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持仓收益 »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探悉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探悉

发布时间: 2021-06-07 01:43:25

⑴ 阐述分析上市公司应如何选择股利分配政策

一、剩余股利政策
是以首先满足公司资金需求为出发点的股利政策。根据这一政策,公司按如下步骤确定其股利分配额:
1、确定公司的最佳资本结构;
2、确定公司下一年度的资金需求量;
3、确定按照最佳资本结构,为满足资金需求所需增加的股东权益数额;
4、将公司税后利润首先满足公司下一年度的增加需求,剩余部分用来发放当年的现金股利。
二、固定或持续增长股利政策
以确定的现金股利分配额作为利润分配的首要目标优先予以考虑,一般不随资金需求的波动而波动。这一股利政策有以下两点好处:
1、稳定的股利额给股票市场和公司股东一个稳定的信息。
2、许多作为长期投资者的股东(包括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希望公司股利能够成为其稳定的收入来源”以便安排消费和其他各项支出,稳定股利额政策有利于公司吸引和稳定这部分投资者的投资。
采用稳定股利额政策,要求公司对未来的支付能力作出较好的判断。一般来说,公司确定的稳定股利额不应太高,要留有余地,以免形成公司无力支付的困境。
三、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这一政策要求公司每年按固定的比例从税后利润中支付现金股利。从企业支付能力的角度看,这是一种真正稳定的股利政策)但这一政策将导致公司股利分配额的频繁变化,传递给外界一个公司不稳定的信息,所以很少有企业采用这一股利政策。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是一种介于固定股利政策和变动股利政策之间的折中的隔离政策。每期都支付稳定的较低的正常股利额,当企业盈利较高时,再根据实际情况发放额外股利。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既可以维持股利一贯的稳定性,又有利于使公司的资本结构达到目标资本结构,灵活性与稳定性较好结合,因而为许多公司所采用。

⑵ 求助: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研究背景

去CNKI上下一些股利政策研究的综述性文章看看,或者看看股利的博士论文,有大量总结

⑶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重筹资,轻回报
说白了就是只吃不吐,股利分配少,侵害小股东权益,炒股增值主要是靠股价的涨跌。。。

以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成立为标志,短短的十几年间,中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市场规模不断发展。伴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我们也注意到由于上市公司正处于经营机制转变和规范化运作阶段,我国的证券市场还不够成熟,监管不够科学,因而当前的股票市场还存在种种的问题。
1、我国上市公司忽视投资者收益分配权的现象比较普遍。股利分配政策应是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股利分配方案应该慎重制定。在制定分配政策时,除应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公司目前的情况和未来的发展需要外,最根本的是要考虑到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因为他们是上市公司的产权所有者,享有收益分配权。然而在现实中,中小投资者的收益分配权往往被忽视。纵观我国证券市场开市以来的历史,可以看到上市公司在股利分配中常常存在“不分配”的现象,而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大量采用股票股利的分配方式或者是将配股作为股利分配,使其成为一种圈钱的手段。
2、股利分配政策波动性较大,缺乏连续性。纵观国际证券市场,几乎所有的公司都倾向于采取平稳的股利支付政策。股利支付率不受公司利润波动的影响,即使公司面临亏损,公司管理者亦保持平稳的股利支付率直到他们确信亏损不可扭转。另一方面,公司管理者只有在确信持续增加的利润能够支撑较高的股利支付水平时,才会提高股利支付率,而且他们会逐步增加股利,直到一个新的股利均衡地实现。反观我国上市公司,基本上没有一个稳定的股利政策,股利分配随意性很大,这使投资者对公司股利政策,股价变动趋势的预期变的十分困难。特别是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没有按照企业发展的生命周期规律对股利分配进行中长期规划,而是各年临时决策制定,股利政策缺乏战略性方针的指导。所以我国上市公司无论是股利支付率还是分配形式均频繁多变,缺乏连续性,未形成相对稳定的股利政策。
3、股利分配行为极度不规范。股利分配行为极度不规范具体表现为:一是有些公司的董事会对股利分配方案的制定缺乏严肃性,经常随意更改分配方案,造成二级市场的波动;二是“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的现象时有发生。综上所述,股份公司迫切需要科学、系统和实用的理论研究成果作指导,以便不断克服当前股利政策制定严重依赖于公司管理当局的经验性行为弊端。
该文章转自《中华论文协会》:http://www.windbook.cn/jingjixue/companyresearch/200910/jingjixue_45078.html

⑷ 求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问题的研究的参考文献

[1]李婧.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2.
[2]Fischer Black. The Dividend Puzzle [M]. 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 1976.
[3]魏刚.中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8(6).
[4]孙超.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3.
[5]潘玉军.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基于利益主体博弈视角[D].山东财经大学,2012.
[6]吕长江,王克敏.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1999(12).
[7]陈小悦.我国上市公司首次鼓励信号传递效应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8.
[8]刘星,李豫湘,杨秀苔.影响我国股份公司鼓股利策的影响因素[J].管理工程学报,1997(3).
[9]王信.从代理理论看上市公司的派现行为[J].金融研究,2002(9).
[10]赵春光,张雪丽,叶龙.股利政策:选择动因-来自我国证券市场的实证证据[J].财经研究,2001(2).
[11]刘淑莲,胡燕鸿.中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3(4).
[12]伍丽娜,高强,彭燕.中国上市公司“异常高派现”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科学,2003(1).

⑸ 我国现行股利分配政策

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在制定股利分配政策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并充分考虑影响股利分配政策的相关因素与市场反应,使公司的收益分配规范化。

研究背景

股利分配政策是上市公司对盈利进行分配或留存用于再投资的决策问题,在公司经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系到公司未来的长远发展、股东对投资回报的要求和资本结构的合理性。合理的股利分配政策一方面可以为企业规模扩张提供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可以为企业树立良好形象,吸引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实现公司价值即股东财富最大化。因此,上市公司非常重视股利分配政策的制定,通常会在综合考虑各种相关因素后,对各种不同的股利分配政策进行比较,最终选择一种符合本公司特点与需要的股利分配政策予以实施。

股利分配政策的发布也会对市场产生重要影响。既然股利分配政策与公司价值有很强的相关性,那么其中必然传递着某些价值信息。“信号传递”理论认为,公司股利分配政策不仅是一种分配方案,同时还是一种有效的信号传递工具。股利分配政策的变化往往是公司经营状况发生变化的信号,这些信号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市场影响。资本市场的效率性越强,这种传递方式越有效、成本越低。因为,投资者相信,作为内部人的管理层拥有公司目前最真实全面的经营发展信息,他们会通过发放股利向投资者证明其经营能力 .投资者由于具有不同的股利偏好特性,会选择在适合自己股利偏好的上市公司群落周围积聚。因此,公司可能通过设计和修改股利分配政策、在股利分配政策中包含更丰富的信息来吸引投资者。

国外成熟资本市场上,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一般可以分为现金股利、股票股利、财产股利、负债股利四种方式,其中现金股利方式运用最普遍。在中国股票市场上,公司常见的股利分配方式一般有三种:派发现金股利、送红股、公积金转增股。再考虑到上述几种方式混合使用,全部股利分配政策可分为八种:不分配、派现、送红、转增、派现加送红、派现加转增、送红加转增、派现加送红加转增。本文希望在国外研究方法与中国证券市场的具体情况相结合的基础上,通过2002年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中国上市公司制定股利政策相关因素和市场反应。

文献综述

在国外类似研究中,经过验证的会对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制定股利分配政策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Julie Ann Elston在一项关于美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影响因素的研究——“Dividend Policy and Investment: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US Panel Data”中,检验了股利分配政策与流动性约束、公司投资机会之间的关系。结果证实这种联系在不完善的资本市场上是很有可能的,当公司现金状况不佳或者投资机会较多时,通常会考虑停止或削减股利分配。Michael与Anjan研究发展了股利政策选择与投资者偏好理论。尽管资本利得具有税收优惠,但是实证结果表明大多数个人投资者还是希望少发放现金股利,保留未来潜在的增长机会,或者通过资本市场回购实现大额回报。Sudipto在研究中作出外部投资者关于公司盈利状况具有不充分信息、现金股利税负高于资本利得的假设,检验了股利函数的若干相关因素,结论显示股利函数受到预期现金流量的显著影响。

股利分配政策作为上市公司期末分配收益的政策,在二级市场上也通常引起股票价格的波动。国外对股利分配政策与股价关系的研究较多。Miller 和Modigliani于1961年提出的MM定理认为,在完全资本市场条件下,公司股利增减引起股票股价的变动,原因在于股利分配政策所包含的有关企业未来运作的信息。Lintner1956年对其进行实证研究,结论支持MM定理;而且证实公司管理当局不愿意因为利润的短期波动而改变每年的股利支付水平,而努力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一个稳定增长的股利支付水平。Aigbe与Stephen针对保险公司样本的研究表明,保险公司通过调整股利分配政策来创造独特的信号机制。这项研究使用事件研究方法和对照样本组,检验了股利增加后股票价格相应的变动,结果表明价格显著正向变动,横断面分析表明股价变动与公司特性和主营业务无关。

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较少,主要包括赵小华《不完全市场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1997),廖志刚、华荣晖《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研究》 (1997) ,陈晓、陈小悦《我国上市公司首次股利信号传递效应的实证研究》(1998)等,分别从证券市场成熟性、股权治理结构、盈利性等方面探讨了股利政策相关因素与市场反应。

本文在借鉴西方股利政策理论中相关因素模式的基础上,使用2002年的数据定量研究中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相关因素与市场反应。

研究设计

一、股利分配政策相关因素分析

1.公司规模。公司规模是实力的象征,代表公司的资产金额、历年积累盈利和可供支配的资源,因此会影响到股利分配政策的类型。可选指标为净资产金额。

2.公司盈利能力。盈利能力是某个特定期间内公司利用拥有资源创造利润的能力,直接影响当期利润分配。可选指标为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

3.现金状况。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与其现金状况有密切关系,当利润增长、现金流充沛时,公司派现的意愿通常比较强烈。可选指标为货币资金、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

4.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资产的流动性是指公司资产转化为现金的难易程度。公司资产整体流动性越好,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就强。如果公司将大部分资金投放在固定资产和永久性营运资金上,流动性会大大降低,不会优先选择支付现金股利而是倾向于股票股利。可选指标为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5.公司的成长性。每个公司应依据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和财务状况制定相应的分红方案。一般来说,那些正处于成长阶段、资金需求较大的企业,其股利分配政策倾向于保留利润;而已进入成熟阶段、业绩稳定、成长缓慢的公司完全可以给股东以稳定的现金股利。可选指标为“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

6.公司的再投资能力。股利分配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受公司再投资能力所左右。如果公司有较多的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往往采用低股利、高留存利润的政策;反之,如果投资机会较少,就可能采用高股利分配政策。当然,在采用低股利分配政策时,公司管理层必须向股东充分披露以留存利润投资于盈利高的项目,以取得股东的信任和支持。选取指标时,由于一个企业要扩大生产规模,长期资产必须增加,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的长期投资与现金流量表中的投资活动中的现金流出量就会大幅度提高。同时,通过查阅当年公司披露的投资活动公告,可以计算每家公司披露的全年投资项目总金额,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较后,可以设定一个虚拟变量为“投资机会”。如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

7.公司的治理结构。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是原国有企业改制过来的,国家股 “一股独大”造成了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往往只考虑了大股东的利益,其他股东根本不能影响公司的最终决策。目前在我国绝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中,非流通的国家股和法人股仍占多数,处于控股地位,而流通股只占很小比例,而且两者的持有成本相差悬殊。如果采取派现政策,非流通股股东分得的现金远高于流通股股东。这些大股东的利益要求无疑是影响企业分配政策的重要因素。

8.公司所属的行业。股利分配政策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一般说来,成熟产业的股利支付的意愿和比例高于新兴产业,比如公用事业公司的股利支付率高于其他行业公司。

二、股利分配政策的市场反应

公司制定了相应的股利分配政策后,在年报中披露,会得到不同的市场反应。股利分配政策制定应当结合上市公司长期发展战略,这样广大公众投资者才能通过股利分配获得合理回报。如果支付过高的股利,将使公司留存利润减少,或者影响公司未来发展,或者因举债、增发新股而增加资本成本,最终影响公司未来收益;如果支付股利过低,虽然公司可以保留较多的发展资金,但与公司股东的愿望相违背,会导致股票价格下降,公司形象受损。

同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投资者对股利政策的偏好。由于中国股市的不成熟性,长期以来投资者缺乏价值投资意识,最关心的不是公司派发的现金红利,而是公司股本的不断扩张以及二级市场形成的填权效应,因此普通投资者对股票股利的偏好不断强化。细分到八种股利分配政策类型,可以通过实证研究考察不同类型分配政策市场反应的差异。

三、样本选择

深沪两市2002年4月30日前公布年报的上市公司共有1153家。由于新上市公司股价变动因素太大,剔除上市时间一年以内的新上市公司32 家,以及数据不完整公司(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数据不全或不一致,投资项目公告披露不完全等) 242家,最终抽样确定样本450家。所有财务指标、公告数据等来源于中国上市公司信息网、全景网络、新股资讯网、中国股票市场交易数据库查询系统V2.0.

四、研究方法

1.股利分配政策八种类型的相关因素分析。

本部分设定的待检因变量是Y1、Y2、Y3、Y4、Y5、Y6、Y7、Y8 “上市公司是否采取不分配、派现、送红、转增、派现加送红、派现加转增、送红加转增、派现加送红加转增的股利分配政策”,回归方程共有8个。自变量则选取规模、盈利能力、现金状况、流动性、成长性、再投资能力、法人治理结构、行业八类共26个指标。对于分类数据的回归问题,由于正态误差不对应于一个“0—1”类别,因而不适合使用正态线性模型,在此情况下,logistic逐步回归是可用的一个重要方法。

Logistic逐步回归的参数检验可选择似然比检验、比分检验和Wald检验。三种方法中,似然比检验最可靠,Wald检验未考虑各因素间的综合作用,在因素间有共线性时结果不如其他两者可靠。对数似然函数形式为:lnL=∑(ln P)=ln P1+ln P2+…+ln Pn.通过比较两个包含不同参数的LnL值,对新加入模型的参数进行无效假设检验。所用统计量为似然比较统计量(G),即G=2(LnLi+1-LnLi),因服从自由度为1的卡方分布,在α=0.05水平上,若G≥3.84则该因素有显著性。将有显著意义的因素选入回归方程,按OR求各影响因素发生概率增加一级的相对危险度。回归分析方法有强迫法、前进法、后退法和逐步法。为研究方便,本文采取前进法。

2.股利分配政策八种类型的市场反应分析。

本部分设定的待检因变量是Z “上市公司公布股利分配政策后第一个交易日股价是否上涨”,上涨取值为1,下降取值为0.自变量则选取八种股利分配政策类型,以及规模、盈利能力、现金状况、流动性、成长性、再投资能力、法人治理结构、行业九类共34个指标。logistic回归方法同上。

⑹ 跪求大学论文 论文题目: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政策因素分析 涉及近三年的数据要从哪里找

可以去证券之星 或者巨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