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请问财务重述的9种类型分别是什么
财务重述是指上市公司在发现并纠正前期财务报告的差错时,重新表述以前公布的财务报告的行为。许多学者研究指出,财务重述的发生在资本市场上引起负面的反应,造成了资本市场的损失,并给上市公司带来了一系列不利的经济后果;财务重述作为企业盈余操纵行为的表征,其发生反映了公司治理机制的缺陷和治理效率的低下。
财务重述制度不仅是一个会计处理问题,它还涉及到监管、司法等一系列领域。从根源上看,财务重述可能源于会计人员的疏忽,更可能源于舞弊。公众公司的管理层为了迎合证券市场分析师的预期,或为了使自己期权收益最大化,或为了实现融资的目的,往往会夸大收益、低估费用,其结果会推升股票价格。 Richardson et al.(2003)的研究发现,发生重述的公司更试图保持持续的盈余增长和正向的意外盈余。从结果看,财务重述往往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诸如公司的形象受损、进入资本市场受阻、信用评级降低、股东价值下降、股东提起诉讼,还有可能招致证监会调查以及巨额的费用支出,最坏的情况可能是引起整个公司的全面破产,像安然、世通一样。财务重述的后果主要包括:
1.财务重述的公司股价大跌。GAO以1997年1月1日至2002年3月26日的 689家发生财务重述的公司为样本,发现宣布财务重述的三个交易日内股票价格下跌大约10%,市值损失累计1 000亿美元。Palmrose et al.(2004)检验了从1995年到1999年403个发生重述公告样本的市场反应,发现在公布财务重述的两天里,平均产生了-9%的累积超额报酬率;Wu(2003)发现发生财务重述的公司,在公布的三天内平均会产生-11.2%的累积超额报酬率,这种显著负向的报酬率从财务重述公布前的169天开始,一直持续到公布后的85天。基本上这些研究都发现市场反应的程度与重述发生的程度显著正相关,相对来说,与收入确认、核心盈余和财务舞弊相关的财务重述会导致更为负面的市场反应。
2.投资者的信心受挫。正如Lynn Turner(SEC前任首席会计师)所说,“因为越来越多的大公司重编财务报表,导致问题越来越严重,这意味着更多的投资者损失和对经济的更大影响”。 Wu(2002)对投资者信心与财务重述的相关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他计算了公司发布财务重述信息前后的“盈余反应系数(earnings response coefficient)”,发现发布财务重述前季度盈余公告与股票价格显著相关,发布财务重述后,季度盈余公告对股票价格的显著影响消失了,这意味着市场对公司收益质量产生了怀疑,投资者对发生过财务重述的公司的信心已经丧失。GAO还总结了针对投资者乐观指数下降的原因开展的问卷调查,在众多影响投资者信心的因素中,不正当会计行为的负面影响位居首席。2002年2月,70%的被调查者因为会计问题对市场产生不良影响,五个月后,这一比例上涨到91%。34%的被调查对象于2002年2月表示由于不信任会计信息而很可能不会投资于证券市场,五个月后40%的被调查对象抱有同样态度。
3.投资者的诉讼行为。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导致的财务重述可能引起共同诉讼和私人诉讼。财务重述在于向投资者宣布,“我们撒慌了”,这为投资者诉讼行为提供了方便。公司宣告重新表述财务报告的新闻稿或8-K格式报告记录了存在重大差错的事项、金额、原因等,因此降低了投资者的举证难度,增加了投资者诉讼获胜的可能性。Michael C.Sullivan(2002)的统计表明,1991—1995年,财务重述引起的诉讼占股东共同诉讼(shareholder class actions)的9%;1996—2000年,这一比例增加至19%。Zoe-Venna Palmrose et al(2000)发现,1995年1月1日至1999年6月30日的416家财务重述公司样本中,157家公司(38%)遭到起诉。Palmrose and Scholz(2004)研究了财务重述与集体诉讼之间的联系,发现财务重述金额越大、企业规模越大、最近进行了首次公开发行、前期销售收入增长越大、重述引起的市场反应越大,就越可能招致集体诉讼。Lev et al.(2007)发现导致消除或缩短盈利增长模式的财务重述相对其他重述类型更可能招致诉讼。
4.其他经济后果。财务重述还会导致一系列对企业不利的经济后果。诸如财务重述导致资本成本的显著上升;信息风险的上升并影响了股票的报酬率;市场分析师对企业的盈利预测值显著下降,预测值的离差显著上升,这些研究都反映了投资者对于企业盈利的不确定性。Desai et al.(2006)的研究还发现财务重述导致了管理层变更,显示企业的经营者受到了惩罚。
『贰』 哪里可以查到历年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重述的数量
在查财务报表时,可以选择上市公司指定的信息披露报纸或刊物,目前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报纸或刊物包括“七报一刊”,分别是:《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金融时报》、《经济日报》、《中国改革报》、《中国日报》和《证券市场周刊》。
目前实践中,很多上市公司选择了《中证券报报》、《上海证券报》和《证券时报》三大证券报为指定媒体进行信息披露。
『叁』 财务报表“已重述”是什么意思
财务重述是指上市公司在发现并纠正前期财务报告的差错时,重新表述以前公布的财务报告的行为。许多学者研究指出,财务重述的发生在资本市场上引起负面的反应,造成了资本市场的损失,并给上市公司带来了一系列不利的经济后果;财务重述作为企业盈余操纵行为的表征,其发生反映了公司治理机制的缺陷和治理效率的低下。
财务报表“已重述”,上市公司在发现并纠正前期财务报告的差错时,已经做出重新表述以前公布的财务报告的行为。
『肆』 什么是重述报表是第二年的报表仍然以未调整的上年报表做为当年的报表吗
财务重述是指上市公司在发现并纠正前期财务报告的差错时,重新表述以前公布的财务报告的行为。财务报表重述就是按照新的方法或更正后再一次详细复述。比如财务报表存在错误,则需要管理层对财务报表进行重述。
『伍』 财务报告是否重述
财务报告重述是指上市公司在发现并纠正前期财务报告的差错时,重新表述以前公布的财务报告的行为。
财务报告重述不是每个上市公司都有的,只是个别上市公司在发现并纠正前期财务报告的差错时,才可能发生。财务报告重述发生在年报之后,一般以更正公告和补充公告的形式出现。
『陆』 河北省有哪些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重述
你可以在网上直接查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了解一公司的经营情况,主要看:主营收入和增长率,每股收益及增长情况: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每股现金流,资本公积:净利润和未分配利润。一般来说,你在交易软件里面按“F10”,会看到上市公司的简洁版财务报告了,目前来说,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已经相对的准确了,能衡量一个公司的价值了。一般是从3个报表分析: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第一表是看公司的长期资产安全的,指标有资产负债率或者是股东权益比率,还有短期衡量公司会不会发生资不抵债的情况的指标的,就是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第二个表是亏损或收益方面的,这样可以直接看到公司在某个时期内是否亏损或盈利多少,可以看到主营业务的毛利和净资产收益率等等;最后的是现金流量表,是可以看到在某个时期内公司的对3方面的资金流向的:经营活动资金流入或流出;投资活动资金流入或流出;筹资活动流入或流出。一般来说,只看这三张表就基本可以了。
按有关规定,上市公司应将其中期财务报表(上半年的)和年度财务报表公开发表。这样,一般投资者可从有关报刊上获得上市公司的中期和年度财务报表。
公司中期报表较为简单,年度报表则较为详细,但上市公司的各种财务报表至少应包括两个基本报表,即资产负债表和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资产负债表是一张静态报表,反映了该报表截止时间时公司的资金来源及分布状况。对该 表的基本分析内容包括了解分析公司当时的财务结构、经营能力、盈利水平和偿债能力。
a、流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帐款、应收票据、坏帐准备、预付货款、其他应收款、存货、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券和其他流动资产。
b、长期投资,一年期以上的投资。
c、固定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原值及折旧、净值、固定资产清理、在建工程、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
d、无形及递延资产。
e、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收票据、应收帐款、预收货款、应付福利费、未付股利、未缴税金、其他未缴及应付、预提费用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 其他。
f、长期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及其他。
g、递延税项及其他。
h、股东权益,包括股本、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含公益金)、未分配利润。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是一张动态表,反映了公司在某一时期的经营成果(中期报表反映上半年,年度报表反映全年)。
从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增长率可看出公司自身业务的规模和发展速度。理想的增长模式应呈阶梯式增长,这样的公司业务进展稳定,基础扎实。大起大落的公司则不够安全稳定。
对财务状况的分析不能静态地看一个数据或一张报表的内容,而应将各种财务数据结合起来综合分析才能看出问题的实质。投资者尤其应重视以下指标:
反映获利能力指标包括:
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总资产平均余额×100%
平均余额=(期初余额+期末余额)÷2
股本收益率=税后利润-优先股股息/普通股股本金额×100%
税后利润-优先股股息
每股盈利=-----------------------
普通股股本总数
净利率=税后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注: 资产收益率是公司资产获利能力的综合反映, 它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公司的竞争实力和发展能力, 也是决定公司是否应举债经营的重要依据。股本收益率和每股盈利的高低, 反映了公司分配股利的能力, 也是投资者最为关心的指标。净利率反映了主要经营业务获得净利的能力。
反映经营能力的指标包括:
销售成本
存货周转率=--------------
存货平均余额
销售收入
应收帐款周转率=------------------
应收帐款平均余额
销售收入
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平均余额
以上三个指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公司经营能力的高低, 这些指标及公司上期与同行业其他公司的平均水平相比越高越好。
反映偿债能力的指标包括:
自有资产比率和资产负债比率可用下面公式表示:
自有资产比率=资产净值/资产总额×100%
资产负债比率=负债额/资产总额×100%
自有资产比率高,说明公司经营资产中举债的比例低,偿债的安全性较高,反之则结果相反。但是对股东来说,该比率过高并非是好现象,因为借款利率如果低 于资产报酬率,则股东可以因公司“低息举债经营”而获得更多的报酬。当然,自有资产比率过低,公司经营扩张过度,将来资金周转有可能出现困难,这对股东来说也并非是好事。
流动比率可用下面公式表示: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用来衡量公司清偿短期负债的能力。流动比率高表示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 强,但过高则可能是流动资产过剩,形成资金浪费。一般认为,流动比率为2:1较为适当。过低说明偿债能力不足,过高则说明资金没有有效地利用。
速动比率可用下面公式表示: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资产只是流动资产中的一部分,包括现金、存款、短期证券、应收帐款等很快 能转变成现金的公司资产。该比率显示公司即期偿债的能力。一般认为1:1的比率 是较为合适的。
每股净资产可用下面公式表示:
每股净资产=资产净值/普通股总数
每股净资产反映了每股股票所含有的现有价值含量,该指标在对公司进行股本扩张和清 算时显得非常重要。对股东来说该指标自然是越高越好。
反映市场价值的指标包括:
每股市价
市盈率=-------------------------
每股前一年净盈利
在把握公司经营实绩中, 应依据财务报表的分析并结合对公司其他方面的了解, 如技术水平、人员素质和重大项目情况等, 做出综合分析判断。
追问:
这么多啊!有没有具体的参考指标啊,要不然知道这些也没有意义,比如市盈率小于20的比较好
回答:
财务报表分析指标汇总
一、变现能力比率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3、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二、资产管理比率
1、 存货周转率(次数)=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
2、 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3、 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三、负债比率
1、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
2、 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EBIT/I
四、盈利能力比率
1、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
五、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所用指标
1、 权益净利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2、 权益乘数=资产总额/股东权益总额=1+(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总额)=1/(1-资产负债率)
六、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分析所用指标
1、 每股收益(EPS)=(EBIT-I)(1-T)/普通股总股数=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当年股数没有发生增减变动时,后者也适用)
2、 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价/普通股每股收益
3、 每股股利=股利总额/年末普通股股份总数
4、 股利支付率=股利总额/净利润总额=市盈率×股票获利率(当年股数没有发生增减变动时,后者也适用)
5、 股票获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市价 (又叫:当期收益率、本期收益率)
6、 股利保障倍数=每股收益/每股股利
7、 每股净资产=年度末股东权益/年度末普通股数
8、 市净率=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
9、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年末净资产
七、现金流量分析指标
(一)现金流量的结构分析
1、 经营活动流量=经营活动流入-经营活动流出
(二)流动性分析(反映偿债能力)
1、 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本期到期债务
2、 现金流动负债比(重点)=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反映短期偿债能力)
3、 现金债务总额比(重点)=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债务总额
(三)获取现金能力分析
1、 销售现金比率=经营现金流量净额/销售额
2、 每股营业现金流量(重点)=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普通股股数
3、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全部资产×100%
(四)财务弹性分析
1、 现金满足投资比率
2、 现金股利保险倍数(重点)=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每股现金股利
四个常用比率的关系:
资产负债率 = 资产 / 负债 …… ① = 1-② = 1-1/④
资产权益率 = 所有者权益 / 资产 …… ② = 1-① = 1/④
产权比率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③ = ④ - 1= ①×④
权益乘数 = 资产 / 所有者权益 …… ④ = 1/② =1+③ =1/(1-①)
三个指标
1、息税前利润 = EBIT
2、息前税后利润 = EBIT(1-T)
3、息税后利润 = 净利润
『柒』 如何正确解读,上市公司公布的财务报告呢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越来越优秀的投资者尤其是股票投资者,那么财务分析的一些基本技能和技巧必须掌握。优秀的财务分析能力虽然不能保证我们投资一定会成功,但他可以帮我们大大提高投资的确定些和淡定应对市场波动的底气。本次分享的内容主要整理于股神罗斌的投资周记。
罗斌简介:青岛人,男,出生于1972年左右,毕业于复旦或上海财大或同济。毕业后在一家电子信息类的公司或科研院所工作。大学就开始投资股票,一开始,和大多数投资者一样,捕风捉影、潮来潮去,热衷于短线炒作。而且对于趋势、热点的把握和判断,有一定的水平。大概前后做了10年左右的股票投机分子,总体回报率差强人意,还伤害了不少信任自己的粉丝,2003年突然顿悟:为什么不能像投资实业一样投资股票呢?随逐渐转型成深度价值投资者。2006年5月开始在新浪博客写投资周记,基本上每周会记录一次自己对证券市场的观察和对自己关注股票的分析,以及自己的持仓和盈利情况。
从2006年开始写博客,到2013年随着罗斌影响力不断扩大后不得已关停博客,将近八年时间,罗斌大概写了66万字左右的投资周记。还好有有心人一直在整理罗斌的投资周记,无意间被我们发现。罗斌的投资周记已被定为鹏风理财师事务所每位咨询师必读书籍,往后我们也会时不时精选一些周记里的内容和我们的研究心得与各位读者分享,敬请关注。
罗斌已知的公开业绩如下:
企业现金净流量产生负数的原因,通常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企业经营亏损,造成资金支出大于资金收入,产生现金流量负值,还有一种可能是企业虽然盈利,但是款项没有及时收回,利润仅仅停留在帐面上,没有体现在资金收回上,但是为取得利润发生的成本还是需要资金支出的,所以造成资金支出大于资金收入,产生现金流量负值。
目前国际上比较认可的是自由现金流,自由现金流即巴菲特所说的股东盈余,体现为经营现金流减去资本支出后的余额。巴菲特的估值公式为股票价值=自由现金流/15%。人们对于自由现金流主要有以下两个误区。
误区之一:自由现金流只代表企业能回报股东的能力,例如分红的能力。
误区之二:在扩张中的企业自由现金流自然不好。
对于第一个误区,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一个企业最理想的状态是保持住一种赚钱能力,而不是在竞争中削弱或丧失了这么一种赚钱能力。那么要想成长自然需要再投入。如果自由现金流充沛的话,就可以用这笔资金投入,即内涵式的增长。如果企业不能靠自己营运产生的资金投入的话,只好依靠再融资,但这势必造成股东价值的摊薄。一般而言自由现金流好意味着低投入高收益,这是品牌,专利带来的特许经营权的表现。如茅台就是典型的例子。
对于第二个误区,稳定增长的企业是不存在这个问题的。因为现在体现的是以前扩张的效益,前几年扩张的效益如果不好,凭什么可以预期现在的扩张能取得好效益。只能说明是一种赚钱能力的缺失,这类企业往往成长性极差。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企业是处在疯狂扩张之中,如所谓的高成长性和反身性股票。这就涉及到成长与价值的问题,成长是为了价值的更大化,而不是为了成长而成长,我们的市场比较浮燥,主力往往利用成长性来吸引人气疯狂炒作。如果成长的结果是更多的固定资产投入,赚的钱是为了买更多的原材料等等,就要小心了。一旦竞争力不强时多年的利润积累就会化为乌有。
『捌』 财务重述期间 和 错报期间 分别指
财务重述期间,可以表述为:财务报告重新表述(简称:财务重述)是对存在错误或误导性信息的历史财务报告进行事后补救的公告行为。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重新表述主要是通过发布临时公告的形式进行的,包括补充公告、更正公告和补充更正公告等三种形式。
财务错报期间,是指某一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分类、列报或披露,与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应当列示的金额、分类、列报或披露之间存在的差异。错报可能是由于错误或舞弊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