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上市前整体规划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自我评估
证监会、沪深交易所颁布的上市法规中对上市条件有着明确约定,计划A股上市的企业应当仔细研读,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评估和准备。需要强调的是,法规中所提及的营收、净利润、市值等量化指标,只是衡量企业能否上市部分维度的“及格线”,除此之外还有对于规范运作、公司治理、历史沿革等多方面的要求。
而很多企业往往只关注这些量化指标,而忽视了其他上市要求,从而对自身是否符合上市条件造成误判。因此,企业在自我评估过程中应该对经营指标、合规问题、规范运作、公司治理、历史沿革和财务状况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准备,在营收、净利润、市值方面有亮眼表现,才有更高的把握冲击IPO,走向资本市场。
企业从披露招股说明书的一刻开始就变成半个公众公司。IPO材料披露后,企业的诸多细节如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市场占有率、战略方向等都将公之于众。
企业需要有扎实的前期准备和相当的业务厚度,以应对重要信息公开之后的种种压力。建议上市公司内部团队需要提前评估信息公开后的种种情况,并建立相关预案。企业上市后,需要按照交易所的要求对公司重要信息及时履行披露义务,意味着企业的重大战略、经营决策,以及重大变化都会第一时间传递给市场。
再加上A股上市公司离监管、投资者、客户、供应商的物理距离很近,公告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都远远大于在美股、港股上市公司,因此A股上市公司对于监管沟通、PR、IR的要求也远远高于海外市场。
Ⅱ 上市公司的流程
公司上市必经流程:第一、股份改制(2—3个月):发起人、剥离重组、三年业绩、验资注册、资产评估。第二、上市辅导(12个月):三会制度、业务结构、四期报告、授课辅导、辅导验收。第三、发行材料制作(1—3个月):招股说明书、券商推荐报告、证券发行推荐书、证券上市推荐书、项目可研报告、定价分析报告、审计报告、法律意见书。第四、券商内核(1—2周):现场调研、问题及整改、内核核对表、内核意见。第五、保荐机构推荐(1—3个月):预审沟通、反馈意见及整改、上会安排、发行批文。第六、发审会(1—2周):上会沟通、材料分审、上会讨论、表决通过。第七、发行准备(1—4周):预路演、估值分析报告、推介材料策划。第八、发行实施(1—4周):刊登招股书、路演推介、询价定价、股票发售。第九、上市流通(1—3周):划款验资、变更登记、推荐上市、首日挂牌。第十、持续督导(2—3年):定期联络、信息披露、后续服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四十七条股票上市交易申请经证券交易所同意后,上市公司应当在上市交易的五日前公告经核准的股票上市的有关文件,并将该文件置备于指定场所供公众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四十八条上市公司除公告前条规定的上市申请文件外,还应当公告下列事项:(一)股票获准在证券交易所交易的日期;(二)持有公司股份最多的前十名股东的名单和持有数额;(三)董事、监事、经理及有关高级管理人员的姓名及持有本公司股票和债券的情况。
Ⅲ 如何做好年报审计
山东证监局日前召开专题会议,对2007年度报告审计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该局局长尹奉廷在会上就公司如何执行新会计准则、协同审计机构做好年报审计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尹奉廷要求,各公司要全面系统地安排新准则的继续学习和培训,深化对准则内容的理解;要积极配合审计机构工作,鼓励公司安排审计机构进场预审,提早发现公司账务处理中不规范问题并及时改正;要按照修订后的年报准则做好年报编制、披露工作,确保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和公平。 他强调,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都要坚持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夯实规范运作基础;坚持把保护投资者特别是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妥善处理投资者关系,重视中小投资者利益;坚持通过加强内控体系建设,消除制约规范运作的制度性障碍,切实提高核心竞争力。 尹奉廷表示,山东证监局下一步将着重做好三方面工作,即继续推动IPO和再融资工作;切实搞好信息披露,进一步强化信息披露的内部管理责任追究机制;建立起公司治理的长效机制
采纳哦
Ⅳ 上市公司定增预案需要提供意向投资人吗审核批准后可以换投资人吗
肯定要啊。要不还怎么叫定向增发。审批后不能改,要改得重新申报材料。证监会是要审查募集资金用途和来源的,也是重点审查项目。
Ⅳ IPO咨询公司可以为拟上市公司提供什么服务国内比较知名的IPO咨询公司有哪些如何选择
ipo咨询公司?
ipo咨询公司?
找ipo咨询公司做什么,直接找券商啊!
你想吧,知名的IPO咨询公司,都是券商!
你想吧,券商就是做上市辅导,保荐的。
居然,找IPO咨询公司....哎...你还不如找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