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持仓收益 » 上市公司新一轮融资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上市公司新一轮融资

发布时间: 2021-06-10 10:50:16

① 公司上市之前需要几轮融资

资金是创业发展壮大的生命线,当下很火的“瑞幸咖啡”正是凭借着无与伦比的融资能力,在扩张的道路上急速狂奔,成功在“纳斯达克敲钟”,完成美股上市的目标,此时距离它创立不到19个月,刷新最快上市公司记录。
一个公司从初创到上市需要几轮融资呢?
实践中,公司上市并无具体的融资轮数的限制,完全取决于公司的实际条件。就融资本身而言,对企业即是寻找投资人资金的过程、也是在发展过程中寻求合作伙伴共赢的过程。
公司初创时即获得投资通常被称为“种子轮”或“天使轮”,为为企业在初创时提供必要的弹药;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在市场中崭露头角需要扩张时,风险投资人会参与进来,这时根据情况可能会带来不止一轮的投资,就是我们经常听到A轮/B轮/C轮。
随着企业发展,达到或接近达到上市程度时,可能会有一轮融资,即Pre-IPO轮融资,就是上市前融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二十条
本法所称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上市前融资。

② 融资轮次是股权融资是什么意思是否上市

种子轮投资
项目只是一个idea,没有具体的产品或服务,创业者拥有一项技术上的新发明、新设想以及对未来企业的一个蓝图,缺乏初始期资金投入。种子轮的投资额度一般在10万-100万人民币,项目估值以500万元上限为好。
天使轮投资
项目有了雏形,有了第一步的商业模式,也积累了一些用户资源,投资额度一般在100万—1000万人民币,项目估值在5000万元左右。种子和天使轮融资对外稀释的股权以30%上限较为安全。
A轮投资
项目基本上步入正轨,并且有完整的商业和盈利模式,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地位及口碑,但依旧处于亏损状态。此阶段的融资来源于专业的风险投资机构(VC),投资额度一般在1000万—1亿人民币,定增同比稀释5%~15%股权为好,项目估值大于1亿元不等。
B轮投资
项目取得较大发展,已经开始盈利,公司需要推出新业务、拓展新领域,此阶段的资金大多来源于上一轮的风险投资机构跟投或者新的风投机构加入、私募股权投资机构(PE)加入,投资额度一般在2亿人民币以上,定增同比稀释5%~15%股权为好。
C轮投资
公司已经开始盈利,即将上市,在行业内有很大的影响力。可能需要拓展新业务、补全商业闭环、准备上市,此阶段的资金主要来源于PE或者之前的VC跟投,投资额度一般在10亿民币以上。
D轮投资
公司一般已经成功上市,选择D轮融资的公司不多。更多是上市公司投贵拓展新项目或者启动对外并购重组,需要增发股份进行融资。
IPO投资
正常企业在B、C、D轮投资后,都有可能在全球资本市场IPO上市。在国内lPO上市时,对外同比稀释溢价,对社会投资者公开发行不超过25%社会公众股。
投资即为了实现收益退出!并不是所有项目都可以是实现上市,所以项目在ABCD轮阶段可能被其它公司并购重组,即保障所有创业者与投资人收益退出,又保障项目各阶段运营所需的产业资源和投资资金,实现参与各方共赢!

③ 企业上市前为什么要完成两轮融资

企业上市在融资轮次上并没有强行规定,企业上市需要多少次融资需要看该公司是否有充足资金。大部分公司进行了不止两轮融资才上市,有很多公司只进行一轮融资就上市了,甚至有部分公司未曾融资就上市。

融资次数多说明该企业缺乏上市资金,先引进一轮融资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在申请上市前为了调整股权结构或者为了进一步满足资金缺口,进行第二次或者是第三次、第四次融资,直到满足资金缺口。一般情况下,企业上市前会进行三轮融资。

(3)上市公司新一轮融资扩展阅读

融资的常见形式

1、银行贷款

银行是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按资金性质,分为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和专项贷款三类。专项贷款通常有特定的用途,其贷款利率一般比较优惠,贷款分为信用贷款、担保贷款和票据贴现。

2、股票筹资

股票具有永久性,无到期日,不需归还,没有还本付息的压力等特点,因而筹资风险较小。股票市场可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同时,股票市场为资产重组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提高企业的整合能力。

3、债券融资

企业债券,也称公司债券,是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表示发债企业和投资人之间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债券持有人不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但有权按期收回约定的本息。在企业破产清算时,债权人优先于股东享有对企业剩余财产的索取权。企业债券与股票一样,同属有价证券,可以自由转让。

4、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是指出租方根据承租方对供货商、租赁物的选择,向供货商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方使用,承租方在契约或者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分期支付租金的融资方式。

融资租赁,是通过融资与融物的结合,兼具金融与贸易的双重职能,对提高企业的筹资融资效益,推动与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有着十分明显的作用。融资租赁有直接购买租赁、售出后回租以及杠杆租赁。

④ 上市公司再融资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上市公司再融资需要具备的条件有:

  1. 盈利能力需要满足要求。增发要求公司最近3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若低于6%,则发行当年加权净资产收益率应不低于发行前一年的水平。配股要求公司最近3个会计年度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而发行可转换债券则要求公司近3年连续盈利,且最近3年净资产利润率平均在10%以上,属于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类公司可以略低,但是不得低于7%;

  2. 分红派息要满足要求。增发和配股均要求公司近三年有分红;而发行可转换债券则要求最近三年特别是最近一年应有现金分红;

  3. 距前次发行的时间间隔。增发要求时间间隔为12个月;配股要求间隔为一个完整会计年度;而发行可转换债券则没有具体规定;

  4. 发行对象。增发的对象是原有股东和新增投资者;配股的对象是原有股东;而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对象包括原有股东或新增投资者;

  5. 发行价格。增发的发行市盈率证监会内部控制为20倍;配股的价格高于每股净资产而低于二级市场价格,原则上不低于二级市场价格的70%,并与主承销商协商确定;发行可转换债券的价格以公布募集说明书前3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的平均收盘价格为基础,上浮一定幅度;

  6. 发行数量。增发的数量根据募集资金数额和发行价格调整;配股的数量不超过原有股本的30%,在发起人现金足额认购的情况下,可超过30%的上限,但不得超过100%;而发行可转换债券的数量应在亿元以上,且不得超过发行人净资产的40%或公司资产总额的70%,两者取低值;

  7. 发行后的盈利要求。增发的盈利要求为发行完成当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前一年的水平;配股的要求完成当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而发行可转换债券则要求发行完成当年足以支付债券利息。

⑤ 上市公司融资一般都有哪些方式

上市公司融资一般都有:
一、IPO上市融资
二、上市公司再融资:1、增发新股2、发行债券3、贷款融资。

⑥ 蚂蚁金服新一轮融资多少

2018年6月8日,蚂蚁金融服务集团(以下简称“蚂蚁金服”)对外宣布新一轮融资,融资总金额140亿美元。

蚂蚁金服表示,本轮融资主要用于公司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开的全球化业务,并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从而提升支付宝及其合作伙伴向全球消费者和小微企业提供普惠服务的能力。

来源:央广网

⑦ 上市公司融资方式有哪些

常用融资方式:

(1)融资租赁

中小企业融资租赁是指出租方根据承租方对供货商、租赁物的选择,向供货商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方使用,承租方在契约或者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分期支付租金的融资方式。

(2)银行承兑汇票

中小企业融资双方为了达成交易,可向银行申请签发银行承兑汇票,银行经审核同意后,正式受理银行承兑契约,承兑银行要在承兑汇票上签上表明承兑字样或签章。

这样,经银行承兑的汇票就称为银行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具体说是银行替买方担保,卖方不必担心收不到货款,因为到期买方的担保银行一定会支付货款。

银行承兑汇票中小企业融资的好处在于企业可以实现短、频、快中小企业融资,可以降低企业财务费用。

(3)不动产抵押

不动产抵押中小企业融资是目前市场上运用最多的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在进行不动产抵押中小企业融资上,企业一定要关注中国关于不动产抵押的法律规定,如《担保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避免上当受骗。

(4)股权转让

股权转让中小企业融资是指中小企业通过转让公司部分股权而获得资金,从而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中小企业进行股权出让中小企业融资,实际是想引入新的合作者。

(5)提货担保

提货担保中小企业融资的优势主要在于可以把握市场先机,减少企业资金占压,改善现金流量。这种贸易中小企业融资适用于已在银行开立信用证,进口货物已到港口,但单据未到,急于办理提货的中小企业。

(7)上市公司新一轮融资扩展阅读

融资方式选择:

1、遵循先“内部融资”后“外部融资”的优序理论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融资方式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内源融资,即将企业的留在收益和折旧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另一种是外源融资,即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储蓄,以转化为自己投资的过程。

2、考虑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及财务状况,并考虑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等情况,选择较为合适的融资方式。

(1)考虑经济环境的影响。

(2) 考虑融资方式的资金成本。

(3) 考虑融资方式的风险。

(4) 考虑企业的盈利能力及发展前景。

(5) 考虑企业所处行业的竞争程度。

(6)考虑企业的控制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