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持仓收益 » 智能化制造上市公司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智能化制造上市公司

发布时间: 2021-06-09 18:47:21

A. 中国智能制造2025企业有哪些

1 北京大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 北京康斯特仪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 北京超同步伺服股份有限公司
4 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 河钢集团唐钢公司
6 唐山冀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7 石家庄旭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8 山西复晟铝业有限公司
9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0 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1 大连机床(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12 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13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14 上海海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5 上海晨兴西姆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16 上海仪电显示材料有限公司
17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无锡柴油机厂
18 中天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19 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
20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21 浙江报喜鸟服饰股份有限公司
22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23 芜湖东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24 安徽江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25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6 泉州海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7 福建恒安家庭生活用品有限公司
28 厦门弘信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9 漳州立达信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30 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31 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32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33 山东威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34 双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35 山东东岳化工有限公司
36 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7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38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39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40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41 湖北卫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42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43 劲牌有限公司
44 威胜集团有限公司
45 佛山维尚家具制造有限公司
46 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
47 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48 东莞市瑞必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50 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51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52 成都中电锦江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53 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54 海信集团贵阳海信电子有限公司
55 德宏后谷咖啡有限公司
56 中航工业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
57 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58 中煤陕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59 西安中兴通讯终端科技有限公司
60 吴忠仪表有限公司
61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
63 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
64 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B. 高端装备制造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高端装备制造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其特征为:技术先进、基本成熟,国内已有相当的技术基础和人才储备;市场空间大,对装备制造业和国民经济能起到支撑作用;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大;处于产业成长初期,成长潜力大;在能源、资源的供给体系方面有足够的保障。

按照上述描述与特征要求,相关部门纷纷提出了若干领域亟待发展的高端行业。例如,在能源发电设备方面,以高效节能、清洁环保、智能化为目标,积极发展新能源发电设备;在智能电网及其设备方面,主要是加强特高压输配电和智能电网建设,重点发展特高压输变电设备、智能电网设备、分布式电网设备、智能配电设备、智能用电设备及巨型储能设备。此外还包括高速铁路设备、海洋工程设备、物联网及其设备方面、以及节能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设备。

C. 智能制造龙头股有哪些

工业4.0概念一共有100家上市公司,其中24家工业4.0概念上市公司在上证交易所交易,另外76家工业4.0概念上市公司在深交所交易。工业4.0概念股的龙头股最有可能从五洋科技、埃斯顿、海伦哲 中诞生 。

D. 我想知道上市公司智能制造哪家公司是龙头

2020年最新统计,中国a股市场的智能制造概念上市公司一共有158家,其中34只股票在上交所交易,另外的124只股票在深交所上市。

智能制造概念龙头股排名见图:

智能制造概念龙头股排名

E. 智能制造2025龙头股有哪些

泛智能制造方向主要有:

1、上海机电

主要生产制冰、冷藏设备、空调设备、微波炉、燃油取暖器等家用电器;印刷包装机械;电子计算机(器)及其外部设备;起重运输机械;销售公司自产产品;投资举办符合国家鼓励允许的企业。

(5)智能化制造上市公司扩展阅读:

智能制造,源于人工智能的研究。一般认为智能是知识和智力的总和,前者是智能的基础,后者是指获取和运用知识求解的能力。

智能制造应当包含智能制造技术和智能制造系统,智能制造系统不仅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地充实知识库,而且还具有自学习功能,还有搜集与理解环境信息和自身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和规划自身行为的能力。

F. 智能制造概念股有哪些上市公司

智能机器(系统集成):机器人(300024)、上海机电(600835)、蓝英装备(300293)、智云股份(300097)、软控股份(002073)、亚威股份(002559)、新时达(002527)
智能机器(零部件):汇川技术(300124)、英威腾(002334)、巨轮股份
智能机床:沈阳机床(000410)、华中数控(300161)、昆明机床(600806)、秦川机床(000837)
智能仪器:聚光科技(300203)、美亚光电(002690)、川仪股份(603100)、万讯自控(300112)
智能工具:锐奇股份(300126)、巨星科技(002444)
其他工业自动化:华昌达(300278)、法因数控(002270)、三丰智能(300276)、山河智能(002097)、金自天正(600560)、雷柏科技(002577)、南通锻压(300280)、东方精工(002611)、京山轻机(000821)

G. 智能制造装备上市公司股票有哪些

这种概念股范围很广的,航天、高铁、大飞机等等,目前我知道的智能制备股票除了上面提到的秦川发展、机器人外,还有天马股份、南通科技、华东数控、法因数控、昆明机床、沈阳机床、日发数码、汉钟精机、青海华鼎、华中数控等等

H. 智能科技概念股上市公司有哪些

一、智能机器人

1、工业自动化:智云股份(300097)、科大智能(300222)、蓝英装备(300293)、汇川技术(300124)、宝德股份(300023)、海得控制(002184)、天奇股份(002009)

2、焊接(输送)设备:佳士科技(300193)、瑞凌股份(300154)、南京熊猫(600775)、锐奇股份(300126)、、泰尔重工(002347)

3、工业机器人:、亚威股份(002559)、华中数控(300161)、三丰智能(300276)、巨轮股份(002031)、软控股份(002073)、新时达(002527)、、机器人(300024)、gqy视讯(300076)、金自天正(600560)、博实股份(002698)、工大高新(600701)、钱江摩托(000913)、秦川发展(000837)、英威腾(002334)、上海机电(600835)、山河智能(002097)、金鹰股份(600232)

4、机器人控制器:慈星股份(300307)、科远股份(002380)

5、家用机器人:紫光股份(000938)

万讯自控(300112):自动化机械概念,智能阀门定位器、CCS压力开关、气动加载电动执行器、散裂中子源

法因数控(002270):09年研制开发的国内首台双机器人切割工作站在陕汽顺利通过验收并投产运行

海伦哲(300201):消防机器人,公司现有多款机器人产品,主要用于消防领域,如灭火机器人,破拆机器人等

日发精机(002520):RFSCD系类直角坐标机器人,数控机床、机械产品

雷柏科技(002577):机器人集成业务或成主业之一

二、智能穿戴

1、谷歌眼镜:环旭电子(601231)、水晶光电(002273)、康耐特(300061)、长江通信(600345)、共达电声(002655)

2、体感技术:联创光电(600363)、数码视讯(300079)、高德红外(002414)、汉王科技(002362)、川大智胜(002253)、科大讯飞(002230)、汉威电子(300007)、苏州固锝(002079)、中颖电子(300327)

3、柔性电路:超华科技(002288)、中京电子(002579)、丹邦科技(002618)、得润电子(002055)、深圳惠程(002168)、生益科技(600183)、金利科技(002464)、兴森科技(002436)

4、智能耳机:漫步者(002351)、奋达科技(002681)、歌尔声学(002241)

5、可穿戴芯片:北京君正(300223)

6、ihealth:九安医疗

其他可穿戴设备:上海新阳(300236)、福日电子(600203)、长电科技(600584)、达华智能(002512)、荣科科技(300290)

(8)智能化制造上市公司扩展阅读

人工智能近一年来在国内的发展势头迅猛,企业的技术、产品、商业化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技术层面,人工智能的底层算法不断迭代。在经过快速发展期后,人工智能产业利润也开始逐步释放。在商业化层面,今年将是计算机视觉变现突破的一年,优质的计算机视觉公司有望实现营业收入的高速增长。未来,在人工智能各细分领域中,均可能将出现“赢者通吃”、一家独大的局面。在广阔的AI市场中,具备“一技之长”的公司均有望获得自己的市场。

有行业人士指出,人工智能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已经到了“四要素”阶段,即“数据+算法+运算能力+场景”,单纯算法优秀的公司在一级市场融资的吸引力明显下降,缺少应用场景的人工智能前景堪忧。从“四要素”的角度来看,人工智能时代可能胜出的正是拥有丰富应用场景的传统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