占比例较小的非流通股.限售流通股占总股本比例小于5%,在股改一年后方可流通
中非:似乎这种说法不多,可能理解为即股改后,对股改前占比例介于大非和小非之间的非流通股.
关于占股比例多少和限售时间关没有明确的确定,只是业内一种通俗的说法。
限售股上市流通将意味着有大量持股的人可能要抛售股票,空方力量增加,原来持有的股票可能会贬值,此时要当心.
最大的“庄家”既不是公募基金,也不是私募基金,而是以低成本获得非流通股的大小股东,也就是所谓的“大非”“小非”。其中作为市场最有发言权的则是控股大股东——他们对自己企业的经营状况最为了解,但股改之前大股东及其他法人股东的股份不能流通,所以他们对公司股价既不关心,也无动力经营好上市公司。
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百分之五以下的原非流通股股东,可以无需公告的限制而套现,广大投资者无从得知具体情况。所以,限售股持股比例偏低、股东分散、有较多无话语权“小非”的上市公司是值得重点警惕的对象。

一般,限售条件的流通股上市后,相当于增加了可以抛售的股票,股价多数会跌,但有特别题材和利好的股票除外.

Ⅳ 请问什么叫“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上市后对股票有什么影响

股改以后,原来的非流通股变成了流通股,在股改时,大多数大股东都作了承诺,在一定期限内只能卖一定量的股票,并且承诺在一定价位下不卖出股票,这就叫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
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上市日股价理应下跌.但不跌反涨也不足为奇,牛市中更是如此.具体表现也就是主力机构的控盘思路.

Ⅵ 什么叫限售股份上市流通,谢谢!

每只股票在发行时候,都可能有三种股票没有到股市上流通:

1、战略配售股:是我们在网上申购的时候,公司配售给公司的,叫做“网下配售”。这些股票要被限制三个月,之后才可以上市流通。2月5日中石油的10亿股解禁,就是这种。

2、小非:在网上发行之前,大约5%以上的股票低价配发给公司的高管,这个股票要一年之后才可以上市,叫做“小非”。

3、大非:在网上发行之前,大约10%以上的股票低价配发给其它公司(大股东),这个股票要三年之后才可以上市,叫做“大非”。

股票的价格,几乎完全是市场规律,总量多了,股价自然下跌。这三类股票解禁,就是增加了这种股票的总量,自然价格要下跌,这是“利空”消息。

Ⅶ 上市公司的股票分几种 比如流通股 限售股 (买的股票和公司董事持有的股票性质是否相同)(庄家控制了51%

从性质上来说,股票分优先股和普通股,中国的上市公司股票只有一种,那就是普通股,都是一样的.
而从上市地点来分,可以分内地上市和国外上市,例如A股和B股就是境内上市,而H股是香港上市.
流通股和限售股只是区别在流通上面,性质是一样的,公司董事或者大股东的股份,还有战略投资者的持有的股份,有流通的限制所以叫限售股,达到一定的条件后可以解禁流通的.

Ⅷ 大股东的限售流通股多长时间能变转流通股

你好:
1、通常公司上市后,主要的大股东的限售股解禁期为36个月
2、部分参与上市公司的投资机构的限售股解禁期限为12个月
3、如果是非公开发行的、定向增发的,解禁期限有6个月到12个月不等

祝:好!

Ⅸ 请问限售流通股和非流通股是一个意思吗

不是。
限售流通股是在一定时间内不能出售。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战略投资者通过定向增发投资某上市公司的时候,由于其战略目的持股时间要超过一般投资者,而且往往定向发行价格要低于当前的市场价格,因此要求锁定该股份于一定的期限。另一种情况,在股权分置改革下,非流通股在支付股改对价后摇身变成流通股需要一个过渡期,一般禁售期为一年,一年后可以按比例流通出售,这个期限内也是限售流通股。
非流通股,这个概念随着股改的深入应该慢慢成为过去时了,非流通股是上市公司上市前的法人股、国家股以及自然人持有的股票,一旦股改全流通以后,这个概念即将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