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为什么说基金最好不选择分红方式
根据《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基金管理公司必须以现金形式分配至少90%的基金净收益,并且每年至少分配一次。基金净收益是指基金收益扣除按照有关规定可以在基金收益中扣除的费用后的余额,包括基金投资所得红利、股息、债券利息、买卖证券差价、银行存款利息以及其他收入。此外,因为运用基金资产带来的成本或费用的节约也应该计入基金收益当中。
由于封闭式基金一般在存续期内不再发行新的基金单位,因此收益分配只能采用现金形式,开放式基金则大多可以选择领取现金或是分红再投资。分红再投资方式是将应分得的现金收益直接用于转购基金单位,相当于基金公司以股利形式分配收益。但实际上,就两种分红方式而言,在分红时实际分得的收益是等值的。
『贰』 基金分红不去管它会有事吗
你这种想法是不没有任何问题的。
基金本来就是长期投资工具,放着把,看看市场的趋势就行了(不是指股指)。
分红一般有现金分红和红利再投资两种选择,如果选好其中之一就不用管它了,推荐用红利再投资。
『叁』 基金一年内不分红 是否违法
根据《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有关条文的规定,基金收益分配应当采用现金形式,每年至少一次
『肆』 基金管理人为什么不能参与分红
分红是基金公司必须要卖掉一些股票,来给基金持有人分红,这样就可能会把手中涨得正好的股票卖掉,会影响资金的运作。
基金管理人并不一定持有基金
『伍』 基金公司参与分红吗
1、基金的费用,跟咱们直接相关的是认/申购费以及赎回费,因为比如我们买10000W基金,那么需要扣除认购费或申购费,剩下来的才是购买的基金份额,认购费一般是1%-1.5%,申购费比认购费一般要高0.5%;赎回费在赎回时收取,一般是0.5%,但有些基金规定时间超过2年不收赎回费;
跟咱们没有直接相关的有管理费,一般在1%以下,这个是在基金运作过程中产生的,直接在基金净值里反映,所以貌似与我们关系不大。
以上谈到的是股票型基金,货币型基金不收认申购费及赎回费,但要收取销售服务费;债券基金有三种收费方式,A类收费同上,B类及C类不收认申购费,但一个是按日计收管理费,一个是根据持有年限来决定收取费率。
2、关于前端收费和后端收费。前端收费比率固定适合短中期投资,后端收费比率按年递减,适合长期投资。前端收费的认申购费在购买时已收取,后端收费的认申购费在赎回时根据情况适用相关费率进行收取。
3、基金分红基金公司不参与分配利润
4、关于没到时间赎回的问题,基金不存在时间问题,只要走出封闭期,在工作日都可进行赎回。
5、费率比较:
股票型基金大于债券基金大于货币基金
股票型基金又分主动型和被动型,被动型指各种指数基金,被动型费率低于主动型
6、建议进行基金组合的构建,用一个简单的方法计算股票型基金应占整个资产的比重,是用100-年龄,如今年30岁,则股票型基金投资最高不宜超过投资资产的70%,剩余资产用来配置纯债基金(不要买那种什么增强债券基金)。
7、货币基金目前收益不高,有时甚至低于一年期定存,不建议持有。
8、认购基金不管选择何种渠道费率都没有优惠,申购基金在基金网站直销低至0.6%。
当然以上只是一个大概情况,每种基金的费率都有自己不同的规定,不同基金公司的产品费率也不一样,比如同等条件同类型基金一些知名公司的费率一般较高,建议先看看买哪只基金,然后下载该基金的募集说明书,里面会有相当详细的介绍。
同时建议在这个市场环境下,主要关注与民生相关的基金,比如消费、医药基金,留意下就可发现,近段时期很多基金都是打着类似的旗号,比如前期在售的易方达消费行业以及目前正在发售的金元比联消费主题,可见机构都比较看好消费类产业。
『陆』 基金是参与分红还是不参与分红划算
你的账算错了,应该是错在你前面是按照净值2元,分红1元算账,而后面则是按照净值1.3元,分红0.3元,所以二者当然不同,
例如你现在的基金是2元,分红1元的话
那么现金分红:
现金:757.69*1=757.69
手中基金价值:757.69*1=757.69
合计757.69+757.69=1515.38
赎回后是1515.38-1515.38*0.5%=1507.8
再申购后是(1507.8-1507.8*1.5%)/1=1485.18
所以你的实际份额是1485.18
但是如果是红利再投的话:
分红所得:757.69元
然后用分红所得757.69/分红后的净值1元=757.69份
加上你原有的757.69份,你手上就有1515.38份
二者数额你会发现红利再投比你现金分红后再申购拥有的份额多
而且通常你赎回后资金要四至五个工作日才能到你账上,然后你浪费中间的时间,
不知道我的答案能给你解惑啵
你还是没懂,如果分红前是1.3元,分红后净值是1元,如果你选择的现金分红,那就会给你三毛的现金,如果是红利再投,那么就会给你0.3份的份额,你没有损失,但是你省却了申购费和赎回费
『柒』 基金为什么不分红
基金不分红,那也没有关系啊,他的基金净值会上升,也是会赚钱的
『捌』 哪些基金长期不分红
近几年基金市场不景气95%的基金都是属于一个亏损的状态
2010年以来,沪指始终处于震荡格局,投资者们所预期的牛市行情并未如愿到来。统计显示,基金今年收益也无法让投资者满意。从年初的3200点到截至昨日的2911点,仅有54只开放式偏股型基金取得了正收益,平均收益率仅为3.17%。而让人意外的是,还有75只基金,自成立以来从未赚钱尚处于亏损状态。
75只基金从未盈利
统计显示,目前市场上共有791只基金,共有210只基金自成立以来净值增长率超过100%。其中,华夏大盘以1251.7%的净值增长率排在首位,而排在第二位的嘉实增长增长率为517.7%,不足华夏大盘的一半。兴业趋势增长、泰达宏利行业精选、银华核心价值、景顺长城增长等39只基金,净值增长率达到300%以上。
从这些基金的成立日期来看,主要集中在2003、2004以及2006三年中。2006年出现了难得的跨年度大牛市行情,基金能够取得良好的收益率并不意外,这些取得了翻倍收益的基金大多成立于2006年10月之前。而2001年至2005年,沪指始终低迷不振,在经过了牛熊转换后,这些基金保持了良好的收益。值得注意的是,在净值增长率排行榜中,排名前50只基金中,42只均成立于2006年之前。
与上述基金取得不错收益相反,统计显示,还有75只基金成立至今仍处于亏损状态,这些基金均成立于2006年之后,大多属于指数型、QDII型基金。其中,嘉实海外中国、上投摩根亚太优势、银华内需等6只基金亏损幅度在30%以上。在指数型基金中,出现亏损的大多为以中证100指数为标的。
同时,在净值增长率100%以上排行榜单位于前列的基金中,14只来自于华夏基金,9只来自易方达基金,博时、鹏华、景顺长城等基金公司所占数量相对靠前。除民生加银、天弘等基金公司榜上无名外,其余48只基金公司旗下产品分布较为平均。而在从未盈利基金榜单中,嘉实、国投瑞银、华安等基金公司所占数量较多,均在4只以上。
偏股基金今年完败债基
巨灵统计显示,全部740只开放式基金中超过500只今年取得了正收益,其中314只收益率跑赢了上月5.1%的CPI数据。目前排在首位的华商盛世成长,今年收益率达到39.42%,王亚伟所执掌的华夏策略增长率也到达35.75%。海富通中小盘、天治创新先锋、信达澳银中小盘等6只基金净值增长率也在30%以上。
虽然排名在60名的均为偏股型基金,但值得注意的是长盛积极配置、富国优化增强、华富收益增强等债基收益也令人瞩目,收益率在13%以上,超越了大多数股基。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参与排名的116只债券型基金今年以来基本飘红,平均涨幅达到了7%。不出大的意外,这样的业绩可以持续到年底。总体而言,偏股型基金平均净值增长率仅为3.17%,远远低于债基7%的收益率。今年投资债基不但跑赢了CPI5.1%的涨幅,也超越了绝大多数银行理财产品一年的收益率。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亏损榜单中,出现亏损的大部分为去年大热的指数型基金,嘉实基本面50、博时超大盘ETF、华夏上证50ETF、华宝兴业中证100等8只基金亏损幅度在15%以上。这些基金大多成立于2009年末。而国联安德盛安心成长、华宝兴业先进成长等,成立于2005、2006年的基金也表现不佳,今年亏损幅度在10%以上,这些基金大都曾经更换过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经验决定成败
业内人士认为,从统计来看,取得良好收益的基金大多成立时间较早。虽然取得了良好收益与曾经经历了牛市有关,但基金经理年轻化、频繁更换也是目前新基金业绩不佳的主要原因。
同时,Wind资讯统计的数据还显示,今年以来,已有171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发生了更换。而在2009年和2008年,这个数字分别为108只和77只。同时,基金经理的任职年限也是影响业绩的主因,Wind数据统计显示的中国基金经理的平均任职年限只有1.78年。而在发达国家,一个投资组合经理在一家公司任职的平均年限至少是五年,而在国内任职平均年限不断下降的趋势还在恶化。
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基金目前也存在一定的“裙带关系”。虽然投资业绩差,但由于某种关系,基金公司仍然不得不以牺牲持有人的利益为代价而对其继续留用。
『玖』 为什么基金一直不分红钱都到哪去了
没有达到分红条件,这几年基金老是跌,自己都吃不饱,怎么会有红分给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