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持仓收益 » 揭密上市公司六大招数粉饰财报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揭密上市公司六大招数粉饰财报

发布时间: 2021-06-09 01:05:57

1. 求上市公司财报粉饰案例

你得界定什么是“粉饰”。在符合相关会计处理的情况下,比如为了平滑利润,做一些合法的调整,也可以叫粉饰。
“粉饰”得过分了,就可能违规了,变成“财务作假”。
最近的例子,有:万福生科、紫光古汉、ST天润(00.SZ)、承德露露(000848.SZ)、彩虹精化(002256.SZ)、振东制药(300158.SZ)、美达股份(000782.SZ)等等

2. 为什么中国上市公司热衷于粉饰财务数据

为了让股票涨价啊。
股票价格上去了,公司内部持有该股票的人自然赚钱了嘛。
国外的当然是了,比如安然

3. 财务舞弊和财务报表粉饰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财务舞弊”从上世纪90年代末为我们所熟知,美国《审计准则公告第16号》明确规定,舞弊就是故意编制虚假的财务报表。中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8号》中对舞弊定义为导致会计报表产生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财务舞弊按舞弊主体可以分为管理层舞弊和员工层舞弊,按舞弊目的可以分为恶意舞弊和善意舞弊。财务报表粉饰手段(一)利用实物资产、股权置换的手法调节利润这种手法通常为上市公司与母公司或其他关联方所用,他们通过实物资产、股权置换的方式,达到其增加利润的目的。譬如,世茂股份公司与上海世茂建设有限公司进行资产置换的决议,同意公司以所持有的上海世茂国际广场有限责任公司18.375万股权及现金6792万元,与参股公司世茂建设所持有的上海世茂湖滨房地产有限公司50万股权进行置换。如此一置换,世贸股份2003年年度业绩同比猛增25倍。(二)利用调节营业外收入或补贴收入粉饰年报这是ST公司惯用的手法。营业外收入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种收入,它不是由企业经营资金耗费所产生的,不需要企业付出代价,实际上是一种纯收入,不可能也不需要与有关费用进行配比。它不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对利润的影响是暂时的,所以,营业外收入常常成为利润的“调节器”。(三)利用对存货价值的调节进行利润操纵首先,存货计价的方法不同,对企业财务状况、盈亏情况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期末存货计价过高或期初存货计价过低,当期收益都可能因此而增加,反之亦然。所以,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可以产生一定的利润调整空间。其次,有的企业采用定额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将产品定额成本差异在产品和库存产品之间分摊,本期销售产品却不分摊,以降低本期销售成本。更有甚者,故意虚列存货或隐瞒存货的短缺或毁损,从而达到虚增本期利润的目的。这样的做法,虽然使上市公司当年的财务报表好看了,但却为其今后的发展前景蒙上了阴影。(四)利用调节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粉饰年报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被称为会计报表中的“垃圾桶”和“聚宝盆”,前者隐瞒潜亏,后者隐瞒利润。年报不实的上市公司在应收款或其他应收款方面做文章,从而达到虚增利润目的的手法屡见不鲜,一些上市公司往往把一些难以收回的应收款挂在账上,以虚增资产。(五)利用计提手段结合会计估计调节利润企业巨额计提秘密准备,使估计计提成了操纵利润的一种普遍手段。秘密准备的手段一般有以下几种:低估资产、高估负债、不反映某些特定资产的价值、搁置资产价值上涨时的机制调整。(六)费用“减肥”,利润“虚胖”上市公司对当期费用进行调整,也可实现虚增利润的目的。在实际处理中,一些公司往往利用“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在建工程”等科目进行调账,在以后年度逐渐进行分摊,从而达到平滑利润的目的。

4.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和审计风险的关系

部分上市公司利用托管经营、非法或非规范的融资行为等来粉饰财务会计报表.这些粉饰行为的复杂性和隐蔽性,给注册会计师审计留下了隐患,带来了极高的审计风险.因此,注册会计师在对上市公司进行年度审计时,一定要识别会计报表的粉饰行为,防范审计风险. 会计报表粉饰问题不仅现在有,过去也有,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会计报表粉饰一直困扰着会计界.近几年来相继出现的几宗大案,琼民源、红光实业、银广厦等,其作假手段之高明、性质之恶劣,已引起广大投资者、债权人和政府主管部门以及会计准则指定机构等对会计报表粉饰行为的极大关注.本文通过对会计报表粉饰的基本环境进行简要分析,阐述了会计报表粉饰的动机,讨论了提高会计报表质量、防范会计报表粉饰的方法.本文共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了解我国会计报表粉饰行为的存在,特对我国会计报表粉饰环境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分别从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的角度来介绍其利润操纵的动因,对我国上述三种企业粉饰会计报表的动机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提出了我国防范会计报表粉饰的方法.完善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造就真实会计报表和审计报告的需求主体,是防范会计报表粉饰的一条根本性出路.

5. 财务报表粉饰的动机和手段有哪些

一般来说粉饰财务报表有三种类型:经营业绩粉饰、财务状况粉饰、现金流量粉饰。

1、业绩考核动机:每季度和年度都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进行考核,一些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与高管薪酬存在很大关联性。故一些公司高管为了向投资者交上满意答卷和自己薪酬的提高,往往将未来期间盈利提前至本期确认等手法来操纵业绩。

2、信贷资金获取动机:为了获取信贷资金,一些经营业绩欠佳,财务状况不健全的公司通过粉饰财务降低杠杆,虚构经营业绩来骗取信贷资金。

3、股票发行动机和上市资格维持动机:一些企业为了达到上市资格,再发行新股或者避免被摘牌的命运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

(5)揭密上市公司六大招数粉饰财报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通过不同的渠道搜集同一时点的财务报表,对比异同点,对差异的数据提出质疑。

核对各财务报表内部的平衡关系和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找出疑点。

与企业平时的经营状况进行对比,找出关键或重要财务项目的漏洞、疑点,当企业经营状况出现问题时,有些报表科目的数字和平时的数字相比可能会大出很多,也可能小很多,对于这样的情况应该进行深入的查证,以发现其中的问题。

现场调查,进行账表、账账、账证和账实核对,账表、账账、账证和账实之间都应该是相符的。如果不相符,也肯定是存在问题的。

6. 如何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粉饰,通常有哪些手法

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粉饰,通常会从“收入”着手作文章……
上市公司为了让报表好看,努力虚增收入
私人企业为了节税,努力虚增成本,虚减收入

7.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造假主要手段有哪些

财务作假,投资者可通过法律途径向审计所索赔,而相关审计人员的从业资格也可能会被取消,并处一定罚金。所有的财务造假都与公司高管有关,只要断绝了高管的推卸责任之路,上市公司造假的动力就可以消除大半。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手段

1、利用企业之间的关联交易,提高经营业绩,粉饰财务报告。

一般而言,国内的上市公司大多属集团型企业,无论是从公司结构、组织形式、还是经营涉足范围、各个运作环节等,大多处于一种复合形的多元架构。

其向公众披露的合并会计报表数据范围涵盖了母公司、子公司、各类合营公司、联营公司、及控制、共同控制、有重大影响等各类企业的经济活动情况。

关联企业均为独立法人,各自独立核算,但关联企业之间往往在整个集团内又相互配套,甚至互为商业购销客户,这些在理论上为上市公司通过内部交易调节合并数据提供了一个平台。

2、通过“泡沫重组”,或突击进行资产转让等方式,追求一种华而不实的短期逐利行为。

这种通过债务重组和转让资产等方式所获得的非经常性收益并不是总能得到,由于主营业务没有实际成长,这些企业在业绩大幅提升一两年后,往往又出现业绩大幅缩水的情况,投资者则因为只看重企业表面收益的增长而投资失败。

我国证券市场是政府主导型市场。上市公司在初次发行阶段,证监会要求公司必须连续三年盈利,企业上市后向社会公开募集资金的主要方式是配股,导致很多企业为了利益进行财务包装。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起源,是由于公司管理者基于自利可能有操纵利润、虚报业绩的动机,作为财产所有者的股东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委托独立的审计人员对管理者履行经济责任的状况进行审查、鉴证和报告。

但目前注册会计师制度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财务造假行为不断出现,其原因主要是注册会计师制度本身存在一些问题。

8. 如何轻松读懂上市公司财报

找一本通俗易懂的会计类书阅读就行了,上市公司的财后不可能完全、客观的真实,但正常情况下也不会假的过于离谱,辩证地看待上市公司的财报才是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