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持仓收益 » 上市公司考察期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上市公司考察期

发布时间: 2021-06-11 13:55:39

① 怎么考察一家上市公司

怎么考察一家上市公司?
如果你真正的要考察一家上市公司,就得真正的亲眼看到这家公司的经营情况,
如果在网路上了解,那都是虚假的。
俗话说说得好;
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只有自己亲口品尝一下,方可得出结论。

② 个人考察上市公司应注意哪些问题

如果你要实施,我很佩服你,但是不得不说你这样去上市公司估计没什么公司会接待你。
说实话,你是为了自行车游顺利调研上市,而非为了调研去自行车游,根本不符合企业调研的目的,这样又浪费时间效果还不好,你想想哪有投资人这么有时间骑车去调研的?至少我没见过。
如果你坚持,好吧,上市公司调研的流程如下:
首先,你要了解好线路上有哪些上市公司,你对哪些公司比较关注,你去调研的目的,未来的投资计划(其后的沟通肯定要说的);
其二,最好与行业研究员提前聊一聊,在掌握企业、行业的情况的同时,更有目的性的进行调研活动;
其三,相关证券事务代表的联系方式,预先沟通看看是否接待,如果接待你的行程安排需要告诉他们,比如你计划什么时间到,多少人,调研内容;

③ 个人考察上市公司应考察的程序 应考察哪些内容

1、下载一个股票软件
2、找到想考察的上市公司
3、按下F10 找到公司董事会秘书的电话
4、直接打电话联系董秘 因为他就是接待考察人员的!!
5、采纳我吧

④ 对上市公司进行调研要注意什么

1、随着证券市场的逐渐成熟,分析师的投资理念也从开始的技术分析向现在的价值投资转变。全面、及时地掌握上市公司信息便成为分析师的职责所在,而要拥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能力,仅靠新闻和公告显然不够,这就使得上市公司实地调研变得意义重大。

2、上市公司实地调研是指证券分析师在撰写分析报告前,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公司信息并亲自前往公司所在地,与其高层管理人员等进行面对面交流、参观其产品线等一系列实地调查研究行为。它是证券分析师了解公司经营状况、分析公司竞争态势、对公司未来盈利能力作出预测及给出投资建议等一系列后续工作的基础。
同时,通过对同一行业内多家公司的调研,分析师能全面了解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运行态势和竞争格局。实际上,投资者们看到的每一篇报告甚至每一次预测的轻微调整,其后都蕴藏着分析师大量的实地调研和分析研究。
3、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事前准备的充分与否将直接关系着最后的调研效果。在调研之前,分析师会通过各种途径做大量的案头工作,这些途径包括:
通过研读公司招股书、近三年年报及季报了解调研对象的主营业务、产品特征、基础财务数据、近期重大事件等信息,以对公司的目前状况及发展趋势做出初步的判断。通过阅读同行券商报告了解其他研究人员对公司关注的重点,把握市场对公司的大致定位,以使调研过程突出重点、有的放矢。通过与其他上市公司的关系,从产业链中其他企业侧面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如通过公司上下游的订单和采购印证公司的销售收入,这种方式得到的信息往往更加客观。
4、此后,调研者需整理出准备工作中产生的疑问或亟待了解的问题,如对公司某些决策获得更深入的了解、公司下一阶段的发展思路及对某个财务数据的困惑等。这可使分析师在有限的调研时间里,根据自己的需要,获取最大价值的信息。
统筹兼顾方能发现价值
5、在调研过程中,分析师应胸怀全局、统筹兼顾、不忘整体,同时关注细节。调研公司就如同研究钻石,必须对其重量、颜色、净度甚至每一个切面的刀工进行审慎观察后才能判断其价值。作为价值评估专家,分析师需要对公司大至未来十年战略,小至阶段性订单;高至董事长管理风格,低至普通员工工作环境进行全面考察。只有对公司各个维度进行全面、深入的挖掘后,分析师才能对公司的短期业绩和长期价值做出较为客观准确的判断。
实地调研中,分析师需尽可能多地约见公司的重要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财务负责人、核心研发人员、核心销售人员等。不同的人员在公司的定位相异、各有分工、各司其职,只有对公司的战略、整体经营状况、研发能力、销售能力、费用控制能力、财务健康度等方方面面进行分析后,才能对公司做出客观、公正、准确的判断。
6、此外,除了座谈交流,研发环境、生产车间、仓库、食堂、员工宿舍等地的实地考察也是重要环节。通过这些实地考察,综合分析可以掌握一些无法从座谈中获取的信息。
深入浅出 鞭辟入里
调研结束后,分析师会仔细整理纪要,对其中有价值的部分进行归纳总结,并最终形成调研报告。在撰写调研报告之前,分析师还需通过其他渠道,对从调研中获取的关键信息进行验证。这并非出于对调研获取信息的不信任,而是因为分析师的研究工作必须严谨、审慎。
7、在撰写报告的过程中,分析师应拥有独创性的见解,撰写出思路清晰、逻辑简单、易于理解的分析报告,这便要求分析师具有深入浅出、鞭辟入里的表现力。
大浪淘沙 “剩者”为王
公司调研绝非简单地与公司套近乎,分析师在调研前、调研中和调研后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只有做好了严谨的调研工作,才能对公司的整体状况做出全面且准确的分析,才能对公司的内在价值做出客观的判断。故而,要成为真正卓越的分析师,不仅要具备记者般敏锐的新闻嗅觉、学者般锲而不舍的研究热情,同时需拥有企业家般雷厉风行的实践作风,只会纸上谈兵的理论主义者最终会被市场所淘汰。

⑤ 上市公司接待个人考察吗 依据是什么

每一个上市公司都有董秘的办公电话,您可以去电先做咨询。证监会方面有没有规定我不清楚,但是如果一家公司天天要面对很多来考察的投资者的话,那么这个公司可以将主业变为旅游业了,那样毛利率会大大提高。所以,我觉得是可以接待,但是最好先联系他们的董秘,他们有好的安排您再去考察,这样要方便得多。

⑥ 去上市公司调研,都考察哪些方面呢最好是能给一份调研表…

要看是什么行业的公司。我主要说工业企业,1、你到公司应看其原材料进货渠道和成本,2、其生产过程中是否对当地的环保造成影响,造成影响会有多大。3、要看其生产过程中对成本的控制,成本控制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竞争力。4、询问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的情况,如果答不出来,就不要投资了。连对手是谁都不知道,还能投资吗?5、当地政府对其的影响(这条自己领悟)。6、其产品的市场环境如何,是否已出现换代产品,其产品在市场中的档次定位,主要针对什么消费群体,所什对的消费群体对其产品的评价(就是市场反馈)。7、企业的体制是否完善,完善的话是否运行健康?8、询问公司其主要大股东的情况,及与大股东的关系,是否经常有业务往来。9公司的主要管理人员与大股东的关系。10、员工的收入与生活情况。11、销售渠道是否完善。12、公司的主要管理人员的素质,这要从其他员工来了解,还要从主要管理人员的言行中了解。13、公司的负责人(董事长、总经理、总裁等)对公司与流通股东的态度。14、公司主要技术员工的数量,及在全部员工中所占比例的大小。15、如果以上14条有两条不通过的话,请不要投资该公司。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麻烦采纳,谢谢!

⑦ 考察上市公司业绩主要是哪些指标

上市公司年报的格式按照有关规定是固定的。投资者可以先看第二部分“会计数据摘要”。在其中可以看到最常用的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公司的基本盈利能力。在这些数据中有一条叫“每股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这一指标投资者应高度重视,它可以体现出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是否真的赚到了利润。

我们的市场有很多绩优公司不但不给投资者分红反而每每提出融资方案。仔细考察的话,这种公司的该项指标往往和每股收益相去甚远,也就是说公司只是纸上富贵,利润中的水分很大。

第三部分“股东情况”中可以找到一条“报告期末股东总人数”。还可以用流通股数量除以股东人数,看看每一个股东的平均持股量也可以觉察到是否存在主力活动。

第五部分“公司财务状况”中包括若干小项,有三项必须要看。

1、“公司财务状况”可以看到主营业务利润、净利润总额的同比增长率,从中可以看出公司的发展趋势。

2、公司投资情况。特别是一些新股、次新股,要注意其投资项目的进展状况。

3、新年度的发展计划,寻找公司的发展计划中是否存在与市场热点吻合的地方。

第八部分“财务会计报告”,主要包括三张报表: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其中的利润表中会列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即通常所说的三费)。通过三费可以考察出公司的内部管理能力,可以把三费的同比变化与第五部分中的净利润增长率加以对比,如三费的增幅高于净利润的增幅则说明公司的管理尚待加强。以上述的方法读年报,一份报表15分钟即可观其大略,一些基本的要素也都包括了。

⑧ 考察一家上市公司的风险和价值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考察一家上市公司的风险和价值主要从两个方面去分析:
一宏观层面因素
1公司所处的行业分析:是朝阳行业还是夕阳行业,是国家政策支持行业还是限制行业;

2行业竞争分析:公司在行业中所处什么地位,品牌知名度等等。
3公司管理层能力:管理层的能力及公司发展规划。
二财务层面因素
1公司的财务风险:偿债能力分析。
2公司经营能力:收入与利润增长情况。
3成本控制能力:利润率等分析在行业中处于什么地位。
通过以上的分析后,来综合评价一个上市公司的价值和风险。价值重点看行业未来是否有发展潜力及公司制定的策略,风险主要看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⑨ 在买股票之前去上市公司考察调研也必要吗

当然还是有必要的。只是我们小散户想去调研,人家也不会让我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