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上海有辉瑞公司吗
辉瑞公司创建于1849年,是世界领先的以研发为基础的生物医学和制药公司。每天,分布于90个国家的大约80,000名辉瑞员工致力于探索、研发、生产和推广各种领先的处方药,为全球患者带来高质、安全的处方产品。2008年,辉瑞公司年销售额为483亿美元,并投资75亿用于研发。
自20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以来,辉瑞始终承诺并致力于参与促进中国经济繁荣发展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辉瑞通过不断引进创新药物、开展面向医务工作者专业培训和社会健康意识普及教育等活动,积极参与支持各项社会公益事业,全力支持中国卫生健康事业的深入发展。
1989年,辉瑞在大连建立现代化的工厂。 为实现在中国的长期发展, 辉瑞于1997年在北京成立了管理中心。2004年,辉瑞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区总部和辉瑞投资有限公司。基于中国所拥有的才华横溢的科研人员群体,辉瑞中国研发中心于2005 年在上海成立。2007年,辉瑞全球财务共享服务中心(GFSS)在大连设立了亚太财务中心,该中心是GFSS位于全球的三个运营中心之一,负责处理辉瑞亚太区市场的会计业务。
目前,辉瑞中国共有近4,000名员工,在大连、苏州和无锡拥有4个现代化制药厂,业务范围涵盖全国100多个主要城市。辉瑞也是在华投资最大的跨国制药企业之一,累计投资额已超过5亿美元。
Ⅱ 辉瑞CEO表示,新冠口服药有望在今年年底上市,是治疗的还是预防的
美国药业的巨头辉瑞公司在当地时间4月27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公司研发的抗新冠病毒口服药物已经进入临床实验阶段,有望在年底上市。
这则CNBC的报道一发出,立刻引发了巨大的关注和讨论。
据辉瑞的CEO(首席执行官)阿尔伯特·伯拉表示,该公司研发的口服药物主要对于轻症患者(初期症状患者)有治疗效果。
辉瑞公司研发的口服抗疫药物对于全球的抗疫进程来说非常重要,原以为短暂的疫情已经肆虐了一年多,至今仍在严加防范中。
全世界各国也在不断的研发着疫情和对抗病毒的药物,国内的情况虽然已经大体稳定,但仍不可掉以轻心。
要守护抗疫的成果非常不容易,辉瑞公司新的抗新冠病毒药物的研发,意味着在抗击疫情更有保证,有希望更快的打赢这场病毒战。
对于抗新冠疫情口服药的研发和即将面世,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讨论。
Ⅲ 辉瑞公司的发展历史
自20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以来,辉瑞目前已发展成为在华最大的外资制药企业。辉瑞在中国有约10000多名员工,业务覆盖了全国250余个城市。
辉瑞始终把“携手共创健康中国”作为在华的使命,承诺并积极参与促进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我们志在通过创新的、富有社会责任并且商业可行的方式,满足中国13亿人民多样化的医疗服务需求。除了提供广泛的创新医药健康产品组合外,辉瑞还积极与有关政府部门、科研/医疗机构、学术组织、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合作,通过开展患者教育、疾病宣传、健康管理、社区医疗、人才培养等项目积极推动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辉瑞生物制药在华上市的创新药物已超过50个,其治疗领域涵盖了心脑血管及代谢、抗感染、中枢神经、抗炎镇痛、抗肿瘤、泌尿、血液健康(包括血友病)等诸多领域。其中如立普妥®、络活喜®、万艾可®、舒普深®、大扶康®、希舒美®、索坦®、开普拓®、阿诺新®、任捷®、贝赋®等许多产品在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为了让中国的广大患者能及时接受与全球同步的先进的药物治疗,辉瑞未来将进一步加大和加快在华新药引进和上市的力度和速度。
辉瑞健康药物旗下的善存®、钙尔奇®、惠菲宁®等消费保健产品也在中国市场家喻户晓,并以其优异的品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辉瑞在华累计投资超过10亿美元,并在大连、苏州、无锡等地设立了4家先进的生产设施,分别生产药品、健康药物等。所生产的产品不仅满足中国市场,还出口海外市场。其中辉瑞大连药厂是国内首家获得制药行业GMP认证的制药厂。此外,辉瑞还在北京设有管理中心;在上海建立了辉瑞投资有限公司;还在上海和武汉设有研发中心。
2012年9月辉瑞与浙江海正制药成立“海正辉瑞制药有限公司”。该合资企业将面向中国和全球市场开发、生产和推广包括品牌仿制药在内的专利到期药物。合资企业的成立标志着两家公司在为更多的患者提供优质优价的品牌仿制药方面的努力迈出了重要一步。 位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的辉瑞中国研发中心(CRDC)是辉瑞在亚太地区重要的研发枢纽,为辉瑞全球的生物及化学制药研究与开发项目提供支持服务。除了与药物开发有关的活动外,该中心还设有亚洲研究团队,执行与协调辉瑞的亚洲研究战略,并与亚洲各地的学术研究机构、临床实验机构(CRO)以及政府研究机构合作,增强亚洲地区的研究能力。到目前为止,辉瑞中国研发中心投资已超过1.5亿美元,现有各类研发人员900余名,并在武汉光谷生物产业中心成立分中心,大大扩展了其在国内的研发规模和合作领域。
同时,辉瑞中国研发中心还与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以及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等国内一流的学术机构合作,开展临床研究、药物经济学和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合作项目,不断推进中国研究与创新药物以及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的发展进步。
Ⅳ 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的公司历史
成立于1849年,早期的辉瑞公司是一家以生产化工产品为主要经营业务的化学品公司,药物作为化学品的一种也属于公司的经营范围之内。1861年爆发的南北战争给了辉瑞公司发展的机会,战争中辉瑞向北军提供了大量的药品,公司随着战争的进展而迅速发展,成为美国国内较大的化学品生产企业之一。
南北战争之后辉瑞的主要产品是柠檬酸,直到1928年弗莱明爵士发现青霉素后,辉瑞公司开始介入抗生素的生产,并逐渐将企业的重心转移到抗生素领域,此后,辉瑞公司对发酵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将其用于柠檬酸和青霉素的生产,现在工业界普遍认同辉瑞公司是发展发酵技术的先驱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了辉瑞公司又一次发展的机会,辉瑞公司是当时唯一使用发酵技术生产青霉素的企业,不仅产量极大且生产成本非常低,向美国军方提供了大量相对廉价的青霉素产品,公司也利用这一机会飞速扩张。
战后的辉瑞公司进一步加强了药物的生产与研发,并于1951年研发广谱抗生素土霉素成功。此后的四环素、吡罗昔康等药物的成功研发都给辉瑞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这些药物很多成为临床的经典药物,而辉瑞的很多研发案例也因而成为药物设计的经典案例。
1998年,辉瑞公司研发的西地那非(万艾可)上市,并且获得空前的成功,据统计在全世界,每秒钟就有四粒“万艾可”被患者服用,辉瑞公司也因为万艾可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先后吞并了华纳兰伯特公司(台译:华纳兰茂)和法玛西亚公司,成为美国最大的药品生产企业。
Ⅳ 世界前五大制药公司是什么
世界前五大制药公司依次分别是Pfizer辉瑞公司、GSK葛兰素史克公司 、阿斯利康公司 、强生公司 、默沙东公司。
Ⅵ 辉瑞的产品有哪些
立普妥
立普妥(阿托伐他汀钙片)是截止为止全球处方量最多的降胆固醇药物和处方量排名第一的处方药。它可以显著降低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和甘油三酯水平。自1996年以来,其卓越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在400多个临床试验和超过1.53亿病人的临床用药经验中得到证实。
拓展资料:
辉瑞制药有限公司(Pfizer,NYSE:PFE)是美国一家跨国制药公司,其总部设于纽约。目前辉瑞药厂是世界上最大的医药企业。辉瑞公司的股票于2004年4月8日成为道琼斯工业指数的成份股。
网络_辉瑞公司
Ⅶ 目前医药行业领先的公司有哪些,除了辉瑞,默沙东等还有哪些实力强点的,希望有个具体的、权威性的排名
我是药科大学去年毕业的,我们学校的30%都是药代。换了2家外资公司,其实当你真正进了公司以后,才发现什么排名都是扯淡,关键在于能不能学到东西,或者能不能赚到钱。
1.高底薪,高奖金:目前适合你的没有,因为你没有经验,没有资格探底新
2一般底薪,高奖金:辉瑞,赛诺菲,拜耳,诺华,罗氏,AZ以上几家公司100%完成季度奖至少3W起。辉瑞封顶8W,罗氏封顶6w,诺华也是7-8W不等,拜耳就不好说了,有的人会很有钱。不过这也是要分产品的,一般公司的拳头产品才有这个数,当然这几家公司的代表压力也是相当的,但是晋升会很快,尤其是辉瑞,有3年就可以当的DM,辉瑞团队建设也比较好。其他公司不了解。
3,一般底薪,一般奖金,GSK,雅培,还有一些小公司吧,GSK的特点是,比较抠,感觉是一个很老牌的英国公司,福利也一般,你从他的人员架构可以看出,老龄化严重,很多30多岁的主管,和很多年纪大的代表
4,高底薪,一般奖金,礼来,默沙东。礼来,目前比较混乱,很多组奖金机制都不一样,但是福利很好,报账很繁。msd:学术著称,底薪高,其实奖金关键看你完成情况,超额奖很高,但现在msd都不好完成。这2家公司女人很多
培训方面:几家公司都大差不差,
国企对你应届不推荐
Ⅷ 辉瑞竞争黑幕的过程
北京华科联合专利事务所王为律师自2001年起就担任“伟哥(西地那非)”专利无效案的代理律师。2009年,依然要为这个仍未完结的官司忙碌。
事情要从2001年的9月19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辉瑞公司万艾可发明专利权,国内企业若使用万艾可中的“西地那非”成分即属于侵权。但当时国内已有十几家制药企业对以“西地那非”为主要成分的ED药物做了多年研究,投入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因此,包括白云山医药公司、吉林制药及合肥医工医药等在内的国内12家企业成立了“伟哥联盟”,联名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申请,请求宣告万艾可专利无效。
2004年7月5日,复审委宣布万艾可专利无效。2004年9月,辉瑞为获得“伟哥”专利权,一纸诉状将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告上法庭,同时还把国内12家企业列为第三人拉上了被告席。北京市一中院一审判决撤销专利复审委员会万艾可专利无效的决定。国内的企业不服,于是又上诉至北京市高院。
这实际上只是辉瑞诉讼案件中的一例。多年来,被辉瑞告上法庭的公司无数。而挑起纠纷和法律诉讼正是辉瑞用以压制竞争对手的一种常用手段。在日前由欧盟委员会公布的调查报告中,辉瑞的这种手段被告知天下。
在欧盟委员会网站公布的这份报告中,为延长其专利有效期,阻止或延迟同类药进入市场,辉瑞等公司往往以自己的专利权受到侵犯为名将竞争对手告上法庭。而专利纠纷往往需要3年时间才能了结。报告发现,60%以上的被告公司最后会赢得官司,这足以说明原告的目的就是拖延被告公司非专利药品的上市时间。 “辉瑞是专利大户。辉瑞一般是先对企业发出警告,然后要求有关部门不让人家上市,有关部门害怕就不给批,企业也不能生产。”王为律师说道。
专利药厂利用欧洲法律程序烦琐、耗时长的特点,拖住仿制药竞争对手。欧洲法律规定在“诉讼”未结束之前,仿制药公司是不能销售还在打官司的产品的。这种官司平均耗时3年,最后往往是专利药公司败诉,但专利药公司已争取到额外的3年销售时间,同时也拖了仿制药公司3年,让其产品无法销售。在欧盟委会立案调查的700个专利药公司状告仿制药公司的专利诉讼案件中,420个案子最终是以仿制药公司胜诉。
例如辉瑞为将降胆固醇药物立普妥(Lipitor)的专利权延长6年以上,就试图通过这一法律行动提交针对Ranbaxy制药公司的诉状。立普妥是全球销售额最高的药物,而辉瑞是该药最主要的销售商。2007年立普妥的销售额为127亿美元,相当于辉瑞销售总额的26%.但是,从2010年3月开始,辉瑞将失去这种药物的专利权,遭遇仿制药的竞争,而其替代新药托彻普又因效果未达预期而被终止研发。
辉瑞等公司的这些不正当竞争行为导致近几年欧盟新上市的药品数量明显少于前几年,2000-2004年间上市的新药只有28种,低于1995-1999年间的40种。于是,从2008年1月份起,欧盟开始对其范围内的制药行业展开调查。欧盟监管机构在对2000-2007年间17个欧盟成员国未及时入市的药品进行调查后发现,如果这些药品能及时上市将为国家医疗体系节省大约30亿欧元。
欧盟委员会已将调查报告送达相关公司,在2009年1月31日前公开征求厂商意见,并在2009年春天出台最终结论性报告。欧盟委员会已在2008年12月28日将这份调查报告送达被调查的相关公司,在2009年1月31日前的这段时间内公开征求它们的意见,并在2009年春天出台最终结论性报告。
Ⅸ 为什么现在辉瑞是现在最大的制药公司
辉瑞作为是一个以研究为基础的全球化制药公司品牌,它为人类以及动物研究、开发、生产和推广了世界领先的处方药、以及许多国际知名品牌的非处方药物。辉瑞已经走过了160年的历史,从一家不需要太多科技含量的小型家族式化工企业,演变为一家代表着最前沿高技术水准的世界最大的处方药公众公司。
回顾辉瑞一个半世纪的历史,其中前一个世纪,辉瑞是一家主要生产化学品的家族企业,制药企业的供应商。在二次大战期间,抓住青霉素这一难得的历史性的契机,辉瑞用内部投资的方式完成了前向一体化,即向制药业转型,构筑了竞争壁垒。同时公开上市,实现了经理 人管理,完成了家族企业向公众公司的转化。通过土霉素等抗生素领域新药的内部研发和营销实践,积累了自身的基础能力,形成了战略边界。成为当时实力最强的制药企业。面对20世纪60年代新药研发瓶颈、销售额降低以及政府价格管制的环境,辉瑞选择了相关以及非相关产业的多元化,重新设定了战略边界,但是没有积累出与此相关的基础能力,多元化的结果是大而强的公司逐渐变得更大而不强。尤其是辉瑞没有抓住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制药业的新机会,在整个80年代发 展迟缓。进入90年代,通过重新聚焦核心的处方药领域,一方面,用内部投资的方式加强自身研发实力,另一方面,用对外合作的方式加强专利权许可授权销售。 同时剥离或者卖掉非相关产业。用充足的处方药产品系列扩大和锻炼了营销和销售能力。形成了新的战略边界,并借此优势完成了两次重要的合并,使辉瑞再次回到制药业的第一把交椅。
另外,辉瑞能在制药行业迅速崛起成为知名的跨国品牌,还跟企业长期以来对产品研发的重视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早期生产的柠檬酸、青霉素,再到后来自行研发的土霉素,辉瑞品牌生命的长寿和产品研发、投资与创新研究战略息息相关。1971年成立中央研究部,将世界范围的制药、农业、化工研发活动结合在一起,此部后来包括在英国、法国、日本及美国的实验室。每年将销售额的15%至20%投入研究工作,目前,辉瑞公司每年在研究与开发投入将近25亿美元巨资,用于解决众多医学领域内的难题,包括焦虑、关节炎、哮喘、癌症、糖尿病等病症。对制药研究的投入重视给企业带来极大的效益,并使辉瑞的产品线不断扩大,品牌竞争力大大加强,逐步确定了它在21世纪制药行业的领导品牌地位。
Ⅹ 辉瑞并购惠氏
全球最大药品制造商美国辉瑞制药与惠氏在上月27日宣布,两家公司已达成并购协议:辉瑞将以总价值大约680亿美元收购惠氏。受到收购消息的影响,瑞士信贷已经在本月2日将辉瑞的评级从“中性”调升至“优于大盘”。截至北京时间今日凌晨,辉瑞在纽约证交所上市的股票上涨1.07%,至15.05美元。 680亿美元收购惠氏 根据辉瑞总部发出的声明,两家公司已经确定达成一项并购协议,辉瑞将按惠氏当前50.19美元的股价对后者以现金加换股方式进行收购,总价值大约680亿美元。按照并购协议条款项下的交易条款,每股惠氏流通普通股将转换成33美元现金和0.985股辉瑞普通股。两家公司的董事会也已经批准了这一并购。由多家银行组成的一个财团已经承诺提供总金额达225亿美元的贷款。 据悉,此次收购行动,是辉瑞自2000年以850亿美元收购沃纳-兰伯特和2002年以600亿美元收购法玛西亚药厂后,第三次出手。辉瑞与惠氏的合并将产生世界第一的生物制药公司。根据IMS的数据,合并后的公司将是美国生物药品销售额最大的公司,拥有大约12%的市场份额;在欧洲、亚洲与拉丁美洲,将分别拥有大约10%、7%和6%的市场份额。 用联姻应对营收下滑 受金融危机冲击,去年专利药销量在美国的增长呈现出历来最缓慢。辉瑞在此时出手收购惠氏,有业内人士分析,辉瑞意欲用联姻来应对即将出现的营收大幅下滑问题。 据了解,作为世界最畅销的药物,辉瑞生产的降胆固醇药物Lipitor将于2011年失去专利保护。带来的结果必然是辉瑞的销售额直线下滑。而与惠氏的合并,无疑将大大解除畅销药专利失效对辉瑞的困扰。据悉,合并后的新公司涉及到疫苗、心血管、肿瘤、女性健康、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等多个关键治疗领域,以及营养品和消费产品,并拥有一个多元化的产品组合,其中17种产品每一种的年销售额均超过10亿美元。辉瑞还将成为第二大专科护理供应商,产品包括世界领先的生物药剂Enbrel、全球销量最大的疫苗Prevnar、抗癌药Sutent、精神分裂症药物Geodon,以及抗感染药Zyvox。 辉瑞方面也表示,与惠氏的合并,由于具备了庞大和多样化的全球产品组合,将降低对小分子产品的依赖。辉瑞预计到2012年,任何一种药品的营收占新公司总营收的比重都将低于10%。 中国业务暂不受影响 根据并购协议,辉瑞与惠氏预计此项交易将于今年第三或第四季度完成。辉瑞方面表示,交易完成后,新公司将按照患者与其他客户的需要来划分业务部门。每个业务部门将负责各自的产品开发,从临床试验到商业化全部包括在内。 惠氏中国区公共关系总监席庆坦言,目前惠氏在中国区业务并未受到并购的影响。“由于并购的交易要到今年下半年才能完成,其中还有很多程序要走,因此现在惠氏仍然是独立运作的公司,一切保持原状,照常运作”。 本报记者 陆志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