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例提升不等于绝对值提升。我们经常看到媒体报道某公司业绩大增,净利润增长500%,很容易就认为该公司很赚钱,股价应该会大涨。而事实上,业绩增长500%只是增长比例,而不等于绝对值的增长。也就是说,就算是净利润增长500%,绝对值也可能并不高。
比如说一家上市公司上年度净利润20万元,本年业绩增长500%,也只是达到100万元而已。而如果公司本身估值水平较高,增长净利润对估值水平吸引力的提升也是微不足道的。
2、业绩提升可能只是非经营性损益。业绩增长体现在利润表上,但利润反应的是总收入与成本之差,包含公司经营业务和营业外收入。比如投资收益、政府补贴及转让子公司股权获得收益,这些收益是一次性收益使利润增长,但不具持续性。
3、市场不会单纯看到业绩增长就买入,如剔除非经营性损益后实际公司业绩下滑,投资资金会在单纯看到业绩增长购买时选择抛售,而这类资金对股价的影响力显然大于诸多看好利好空炒股的散户,从而形成下跌。
4、业绩增长幅度达不到市场预期。有些股票业绩增长一直较高,投资者对公司的期望也很高。虽然公司发布业绩显示,依然实现了不错的增长,但如增长没达到预期,也会造成股价下跌。
5、业绩增长预期已经在市场反应。有些股票在业绩发布前会持续上涨,主要原因是市场预期公司业绩较好,股价反应市场预期,当这种预期已提前在市场中得到反应后,当预期兑现时就无法再对股价继续形成推动力,或牵引股价上升的预期消失,资金选择兑现,导致下跌。
(1)感冒药上市公司半年业绩悉数下滑扩展阅读
目前整个市场,很缺钱,很缺资金。有几个数据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在2015年上证指数一天的成交量是1.3万亿,上证指数一天的成交量萎缩至1200亿以下。1300亿是一个地量的标志,地量就会见地价。
因为成交量已经萎缩至1200亿以下,而且不止一天,是频繁的出现。在17年的时候,上证指数的成交量可以去翻看一下,基本上大多数交易日维持在2000亿以上,2000亿以上的成交量,算是放量!所以市场很缺钱缺钱。
B. 如果上市公司半年报或年报业绩有大幅度变化,业绩预报要提前多少时间出
一、有关规则
根据沪、深交易所的《股票上市规则》(2008年修订版)规定,上市公司预计年度经营业绩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会计年度结束后1个月内进行业绩预告。预计中期和第三季度业绩将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进行业绩预告:
1、净利润为负
2、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或下降50%以上
3、扭亏为盈
二、回答问题
1、从上面的规定可以看出,如果是年度业绩出现规定的情况,必须在1个月内预告,也就是在每年的1月份进行业绩预告。而年报的报告时间是在1-4月份,一般都在2月以后,因为审计需要的时间不短。所以业绩预告比年报“提前”的说法是成立的,但“提前量”是不确定的,因为只规定了两个时间段,而没有规定两者的时间距离。
2、如果是中期、第三季度预先规定的情况,“可以”进行业绩预告,也可以不预告。
C. 医药公司推出了一种抗感冒药,年初上市后,公司经历了从亏损到盈利的过程.如图的二次函数图象(部分)表
(1)由图象可知公司从第4个月末以后开始扭亏为盈;
(2)由图象可知其顶点坐标为(2,-2),
故可设其函数关系式为:S=a(t-2)2-2.
∵所求函数关系式的图象过(0,0),于是得
a(t-2)2-2=0,解得a=
1 |
2 |
∴所求函数关系式为:S=
1 |
2 |
1 |
2 |
答:累积利润S与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S=
1 |
2 |
1 |
2 |
(3)把S=30代入S=
1 |
2 |
1 |
2 |
解得t1=10,t2=-6(舍去).
答:截止到10月末公司累积利润可达30万元;
(4)把t=7代入关系式,得S=
1 |
2 |
把t=8代入关系式,得S=
1 |
2 |
16-10.5=5.5,
答:第8个月公司所获利是5.5万元.
D. 上市公司一季报,中报,三季报,年报分别指的是什么时间段的业绩
一季报是1月1日至3月31日之间 ;
中报是1月1日至6月30日之间;
三季报是1月1日至9月30之间;
年报是1月1日至12月31日之间。
E. 业绩下滑30%上市公司年报还是半年报需要预警吗
业绩变动上下50%以内可以不预报,业绩下滑30%不是必须预报的,报不报都可。 你可以到“查股吧”的股民学校,除了学习,还可以免费查主力资金流向。
F. 为什么半年报业绩下滑股票还涨
业绩下滑,对于股票的中长期走势来讲,肯定是不好的,可以说是利空。
但股票的短期走势一般和业绩无关,这时候就是你说的业绩下滑,价格上涨的体现。
G. 上市公司为什么提前季报业绩下降什么意思
一家上市公司提前季报业绩下降,是给广大股民一个业绩风险警示。
H. 生产感冒药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生产板蓝根、利巴韦林、抗病毒口服液、抗病毒冲剂等预防和抗病毒药物持续走俏,相关上市公司纷纷采取措施,加班加点满负荷生产,产销两旺。 据了解,拥有全国60%市场占有率、全国最大的板蓝根生产企业白云山的库存早已为零,同仁堂则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将部分其他药品停产转而全力组织生产板蓝根和清热解毒口服液,华北制药也在加紧对病毒唑新型抗病毒产品的生产。而涉及利巴韦林原料药生产的星湖科技、丽珠集团、鲁抗医药、白云山和涉及该药制剂药生产的华北制药、潜江制药、双鹤药业、鲁抗医药、尖峰集团、北生药业等公司相关产品的销量也直线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