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持仓收益 » 上市公司信托理财梦碎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上市公司信托理财梦碎

发布时间: 2021-06-06 23:16:02

A. 目前在中国各信托公司发行过的信托理财产品有亏了的吗或者即使没亏有没达到预期固定收益的吗

自信托业第六次整改后,差不多2001-03年之后,目前中国65家信托公司没有一家有任何一款信托产品亏损过。
信托有潜在的刚性兑付,就是公司兜底。

B. 信托理财产品风险大吗

相对于股票、基金等其他理财产品,信托产品投资起点较高,单项投资最低为100万,投资风险也较大。在我国,符合相关规定的信托产品在我国是允许设立的。

选择信托公司,投资者要选择信誉良好的信托公司。在我国,信托业务由信托公司依据《信托法》开发,受到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的监督。目前,获得银监会“牌照”的信托公司只有68家:

1 国民信托 国民信托有限公司

2 国投信托 国投信托有限公司

3 华鑫信托 华鑫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4 外贸信托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

5 金谷信托 中国金谷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6 英大信托 英大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7 北京国投 北京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8 中诚信托 中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9 中粮信托 中粮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10 中信信托 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11 爱建信托 上海爱建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12 安信信托 安信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13 中泰信托 中泰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14 华澳信托 华澳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15 上海信托 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16 中海信托 中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17 华宝信托 华宝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18 东莞信托 东莞信托有限公司

19 大业信托 大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20 粤财信托 广东粤财信托有限公司

21 平安信托 平安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22 华润信托 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

23 中投信托 中建投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24 杭州工商信托 杭州工商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25 昆仑信托 昆仑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26 万向信托 万向信托有限公司

27 浙金信托 浙商金汇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28 紫金信托 紫金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29 国联信托 国联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30 江苏信托 江苏省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31 苏州信托 苏州信托有限公司

32 长安信托 长安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33 陕国投 陕西省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34 西部信托 西部信托有限公司

35 建信信托 建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36 国元信托 安徽国元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37 百瑞信托 百瑞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38 中原信托 中原信托有限公司

39 民生信托 民生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40 北方信托 北方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41 天津信托 天津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42 长城新盛信托 长城新盛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43 华融国际信托 华融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44 重庆信托 重庆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45 新华信托 新华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46 四川信托 四川信托有限公司

47 中铁信托 中铁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48 方正东亚信托 方正东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49 交银国际信托 交银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50 陆家嘴信托 陆家嘴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51 山东信托 山东省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52 厦门信托 厦门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53 兴业国际信托 兴业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54 中航信托 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55 中江信托 中江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56 华宸信托 华宸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57 新时代信托 新时代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58 中融信托 中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59 吉林信托 吉林省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60 华信信托 大连华信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61 甘肃信托 甘肃省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62 华能贵诚 华能贵诚信托有限公司

63 西藏信托 西藏信托有限公司

64 云国投 云南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65 山西信托 山西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66 五矿国际信托 五矿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67 湖南信托 湖南省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68 渤海信托 渤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C. 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应该比照委托理财吗

民间借贷“资金黑洞”危机显现,上市公司恐怕也难幸免于难。沪深交易所日前就“委托理财”和“委托贷款”事宜向上市公司发放问卷调查表,要求上市公司填报今年以来所进行的委托贷款和委托理财情况。
数家上市公司证券部负责人表示,在此之前两市交易所并没有就上述两项目专门发出过调查通知。“因为在例行的半年报中,上市公司都需要对这两个项目进行披露。”一位资深董秘称,这次的情况调查具有“摸底”的意味。
银行理财产品
成为摸底重点
2011年的秋天,对于国内企业老板来说,身边刮起的“银根秋风”比三九严寒更具杀伤力。面对银行借贷无门,手握着从资本市场上融来的大量现金,上市公司成了“民间借贷”的重要水源之一。
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热衷于将闲置资金大量投入理财和贷款行为。针对这种愈演愈烈之势,来自交易所和上市公司相关人士均证实,两市交易所在上周向上市公司发出了两份关于“委托贷款”和“委托理财”的在线调查问卷,分别是《关于填报上市公司委托理财问卷调查表》和《委托贷款问卷调查表的通知》。
其中,关于委托理财的问卷情况说明,要求上市公司填报从今年1月1日到8月底之间进行的所有委托理财事项。并注明,填报委托理财事项应包括所有的银行理财产品。
“委托理财资金用途”分为股票、债券、证券投资基金、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央行票据、短期融资券、资产支持证券、金融衍生品、其他投资品种。这比在半年度业绩报告和年报中需披露的委托理财情况更为详实。另外,委托理财“报酬确定方式”分为“固定收益”、“浮动收益”和“其他”类别。一券商业资深人士认为,“从这种分类可见,监管层关注的是上市公司投资理财产品的资金是否安全。”
而在“委托贷款”调查表中,交易所要求需“逐笔填列”。在填写“期末委托贷款余额”项时,该数据的计算公式需列明“期初委托贷款余额+期间发生的委托贷款金额-期间收回(偿还)的委托贷款金额”。
同时需要在线填报的还包括上市公司是否接受过交易所的处罚。
其实在今年8月底,深交所已经向上市公司发布了最新修订的中小企业板信息披露业务备忘录第30号,要求上市公司参与各类风险投资时,严格做好风险控制并完成信息披露义务。依据该备忘录,风险投资包括证券投资、房地产投资、矿业权投资、信托产品投资以及深交所认定的其他投资行为,其中,证券投资包括上市公司投资境内外股票、证券投资基金等有价证券及其衍生品,以及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购买以股票、利率、汇率及其衍生品种为主要投资标的的理财产品,基本涵盖了目前上市公司理财的各种途径。
调查或针对
“曲线信贷”
一分析人士表示,区别于上市公司直接购买金融机构理财产品,“委托理财”就是委托第三方投资机构,进行资本市场的投资。虽然同样属于财务性投资,但从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情况来看,由于“委托理财”有第三方机构参与,“因此很多上市公司的委托理财,会投资于具有大额担保的信托产品。”他说道,这就相当于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有担保的放贷。
上述董秘说,其实这两类信息在半年报中是必须披露的,“这次再进行一次情况汇总,个人认为一是为防范已出现的小企业倒闭潮、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等情况向上市公司传递的可能性;还有就是受相关监管部门委托进行的行业摸底,同时健全上市公司的征信档案数据库。”
相比半年报披露要求,这次调查问卷要求上市公司在“委托贷款资金投向”中列明资金投入的行业类型,比如“房地产业”。同时还要写明委托贷款逾期和展期的情况。
“而目前来看,银监会已明确要求商业银行向房地产投放的贷款不得展期。那么不排除一些房地产公司通过向上市公司进行委托贷款,获得展期贷款。”一大型商业银行信贷部人士说道。
值得关注的是,在2001年至2004年,由于大量证券公司以及投资企业的资金链断裂,使得一大批做委托理财受托人的上市公司血本无归。现在虽然有了第三方存托管业务,但是新的危机隐患也从证券公司受托机构,转向了其他一些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的受托机构。
比如不少上市公司大金额的委托理财都投资于“单一信托”。因为区别于集合资金信托业务,单一资金信托业务的信息无需公开,具有完全的私密性。在单一资金信托中,委托人一般占据主导地位,一些项目甚至指定投资对象,当然也有完全委托信托公司操作的。
如陕鼓动力(8.98,0.00,0.00%)在8月23日公告以自有资金13亿元购买四款单一信托理财计划。海螺水泥(19.74,0.00,0.00%)也与国元信托设立25亿元信托理财计划,以及与四川信托设立7.5亿元信托理财计划,从“公司为该信托计划的委托人和受益人”来分析,均是采用单一资金信托模式,均不披露具体的投资项目。
但根据现有规定,除非上市公司主动披露,投资者无法知悉具体投资项目,投资资金基本处于体外循环状态。而一旦发生重大损失,最后来买单的一定还是股东。
查阅上市公司半年报就可以看到,TCL集团(3.84,-0.08,-2.04%)上半年就有4.3亿元的资金,以单一资金信托的方式委托专业信托机构进行低风险的投资理财,但公司没有进一步披露投资的具体项目。
委托贷款年利率
已高达24.5%
而拿闲置资金进行“委托贷款”、坐收高收益的上市公司更是不在少数。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至少有70家公司发布了近130份通过银行委托贷款的公告,总金额近170亿元,其中35家上市公司提出的贷款利率高居不下,总金额近100亿元。
其中,时代出版(17.12,-0.34,-1.95%)8月30日发布的公告显示,该上市公司在今年8月23日与交通银行(6.34,0.02,0.32%)安徽省分行签署委托贷款总协议,将自有资金6000万元委托交通银行安徽省分行贷款,委托贷款期1年,委托贷款年利率高达24.5%,按季付息;本次委托贷款以土地为抵押物,股权为质押物。
今年8月,香溢融通(10.88,-0.27,-2.42%)子公司通过宁波银行(15.09,-0.26,-1.69%)贷给浙江长兴众望物贸公司和长兴县振宇物贸公司的贷款利率均为18%,而今年上半年,其给杭州地产公司东方巨龙和南通麦之香的委托贷款年利率更是高达21.6%,为当时银行贷款利率6.31%的3.42倍。反观两年前,香溢融通委托贷款给杭州现代联合投资公司时,年利率还仅仅为12%。
除此以外,香溢融通、武汉健民(26.59,-0.37,-1.37%)等公司贷款年利率也超过20%。尽管上市公司通过银行委托贷款有着合法、公开的平台,但香溢融通、粤水电(7.74,-0.03,-0.39%)、莱茵置业(5.97,0.00,0.00%)等公司相继出现贷款合同到期,而还款出现问题,导致合同延期6个月至1年不等,让人不得不对上市公司放贷产生担忧。
2010年4月30日,ST波导通过交通银行宁波分行奉化支行向青海中金提供委托贷款9000万元,月利率千分之13,期限自2010年5月5日至2011年5月4日,结果时至5月20日逾期未还。2011年5月23日,香溢融通委托宁波银行分别贷款给宏业建设集团、台州宏业混凝土、临海市宏业混凝土5000万元、3000万元、3000万元3笔委托贷款,均未能如期收回,结果均展期6个月。还有很多上市公司财报披露巨额其他应收款均是由于委托贷款所致。
而对于生产企业而言,面对还未见曙光的宏观环境,很难支撑起20%的高借贷成本。一旦生产企业支撑不住,那些报表上的固定资产、应收账款、存货都难以变现。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委托贷款的风险均由委托方承担,也就是说,贷款企业逾期不还款的风险由委托公司自身承担,银行没有义务返还贷款。
但是,上海证券分析师蔡钧毅表示,上市公司进行委托贷款和委托理财要分两面看。虽然发生了借贷关系,必然有违约风险存在。“但是在宏观经济不好的环境下,非要拿现金去投入主业,在宏观需求低迷的时候再扩张产能,这也是很畸形的做法。”他提出,如果能够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比如抵押品的评估性资产占贷款比例较高)进行贷款,是上市公司在经济低迷时期,不失时机地做出的正确选择。“当市场环境明朗后,用利息收入再进行行业的兼并收购,也不失为真正的好企业。”

D. 为什么上市公司开始争先买信托

上市公司购买信托是因为现在实体经济不赚钱或则不景气,公司有了盈余资金后一时没有投资的项目,也不敢盲目扩大生产规模,但是股东对公司有盈利的要求,只能把盈余资金用来买理财。信托的利率比银行理财要高,就成了上市公司的最优选择。

E. 上市公司融资上市后为什么又有充足的资金去购买理财产品而不是回购自己公司的股票呢

1、股票融资属于直接融资,不要利息,公司买理财获利;
2、上市公司股票不能随意回购,要有很多手续;
3、上市时往往可以募集到比发行计划预计量多的富余资金。

股票回购是指上市公司利用现金等方式,从股票市场上购回本公司发行在外的一定数额的股票的行为。公司在股票回购完成后可以将所回购的股票注销。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公司将回购的股票作为“库藏股”保留,不再属于发行在外的股票,且不参与每股收益的计算和分配。库藏股日后可移作他用,如发行可转换债券、雇员福利计划等,或在需要资金时将其出售。

F. 上市公司购买过中融信托理财产品有哪些2016年

这个没听说啊,现在热门使用腾讯理财通是腾讯推出的现金现财互联网金融产品,是一种货币基金投资,是华夏基金进行运作。货币基金的运作,每天的收益率是不同的,目前收益比较稳定。几乎是没有风险的

G. 信托公司要成为上市公司股东为什么不行

信托公司的资金分为两类,一类是自有资金,一类是信托资金,信托公司以自有资金持股的公司如果上市是允许的,与一般法人股东没有区别,但信托公司以信托资金持股的公司是不允许上市的。

信托资金属于信托公司“吸储”资金,但照比银行,这笔资金的针对性更强,即吸收资金的时候,参与信托的投资者就已经知道资金用于何处,属于专项资金。那么信托资金持股,其实就是把各种股东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冠冕堂皇的法人股股东。这种行为,在证监会眼中,属于故意规避《公司法》规定的股份公司股东不超过200人限制的行为,股东超过200人,根据《证券法》就视为公开发行,公司开发行要取得证监会同意。

现实中,我们国家因为在上世纪90年代曾经进行过大规模的国有企业改造情况,股东人数超过200名的情况也算是遍布华夏了,曾经一度,很多公司通过信托手段规避股东不得超过200人的规定,在证监会很容易地发现之后,遂出台其内部规定,信托公司以信托资金持股的,与工会持股、委托代持视同一致,不允许上市!

除此之外,信托资金如果以自有资金持股,股东就是信托公司自身,那么就没有限制。

H. 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规定有哪些

最近,银行理财收益率超5%已成常态,甚至超7%的产品再现“江湖”。这种理财产品收益的节节攀升,不但吸引了个人投资者,也令A股上市公司嗅到了“钱味”。据统计,6月份以来,已有298家上市公司耗资629亿元购买理财产品。

不过今年以来证监会对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已经开始不淡定了,年初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再融资新规,明确规定上市公司不得将募集资金投向理财等财务投资领域。对于广大股民和实体经济发展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此外,投资者还要留意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比例情况,留意相关公告信息。根据相关规定,上市公司发生的重大诉讼、仲裁事项涉及金额占公司最近一期审计净资产绝对值10%以上且绝对金额超过500万元,上市公司应该及时披露。

对于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规定,相信监管层后续会继续完善相关规定内容,更有效的发挥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的作用,而不是简单的用投资者的钱或者自有闲置资金用于财务投资。