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持仓收益 » 上市公司买股权老百姓能买到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上市公司买股权老百姓能买到

发布时间: 2021-06-07 09:42:07

1. 购买上市公司的原始股需要什么条件

原始股是公司在上市之前发行的股票
对有意购买原始股的朋友来说,(1)通过其发行进行收购。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可以采取发起设立或者募集设立的方式。发起设立是指由公司发起人认购应发行的全部股份而设立公司。募集设立是指由发起人认购公司应发行股份的一部分,其余部分向社会公开募集而设立公司。由于发起人认购的股份三年内不得转让,社会上出售的所谓原始股通常是指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时向社会公开募集的股份。
(2)通过其转让进行申购。公司发起人持有的股票为记名股票,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一年之后的转让应该在规定的证券交易场所之内进行,由股东以背书方式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转让。对社会公众发行的股票,可以为记名股票,也可以为无记名股票。无记名股票的转让则必须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转让。一些违规的股权交易大多数是以投资咨询公司的名义进行的,而投资咨询机构并不具备代理买卖股权的资质。

2. 公司把企业上市,老百姓买他的股票,是买来做什么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妄明
链接:http://www.hu.com/question/21681145/answer/19039059
来源:知乎

上市是变现和流通的主要途径。

非常明显的例子,非流通股和流通股价值的差别可以是非常大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差别。

上市的好处最直接的就是能够将价值变现和参与流通。

不要单看某公司销售或是产值什么多大。就认为老板有钱,相当多的是重资产或是需要不断投入的公司,钱都在公司里,机器设备厂房啥,老板穷得响叮当的不少。而且还极度缺钱,需要不断更新设备扩大生产才能保证企业不破产啥的(国内这情况非常严重)。

所以很多行业,很多企业老板真正实现价值,必须要把企业卖掉或是部分卖掉比如上市这些才能实现。

加上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巨大差价。上市之后,最直接的就是相关受益人老板啥的,名义上的无法变现的富贵,增值数倍数十倍变成真正的可以变现的钱。所以对很多行业或企业来讲,上市就是最终目的,上市是相关利益人士利益最大化的最终途径,是变现实现财富的主要途径。

而那些不追求上市的公司,大多数都是属于轻资产,现金流非常充沛的行业。
这些企业大多拥有充沛的现金流,不需要不断投入大量资金,老板和相关利益人能够直接从利润和现金流里能直接分红,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企业的绝对控制权,不缺钱就不必急着上市。

上市后的风险,还是完全在于企业自身,上市本身对绝大多数企业都是利大于弊。主要还是多数国家的上市公司受公众监督,要求透明。(少数国家大家懂的)上市后股权分散,老板卖了股份发了财,自然不能像以前那么随心所欲绝对控制了。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hane
链接:http://www.hu.com/question/21681145/answer/19041657
来源:知乎

不想上市的民营企业家还是很多的,主要还是不希望被他人分权,觉得上了市以后企业经营就不是自己家关上门能决定的事了,要法批,要投票,要股东决议,要董事会决议,很多接触过的民营企业家就这样把上市列作待考虑事项的后几位,不到缺钱的那一刻不会提。
目前国内的企业家对于资本市场的理解还不是很成熟,也不像米国的企业家老想着开个控股公司然后并购这个并购那个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最后做成产业龙头,大部分情况下,一个经营得十分稳健的非上市企业,完全没有充分的驱动力让企业家谋求上市。我干的好好的,每年发完工资交完税付完成本剩下的净利润除了缴纳公积金之外都是自己的,干嘛要自讨苦吃找那么一大堆监管机构和一群突然冒出来就想靠着我的企业赚点钱的股东来管着我,更何况还会有一群什么都不懂只想着一夜暴富的股民天天骂我。
一般会走上市路线的企业,或者是出于政治需要的国企或国资委下属企业,或者是老板或管理层很有资本市场意识,希望通过上市进入资本市场进行资本运作将企业迅速做大做强的,或者就是地方政府金融办上市办的政绩目标摊派对象,天天有人劝你上市吧上市吧上市吧给你免税给你补贴给你批地给你批楼求求你啦你们这么好的企业不上市简直就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啊。。。最恶心人的一种,就是管理层与中介机构沆瀣一气想通过上市圈钱甚至套现的。
说白了,上市的好处,就是给了一个资本市场的接入口,那些什么”提升企业品牌价值“都是中介机构在拉业务的时候扯的淡,业绩和口碑才是硬道理,能做到华为、老干妈那个级别,上市和不上市有什么区别?除了股民,普通老百姓谁关心买的空调、磕的瓜子、喝的酒、炒的菜、睡的床垫是出自上市公司?
对于企业来说,能以尽可能便宜的钱融资才是上市的根本诉求,附带能有些税收减免呀、财政补贴呀、拿地优先呀更是大大滴好。而现在国内的资金情况,别说股权融资这类借了不一定还的,上市公司即便是发个债拿个贷款,资金成本也比非上市公司低得多。更别提那些高大上的境外上市公司,在境外发个永续债或者美元优先票据神马的,瞬间领先好几个马身。而有的企业利用这些融资,并个购、投个资、整合个产业链,甚至直接用上市公司股份作为对价支付(这也算是便宜的融资),运作得好的话发展就是一日千里,当然这也不是谁都能干的,大部分企业还是老老实实地在需要投资扩产的时候才去融资。
而且奇怪的是,国内的股民最喜欢的还就是看到企业融了资去投资项目,除了IPO一定要有个募投项目才能上市之外(只有我国才有的古怪规定。。。),要是最近没什么动静,互动平台上天天有人问你竞争对手最近收购了这个投资那个开工了这个为啥你没有动静管理层真没有上进心……于是有的扛不住骂或别有用心的企业也投其所好上赶着把钱往外花,见过最奇葩的,还有最近劝某医药企业做民营银行的,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沈一冰
链接:http://www.hu.com/question/21681145/answer/19036252
来源:知乎

行业方面,有以下好处:
重资产行业+民企,难以处于垄断地位也难以融资,不上市就眼睁睁看着被对手赶超。这是必须上市。主要是传统重工业。本来可能每年贷款利息费用好几千万,上市带来的巨量现金不光能把利息费用抹掉,还能反过来多赚好几千万,对于资金饥渴行业来说是久旱甘霖,故梦寐以求。反例好像想不出非上市民企+重资产行业还能做很大的能称得上巨头的。
服务业等毛利高但是品牌很重要,需要兼并收购来减少竞争的激烈程度、扩展规模。全用现金是不可能的,非上市公司股权不值几个钱。有了上市公司平台,股权收购变得很容易。比如蓝色光标。反例是娃哈哈,不过人家已经基本垄断中国农村市场和城市中低端市场,达到了“巨头”的规模,上不上无所谓了。
IT等高科技行业,拼的是人才,没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难以留住人。反例是华为,不过华为也已经是巨头,也无所谓了。

创始人方面
上市手里的股权的可变现价值翻了N倍,从富人变成富豪。一家上市公司,只要业绩过得去,反反复复的资本游戏可以赚出不少钱来。具体略过。
年纪大了,儿女也无意或无力接班,变公众公司,让公司内部接班人在上市公司的光环中再带着企业走一程。

其他方面
1 上市公司平台上可以结识更高层次的人,获得更多的机会(或者风险)
2 融资变简单了,昔日高姿态的银行倒过来求存款
3 人才引进简单了

条件:
法律条件自己查
实务条件我也不知道,从没有哪家公司(造假除外),是绝对不能上或绝对能上的。

风险或者说不利因素:
1. 信息透明,容易被竞争对手针对
2. 创始人不能随心所欲了,诸多掣肘,业绩也有压力了
3. 创始人的财富被更多人盯上了
4. 初创团队上市以后就泄劲,不思进取了

总体而言就想到这么多。在我看来,符合第一段,行业较为适合的企业,上市的好处远远大于坏处。不想上市的主要是:

1. 冷门领域的垄断者(往往还是行政垄断),或者不愿打破默契的寡头,闷声发大财,避免关注。
2. 屁股不干净,发家的钱有问题,或者逃税漏税,或者黑心产业。
3. 巨头,上来干嘛
4. 毛利率极高,根本不缺钱,也没必要和别人分钱。比如高端服装,利润极为可观。

除上述之外,企业自称不想上市,其实往往是有心无力,不能上市。

3. 一般的老百姓能买到原始股吗

原始股,已经被证监会明令禁止。

现在市面上的原始股,1000%都是假的,就是非法集资。

如果遇到了,你直接打110,看看他怕不怕?

他要是害怕,就是假的。

他要是不害怕,就是大骗子,你马上捂着耳朵走人。

4. 中国老百姓可以买到中国智泊真正的原始股吗

中国老百姓买不到中国智泊真正的原始股,未经证监会核准,不得公开发行股票。

5. 普通老百姓散户能买到新股吗怎么买

能买,要有运气,还要知道规则,如下:

2014年新股重启,伴随着新一轮发行制度的改革。相比以往,新股申购的规则发生了不少改变。对于有意打新股的投资者,首先需要弄清楚新的“玩法”。此外,在密集新股的发行之下,若能找到申购新股最优申购策略,无疑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方便投资者顺利申购新股,我们集中收集了投资者有关网上申购业务的问题,进行解答,详解新股申购新规,敬请投资者关注。


问:按市值申购与以往的市值配售、资金申购主要差别在哪里?

答:按市值申购指的是投资者必须持有深圳市场非限售A股股份市值1万元以上和缴纳足额的资金,才能参与新股网上申购。同时投资者申购数量不能超过主承销商规定的申购上限,且不得超过持有市值对应的可申购额度。

问:投资者网上申购新股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答:根据《网上发行申购实施办法》,持有市值1万元以上(含1万元)的投资者才能参与新股申购,每5000元市值可申购一个申购单位,不足5000元的部分不计入申购额度。

问:投资者持有市值是什么?市值配售包括的证券种类有哪些?是否包括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

答:资者持有的市值指T-2日前20个交易日(含T-2日)的日均持有市值(T日为申购日,下同),包括本市场非限售A股股份市值,不包括优先股、B股、基金、债券或其他证券。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不包括在申购市值范围内。

问:网上申购数量受到哪些限制?

答:投资者网上申购数量不得超过T-2日前20个交易日(含T-2日)的日均持有市值,也不得超过主承销商规定的申购上限,且必须足额缴款。

问:投资者如有多个证券账户,应如何申购新股?持有市值如何计算? >答:对于每只新股发行,有多个证券账户的投资者只能使用一个有市值的账户申购一次,如多次申购,仅第一笔申购有效。有多个账户的投资者,其持有市值将合并计算。

问:同一天的股票市值可以重复使用吗?申购资金可以重复使用吗?

答:同一天的市值可以重复使用,比如说,当天有多只新股发行的,投资者可以用已确定的市值重复参与多只新股的申购。但申购资金不能重复使用,投资者对一只股票进行有效申购后,相应资金即被冻结,这部分资金不能再用于其他新股的申购,若还要申购其他新股,则还需使用与其他所申购新股数量相匹配的资金进行申购。

问:请问投资者只持有上海市场非限售A股股份且市值超过1万元,可以参与深圳市场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上资金申购业务吗?

答:沪深两市的市值不能合并计算,申购深市新股只能用深圳市场的市值。

按市值申购的流程举例如下:
甲公司和乙公司同时定于T日在深交所进行网上申购,网上发行量分别为5000万股和2000万股,主承销商规定的申购上限分别为5万股和2万股,发行价格都为10元。
T-2日,按照新办法,只有投资者至少拥有1万元市值的股票,才能够获得对应额度新股申购的权利。申购日前两个交易日收市后,投资者张某持有深市非限售A股股份在前20个交易日(包括当天)的每日平均市值为20.9万元,则张某能够获配41个申购单位,可申购新股41×500=20500股。这一可申购额度少于甲公司的5万股申购上限,超过了乙公司的2万股申购上限。因此,张某最多只能申购甲公司20500股,乙公司20000股,超过部分为无效申购。
T日,网上申购。张某向资金账户内足额存入了405000元,然后在交易时间内向深交所申购了甲公司20500股和乙公司20000股新股。
T+2日,公布中签率、中签号
T+3日,未中签资金全部解冻
注意:以上T+N日为交易日,遇周六、周日顺延

6. 上市公司公司可以购买股东公司的股份吗

7. 现在投资什么号召国家政府扶持企业让老百姓投资 买股权或者原始股什么的 到底是不是骗人的幌子

如果确实是国家号召这么做的而且是政府行为,那么可以确定这是真的,但是如果是打着这种旗号的来历不明的人员让你买什么原始股那一定是骗子,遇见这样的必须赶快报警,以免更多的人受骗上当。

8. 我想买一些股权,我应该怎么买呢

最近经常跟客户讨论这个问题,就是什么是股权投资?我们老百姓如何进行股权投资?股权投资的收益汇报率会有多高?利润的来源是什么?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作为一个专业的金融理财人员,我首先想说的是:任何投资都是有一定的风险的。包括企业的海外上市融资等等。所以投资者一定要在看到高回报的同时也要清楚的看见风险的存在,以及如何进行合理的规避风险。

1.通常我们认为所谓股权投资,就是指企业(或者个人)购买的其他企业(准备上市、未上市公司)的股票或以货币资金、无形资产和其他实物资产直接投资于其他单位。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

2.在我国个人购买股权进行投资行为应该是允许的,除了法律规定以外的某些人士。如国家党政干部等。个人投资股权应该成为今后的一个长期投资趋势所在(个人观点)

3.股权的利润空间相当广阔,一是企业的分红,二是一旦企业上市则会有更为丰厚的回报。同时还可享受企业的配股、送股等等一系列优惠措施。

有个在身边的例子就是老百姓不知道什么是股权而丧失财富的典型案例:1996年合肥合力叉车的原始股权拥有者将手中的股权以每股0.6元的价格抛售,而后来合力上市后每股价格飙升至21.29元!!可惜啊!

那么我们投资者如何进行股权投资呢?首先选择一家正规的金融中介机构公司(这很重要);其次要选择一个好的标的公司(即准上市公司)该公司一定是发展势头很好,比如高新技术产业,IT行业,生物工程等行业;,因为这类企业要发展、要上市融资就必须进行股权优化,否则没有上市的门槛。

老百姓进行日常的长期、短期投资行为一定要从四个基本方面来分析:

第一:合法性。如果你做的是非法投资行为,那么还是请收回你的资金,用来捐助一些孤苦儿童、伤残人士会更有用途。你说呢?

第二:安全性。你的资金安全系数怎样?这应该是你考虑的一个重点问题了。不过话又说回来,钱放在哪儿都不是安全的。即使带在身上也有被偷的时候,谁说不是呢?你有过被偷的经历吗?

第三:收益性。投资本身就是一种延迟暂时消费的行为,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如果你不想获利,那就请把钱给我,我来投资。

第四:流通性。这就不用我多说了,你把钱放在身上流通性是最好了。呵呵。但要是买个什么封闭式基金的话就不是很好了,两相比较,这个道理也许你比我更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