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西藏上市公司增至14家 总市值超1500亿元是怎么回事
新华社拉萨电,截至2016年底,西藏上市公司增至14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达1528.48亿元,远超去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证券化率在国内处于前列。
西藏自治区金融办副主任杜伟表示,去年西藏迎来3家本土企业上市,充分折射出西藏经济发展的活力,同时这也意味着资本市场正成为西藏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专家表示,未来几年,随着西藏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绿色健康产业、水电能源领域将会涌现出更多的上市公司。
⑵ 上哪查一些上市公司内部增持数据
上市公司的信息都是公开的。炒股软件F10里、公司网站上都会有
⑶ 现在全A股市值在100亿元至一百五十亿元的上市公司有几家
如图 一百多家
⑷ 正金公司增持的股票都有哪几只
数据显示,截止上周五,证金公司入股上市公司数量超过70家,而市场猜测最后数量可能超过100家。
上市公司已经公告证金公司持股的有:威孚高科、东华软件、富安娜、新朋股份、齐星铁塔、常宝股份、南京高科、人福医药、三爱富、梅雁吉祥、伊利股份、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中国人寿、富春环保、水晶光电、锡业股份、中新药业、广汇能源、中国石化、广生堂、三聚环保、TCL集团。
⑸ 证监会对大股东增持是怎么规定的政策是什么
《上市公司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增持股份行为指引》规定,大股东在增持期间及法定期限内均不得减持该公司股份。但并未规定大股东减持股份会有什么惩罚。
相关政策是持有上市公司股份达到或超过30%的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一年内增持上市公司股份不超过2%的,可以先增持后申请豁免要约收购义务。12个月内大股东增持比例超过2%,还是要先申请豁免,才能增持。
上交所还规定,大股东在实施增持计划时,不得将其所持该公司股票在买入后6个月内卖出,或者在卖出后6个月内又买入的。违例者所得收益归该上市公司所有。
为遏制内幕交易,《指引》规定四个时间段内,大股东不得进行增持。包括,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公告前30日内;业绩预告、业绩快报公告前10日内;重大交易或重大事项决定过程中重大事项决定过程中至该事项公告后2个交易日内;其他可能影响股价的重大事件发生之日起至公告后2个交易日内。
以上规定出自上证所《上市公司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增持股份行为指引》(2012修订版)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
(5)上市公司增持超亿元那几家扩展阅读
大股东增持就是说大股东自己买入自己公司的股票,增加其持仓量,
是对公司长期看好,有些公司是官方增持,还有就是管理层增持,这都是对公司未来相当看好,有些公司是手上有大量的订单,以及未来一段时间还会有大量的潜在订单,因为没有人比公司管理层更加了解自己公司的了。
大股东增持原因
上市公司大股东大规模增持股票,一般选在股市低迷时期,为显示对公司未来业绩有信心,同时提振二级市场股价。
但是在公司股价大幅上涨后,大股东动辄以上亿元现金从二级市场购买股票,表面上看显得有些任性。
如果是上市公司发公告说有大股东股票增持股票的情况就是说大股东比较看好公司的股票,增加持股数量。大股东增持对公司股票一般属于实质性利好,一般会带动股价上涨。其原因是:
一、最熟悉公司情况的应属公司大股东,股东增持公司股票,说明对公司未来发展看好,公司一旦有发展前景,将从基本面上保障公司股票价格上扬。
二、从市场供求看,股东增持公司股票扩大了对该股票的需求,求大于供,将在市场层面推动股价上升。不过有时候大股东增持股票短期对股价有一定支撑作用,不过由于增持的原因绝大多数是由于市场行情低迷。
我们常常看到所谓大股东增持,基本属于不得已而为之,所以利好作用极其有限,甚至会是主力刻意打压股价的契机,绝大多数股票在大股东宣布增持后都走出先扬后抑的走势,对这种股票我认为都没有介入价值,尤其是大盘蓝筹宣布增持,必须在一周内清仓。增持5%的股份和增持0.0005%的股份意义明显不同。股票的好坏,还是看这家公司值不值。
大股东增持就是说大股东自己买入自己公司的股票,增加其持仓量。对于股份公司而言,
大股东可以公开购买公司股东。对于有限公司而言,大股东可以从其他股东中购买股份。
参考资料
谨慎看待大股东增持 人民网
⑹ 上市公司大股东最大持股比例
大股东是指其出资额占有限责任公司资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或者其持有的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股东;出资额或者持有股份的比例虽然不足百分之五十,但依其出资额或 持有的股份所享有的表决权已足以对股东会、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的股东。股本总额4亿元以下大股东持股比例上限75%,股本总额4亿元以上大股东持股比例上限90%。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机制的基础,它决定了股东结构、股权集中程度以及大股东身份、导致股东行使权力的方式和效果有较大的区别,进而对公司治理模式的形成、运作及绩效有较大影响,换句话说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中的内部监督机制直接发生作用;同时,股权结构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受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影响,反过来,股权结构也对外部治理机制产生间接作用。
⑺ 上市企业市值榜单,前十名有哪些
北京、深圳和上海稳居前三名,杭州、广州和南京名列第四、第五和第六名,以上前六名的座次没有变动,第七名到第十名,分别为佛山、福州、怀仁和宁波,其中佛山、怀仁和宁波为新上榜,杭州比广州多出了近2.4万亿,也就是多了一个阿里的市值2.9万亿多;一个8000亿市值的茅台成就了怀仁这座小城的市值超过武汉、成都、重庆这样的大城市;3300多亿的美的集团成就了佛山市值接近1万亿,福州则是有兴业银行这个巨头。
中国的每个城市都有很大的潜力,相信他们。
⑻ 借助金融杠杆 宝能系300亿围猎万科
姚振华
在1994年那场A股市场里程碑式的“君万之争”中,万科就和“野蛮人”君安证券有过一次惊心动魄的较量。而11年后,这位“野蛮人”却悄悄变成了颇具神秘色彩的“宝能系”。
“宝能系”从深圳的一家小公司起家,在“掌舵者”姚振华的带领下渐渐成为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而在这场吸引整个市场瞩目的万科股权争夺战中,宝能系利用旗下的主要平台钜盛华多次举牌万科,其筹资的手法也是多种多样,展现出一个资本玩家的身手。
蔬菜实业起家的“商业帝国”
宝能系虽然近两年频繁出现在资本市场的舞台,并构筑了一个集地产、保险、物流、医疗、农业等众多产业的庞大商业帝国,但其走向前台的进程并非像其他集团阵营一样让人娓娓道来,反倒有些神秘的色彩。
公开资料显示,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宝能集团”),是“宝能系”的核心公司。而根据工商部门的公开资料,宝能集团为姚振华独有,而他也是“宝能系”背后的掌舵者。
宝能集团官网显示,集团旗下包括综合物业开发、金融、现代物流、文化旅游、民生产业等五大板块,下辖宝能地产、前海人寿、钜盛华、广东云信资信评估、粤商小额贷款、深圳宝时惠电子商务、深圳民鲜农产品等多家子公司。
根据万科发布的权益变动报告书,除了上述宝能集团旗下子公司外,“宝能系”的资产还包括深圳深业物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邦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建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
以深业物流为例,该公司成立于1983年,当时由国资背景的深业集团与宝能集团合资运作。这也反映了宝能系的一个特点,即宝能系在发展过程中,与相当数量的国有企业“打过交道”。
目前,深业物流股东为创邦集团与钜盛华,属宝能系全资所有。深业物流的法定代表人,为姚振华的弟弟姚建辉。
近年屡屡参股上市公司
在夺得万科大股东之前,宝能系早已“捕猎”过多家上市公司,总投入超过500亿。
2014年以来,利用钜盛华、前海人寿两大核心平台,宝能系通过举牌或参与定增入股的上市公司包括华侨城、中炬高新、韶能股份、明星电力、南宁百货、合肥百货、南玻A等。
除了万科,宝能系举牌耗资最多的是南玻A。公开信息显示,自去年12月开始,前海人寿、钜盛华等通过二级市场及定增,到今年12月初,累计买入南玻A股5.29亿股,B股3554万股,持股比例达到25.05%,成为大股东。保守估计,前海人寿、钜盛华买入南玻A,累计动用资金已达50亿元以上。
同样,前海人寿还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的方式连续三次举牌韶能股份,共买入1.62亿股,前后耗资约达14亿元。
此外,从今年4月到9月底,前海人寿还累计买入中炬高新1.6亿股,持股比例20.11%,动用资金23亿元左右。
公开信息显示,前海人寿还分别持有明星电力、南宁百货、合肥百货三家公司1625万股、5244万股、5451万股。据买入价格区间大致计算,前海人寿增持上述公司,合计动用资金约10亿元。
祭“高杠杆”围猎万科
根据万科披露的权益变动报告,从2015年7月至12月,包括钜盛华、前海人寿在内的“宝能系”曾先后四次举牌万科,并借此超越华润,坐上万科的第一大股东之位。举牌所耗资金超过300亿元。
万科12月披露的一份权益变动报告书显示,截至2014年12月31日,钜盛华总资产为283.13亿元,总负债达到96.37亿元,资产负债率为34%,全年净利润仅为2.62亿元。这样的数据,显然很难与争夺万科股权的角色相匹配。
如此庞大的资金究竟何来。据新京报记者统计发现,在这轮耗资300亿元的举牌中,宝能系的资金来源除了自有资金及前海人寿的保险资金外,钜盛华还动用了融资融券及收益互换等杠杆工具。
12月10日,深交所发出关注函,向钜盛华询问资金来源等9个问题。钜盛华在15日表明,在最近的一次举牌中,通过7个资管计划购入万科4.97%股份,共费资约96.52亿元,其实际出资额为32.17亿元。如此一来,这7个资管计划的总资金杠杆达到3倍。
除了上述的资管计划,钜盛华筹资的方式还有融资融券、收益互换和股权质押等。其中,万科11月11日的公告表明,钜盛华已经将其持有的7.28亿股质押给了鹏华资产,该部分股权占万科总股本的6.59%。
而另一份发于11月20日的权益变动公告显示,钜盛华在7月和8月通过融资融券的方式买入了万科0.34%股权,通过收益互换的方式买入了8.04%股权,其中通过收益互换买入的部分是通过华泰、银河、中信和国信4家券商完成。
新京报记者 陈鹏 罗超
■ 人物
宝能系“掌门”姚振华:低调的“92派”
作为宝能系“掌门人”,潮汕商人姚振华始终保持着低调与神秘。“江湖”上关于他的传说却寥寥无几。
公开信息显示,姚振华1988年考入华南理工大学。在学校期间,姚振华就比别人更加努力。当时,华南理工大学开设了第二专业,姚振华成为最早选择攻读第二专业的学生之一,同时进修工业工程管理和食品工程专业,这让他不得不比别人多修30多门课程,也比别人面对了更大的压力。
1992年,姚振华完成了学业。这一年正是邓小平南巡讲话吹起改革春风的一年,刚走出校园的姚振华响应号召来到深圳,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成为“92派”企业家中的一员。
1997年,姚振华成立了深圳市新保康蔬菜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后来,新保康成为了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市场因此有传言称姚振华是靠“卖蔬菜”起家。
时至今日,随着宝能集团业务范围的壮大,姚振华的地位也逐渐树立起来,他还担任过广东潮联会名誉会长、广东省政协常委、广东省工商联副主席等多个职位。
新京报记者 罗超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5-12-19,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全面及时的楼盘信息,点击查看
⑼ a股上市公司市值在30亿元以下的有那几家公司,
一共263家占总上市公司的9.5%。具体见附件:
⑽ 在哪里可以搜索到上市公司大股东增持的公告,请回答详细一点。
可以按F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